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崇禎七年

《》 五八八 調整 文 / 竹下梨

    「那是老爺抬舉,妾身這點兒墨水,哪裡比得上老爺?」蘭娘嬌笑著用了印,遞給一邊的楊墨。()

    他們兩個在這兒打情罵俏,楊墨早就渾身難受,接過之後趕緊退下。

    ……

    公文過大同巡撫,而後從大同鎮送往鎮河堡,當日晚上就到達了劉若宰的案頭。

    把所有的公文都細細的看了一遍,劉若宰大喜之餘,心下也有點兒沉甸甸的。

    喜有兩點。第一點自然是為了自己的想法能夠如此順利的便是被朝廷認可,這說明朝廷和聖上,對於自己的提議是非常認可的,若不然的話,絕不會這麼快就作出決定。這就是說,這一次招降林丹汗餘部,已經是被聖上和朝廷袞袞諸公看在眼中,一旦做得漂亮,便是立下大功,青雲直上不在話下。

    二來則是,公文中任命自己全權處理關於招降的事務,任何人不得干礙,這就是相當於給了自己一把尚方寶劍,行起事來,就要順利的多了。那些明裡暗裡的魑魅魍魎,也要因此而忌憚幾分。

    心裡沉甸甸的則是劉若宰也是官場老油條了,楊嗣昌能看出來的事情,他自然不會看不出來。

    朝廷讓兵部吏部和內閣發公文,而不是皇帝直接下發聖旨,這本來就代表著朝廷對於此事沒有太大的信心,而一旦此事辦砸了,那麼自己的下場可想而知。怕是大失所望同時又感覺丟了面子的皇帝,要把一腔怒火都發洩到自己頭上吧!

    到時候自己要面對的會是什麼?

    不過劉若宰從來不是一個不敢任事之人,朝廷給了這麼大的權限,在他看來已經是難得的恩德,已經算是意外之喜。看樣子,自己拜託的那幾位,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不小。

    他深深的洗了口氣,眼中露出一抹決絕。

    既然已經選擇了這條道路,那就要一路走下去!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招降林丹汗餘部,對大明是極大的增強,對建奴是相當的削弱,為了這個目標,何惜一死?死又何憾?

    劉若宰豁然起身,大步走出書房,朝著候在外面的老僕道:「傳令下去,招董策、白添福二人前來。」

    命令很快就傳了下去。

    此時已經是星夜深沉,鎮河堡的四門早就關閉,北門卻是轟然打開,兩騎快馬在夜色中疾馳而去。

    ……

    劉若宰派出的信使出鎮河堡的時候,董策正自把手下幾個得力的官員都聚集在一起,召開會議。

    磐石堡董府議事大廳之中,燈火通明。

    大門緊緊的關著,現如今正是春初,天氣還有些寒冷,大廳裡生著兩盆炭火,只不過大廳面積太大了些,這兩盆炭火也著實是起不到什麼作用。大廳裡面還是有些寒意的,甚至一說話都能瞧見白氣。

    但卻沒一個人嫌冷的,個個都是心中火熱。

    因為今天開會,主要要講的,就是個人的權力劃分。

    涉及到權力問題,總歸是讓人心中急切,忽略掉其它東西的。

    李貴石進周仲王羽等,包括蘇大成劉大庫,甚至就連張寒這等後來加入的,也全部在列。顯然,這一次是要對所有人都進行一個調整。

    董策坐在正位上,目光在所有人的臉上掃過,眾人的神色盡收眼底。

    他心中微微一笑,臉上卻並未表露出來。

    在之前就感覺到現在的權力分工有些不合理,不過一直無暇調整,直到最近,方才有了一些閒暇,終於是理出了一個條陳來。

    他想要做的,不僅僅是調整,更是定下官位的名稱,級別,甚至是俸祿。

    讓所有人都產生一種:』我身在這個集體中,我有權力在手『這種感覺。

    說白了,就是定下規矩!

    董策看向李貴:「李貴。」

    「屬下在!」李貴起身,沉聲應道。

    董策緩緩道:「從即日起,磐石堡下設通判一人,李貴擔當。廢掉令史衙,另設立四房。其一為戶房,負責賦稅徵收,戶籍統計,百姓安頓等。其二為吏房,磐石堡下屬之保長甲長,都由其指定。其三為刑房,負責緝拿盜賊,偵查不法,掌管監獄。其三為禮房,

    負責磐石堡百姓之教諭,設立官學,教導百姓。」

    「以上四房,都由通判統管。李貴,本官准你自行招人。這四房,本官給你四個司房,四個書辦,三十個雜役的名額,至於人,你自己看著招,不過到時候要給本官上一個條陳。各個司房和書吏的人選,你來上報,本官來定。」

    李貴聞言大喜,趕緊應下。

    按照董策如此劃分,他的權力便是相當之大,幾乎可以說所有民事上的,都歸他管了。雖說這些事兒就是現在李貴正在做的,但終歸是名不正言不順,自己都有些心虛,而現下董策給定了下來,那就再也沒人敢說閒話,敢懷疑什麼。

    一般來說,地方縣治的六房乃是吏戶禮兵刑工,對應朝廷六部的,不過董策這裡,顯然是少設立了兩個。大夥兒聽了,也都是心知肚明為何。

    少了一個兵房,因為實在是沒有設立的必要。磐石堡不是那等一般的縣治,而是一座軍堡,一座兵城,這裡,士兵乃是主體,軍隊都是直接由董策管著,自成一個系統,還設立兵房作甚?另一個則是工房,這個不設立,是因為已經有了一個完善的管理系統工坊。而且工坊的規模很大,也是極為重要,設立工房管理的話,未免就降低了工坊的級別規格,這個,也是要自成一個體系的。

    工坊體系,其地位並不是李貴掌握的民事體系要低。

    董策還沒說完,他看著李貴,聲音格外鄭重道:「李貴,從今日起,你這個通判,暫定為八品,月俸白銀十兩。」

    眾人聽了,到都沒覺得有什麼,反而滿滿的都是興奮。李貴更是有些發懵,驚喜來得太快,以至於他都措手不及。等到回過身來,李貴激動地老淚,跪在地上連連磕頭:「多謝大人恩德,多謝大人恩德。」

    自己這就成了八品官了?

    老天爺啊,李家往上數十八輩兒,也不知道出沒出過一個沒品級的小吏,自己這就成了官兒了?

    張寒卻是渾身一顫,深深的看了董策一眼,目光中閃爍難明。

    他有點兒摸不透董策的意思。其他人出身都是頗低,對朝廷的體系規制也不怎麼瞭解,他們可能做實事一把好手但見識有限,張寒卻是不同,董策方才一說,他就覺得很有些不對。明朝的官員,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將

    ,無論地位多高,都是沒有資格直接任命官員的這裡說的官員,不是在吏部登記造冊,屬於大明朝廷編製的官員,而是私人官員。

    你權力再大,地位再高,可以招募幕僚,但是他們始終只是你的幕僚,而不可能是朝廷的官員。

    只有皇帝和朝廷才能任命官員,因為這天下是皇帝,因為天下是朝廷和皇帝共治。

    但現在,董策分明是直接任命官員屬於他的,私人官員。因為李貴石進等人,都是有朝廷任命的官銜在身的,要麼是總旗,要麼是小旗,不過都是武官,而且都是虛銜兒,顯然和現在董策任命的官職是對不上的。張寒總算是把思路給理順了:董策在自己成立一個體系,自己任命官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