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崇禎七年

《》 第298章 二九七 徵兵計劃 文 / 竹下梨

    董策聽了,暗自點點頭。不得不說,李貴和高大年的這一番籌劃,非常合他的心意,甚至有些他沒有想到的,比如說建立照壁遮擋聲音目光,建立點將台閱兵之類的,他們都想到了。

    軍營是相對單純的地方,而一旦將士卒們約束在一處不准隨意出去,那就更加簡單了許多,其日常生活不過就是:訓練——吃飯——洗澡——睡覺——訓練而已。簡單的緊,有這幾處建築,就足以鋪排運轉開了。這樣建好之後,就使得以大校場為核心的這一小片區域,成為了士卒們的井中天地,一切活動都是在這裡開展的。

    他沉吟片刻,道:「你思慮的很是周全,不過還有一些疏漏之處要改。」

    李貴趕緊恭敬道:「請大人指正。」

    「第一,是單間營房的大小。三十人,太多了。」董策前世,高中的時候是不住校的,但是他去過當時班裡的男生宿舍,他所在的高中,處於市裡最繁華的的地帶,地皮金貴的很,又舊又小。當時班裡的男生宿舍,是一間教室改成的,裡面足足住了三十五個人。裡面潮濕陰冷,被褥一摸都是濕的,味道更是難聞之極,讓人住著難受的緊。這還是有上下鋪,都尚且如此,更別說三十個人的大通鋪了,那情景想想都是讓人難受。

    「改成十二個人一間吧。」

    李貴趕緊應下。

    董策又道:「澡堂不用太大,可以分批去洗,免得平白佔了那麼大的面積排不上用場。食堂一定要大,要足以容納所有人吃飯,另外,別給我搞出什麼小食堂小灶門來,軍官和士卒一體待遇,沒有差別!你若是不愛兵如子,和他們同吃同住,如何能指望士卒奮力死戰?」

    「是!」

    食堂的稱呼,早在晉朝就有了,後世不過是沿用下來了而已。最早的大規模興辦的食堂,乃是唐太宗時期,其初衷是為了給各個衙門的辦公人員改善伙食,因此子啊衙門裡面專門設立了這樣一個機構。按照衙門的級別不同,裡面的飯菜伙食也是各不相同,但是總體來說,檔次都相當高,都很精美。

    到了明朝,一個衙門裡面的食堂也要分出三六九等了,像是一個縣衙之中,就有三個食堂。縣官大老爺,縣丞,主薄,典史這四位的食堂級別自然是最高的,是一個小食堂。而下面吏戶禮兵刑工六房的司吏、典吏、書辦們吃飯的食堂,就要大很多,足以容納百人一同進餐。這個食堂之中又有一些類似包廂單間兒之類的,是供給各房的司吏典吏就餐的,算是大食堂裡面的小灶火。不過就算是一般書辦吃的飯菜,每日也是有魚有肉,葷腥的緊。

    第三個食堂,是最大的,足以容納數百人,卻也是級別最低的,供給縣衙裡面的馬伕車伕,三班衙役捕快,雜役等人進餐。就算是這個,也三五不時的能見到肉菜,比一般百姓要吃的好的多。是以衙門當差,是這個時代百姓人人嚮往的。

    李貴應了,就該是下面人說了,他坐了下來,卻是欲言又止。董策瞧得清楚,便問道:「怎麼了,可是有何難處?」

    「大人明鑒。」

    李貴道:「實在是屬下等人運籌無能,以至於現在瞧來,磚瓦石料,竟是有些不敷使用。」

    董策臉色沒有什麼情緒的波動,淡淡道:「說的仔細一些。」

    「是。」李貴道:「大木等木料倒是還足夠,畢竟咱們堡後面,青鋒山周圍,就是一大片林子,都是未曾砍伐的,隨便取用。但是石料和磚瓦,都已經告急,磚瓦總數有限,而現在冬日,滴水成冰,石料開採艱難。以現在的存量的話,差不多營房建成之後,石料磚瓦就要告罄,剩下的辦公衙署,羊馬牆等,也沒法子建造了。」

    他沒好意思說他們的住所就更沒辦法建了,不過董策是明白其中道道的。他倒是也不生氣,畢竟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有自己的一點兒小小算盤都是可以理解的,更別說為他們興建住處,是董策早就已經允了諾的。

    實際上,若不是李貴見機的早,及時稟告董策叫停了坊牆的建造,按照原來規劃的規格修建的話,連建造營房的磚瓦石料都沒有。他可是知道,什麼都能耽誤得,營房和練兵是一定不能耽擱的。

    「那磚窯呢?」董策問道:「算起來也有些日子了,怎麼,一爐磚都還沒燒出來麼?」

    雖然表情沒什麼變化,但是話語已經是變得有些嚴厲了。

    「大人恕罪。」李貴臉上露出一絲尷尬的表情:「這件事兒,屬下也詢問過那磚窯的管事,他說現在冬日,大地封凍,土地堅硬如鐵,根本挖掘不動,無法采土。而就算是挖出土來,做成磚坯還需陰乾,只是冬日陰乾的話,那磚坯都會結冰,從內部凍裂。」

    「是屬下思慮不周,耽誤了大人的大事,還請大人責罰。」李貴忽然跪在地上,磕頭請罪道。

    董策瞧著他,沉默不語。

    他對這塊兒是不太明白的,之前想當然的便認為磚窯上馬之後沒多少時間就可以出磚了,卻是忽略了集結的因素,說起來,這是他的差錯和紕漏。而之前那磚窯的管事不敢當面說,估計是害怕當眾落了他的面子不好。實際上建造磚窯從想法到開始做,都是他的主意,要說責任的話,是落不到李貴的頭上去的。

    眼下他這般攬下來,自然是為了自己的臉面。為人屬下的,必要的時候不就是得給上官背黑鍋麼?

    「起來吧,以後做事,思慮的周全些。」董策淡淡道。若是換做一切,他會笑著毫不在乎的承認,但是現在不一樣了。他需要保持權威,他只能是對的,錯了,那自然是手下人的。

    李貴聞言一喜,知道大人已經是心知肚明,趕緊謝過起身。

    「磚瓦石料不夠的話……」董策沉吟片刻,忽然起身,走到前廳門口,眾人趕緊也紛紛跟著起身。

    董策打量了一眼前院兒,忽然指了指左右廂房,道:「辦公的衙署,就不用另外再建了。靠著這院牆,你們在外面再各自建一座院子,圍我大明朝文左武右,那咱們就來一個武左文右。」

    「左邊兒,也就是東邊兒,是守備衙,負責管軍。右邊,也就是西邊,是令史衙,負責管民。到時候自然各有任命,先把架子搭起來。這兩個衙門,直接和本官的官邸前衙打通就行了。素日若是有大事,便在此商議,本官辦公,便在後面簽押房。如此也緊湊,挨著近,什麼事兒都好商議。」

    眾人自然無有異議,紛紛應下。

    而董策這一番話,包含了極大的信息量,讓他們各自心中都有不少疑惑被解答出來。原來大人果然是要開始著手大量招兵,並且已經準備軍政分離了。既然軍政分離,那麼自然大夥兒去向也不同,管軍的是誰,管民的是誰,多半是按照現在的差事來劃分的。而若是到時候分了差事,誰是主管,誰是下官?誰地位高一些,誰低一些?

    就算是如此,這些磚瓦石料還是不夠用的,董策沉吟片刻,忽的一笑,道:「卻把這個給忘了。」

    他吩咐道李貴:「這兩日,你們便去十里鋪。那裡的百姓,幾乎都給遷到咱們磐石堡來了,裡面許多房子都空著,去把他們那舊宅都給拆了扒了,磚石運回來,不及便差不多了。」

    眾人一聽,都是一呆,心中暗道,大人這個法子,也太……太缺德了些吧!不過想歸想,說是不敢說出來的。

    董策也渾不在意,他行事,那裡會太在乎別人的眼光?

    這個問題解決了,董策帶著眾人各自會群坐下,便又向石進周仲問道:「你二人,查看的如何了?」

    「回大人的話。」石進起身道:「這些時日,屬下和周仲四處探看,觀其行,看看他們體格如何,心性如何,是不是能夠吃苦耐勞,是不是會時常有不滿怨言。所幸的是,這些百姓,九成九都是出身於農家子弟,誠懇樸實,能吃得了苦,耐得療勞,沉默寡言者不少。他們剛來的時候,都是枯瘦如柴,風能刮起來也似,這段時間,吃得多,吃的也好,三五不時還能見肉吃魚,早就將養過來。又沒短了幹活兒做工,一個個兒都是壯棒的緊,如此兵員,堪稱是上佳。」

    他本來不想站起來的,但是之前李貴那般,他若是不站起來便顯得不恭敬,只好起身回報。

    「多少?」董策問道。

    石進伸出四個手指頭:「至少可以有四百合格兵員。若是將要求放的低一些的話,五百人也不是不可能。」

    「不行,五百人太多了些。」董策搖搖頭道:「甚至四百人都有些多,別忘了,現在咱們麾下的壯勞力一共才多少。這樣吧,放寬一下標準,第一批,征三百八十人吧。」

    「記住,是征,不是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