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崇禎七年

《》 五三六 俯瞰 文 / 竹下梨

    木橋的盡頭乃是三級台階,拾級而上,便是一條夾在山巖之間的小道,這條路的出口之極為險要的,兩邊都是陡峭的山石崖壁,中間一條小路,寬不過五尺,而兩邊則是在山石之間填充了大量的泥土,栽種了一團團錦簇的鮮花,不過現在正是冬季,那鮮花都已經枯萎,枝葉花朵也都已經凋落,只有孤零零的一根根花枝在風中招展著。

    何瑞徽站在這山道的開端往上看去,在約莫兩丈多高的山崖的頂端,能到了青灰色的高大牆壁,那座名為『退洗齋』的巍峨建築物,其後牆便是臨著這道懸崖,有飛簷挑出,在空氣中書展出漂亮優雅的弧度。

    山道崎嶇,並不是石板一塊一塊整齊的鋪成的,而是似乎雜亂無章的擺了一堆石頭在這裡,有的石頭中間還生了一棵小樹,幾叢鮮花,倒是野趣橫生,只不過就格外的難走一些罷了。

    梁管事笑道:「何大人小心,這可園晚上濕氣重,石頭上結的有冰,小心地滑。」

    何瑞徽笑道:「多謝老管事提點。」

    他打眼一瞧,石頭上果然有一層薄冰,若是不小心,說不得就得載個大跟頭。何瑞徽年輕體健,倒是無所謂的,小心一些就是,梁管事都六十多了,卻也是走的穩穩當當,跟沒事兒人也似。一個家丁想要獻慇勤扶著他,還被他給甩開了。

    這假山石島就這麼大,便是從一端走到另外一端又須得多少時間?從山道入口到退洗齋其直線距離並不遠,但彎彎繞繞的,卻就給人一種空間很大的感覺。

    路兩邊載滿了鮮花,若是夏日,這裡定然是淹沒在一片花海之中,燦爛錦繡,香氣四溢。(可參照李亞鵬版笑傲江湖裡面黑木崖上東方不敗居所外面的場景。)

    繞了足足有三四繞,跨過一條橫跨兩座峰巒之間的拱橋,面前便是豁然開朗。

    這裡乃是整個假山的巔峰,是一片相當闊大的空地,站在這裡,便是已經居高臨下,四下環視,足以將整個謝府收入眼底,直到實現被府邸周圍的高牆擋住。()

    站在這裡,才能窺測到整個謝府到底有多大的規模。

    謝府是四合院不錯,但卻是屬於那種規格最大的四合院,也就是門前是胡同,後門外也是胡同的

    那種相當於進深橫跨這一片街區,乃是兩個胡同之間的距離,約莫是在二十六七丈左右。

    從山上往下看,可瞧得分明,在第二進正廳院子之後,乃是第三進院落。這一進院落為為正房院,進了院子,便是一圈兒轉角廊,院子裡頭的各個建築,都是由這轉角廊相連貫通。這一圈兒轉角廊的欄杆,都乃是那等坐凳欄杆,轉角廊靠外的一側,每隔一丈有一個人大腿粗細的紅漆柱子。

    第三進院落有正房五間,雙卷勾連搭,前前面的走廊更闊大寬敞一些,硬山頂灰筒瓦箍頭脊,正房兩側,則左右各有耳房一間,乃是前出廊,後出廈的格局。兩側各自有廂房三間,規模也是不小。

    東廊與正房拐角處又與一橫廊相接,便是通往可園的道路。

    而西邊兒耳房和西廂房之間,則是一堵矮牆,牆上有垂花門,通向西院。

    可園佔用的實際上就是東院,而和江南園林一般的可園相比,西院就要正規傳統的多。

    西院最南為花廳,三間帶周圍廊,歇山頂灰筒瓦過壟脊屋面。和花廳隔著整個院子遙遙相對的,坐北朝南乃是非常闊大的正房三間,前有廊。前出軒,面闊三間,懸山卷棚頂。室內有碧紗櫥、落地罩、博古架等,西梢間則是佛堂。

    東西兩側各有耳房二間,東西廂房各三間,院之四隅為轉角遊廊連通,院中還建有兩座三尺高的石台,石台之上分別放著一座太湖石。瘦、皺、漏、透,玲瓏剔透,有重巒疊嶂之姿,可堪賞玩。

    第三進之後,第四進院各房屋構造、佈局,則是與第二進相同。

    最後一進,第五進,則是相當簡單,乃是一個狹長的院子,近似於「一」字形,這院子東西足有十來丈長,南北寬度卻只有不到兩丈。也沒有東西廂房,只有一排坐北朝南的房子,整整十六間規整的後罩房,都是大式硬山合瓦頂,帶排山溝滴。

    這後罩房和正房平齊,成一個平行線,通常便是在最後一進院子裡頭,一般數量和倒座房一致,也是為了盡量添滿宅基地的寬度。在一個大的四合院中,單論等級,自然是正房最高,高大軒敞,建造大氣敞亮,通風采光等方面條件都是很好,次之則是東西廂房,再次則是後罩房了,而最次的,當然便是倒座房。

    正房是主人長輩兒住的,廂房是晚輩

    子侄住的,倒座房則是下人家丁僕役們住的。而後罩房,則是因其位於整個大院子的最後,很是隱秘,因此一般是家中女兒及丫鬟媽子等女眷居住之地。

    這謝府的第五進院子建的各位特殊一些:雖說院子很簡單,也沒什麼東西廂房之類的,但是在第五進院子最東邊兒那四間後罩房,則是被額外圈了出來,建了一道圍牆和其他的後罩房隔開,形成了一個單獨的院子。

    那院子裡頭卻是中了許多花草樹木,還有青石鋪成的小路,顯得頗為的雅致清淨。四間後罩房也是給改成了二層小樓的樣式。建築風格偏向江南一帶,很是雅靜秀美。

    謝升的女兒早已出嫁,他是山東德州人,萬曆三十五年的進士,中進士的時候就已經是三十六了,女兒也達到了出嫁的年齡。早在他當年萬曆三十六年上京之前,便是已經嫁給了德州本地的一家鄉紳人家,日子過得倒也合合滿滿。

    現如今那小院兒之中,住的乃是他的小孫女兒,是大兒子家中老三。

    ……

    山頂平台之上,便是巍然屹立著一座高樓。

    樓有四層,高度怕是在五丈上下,要知道。這個時代哪裡有什麼高樓建築?這一棟五丈左右的高樓,便已經是給人以極強的視覺衝擊力和震撼的感覺。巍巍高樓,傲然聳立。

    只是這樓雖高,卻並不顯得笨拙僵硬,而是造型巧妙,佈局精細,處處都是匠心。

    底下第一層乃是一座寬廣的大廳,軒敞大氣,門前三級台階,石頭牆壁,都是用三尺長一尺厚的大青石修建而成,用的木頭則是上好的楠木,都是那等一抱粗細的大木。僅僅是第一層便有兩丈高,空間大而開闊,堂前大木為柱,更顯得闊大雄偉。

    在這大廳門上,便是掛著一個牌匾,上書「退洗齋」二字。退洗乃是謝升的自號,他格外喜歡這個詞,因此書齋名為退洗齋,亦是自號退洗山人。

    退洗退洗,退而金盆洗手,頗有歸隱田園之意。只是若心中真是如此想的話,謝升謝大人這般一心往上攀爬,以如此年紀猶自有這般熱切的心思,留戀官場絲毫沒有退隱的意思,那可真就是讓人瞧不懂了。

    怕也只是標榜而已。

    退洗齋一層大廳裡頭黑漆漆的,看來裡頭是沒人了。

    何瑞徽心下不由得有些惋惜的歎了口氣,這退洗齋他來了不少次了,自然是知道,一層大廳裡頭那張羅漢床,並著一個屏風,以及幾個老擺件兒,都是用上等的金絲楠木做成的,這玩意兒現在可不多見了。裡頭的博古架上也是擺放了不少稀罕珍奇,他還想這次再來把玩一番呢,現在瞧來是不大可能了。當然,更讓他這個國子監祭酒感興趣的是,裡面那數以十計的大書架上,放著為數不少的古籍善本。他是一個愛書之人,今次還尋思著談完事兒之後借幾本。

    ,這等四五層的高樓,都是一層大廳裡頭有樓梯通向上面二層,而後依次有樓梯上去。但這退洗齋卻並非如此,設計的很精妙這一層大廳的東牆,直接就建成了山體的模樣,瞧著似乎是依山而建一般。在東牆側面,有石梯級,盤曲可上二層、三層。

    而這台階的下方,卻是建了一個小點兒的房子,造型類似耳房,規模不大,裡面卻是亮著燈光的。

    似乎聽見外面的動靜兒,這房子門打開了,出來兩個漢子,都是三十來歲,體格健壯,孔武有力。他們不認識何瑞徽,卻是認得梁管事的,都是趕緊恭敬的行禮。透過打開的門,何瑞徽瞧見裡頭生著火爐,似乎兩個人正在圍著火爐取暖,一邊還放著一頂華麗的肩輿。

    梁管事只是淡淡的點點頭,也沒說話,直接帶著何瑞徽便拾級而上,往二層行去。

    二層前頭有迴廊,可憑欄遠眺,門上也掛著一個匾額,卻是寫著「綠綺琴台」四個大字。

    這一層,乃是琴樓。

    謝升好古琴,當今京城官場少有人不知。他素愛撫琴雅奏,據說技藝極高,雖不能說是天籟,卻亦不遠矣!

    這二層的綠綺琴台,便是謝升興致來了之後撫琴的所在。而且他不但好撫琴,更好收藏,這綠綺琴台之中收藏了古琴名琴足有十數。其中最珍貴的乃是一把綠綺琴,這綠綺琴台便是因此而得名。

    三層名為雙清室,其結構極為奇妙,其中地面、天花、窗扇,皆用「亞」字為圖,相傳亞字乃是吉祥之字。雙清室是謝升謝大人用來吟風弄月的地方,時常在此吟詩作賦,臨窗揮毫,潑墨作畫。

    堂前湛明橋翠,曲池映月之景,故名之為「雙清」。

    第四層,則是邀

    山閣。

    邀山閣已經是到了頂層,整個格局面積並不算大,因此周圍便空出了一圈兒的空間,四面都樹了欄杆。

    這裡已經是整個謝府的最高點,從此可以俯瞰整個謝府,甚至視線更可以越過高大的圍牆,看到外面。這退洗齋本就有五丈高,再加上下面的石山,總高度達到了將近七丈,這等高度,已經是極為罕見。在高的,怕就是在紫禁城中了。

    在這裡,幾乎可以鳥瞰整個北城。

    何瑞徽來到這裡,也是不由得心懷大暢,油然而生一股豪氣。抬頭便是青天,俯首觀望天下。憑欄四望,只見四面寂靜,只是一片黑沉沉之中,卻是又有許多地方,都是燈光璀璨,閃爍不明。隱隱約約,有的所在還有細微的絲竹之聲傳來,也不知道是誰家在宴飲,請了歌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