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崇禎七年

《》 第310章 三零九 謝宴 文 / 竹下梨

    這座房子大約有幾十年的歷史了,但並不顯得陳舊,恰恰相反,歲月給了它積累和沉澱,滄桑到來,格外的有韻味。

    董策後退了幾步,又很是用心的打量了一番,心裡就更加滿意的。當初建這座房子的人,心中有丘壑未必,但是肯定很有心就是了,他選的材料,做的樣子,使得這座建築,越是久遠,越是有味道。

    透過窗欞上面的孔隙,董策能夠看到裡面的面積很大,也是水磨青磚鋪的地面,兩邊有柱子,柱子前面擺放了幾張椅子,而首座後面還擺放著屏風,想來是通往後院的。

    在客廳的兩邊,則是兩件穿堂的房子,連通著前庭和後院,一件是書房,另外一間則是花廳。

    穿過前庭,進了後院兒,後院兒方圓在十丈左右,面積是很不小的,但是因為房間多,建築物佈局的也合理,是以並不顯得空曠。後院佈局的非常之雅靜,整個乃是一座小花園的設計,還挖了一個不大的池塘,池塘裡面有假山,假山之上有精舍一處,有九曲迴廊橋連通著假山,又通向了後院的正房。

    此時正是數九寒冬,池塘中不多的水已經封凍了,上上下下,結結實實,冰面上和冰層裡,還凍結了許多殘荷已經枯萎的葉子和桿莖。在假山和廊橋的外側,精舍的牆邊,處處都掛滿了籐蘿,雖然已經枯萎,但還是非常之密集。

    一眼望去,由於這些枯敗,就更顯的蕭疏冷清,冬日的冰冷,盡展無餘。

    但董策已經可以想見,若是到了春暖花開之日,再上下一場透雨,這處庭院定然是荷葉窮碧,籐蘿處處,一旦有風吹過,帶來那酷熱夏日難得的清涼,花香四溢,蛙鳴聒噪。

    明明是北地的風光,卻是有了江南水鄉園林的韻味兒。()

    董策現在算是明白了那二管事楊塵和他的妹夫為何要的冒著風險也瞞著楊嗣昌侵吞這處宅院了。撇開前面的門面房不談,後面的這一處宅子,一轉手賣給真識貨真懂行的人,怕是也得至少一千兩銀子。

    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穿過廊橋,到了那假山之前,假山不高,卻也有兩丈上下,假山上面,一座只有一間房子大小的精舍坐落在那裡,周圍被枯籐纏滿了。廊橋從假山之中穿過去,盡頭上岸,往前走不過遠,便是後院的正房。

    這是一座呈『凹』字形狀的兩層樓房,上下加起來,大約有十四間的樣子。

    到了這兒,董策便沒再往裡面瞧去。

    現在還不是收拾這裡的時候,比起收拾這個來,董策現在也有更重要的事去做。

    這裡雖然還不是很破敗,但是已經給上一任主人臨走之前糟踐的不成樣子了,還需要一番好生的整治才行,董策並不願意讓自己手下的家丁去做這些雜事。還是等什麼時候紅袖來了這裡,再做計較。

    董策忽然回頭吩咐道:「王通,這個人,去把這裡的裡正請來。」

    「是。」

    王通應了一聲,親自去了,他人頭精熟,做這個最合適不過,若是換了下面的家丁,沒了經驗,少不得會耽誤事甚至惹出來禍端。

    接下來,董策又在這院子裡四處轉了轉,基本上得出了結論。這院子的面積大約在一千平米上下,這還是地皮的純面積,上面的建築物面積還沒有算上。

    董策輕輕吁了口氣,一處上千平方米,自帶園林景觀,帶大型游泳池,臨近街面,地理位置極佳。在寸土寸金的陽和城,不過幾個月時間,就置辦下這份兒家業,也算有點兒本事了吧?

    大丈夫若是只能掌權,卻不能給自己給家人,帶來實際的好處,生活上的長足進展,那算什麼爺們兒?

    「房屋處:門面四間二層,大小八間……總計灰瓦房大小共四十一間。門窗戶壁上下土木相連,隨房院落。

    今因手乏,憑中保人說合,情願賣與鎮羌堡十里鋪管隊官,磐石堡屯墾官董策名下,永遠為業。言定房價銀五百兩,二兩平整。其銀筆下交足,並無欠少。此房實系自置添房己產。自賣之後,倘有親族人等爭競等情,有賣主、中保人一面承管,與買主無干。

    恐後無憑,立賣房契永遠存照。

    中保人趙有福(押)、李葆濟(押)、劉升(押)。

    崇禎七年九月初七日,立賣契人侯家偉(押)

    ……」

    此地裡正趙有福用帶著濃重晉北口音的沙啞嗓音念完了這段話之後,放下了手中的房契,點點頭,向董策恭敬道:「沒錯兒,大官人,這就是老朽前段時日簽字畫押了的契約。」

    王通的效率很高,大約不到一刻鐘的時間,就把此地的裡正給請來了,他也是劉若宰給的那份契約合同上面簽字畫押的三個中保人之一。

    趙有福大約五十來歲,身材不高,但是很壯實,鬢邊只有零星的白髮,看上去很健壯,顯得年輕了不少。這在四十來歲就可以自稱老夫的明朝,是非常少見的。他帶著四方平定巾,穿著青布直綴,雖然不華貴,但是很乾淨,很整齊。而且這個不華貴,也是和達官貴人想比的,他腰板兒略有些佝僂,臉上時時刻刻都帶著笑,眼中也總是閃爍著思量的光芒,一看就是街面上有些頭臉的精明人物。

    能夠當得上里正,他自然不是一般的平頭百姓,事實上,他在南邊不遠處開了一間布莊兼成衣鋪子。說起來,他還是陽和城中頗有名氣的裁縫。

    董策笑道:「趙裡正客氣了,以後大家便都是鄰居了,還須得多多照應才是。」

    董策能這麼說,趙有福卻不能這麼想,他自然知道這是人家的客氣話,當不得真的。這位董大官人的來歷,他可是知道一些的,不說別的,能把這宅子上任主人擠走,那就是極有本事的了。宣大總督府上的二管事,豈是好相與的?說句不敬的話,他在外面的威風,一般的縣老爺也是比不得的。不過他倒也是不怎麼擔心,明朝人們的觀念中,一重親族,這第二重的,便是鄉黨了。城市裡面,街坊鄰居之間的關係,總體來說是很不錯的,互相照料,多有幫扶。若是一戶人家跟周圍的鄰居關係都很差,是會被人恥笑不會做人的。

    是以就算是街坊之中有權貴人物,仗勢欺人的也很少見。若是平常百姓家有了什麼紅白喜事給你遞了請帖,就算是不到場祝賀,禮數也是一定要做全的。

    趙有福趕緊恭謹的笑笑:「咱們能跟大官人當鄰居,不知道是幾輩子修來的服氣。」

    「這話說得……」董策擺擺手,笑道:「本官現在還不忙著遷進來,怕是此處會空一陣兒,還勞煩趙裡正跟街坊鄰居們言語兒一聲,明兒個正月十五此處有新店面開業大吉,到時會在門口擺上流水席面,請街坊鄰居們都賞個臉。」

    「那是那是,大官人放心,小的一定通知到。」

    趙有福沒口子的應了。

    ……

    鍋中水已經燒沸了,滾滾的冒著熱氣,時不時的一個氣泡從下面翻上來,在水的表面破碎開,發出一聲微不可聞的聲響。薑片,蒜片,大料,桂皮,八角等等香料在水中沉沉浮浮的。

    一陣陣鮮美的香氣四處飄散開來。

    鍋是銅鍋,很大,銅鍋下面架了一個鐵架子,鐵架子下面是一個火盆,裡面放滿了火炭。

    炭是上好的銀絲炭,一絲煙氣都沒有,而且燒得很旺,燒得時間很長,把周圍都給烘的暖暖融融的。

    銅鍋是在一個八仙桌上,八仙桌很大,銅鍋旁邊擺滿了大大小小的碗碟,葷菜素菜都有。有切成了極薄的片兒的香菇,猴頭菇;有洗的乾乾淨淨,脆生生的小黃瓜和韭黃。能在數九寒冬吃到這蔬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錢也買不到,屬於典型的有價無市。

    至於葷菜,那就簡單易得的多了。鹿肉切成了片兒,有著大理石一樣漂亮的紋理。還有雞肉,羊肉,牛肉等等,至於最顯眼兒的,則是好幾盤兒有點兒像馬肉的紅色肉片。這是野生萬里哼的肉,說白了,就是野豬肉。

    野豬能和老虎搏鬥,也能吃蛇,它的肉非常鮮美,有點兒像馬肉,比家豬的肉要好吃的多。野豬抓捕不太容易,是以這種肉還算是很稀罕的,甚至比鹿肉都要少,這個年代晉北的鹿還是很多的。

    一雙纖纖素手快速的忙活著,調製調料,布菜,涮肉,忙的如穿花蝴蝶一般,雖然很忙,卻是忙而不亂,非常從容。這雙手很白,手指很纖細修長,可以想像得到,她的主人一定也很美,而且說不定彈琴很好。

    這是一雙為了雅樂而生的纖纖素手。

    這雙手的主人不是宣大總督衙署的蘭娘,而是悅來客棧的老闆娘,杜家娘子。

    到現在為止,董策和侯方域都不知道她的閨名。侯方域向董策吹噓說他知道,但董策可是不會相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