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崇禎七年

《》 第801章 八零零 金國使者的消息 文 / 竹下梨

    那日蘇來到董勇振兩人之前,先在馬上彎了彎腰,而後恭敬道:「尊敬的大明使臣,你們如果要去汗帳的話,我可以當嚮導。」

    董勇振問道:「他說什麼?」

    那通曉蒙古語的士卒給翻譯了一遍,董勇振哈哈一笑:「我們可不是什麼使臣,我們不過是兩個小小軍漢而已,根本就做不了主的。你跟我來!」

    說著便是策馬轉身,帶著那日蘇來到劉若宰馬前。

    那日蘇雖然分不清大明朝官袍的顏色和上面的圖案代表的是什麼,但是他看劉若宰那神情氣度,再看看他被眾人簇擁在中間的氣派,便知道這個人,肯定是個明國的大官,而且應該也是此次主事的人。

    那日蘇又恭敬的行禮,然後把剛才說的話說了一遍。

    劉若宰微微一笑,心中暗道:倒是個曉事之人。

    他看了那日蘇一眼,發現這個老人眼神有些惶恐,劉若宰先是微微一怔,然後心裡便是明白他在懼怕什麼。他心裡暗暗歎了口氣,笑了笑,道:「你放心,我們來不是為了殺人的。你手下這些百姓,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無需驚慌,更無需逃離,我們不會殺他們。你帶路,本官還有厚賞。」

    那通曉蒙古語的士卒翻譯之後,那日蘇趕緊道謝。、

    而後劉若宰便是讓那日蘇跟自己並馬而行,繼續前進,那充當翻譯的士卒也被他留下來了,他還有挺多話想問那日蘇。

    劉若宰店跟那日蘇說些閒話,問的都是察哈爾部的風土民情,百姓生活這些瑣事。比如說,這邊的草地肥不肥呀?比起歸化城周圍如何啊?來到這邊之後,生活是變好還是變壞了?現在活不活得下去,生活的怎麼樣呀?

    都是一些看起來似乎沒什麼要緊的瑣碎事情,但其實從這些小事兒中,往往能推斷出來很多東西來。這都不是什麼敏感或避諱的問題,那日蘇便一一解答。

    說了一陣兒之後,劉若宰忽然問道:「聽說前一陣子,東邊兒金國來了些人是嗎?」

    他神情淡淡的,語氣也很是輕描淡寫,只不過話裡的內容卻是讓那日蘇悚然一驚。

    東邊來的人,東邊來的還能有誰?

    他不想回答卻又不敢不回答,只得裝聾作啞,道:「大人您說的東邊兒,指的是?」

    劉若然卻不想放過他,直截了當的便是指了出來:「建奴,有沒有來人?」

    那日蘇的心狠狠的哆嗦了一下,後背滲出一層冷汗,他抬起頭,剛好接觸到了劉若宰的目光,發現這位明朝貴人眼中一片冰冷。那日蘇心裡暗暗歎了口氣,終於是扛不住了,他低聲道:「我不知道東邊有沒有人來?建奴有沒有派人來?只是聽說,前幾日有些梳著辮子的人到了這裡。」

    「他們待遇如何?」

    劉若宰毫不放鬆,步步緊逼接著又問了一句。

    那日蘇既然已經開口了,便也不在乎別的了,有點兒破罐子破摔的意思。他低聲道:「聽說,是特命大臣伊爾登林格親自陪著的。」

    特命大臣,是林丹汗認命的統轄某幾個萬戶的一個官位,權勢非常之重。比如說那位帶著數千戶部民投奔了努爾哈赤的錫爾呼台吉,就曾經被林丹汗任命為統管左翼三萬戶的特命大臣。

    此時的察哈爾部早就不是幾年前的察哈爾部了,第一次西撤的時候,就有許多察哈爾部的附庸部落留在了之前的領地上,現在基本上都已經被後金給吞併。而第二次西撤,也就是從歸化城來到大草灘的這一次,由於撤退的倉促,使得七八成的族民都沒有跟過來,而是失散在了逃亡經過的那大片區域上。

    而在西渡黃河之後,由於缺少糧食,又是死了不少人,現在大草灘上的察哈爾部,儘管還有上萬人,但只怕還不到巔峰時期的百分之五。

    現在察哈爾部的特名大臣,其權力基本上已經是相當於丞相了。

    有特命大臣親自陪同,建奴得到的這個待遇,可是相當不低呀!

    劉若宰心中有些陰鷙,但臉上卻沒有絲毫表露出來,而是繼續跟那日蘇談笑。

    越是往前,人煙就越是稠密,時不時的就能瞧見在放牧牛羊的牧民。遠遠的,還能瞧見不少聚在一起的帳篷,那裡是牧民的聚居地,每一處聚居地就代表著這裡有一個部落。

    只不過,這一路過來,看到的部落規模都不算大。

    董策暗自推測,要麼是那些大部落在更核心的區域,要麼就是略有些實力的大部落此時都已經離開了。

    董策感覺,後者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

    或許是因為看到有自己人陪在這些明軍身邊,知道這些明軍是沒有惡意的,所以牧民們並不很慌亂,有的人還好奇地在那裡打量。不過,收穫最多的,還是仇恨的眼神。說起來,後金跟林丹汗之間固然是有著血海深仇,但其實林丹汗跟大明朝雖然有過一段甜蜜期,但是在他死之前的那幾年,跟大明的關係也是相當之惡劣。

    林丹汗第一次西遷的時候,後金跟在屁股後面攆著打,那時候明朝邊軍不但不幫著林丹汗,反而是跟後金在暗中配合,很是陰了林丹汗幾次。而林丹汗在離開呼和浩特,西渡黃河之後,到達大明的甘肅鎮寧夏鎮邊外的時候,此時的察哈爾部缺衣少食飢寒交迫,察哈爾部人想跟大明朝進行貿易,結果遭到了大明朝邊將的拒絕。

    既然沒法正經做生意,那就只好去搶,於是又是一番大亂戰。在崇禎六年和崇禎七年,林丹汗屢次犯邊,和寧夏鎮甘肅鎮都打過,甚至還和洪承疇交過手,雙方都死了不少人,關係急劇惡化,仇恨急劇上升。

    這些蒙古牧民,不少人家中都有人在和漢人的戰爭中或傷或死,會有這種仇恨和敵視的情緒也是正常。他們死傷了不少,明朝邊軍又何嘗不是折損嚴重?董策在來的路上聽劉大器說過,在過去的兩年中,甘肅鎮僅僅是折損在察哈爾部手下的軍兵,便超過了兩千!

    甘肅鎮一共才多少人?

    察哈爾部佔據的這片草原,面積非常廣大,足足前進了兩個時辰,方才到達了察哈爾部本部的草場。

    雖說現在大草灘上的這些蒙古人被統稱為察哈爾部,但實際上這個說法是不對的,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察哈爾部,以及他們的附庸部族。

    外圍的那些都是附庸部族,而察哈爾部佔據著最核心也是最肥美的那一大片草場。

    根據那日蘇的說法,從這裡到汗帳,至少還有一百多里的路程。也就是在這裡,劉若宰等人終於碰到了察哈爾部派來迎接他們的人。

    遠遠的,董策便是瞧見,一隊騎兵等候在前面,這隊騎兵大約在二百人左右。

    對面隊伍中出來幾個騎兵,打馬過來,到近前大聲的喊了幾句,劉若宰問道:「他們說了什麼?」

    那日蘇趕緊道:「他們說,聽說有尊貴的明朝使臣到來,囊囊太后特意派烏雲娜福晉前來迎接。」

    「哦?」一聽來的是烏雲娜福晉,劉若宰臉色立刻變得有些陰沉,心中陰霾更重。

    他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表現,倒不是因為對方是個女的。來之前劉若宰就已經做了很多的功課,知道在察哈爾部中,林丹汗的這些遺孀的地位並不低,他們每個人手中都掌握了非常多的族民和相當的兵力。

    派一個福晉來迎接,論其規格來,並不比派遣其它的高層貴族迎接來得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