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崇禎七年

《》 五五八 原委 文 / 竹下梨

    「家師學究天人,小侄是萬萬猜度不透的。師父這般做,自是有他的道理。」張麻子不喜不怒,淡淡的說了一句,算是把他給不軟不硬的頂了回去,心裡卻是暗自鄙夷。這笑面金剛,虧還是盜墓四門中人,卻是連這切口中的講究都不曉得,這一把年紀真是活到狗身上去了。

    其實這四句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古怪切口,其中卻還是頗有講究的。

    那第一個切口,火燒洛陽和囚三王於豬圈這兩句,其實是各自指代一個人。

    火燒洛陽指的是董卓,這位在歷史上很是留下一些罵名的梟雄,當年被十八路諸侯聯盟討伐,先鋒軍孫堅攻破洛陽虎牢關,盟軍勢如破竹,洛陽城必失。董卓挾天子、文武百官向西遷都,直奔西安。不想給盟軍留下任何東西,更是不想把這座富麗堂皇的洛陽城給留下,抱著我得不到你們也甭想得到的想法,下令全軍,帶不走的,一概燒掉。於是火燒洛陽皇宮,大火蔓延,整個城池都被淹沒在火海中。

    而那位囚三王於豬圈的,則是南北朝時期南朝宋齊梁陳中之宋廢帝劉子業。

    這位南朝宋的第六位皇帝,雖然在位時間僅僅三年,死的時候不過十七,但卻是在中國古代皇帝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一筆裡面,充斥著荒淫、虐殺、變態、狠毒。這位在位僅三年的小皇帝,在歷朝歷代所有皇帝中,其變態程度都是數得著的。

    他不但跟他的親姑姑,親姐姐**,更是荼毒宗室,殘殺大臣。

    即位之後,劉子業狂悖無人君之道,殺害各大臣如殺豬狗一般,又忌畏各位叔父在地方上手握重權會起兵造反畢竟在混亂的南朝,這等事兒實在是太多了。有太子想殺皇帝的,有皇弟想殺皇兄的,反正亂成一團。自從宋武帝開國,宋文帝元嘉之治之後,先是宋文帝被太子邵所殺,而後又是三子劉駿趁機率軍奪位,即宋孝武帝。這位宋孝武帝,跟他兒子也差不了多少,為人荒淫猜暴,姦淫其侄女,殺了幾個兄弟,還屠了廣陵城。

    時有民謠言道:遙望建康城,小江逆流縈,前見子殺父,後見弟殺兄。

    更駭人聽聞的是,他和他的母后路惠男甚至還有**之嫌疑真真只能感歎一句,某些時候現實比小說更扯淡了。

    南朝劉宋不過傳承短短五十九年,便歷經九個皇帝,而其中在位時間最長的宋文帝劉義隆為三十年,也就是說,除了他之外,剩下的那八個皇帝加起來在位才二十九年。按照人類的正常壽命,這絕對是不正常的,可見其證據之不穩動盪。

    九個皇帝裡頭,好東西沒幾個,而其中登峰造極的就是劉子業。

    他畏懼叔父們造反,把他們招來京城,囚禁與皇宮之中,百般毆打侮辱,毫無人性情理可言。

    劉子業的叔叔建安王劉休仁和湘東王劉、山陽王劉休,身體都很肥壯,劉子業於是用竹籠把他們裝起來,稱一稱重量,以劉最肥,便給起了個混號,稱為「豬王」,劉休仁稱為「殺王」,劉休佑稱為「賊王」。因為這三王年紀最大,乃是諸王之長威望也是頗高,是以劉子業對他們尤其忌憚畏懼,所以抓來囚禁,時刻詢問,不離自己身邊。其它的宗室,東海王劉平庸低劣,被稱為「驢王」,桂陽王劉休范、巴陵王劉休若年紀小,因此兩人都能和劉子業相處。

    劉子業曾以木槽盛飯,再放進各種雜食,攪和拌合,又在地上挖一個坑,裝滿了泥水,把劉衣服脫光,放進坑內,把盛雜食的木槽放在他面前,命令他像畜牲一樣地用嘴去槽中吃食,以此歡笑取樂。劉子業也不是沒起過殺心,他十幾次想殺劉及劉休仁、劉休佑,虧得劉休仁頗有心機,能忍常人之所不能,常常戲諺巧言、阿諛奉承逗樂,劉子業哈哈一笑,覺得留著他們耍弄倒也不錯,這般殺了,實在可惜,是以這幾位逃過一劫。

    其中有一次,當時廷尉劉蒙的妾懷孕,劉子業在她臨產時接進後宮,希望她生個男孩,打算立為太子至於為什麼這麼做,史書未曾明載,不過鑒於劉子業素來有姦淫大臣妻女的習慣,還可猜度一二。劉曾違背其旨,劉子業大怒,於是便剝了他的衣服,捆了他的手腳,用棍杖從手腳內穿過,派人抬著交付太官,曰:「即日殺豬。」劉休仁便笑道:「豬今日不該死。」劉子業問是何原因,劉休仁道:「等皇太子生下來,再殺豬取它的肝肺吃。」劉子業一樂,沒了殺心,便將其交給廷尉,過了一夜就放出來了。

    不過殺人不死,終歸埋下隱患,景和元年十一月,湘東王劉與親信阮佃夫、王道隆、李道兒,暗地與劉子業的親信壽寂之、姜產之等十一人聯絡謀劃共同廢掉劉子業。

    當時已經是內外不穩,前朝重

    臣柳元景、沈慶之等人都先後被殺的,又將宗室諸王軟禁,如家畜一般豢養以之取樂,朝中人心浮動。而地方上,劉子業的弟弟劉子勳鎮守尋陽,尋陽的文臣武將們都擁立劉子勳,起兵造反,各地州郡紛紛響應。

    阮佃夫是劉的主衣,自然乃是他的親信,一心想宰了劉子業,讓自己主子脫離苦海,也能搏一個前程。而壽寂之則是劉子業的主衣,曾經很是受寵,不過劉子業向來好猜忌,那會兒已經很是厭惡他,壽寂之每每憂懼,生怕哪天就被宰了,阮佃夫一找上他,兩人一拍即合。

    劉子業喜歡讓宮女們在華林園竹林堂裸身追逐,有宮女不聽命令,被劉子業當場給斬了。當晚他就夢見有一名女人罵他:「皇帝昏虐無道,就要完蛋了!」劉子業自然害怕,便在宮中到處尋找,拖出了一個長得很像夢中人的宮女,又給殺了。可是噩夢還沒結束,那個被殺的宮女也跑到了他夢裡,罵了一番,大意便是:我已經向天帝告狀了,你等著吧,我這就叫人收拾你。劉子業夜不能寐,找巫師來問詢,巫師便稱說竹林堂內有鬼。還被說,這劉子業膽氣也真是壯,或許是少年登基,一路隨心所欲,要殺誰便殺誰,給他帶來了莫可名狀的強大自信心,一聽這個,頓時興奮了,竟然決定親自到華林園竹林堂射鬼。晚上他一個人睡著了,自然是怕鬼的,但人多勢眾的時候,便是不怕了。

    特意選了一天傍晚,劉子業領著建安王劉休仁、山陽王劉休、會稽公主等隨侍他左右,跟著去竹林「射鬼」。

    劉子業在竹林堂中大擺筵席,與他的親姑姑,本來姓劉,後來被他納進宮中改姓了謝的謝娘娘謝英媚、他的親姐姐山陰公主劉楚玉,一同入席歡飲,宮女們四下奏樂,好不開懷。忽有一群人持刀直入,劉子業料知有變,慌忙引弓搭箭,向來人射去,偏偏一箭落空。劉子業向後奔逃,且走且呼,口中叫了數聲,被一刀刺入背中,再一刀斷送性命。

    宰了劉子業之後,沒多久,湘東王劉登基,不過這位被侄兒差點兒給玩殘的豬王也不是什麼好東西,殺了不少兄弟,還寵信佞臣。

    之所以弄這麼兩句切口,則是為了表達對董卓和劉子業的敬仰感謝之意。

    這兩位雖然在歷史上風評都是極差,但對於盜墓四門來說,卻是相當重要,必須感謝的兩位人物。

    董卓當年招募盜墓四門眾人,大肆挖掘各地大墓,

    讓盜墓四門眾人終於能暴露在陽光下,堂堂正正,肆無忌憚的行事,那一段時間,他們在董卓的庇護下,可謂是想挖誰的就挖誰的,也不用擔心官府的追捕,日子過得真真是爽快舒心,可算得上是黃金歲月了。而且當時還沒有盜墓四門的說法,都是分散各地的,相互之間的聯繫也不算多,可說是各自有各自的傳承,沒什麼往來,盜墓四門也沒成型,壓根兒沒這個說法。正是在董卓麾下效力的那段時間,他們相互切磋,各自取長補短,都是大有長進,也促成了日後盜墓四門的形成。

    而後來的劉子業,則是真正第一個史書有載的設立了發丘中郎將這個官職,或許這位荒誕皇帝只是因為好奇而隨手頒布了這麼一道命令,但是對於盜墓四門的人來說,這是他們被朝廷承認的象徵。

    懷有感恩之心,自然也是理所當然。

    至於後面兩句,就要淺一些。其中含義,自然不會是說唐太宗和漢武帝這二位加起來都不如秦始皇。

    漢武帝的茂陵和唐太宗的昭陵,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墓,但兩者便是加起來,也是絕對比不上一座秦帝陵的。秦帝陵中珍寶無數,更有傳說中水銀為河流,珠寶為日月星辰等等,可謂是綺麗已極,對盜墓賊來說,就更是讓人心馳神往的聖地。他們這輩子的終極目標,便是有朝一日能把秦帝陵給掘開。

    至於這年輕人,正是跟隨青雲子離開陽和城的張麻子。

    青雲子帶著他一路到了這宣府鎮,悄悄的進了城。讓張麻子沒有想到的是,自家師父竟然在這宣府鎮中還有產業!乃是一處五進三跨院的大宅子,雖說在宣府鎮城中的位置頗為偏僻,不是什麼好地段兒,但問題是,這麼大的宅子,又是在這麼大的城池中,再便宜能便宜到哪兒去?沒有個上千兩銀子是拿不下來的!

    張麻子也算是知道了自己這位卸嶺力士師父到底多有錢看著窮困潦倒,吃個雞還讓自己出去偷錢買,實際上卻是有錢的緊。想想也是,他這輩子不知道挖了多少大墓,隨便裡頭拿出來的一件兒東西便是能賣上不少,這還是因為擔心被官府盯上而急於出手,價格被壓低不少,若不然的話,賣得更多。盜掘了這麼多的大墓,窮的了才怪?這自然是青雲子之前置辦的產業,他盜墓挖墳大半生,積累財物極多,而由於做的這個行當的原因,每每生怕被官府抓到,是以秉著狡兔三窟的原則,手裡不但有好幾張名字,籍貫都各不相同的戶貼

    相當於身份證加戶口本兒而且在許多大城之中都購置了宅子,這些宅子,基本上都不是寫在同一個人的名下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