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崇禎七年

《》 第316章 三一五 洗腦 文 / 竹下梨

    炊煙裊裊,正是黃昏。

    昔日荒涼破敗的磐石堡周圍,現如今已經是人煙密佈,阡陌縱橫的膏腴之地。

    城北是青鋒山,山勢險峻,周圍則是大片的密林,木高林深,一般百姓都是不敢進入的。這一大片林子一直往北延伸十幾里,覆蓋了磐石堡北邊兒的那一大片丘陵地形,形成了一大片林海,一直和安鄉墩西邊兒的山林接起來。再往北,甚至可以綿延到大青山中。

    而磐石堡東西南三個方向,則都是大片的原野,尤其是南邊的洢水河和東邊的甘河兩岸,靠近大河,水量豐富,適合灌溉,土地肥沃。只要有一個強力人物能夠帶領著百姓開挖灌渠,興修水利,就足以把這一大片潛在的水澆地變成晉北的魚米之鄉。別說是董策,這個差事李貴都足以升任。

    不過現在說起開墾河兩岸的土地來,還是為時過早,目前人太少,只有二百九十一戶人家,甚至連洢水河北和甘河以西的土地都未曾開墾完畢,大約只開墾了這小片地區的三成左右。

    但到這個地步,就已經差不多到了極限了。由此可見,磐石堡周邊土地之廣袤肥沃。

    整齊的田壟把地面分成一塊塊的,若是在高空看去,便宛如棋盤上面的格子一般,經緯縱橫,很是漂亮。只可惜此時乃是隆冬,若是春日,麥苗松綠,到得盛夏,麥浪滾滾,最是一片富足景色。

    在這阡陌土地,分佈著一片片的聚居區,看上去就像是坐落著幾個不大的村落一般。

    聚居區一共分為三塊,是按照三個保來劃分的。一共二百九十一戶百姓,分為三個保二十九個甲,第一保一百戶,第二保一百戶,第三保九十一戶。為了方便保長和甲長的慣例,一個保就是一個村落,聚在一起,而保下面的各甲,這些更小的基層單位,則也是住在一起的。

    被分到一個甲,一個保裡面的百姓,注定關係就比其他人更親近許多。他們住在一起,不但方便管理,而且容易增進感情,鄰里之間相親互助。按照中國封建制度下農村的發展軌跡,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們會一直在村子裡住下去,十幾代,幾十代的傳承下去,直到他們子孫繁衍,各自都發展成為一個大家族。但是他們這些人,這些戶,還是會住在一起,在一個村子裡。

    現在是鄰居,千百年也會是鄰居。

    在這三片聚居地中,最好的聚居地無疑是中間靠東的那片聚居地的最西頭兒,因為這裡靠著董官渠。

    董官渠兩側都是上好的良田,住的離這裡近一些,就意味著離自己家裡的田地近一些,以後幹活兒啥的也容易。而且董官渠西邊不遠處就是直通向南門的官道,交通方便。

    所以這片,是周邊最好的地段兒。不過這也是後來才意識到的,當初流民們剛來的時候,直接安排的讓住哪兒就住哪兒,哪裡有什麼挑選的餘地,而且當時也不在乎這個。後來安穩下來,日子長了,這才感覺到好壞來。

    董官渠東邊,是一片不大的丘陵地,說是丘陵,其實不過是七八個土包而已,每個大約有三四丈方圓,不過是六七尺高,坡度非常平緩,住的時間長了,根本就感覺不出來。

    這裡,居住著第一保第九甲。十戶人家,二十七口。

    都是流民出身。

    一片房子將這裡覆蓋,房子大部分都是土坯茅草木頭建造的,很是簡陋,而且還歪歪斜斜的,一看就知道應該是自己動手蓋的,而不是請的鄉間做這等營生的泥瓦匠。不單單是這時候,一直綿延到後世,幾百年之後,這片土地上的村子裡,還是會有這麼一群人,平時也下地幹活兒,卻又一手蓋房子的手藝。農閒時候,就出去賺點兒外快,因著這技能,總比別人活得舒服一些。

    一行人從南城門的方向向這邊走來,繞過畜牧養殖場,來到了自己這片房子前頭。這是一行二十來人,其中差不多是男女各半的樣子,從十七八到三十七八的都有,但是鮮少有四十以上的。裡面還有五六個半大孩子,基本上都是男孩兒。

    不像是傳統的中國農村家庭,磐石堡治下這些昔日流民的家庭人數相對來說較少,基本上在一戶二三人的居多,四個的就很少見了,一戶一人的光棍兒倒是不少。蓋因一大家子逃難的時候,最後能活下來的,基本上都是家裡作為主要勞動力的青年男女,而老人和孩子,則很難熬過去。老人是身體不行,至於孩子——國人講究孝道,自然不能吃父母,反而是崇尚割自己的肉給自己父母吃。若是餓極了,那自然就是開始吃孩子。吃自己的捨不得,只得互相換著吃,可是說到底,終歸是殺了,吃了。男孩兒是要傳宗接代的,捨不得吃,女孩兒就沒了這顧忌,而且女孩兒相對來說肉細嫩一些,更好吃。

    所以現在剩下的半大孩子和小孩兒,基本上都是男的。

    至於從十里鋪遷過來的那些軍戶,則是不在此列之中,他們一個個都是拖家帶口的,一大家子人。

    不過流民們的身體是沒什麼毛病的,相反,但凡能活下來的,都是身體健康,底子好的。有磐石堡這樣一個安全的避風港,吃得飽,穿的暖,睡的香,日子有指望,在過幾年,定然就是人口翻番。

    這群人幾乎都是一樣的打扮,上面穿著灰黑色的大棉襖,下面穿著灰黑色的棉褲,下面穿著灰黑色的棉鞋,看上去就像是這冬日即將到來的晦暗夜色一般。女的則是統一的青色調,身上的棉襖臃腫肥大,顯不出身段兒來,但是這在零下二十幾度的嚴寒中,卻代表了絕對的暖意和活下去的保障。幹了一天的活兒,他們無論男女身上棉襖都是髒兮兮的,但是每個人的臉上手上,卻是絕對的乾淨,甚至就連直接縫兒裡的泥垢都給清理的乾乾淨淨。而他們的頭髮,無論男女,也是頗為的柔順,顯然是經常清洗的。

    在這年頭兒,這可不多見。

    他們身高有高有矮,卻基本上都是面色紅潤——太黑的除外——身子健壯,面黃肌瘦根本在這裡就不存在。

    在這年頭兒,這同樣不多見。

    總之,他們看起來讓人感覺很舒服。

    他們來到一座空著的土丘前面站定,一個三十來歲的壯漢走到眾人前面,他往土丘上走了走,讓自己比別人高了一些。

    他高高揚起右臂,大呼道:「咱們現在的日子,頓頓有白飯,能吃的肚圓兒,日子好不好?」

    眾人齊聲呼道:「好!」

    「這日子誰賞給咱們的?」

    「董大老爺!」

    「咱們應該怎麼感謝董大老爺?」

    「老實納糧,積極服役,為董大老爺肝腦塗地,報效死力!董大老爺說的話,都銘記心裡,董大老爺讓做的事,都老實去做不敢偷懶。董大老爺是萬家生佛,咱們要家中供奉董大老爺牌位,日日供奉,香火不絕,祝董大老爺武運昌隆,公侯萬代!」

    甲長每問出一個問題來,眾人便齊齊大聲喊著回答,他們回答的很快,而且很整齊,也沒有什麼錯字兒,顯然,以此時百姓的文化水平和紀律性來說,想要達到這一點是不怎麼容易的。

    可以想見,這種問答對話肯定已經進行了許多次,而且他們還有可能被專門訓練過。

    而此時,不單單是這裡,整個磐石堡治下,所有的居住地,迴盪著的,都是這樣的聲音。每一個人都在大聲的頌揚讚美董策,這個為他們帶來的好日子的大恩人,虔誠或是不虔誠。

    但是無論如何,他們最終都會變成虔誠。謊話說了一千遍自己都會當真,這不是臆測也不是誇張,而是符合人類精神規律的事實,其實不斷的重複一個謊話,就是一種自我洗腦的過程。遲早有一日,他們會對上面說的話深信不疑,視董策如神明一般。

    這個倒不是董策提出來的,不過是有一次他偶然提了一嘴,結果第二日張寒便寫好了一個條陳給他,力陳這樣做的好處,董策便也採納了。對話很現實,語言也很通俗,很容易就讓人記住理解。

    差不多已經開始實施了十天左右,百姓們都是很熟悉了,而各方面反應過來出來的效果,還是不錯的。

    董策也因此,對張寒更看重了幾分。

    「好了,今日結束,各回各家,好生吃飯睡覺。」那壯漢擺手道:「明日卯時中(早晨六點)在此地集合,都莫要岔了時辰。咱們負責的那三間營房已經建好了大半,再有兩日就能大好,這個時候,誰也別拖累了。李貴李老爺可是發了話了,誰那一甲負責的最先弄完,每戶人家發一斤白面,三兩豬肉!快過年了,也能吃頓豬肉餃子,要我說,這日子可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