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崇禎七年

《》 第792章 七九一 宴席 文 / 竹下梨

    不過這位,王都指揮使卻是很會說話,他和劉若宰,白貽清三人,談笑風生,氣氛很是融洽。反倒是劉大器,一直很沉默,只是偶爾才會說兩據。白貽清和王武略也不怎麼搭理他,看得出來,劉大器在他們之中是挺受排擠的。

    他們說話董策自然是沒有資格摻和,他也不會這樣自討沒趣兒。他的眼睛一直在打量著那些騎兵,此次護衛白貽清等三人的騎兵,人數大約在三百左右。他們一個個神情彪悍,動作乾脆利索,毫不拖泥帶水,控馬嫻熟。從這些方面大致就可以推算出他們的戰鬥力。

    而更重要的是,他們身上透著一股子凌厲的殺氣,只有上過戰場,殺過人而且殺的人不少的老兵,身上才會有這種氣息。

    在董策看來,這些人都是不折不扣的精兵,只怕不比自己手底下的家丁差多少。而且他們就在西北邊陲,只怕戰鬥經驗要更加的豐富。他們的裝備也是頗為的精良,胯下都是良駒,身上多半都披著棉甲,還有一部分披著鐵甲。手中武器卻並不統一,多數人用的是腰刀,但還有相當一部分,用的武器五花八門,什麼樣都有。

    董策暗自揣測,不知道肅州衛這樣的精銳還有多少?

    隊伍緩緩前行,不多時,便到達了肅州衛城下。身為西北邊陲重鎮,肅州衛城池很是雄偉,城牆非常高大堅固,都是用那等大青磚壘砌而成,巍然屹立。

    對於這些,董策並不會有什麼詫異,畢竟身為邊陲重鎮,就應該城高池深。讓他驚詫的是,肅州衛竟是如此的繁華,還沒到達城門呢,在官道兩邊,就已經有了非常多的店面。酒樓、妓寨、綢緞莊子、糧油鋪子,等等不一而足,非常之繁華。

    不單單是有店面,更有許多宅院,其中不乏高門大戶。

    街道兩邊,建築物鱗次櫛比,不知道綿延多遠。在這肅州衛城的南城門外面,竟然是形成了一個規模相當大的繁華市鎮。

    這可是讓董策開了眼界,他本以為肅州衛城應該是一座類似於大型軍堡一樣的軍城,除了士兵和他們的家眷之外,少見商人和百姓,卻沒想到這裡的繁華程度絲毫不遜色於陽和城,甚至還有過之。

    到了距離城門不遠的地方,人流已經相當的密集。官道之上,已經是排了一條長長的隊伍,從城門一直排到一二百丈開外。這條長蛇一般的隊伍基本上是由商人、夥計、護衛、裝滿了貨物的大車、背上捆紮著不少貨物的馬匹和駱駝組成的。其中還可以看到不少高鼻深目,身穿異國服飾的胡人,他們顯然也是來大明朝做生意的。

    這些人自然是在排隊等待進城,而能在城門口排出這麼長的隊伍,足見肅州衛城一天的人流量有多大!

    而讓董策更加嘖嘖稱奇的是白貽清對這些商人的態度,若是換做其他的大明官員,少不得便要把這些商人都驅趕到一邊去,把道路騰出來,然後大搖大擺,氣派十足的進城。但白貽清卻並非如此,他指揮隊伍只是佔據了左邊半條官道,而右邊的半條官道上,那些商人依然在排隊。

    如此便不會影響耽擱他們進城做生意。

    而那些商人,見到這幾位被大群官騎兵簇擁的高官,有的下跪磕頭,有的則只是彎腰行禮。白貽清竟然絲毫不擺架子,在馬上還笑吟吟的向那些人示意。

    董策看得出來,這位白大人,肯定是非常重視商業,對商人也保有相當程度的尊敬,這肅州衛城的商業能夠如此發達,市面能夠如此繁榮,只怕有他很大的一份功勞。

    別的不說,僅僅是只佔據半條官道這個小細節,就可看得出來,此人乃是有心之人。

    一盞茶之後,隊伍終於進城,頓時,繁華撲面而來。

    不知道有多少店面商舖,似乎無窮無盡。大大小小的商隊幾乎塞滿街道,各地方言乃至其他國家的語言混成一片。每一時,都有不知道涉及多少銀子的交易完成。

    董策現在可以很有把握地說,這裡的繁華程度,絕對要比陽和城高一個層次。

    而且董策觀察到,這裡非常明顯的一點就是:異域風情非常濃郁。大街兩側的店面中,帶有異族風味的不在少數,而大街之上,那些百姓中,身穿大明衣冠的只怕也就是七成不到,剩下的,竟然都是胡人。

    董策這才知道,原來自己對某些歷史知識的瞭解,確實是有所欠缺。

    陸上絲綢之路,在明朝根本就沒有斷絕,反而依舊保持著相當程度的發達。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這個時空,和自己原來的那個時空不大一樣了。

    民間稱呼這座城池為肅州城的有不少,但其官方名字,乃是肅州衛,既然是衛,那自然就是軍事機構。肅州衛城中設有肅州衛指揮使司,除此之外,並無其他民事管理機構。而肅州衛的商業實在是繁榮,經濟實在是發達,又沒有一個專門的管理機構,白貽清實在是放心不下,只好親自來管。所以他這個甘肅巡撫,一年之中倒至少有三個月是在肅州衛呆著的。

    肅州衛能有今日之規模,多虧了他的苦心經營。

    隊伍在大街上走了約摸一刻鐘,便拐入了一條人略少一些的街道,順著往前又走了一刻鐘的時間,便來到一座大宅之前。

    這裡,就是白貽清在肅州衛的駐地。

    而王武略身為陝西行都指揮使司都指揮使,正是此地肅州衛指揮使的頂頭上司,他過來這裡,駐地自然在衛指揮使衙門。而劉大器,則是住在城西的軍營中。事實上,在等待劉若宰來的這段時間裡,劉大器大部分時間並不在肅州衛,而是待在嘉峪關。

    在大門前下了馬,又是寒暄一番,眾人便是進去。宅子佔地面積很大,亭台樓閣都不是多麼的精巧,但卻透著一股子雄渾大氣,顯得氣派十足。

    正堂大門洞開,燈火通明,照的亮如白晝,桌椅已經擺好,甚至連吃飯時候伴奏的樂師,都已經準備就位了。董策在門外頭掃了一眼,心中便是不由得感歎,這點兒油水可真是足啊!

    正堂面積很大,寬度不下三丈,進深更是超過五丈,堂中鋪滿了很是名貴的波斯地毯。堂中所用的樑柱,也都是那等兩人才能合抱的珍貴大木。而桌椅,則多半以楠木紫檀打造。

    樑柱之上,牆壁之上,都是描繪了大量的圖案,有些圖案,在燈光的照耀下,折射著迷人的金色光芒,顯然其中是用了不少金子的。

    大氣又不失精巧,雖然奢華,卻並非是純粹用金銀壘砌而成,而是獨具匠心。

    進了這裡,當然不是立刻就要分開落座,而是要各自回去沐浴更衣一番。

    還不說劉若宰董策等人一路過來,早就是風塵僕僕,便是這三位大人,方才出城一趟,頭上臉上,身上衣衫,也都落了不少灰塵,自然不能就這麼直接坐下來吃,那是很失禮的事情。

    像是這等級別的宴會,招待的人是高官,被招待的人也是高官,又是在甘肅巡撫的府上,自然是非常講究的。董策被侍者引到一處精緻的偏廳之中,在裡面痛痛快快地洗了個熱水澡,而後換上一身,寬袍大袖的乾淨衣服。

    整個過程甚至還有兩名長相頗為秀麗的侍女伺候。

    估計是怕他餓肚子,在洗完澡後,那侍女還端來一盤精緻的小點心,伺候他吃了下去。

    這待遇,讓董策實在是有些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這便是高門大戶高官顯貴的講究嗎?

    別的不說,單單這一身蜀錦做的袍子,做工用料都是很考究,價格就是不菲。而這件衣服還只是給客人臨時穿一下,穿了之後就不知道怎麼處置了,只怕直接扔掉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沒多一會兒便有下人過來通知,請董策去正堂赴宴。

    這一次的宴席是單人單桌,也就是一人一張小几,席地而坐,倒是頗有古風。

    當然,為了防止著涼,也是為了舒服,每個人做的位置上,都是放一塊厚厚的墊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