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崇禎七年

《》 第385章 三八四 戴春林 文 / 竹下梨

    回到自家店面的時候,差不多已經是申時了,差不多是下午三點左右的光景。

    日光已經西斜,灑落在街上,一片淡淡的金黃。

    人煙繁盛,商業興榮,店舖林立,誰能想到,十年之後,便是甲申天變,天崩地陷的末世?

    白墨和那家丁早就已經回來了,正自在門口等著。

    瞧見他,董策頓時便是眼前一亮。

    「好一個俊俏人兒!」

    不光是他,別人見了白墨,幾乎也都是生出這等想法來。

    這小書僮之前髒兮兮臭烘烘的,這會兒洗乾淨了身子,卻是唇紅齒白,容貌俊俏,尤其是一雙桃花眼,董策看了心下都有些不爽——你一個男人,眼睫毛這麼長是要死啊!

    加之他又換了一身月白色的長衫,頭髮也束了起來,更是襯得溫潤如玉。有那路過的百姓,尤其是女人,少不得一雙眼睛便是在他身上打轉,更有些女人,三四十的年紀,也不顧忌什麼,一雙眼睛狠狠的盯著他,看的垂涎三尺,恨不能要把他和著口水一口吞到肚子裡面去。

    倒是白墨,畢竟年紀不大,給看的很不好意思,俊臉都有些發紅,腦袋也越來越低。他旁邊的那家丁在那兒幸災樂禍的笑。

    那些女人看他不要意思,便越發的歡喜這小郎君,火辣辣的眼光肆無忌憚。

    俗話說,姐兒愛俏,其實何止是那些賣笑的姐兒愛俏,全天下的女人,有幾個不愛俏的?倒不是說誰庸俗,這是本能天性,就跟人莫不貪生惡死一樣,看到美好的事物,自然而然便是生出了好感來。所以長得俊俏的男子,長得漂亮的女子,天生就佔了許多便宜。

    董策心中暗自感歎,這才是十一二,怕是毛都還沒長齊,都已經是如此讓人看得垂涎,等到再大一些,怕不得是個顛倒眾生的妖孽?

    這得虧是被自己搭救了,若是沒被自己發現的話,以他的姿色,怕是遲早要給賣到相公堂子裡面了。

    見董策過來,白墨兩人趕緊行禮,董策擺擺手示意免了,問道:「你家公子的屍骨,都收斂了?」

    「收斂了。」終歸是小孩兒心性,想到方才收斂屍骨時候自家公子的慘狀,白墨眼圈兒便又是一紅,卻道:「老爺,收斂了他的屍骨之後,他便已經不是小的的公子了。從此之後,小的專心伺候老爺,絕不敢再有二心。」

    「咳咳……」

    伺候那兩個字讓董策產生了一些不好的聯想,這年頭兒,達官貴人不喜歡女人的有,不喜歡玩兒相公的卻沒幾個,這個……

    其實還真是他多想了,總歸還是不太習慣一些用詞,伺候用在此處,實在是毫無歧義。其實這年頭兒,達官貴人基本上都是把下人給當成器具看待,壓根兒就不當人,便是再怎麼羞澀的大家閨秀,在和自家夫君換好的時候,也是會允許旁邊有丫鬟存在的。這些丫鬟要遞毛巾,推屁股,甚至是幹一些挑逗男主人情緒之類的活計,那位大家閨秀也絕對不會不好意思。因為在他們眼中,這些丫鬟跟個板凳桌子沒什麼區別。

    又等了大約半個時辰,董忠康和董忠庸二人回來了,一同回來的,還有三大一小四隻猴兒。

    雖說正月十六之前是大明朝各大城池最熱鬧的光景,但是一個城內耍猴兒的也不會太多,董忠康兩人跑遍了大半個陽和城,才算是又尋到了一個戲班子,那戲班子裡頭有耍猴兒這個營生,兩人半是強買的給拿了下來。

    這一次來陽和城,第一是為了見侯方域,第二是為了買猴兒,第三則是看看自家店面,四處轉轉,想些營生。

    現下侯方域也走了,猴兒也買了,生意的事兒也有了眉目,更是有了一番奇遇,碰到了一個奇人,可說是大獲全勝。出乎預料的和青雲子的碰面,接納,收攏,可說是今日最大的收穫了。董策隱隱然有個感覺,今日的機緣,來日必將對自己產生極為巨大的影響。

    事情都辦好,天色也不早了,董策一行人便即離開,現在已經是申時中,也就是後世的下午四點左右,時間已經是很不早,就算是快馬加鞭趕回磐石堡,也是天色黑透了。

    快出城門的時候,又是路過那家胭脂店,董策便下馬,大步走過去。

    店面頗為雅致,他家店面比別人家要往後退了大約四五尺,留出來一片空地,上面種著幾叢竹子,這會兒冬日,已經是一片枯黃,卻更增添了幾分淒清孤傲的意味。店面不大,門口青瓦飛簷,白石台階,卻是幽靜的緊。

    抬頭一看,牌匾上『戴春林』三個大字赫然在目。

    董策看了就覺得眼熟,好似在哪兒見過一樣,思索了片刻便是恍然想了起來——這不就是後世那個鼎鼎大名的戴春林麼?在後世,戴春林和謝馥春都是十分有名的國貨牌子,而且都是已經傳承了數百年,胭脂水粉做的極好。

    難不成現在就有了?

    董策還沒真猜錯,這戴春林,就是後世那大名鼎鼎的戴春林。雖然和謝馥春起名,實則戴春林香粉要早得多,在崇禎年間便已經是在揚州出現了。而謝馥春和薛天賜,則都是出現於清朝嘉慶道光年間。

    戴春林在揚州開業創辦之後,因其香粉香味獨特,品質極高,使用對人幾乎沒有副作用,因此沒多久,便是名聲大噪,揚州風行。青樓姐兒,名門閨秀,遮奢貴婦,都是爭相去買戴春林家生產的胭脂水粉。後來規模越來越大,那東主也是個有頭腦的,便持續向外擴張,不但在揚州又開了足足三家分店,便是在左近的蘇州,杭州等地,也都是有分店陸續開張。

    甚至連北地都是出現了戴春林的分店,陽和城作為全大明前三十,整個山西繁榮程度不會跌出前三的大埠,自然是不會被放過。

    這家店,是去年中秋才開張的,雖然開張時間短,但是憑藉著過硬的牌子,精緻的包裝,名貴的產品,以及極好的效果,還是很快就在陽和城站穩了腳跟。只不過終歸時日短一些,現在還未曾掀起一陣風潮來。

    戴春林香粉鋪從明代末年開業到清代光緒年間歇業,所生產的香粉在大江南北風行了二三百年,被滿清定為皇宮貢品以後的一百多年間,戴春林香粉一直是社會名流、臣商大賈的奢侈品。競相追逐層出不窮的戴春林香件已成為社會名流炫耀身份的標誌。

    《人物風俗制度叢談》轉引《片玉山房花箋錄》云:「戴春林香鋪相傳開自前明,其來己久,貨亦極佳。」

    在戴春林香鋪獨領風騷近二百年後,由於戴春林香鋪遠近聞名,後來就有許多香粉店仿製。嘉慶道光年間,揚州湧現出兩家新的香粉店,先是薛天賜,後是謝馥春。薛天賜以香件聞名,謝馥春以藏香和頭油取勝。

    想起了那些事之後,董策便對這個香粉店很有些刮目相看了,能在這個沒有知識產權,沒有專利,甚至沒有品牌保護的時代,能夠講一個香粉店,香粉牌子經營的稱霸業界二百年之久,真真是一件極難的事情。此間無論是經營人還是創始人,想必都是很有些頭腦的。

    董策抬眼又打量了一下,兩層的門面,上面一層比較矮,簷下掛著『揚州首妝』的牌子,下面一層簷下則是掛著『戴春林』的牌子。青磚青瓦,門窗是鏤空的,用的是那種略略發暗的深黃色木頭,那是歷史和歲月的積澱。雖然知道這可能是故意做舊的,但看上去還是很舒服。

    抬步進門,左手邊是一個收錢的櫃檯,右手邊則是一排椅子,可以供人休息。門面頗深,進去足有一丈四五尺才是擺放著各色商品的櫃檯。那櫃檯實際上就是一個個深紫色,半人高的櫃子拼成的,足有兩丈長,在櫃檯的盡頭和右邊牆壁中間有一個一尺來寬的通道,可以供人進出。

    店面裡面人並不多,也就是三五個的樣子,都是女子,基本上都帶著丫鬟,個個都是衣衫華美,氣質高貴,便是那些小丫鬟,也是俊俏的緊。董策看得出來,這些人怕是非富即貴。

    這也說明了這家店的面向人群和消費水平。

    店裡是罕見男人的,這年頭兒男人來給女人買胭脂水粉的可不多,店裡本來很安靜,人們都在挑著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是董策一來,不由得紛紛回頭看過來。見他氣宇軒昂,文雅俊朗,不少人便是眼前一亮。

    那掌櫃的四十來歲,很是清瘦,長的也頗為儒雅,倒像是個讀書人,不像是做生意的。只是那一雙眼睛裡面,卻是透著精明。他是見慣了世面的,見董策一身錦衣,氣度不凡,身後幾個侍衛一看便是殺過人的狠角色,便知道這位是有來頭的。

    他從櫃檯後面走出來,不卑不亢的行了禮,道:「不知這位官人要些什麼?」

    他是見慣了這等男人的,知道他們買了胭脂水粉怕是要討好女人,但卻是不耐煩挑選的,為了省事,基本上都是要人推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