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崇禎七年

《》 五五三 宣府 文 / 竹下梨

    宣府鎮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特別是永樂皇帝遷都北京之後,宣府鎮更是保衛京都,防禦蒙古族南下的咽喉之地。明程道生在《九邊圖考》中稱:「宣府山川糾紛,地險而狹,分屯建將倍於他鎮,是以氣勢完固號稱易守,然去京師不四百里,鎖鑰所寄,要害可知。」

    宣化府於永樂七年設總兵官,始稱宣府鎮。

    靖難之役的那幾年裡,大明朝的力量都被用到內鬥裡頭去了,邊地防務鬆弛,蒙古殘存勢力得以復興,而永樂皇帝剛剛登基,又無力象後來那樣出塞北征,只得在對蒙古貴族採取懷柔政策的同時,加強邊地防務。

    「於邊備甚謹。自宣府迤西迄山西,緣邊皆峻垣深壕,烽堠相接。隘口通車騎者百戶守之,通樵牧者甲士十人守之。武安侯鄭亨充總兵官,其敕書云:『各處煙墩,務增築高原,上貯五月糧及柴薪藥弩,墩傍開井,井外圍牆與墩平,外望如一。』」正統年間,也是屢次修建。

    之後嘉靖隆慶年間,修建的規模更大。

    甚至到了崇禎年間,盧象升還主持重修宣府長城,花費極大。

    「勿論宣府一鎮一千三百里之邊,即就陵後一帶言,東至火焰山,西至合河口,凡二百二十餘里。籌其經費,每築邊牆一丈,雖甚省,約須工料食米等銀五十兩。其中或有舊牆並亂石土垣可固,通融計算,每丈必須銀三十兩。通計三百里,總該銀一百六十萬兩。加以三里一墩,五里一台,計墩一百,台六十。墩以土為之,每座約二百金,台以磚石為主,每座約六百金,並墩台守禦等具,壕塹等類又約該十餘萬兩。」

    其中說的墩,便是火路墩和邊墩,像是董策曾經在的安鄉墩,便是大型的墩台,每座花費白銀約六百兩建造。

    宣府鎮治所在宣化府,也就是俗稱的宣府。

    宣化在元代為宣德府,洪武三年改為宣府,洪武二十六年設前、左、右三衛,次年洪武帝敕令北平軍士築宣府城,第二年又封皇子為谷王,就藩宣府,展築城垣,從此這裡就成了大明朝最為重要的邊防重鎮之一了。北元各部侵擾多從這一帶進入,故歷來戰事和屯兵最多。

    《宣府鎮志》載,從洪武元年起至崇禎二年的二

    百六十一年裡,共發生重大戰鬥九十二次,其中敵方入侵八十一次,屯兵最多時達十五萬之眾!宣德五年置宣府鎮,設萬全都指揮使司,成為全國十七個「省軍區」之一,管轄兩個州、十五個衛、兩個千戶所、五個堡、七座城。這一段的長城從成化年間總督余子俊開始,經嘉靖時總督翁萬達、楊博等數十年的修建,較為堅固,軍事設施可謂齊備。特別是景泰年間,昌平侯楊洪鎮守宣府時,御軍嚴肅,軍士操練過硬,「騎座善馳射,步兵善弓弩」,「士兵精壯,為一時邊將冠」。到了隆慶、萬曆年間,王崇古、方逢時任宣大山西總督期間,堅持「謹烽火、遠斥侯,繕甲兵、勤操練」,經過多年歷任官員的嚴格整飭和訓練,在當時可謂兵強馬壯、器械犀利,特別是其教場之盛,天下聞名。

    當時宣府鎮所轄各州、衛、所、堡、城均有教場、演武廳、軍器局、火藥局、神機庫、神槍庫等設施。其中宣府鎮城的教場規模最大,最為壯觀。建在昌平門外一里多地,建於洪熙初年,房屋、牆垣全用磚石砌成,時名「將台」,內有演武廳。嘉靖八年都御史劉源清增築高台於前,名曰閱軍台,東西兩邊建有各營將領的「官廳」。

    昌平門外的這座大校場,東西四十里,南北二十里,規模可謂是浩大之極,雄壯之極!

    即便是站在專為閱兵所用的高台上,一眼望去也難能瞧見校場的邊緣。便是把駐軍最多時候的十五萬大軍都拉到校場上來,也根本是占不滿,若都是騎兵的話或許還差不多。

    舉個確切的例子,這座校場,相當於嘉靖之前的六個北京城大小!

    北京城周長四十五里,九門,折算成後世的單位,面積三十五平方千米左右。嘉靖時,築重城,包京城之南,轉抱東西角樓,長二十八里,門七,也就是外城,面積二十四平方千米,內、外城面積合計差不多六十平方千米左右。

    而一座大校場,差不多面積就在二百平方公里左右。

    如此巨大,難怪名揚天下。

    宣府乃是和大同一個級別,甚至還要重要一些的邊陲重鎮,鎮城周圍二十四里,城高三丈五尺,內有駐紮官軍兩萬又三百四十八員名,馬騾駝一萬三千三百一十八匹頭。

    在永樂年間,宣府還是軍鎮的格局。東定安、西泰新、南昌平、北高遠各留一門,城南昌平門外修關城,由此保留了一橫

    一縱的「十」字形主要幹道,同時與次級街巷構成「田字格」路網,整座城池被分為十六個區,形成以鎮國府為核心的非對稱佈局。

    洪熙元年,宣府總兵譚廣「修營壘,繕甲兵,嚴斥堠,覆命工圍四門,創建城樓、角樓各四座,以謹候望」。並在「四門之外各環以甕城,砌如正城之法,甕城之外又築牆作門,設釣〔吊〕橋,預警則起,以絕奸路。隍塹淺狹,尚有待於浚滌」。正統五年,都御史羅亨信巡撫宣府時,疏請用磚石包城,四門外加甕城。正統十一年工竣。包磚後,「其城厚四丈五尺,址石三層,余用磚砌,至垛口高二丈八尺,雉堞崇七尺,通高三丈有五尺,面闊則減基之一丈七尺。」

    而後來隨著人口和經濟的發展,市的規模與內涵不斷擴大。洪熙年間,建「鋪宇百七十二間」;景泰年間,設立仁、義、禮、智、信五所規模宏大的官店;嘉靖四十年宣化城內已有「米市、騾馬店、豬羊店、鹽麻行、鞭仗行、鮮菜行、鮮果行、皮襖行、煤炸行、柴草行、斗解行、水磨行」等十多個行業。

    到了崇禎年間,宣府已經是發展成了一個人口數十萬,百業興旺的大城。

    更因為離著蒙古近,雖說朝廷已經明令禁止和蒙古的互市,但私底下的交易是永遠都停不了的,官員士兵也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所以往來商隊不絕,也很是帶動了經濟。

    此時正是傍晚,天色昏暗,一陣陣狂風席捲著沙礫塵土,在天空中刮過一陣陣昏黃。

    似乎連太陽都被遮蔽了。

    這暴風揚塵天氣,乃是宣府周圍再常見不過的。

    宣府這地界兒,本來就接近塞北,天氣乾旱,在秦漢時期這裡還被稱為上谷郡的時候,還是生滿了茂密的森林的,山上山下,塞谷河川。不過那是多少年之前的事兒了,之後這裡連年戰亂,素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大仗小仗的不知道打了多少次。光大明朝這一朝就打了幾百次,加上前面幾朝的,那就不知多少了。這麼多仗打下來,別說是周圍那些森林了,便是再多十倍,也是會被砍伐的一乾二淨。打仗的話,攻城的一方就要製造軍事器械,少不得就得大肆砍伐森林。而守城的那一方,也得伐木加固城牆城樓等。更別所,宣府鎮城幾次毀了建,建了毀,每次可都是要消耗掉極其大量的木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