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崇禎七年

《》 第284章 二八三 行獵 文 / 竹下梨

    像是侯方域這等詩書傳家的世家子,最擅長的是詩詞歌賦,八股文章,平素最常幹的事兒是流連妓館青樓,幾艘畫舫,以詩會友,有美人兒歌舞相和,說不盡的儒雅風流。

    騎馬打獵,與猛獸搏殺這類最是男兒陽剛氣的活動,卻著實是從未參見過,因此一聽之下,便是興趣盎然。

    不過他終歸是個書生,一聽還有大蟲人熊這一類的猛獸,心裡便有些害怕,問道:「那董策手下有多少人?可都隨著去?」

    「有十五六個,我去瞧了,都是粗壯精悍的家丁,不愧是將官家丁,瞧著比咱們陽和城的兵丁勝出十倍去。這董策殺滅建奴,剿滅馬匪,那建奴是何等兇猛,十幾個人就能殺的咱們大明上千兵落荒而逃,董策等人既能殺了不少建奴腦袋,那定然是極為能打的,對付些許猛獸,當是無妨。」

    侯方域點點頭,這才是放下心來。他立刻笑道:「找店伙租一匹馬,咱們也跟著去,正巧中午吃些山珍野味,犒勞犒勞肚腸。」

    張老闆應了一聲,便要出去,忽然他轉過身來,低低道:「公子,您對這位董大人,似乎是……」

    他對此很是疑惑不解,此時文武殊途,地位差距極大。便是一個普通的文士,多半也是看不慣,看不上武人的。侯方域乃是世家子,父祖都是頂尖兒的文人,本人又是秀才功名,照理說應該對董策很是瞧不起才是。再說了,董策不過是區區一千戶而已,這陽和城比他地位高的武將多了去了,何必如此結交於他?

    他話未說完,但是話中意思,侯公子是很明白的。他微微一笑:「這位董大人,可不是池中物啊!」

    ……

    陽和城城北。

    北門一如既往的繁華熱鬧,

    這會兒正是上午大約九點多十點不到的樣子,艷陽高照,今日又是一個難得的好天氣。行商往來,熱鬧非凡,人聲鼎沸。

    城門口有兵丁守衛著,身上穿著又髒又破又舊的鴛鴦戰襖,卻不是守在門口,而是在城門內側蹲在地上曬太陽。今兒個天氣不錯,他們心情也都很不錯,換做往日,若是一起風,天上又沒陽光,就只能哆哆嗦嗦的挨凍了。

    城門口擺了一張桌子,一個書辦打扮的坐在後面,旁邊站了幾個兵丁,正在收稅。

    手裡空空什麼也不拿的行人是一文錢,挑著擔子進去買菜賣油什麼的小販兒則是三文錢,至於城外鍋莊進城來賣燒酒的,南來北往的行商,那就交的更多了。

    和董策當初進陽和城的南門一般無二。

    董策等人騎在馬上,往城外行去。大街之上,鬧市之中,人來人往,車水馬龍,自然是不能策馬狂奔的。不過他們一行人都是身材高壯魁梧,一臉的精悍,騎著便是北地也不多見的高頭大馬,最前面的董策和侯方域兩人更是錦衣華服,一看就知道乃是有身份地位之人,是以行人也都是紛紛上路。

    他們出城門,自然是不用交錢的了,那城門守著的縣衙小吏,低著頭看都沒看他們。

    出了城門,繁華依舊。

    陽和城作為北地大埠,發展數百年,城內的土地早就不足以支撐起龐大經濟的發展。不但城內無一寸閒置之地,便是在四門之外,各自也都形成了一大片繁華的街區,比城內絲毫也不遜色。像是唐朝長安洛陽那等,城池闊大,城內許多地方還保留著原始的山林景色,有的地方渺無人煙,野趣盎然,只不過是給闊進城牆裡頭來了而已。這種現象,是斷然不會在陽和城出現的。

    北門之外,有豪宅大院兒,也有平民巷子,幾條大街,若干小巷,繁華絲毫不遜色於城內。大街上人來人往,絲竹之聲不絕於耳,兩邊的酒樓妓寨中歡聲笑語不斷,燈火通明,熱鬧非凡。

    董策騎著他那匹棗紅色的大馬,這戰馬是從建奴手中繳獲的,典型的遼東雄駿。足有一米六高,蹄子跟小酒桶一般大小,身上鬃毛又長又厚,看上去亂亂紛紛的。不甚整齊,但卻是雄駿之極,帶著一股子兇猛的野性。

    這頭大馬希律律的打了個嘶鳴,昂著頭,往旁邊看了看,竟然是流露出有些人性化的不屑。

    它的高傲是有原因的。在董策旁邊,侯方域卻是騎著一匹大青驢,那大青驢渾身油光兒毛亮,倒是很上乘的牲口,看上去就很順眼。它大約有一米二三的高度,在驢子裡面算是個兒頭很大的了,但是跟董策那匹棗紅大馬相比,就實在是太過不起眼兒了一些,足足矮了小半個身子。看那樣子,那匹棗紅色大馬一蹶子就能把它給踹死。

    而且這大青驢似乎也是對自己這位身材龐大魁梧的遠房親戚很是畏懼,不敢與之並肩而行,落後了半個身位,任憑侯方域怎麼驅趕都是不肯向前。

    侯方域本就比董策矮了不少,胯下的坐騎又比董策的矮的了不少,而且還落後了這半個身位,以至於看上他就跟董策的跟班兒一般。

    侯方域侯大公子的臉色可是一陣青一陣紅的,再又一次試圖讓這驢子爭氣一些失敗之後,他紛紛的罵道:「這不爭氣的狗東西。」

    董策瞧著哈哈笑道:「侯公子,不若咱倆換換,何如?」

    「當真?」

    侯方域自然是瞧得出來這乃是董策的愛物,卻沒想到他竟肯割愛,當下便是大喜。但是轉眼就有些沮喪的揮揮手:「罷了,罷了,你那馬太凶,我若是上去,怕不得讓他給一蹄子撂下來,那就不美了。」

    他雖然是個書生,卻算不上文弱,當初為了強身健體,還很是跟著家中的護院武師學了些劍法,不過也沒下什麼功夫,這會兒早就已經荒廢掉了,只剩下花拳繡腿。他身體還不錯,不過馬是不會騎的,出門不是馬車便是頗有魏晉古風的青牛大車,因此此次去就只好騎驢了。

    董策見識廣博,知識面可說是遠超過這個時代人的,隨便拿出來說些什麼,就足以讓人驚詫不已。

    他自然不會刻意的顯露什麼,但是既然有心結交,便主動的挑起各種話題,和侯方域聊得很是來得。兩人說說笑笑,信馬由韁,竟然是大為相得。再加上昨日宴飲,侯方域心下對董策更是佩服兼有好奇,越發的認定此人不凡,未來不可限量,不但心裡有了結交的意思,更是因為知己。

    其實男人之間交朋友和男女之間交男女朋友也是有些想通的,一旦為之傾心,則是便少了許多利益的算計,很為對方打算了。更何況這個時代,朋友之間其實遠比男女之間要親近得多,講究的是夫妻舉案齊眉,反倒是朋友之間,可以抵足夜談,同吃同睡。

    侯方域知道董策是存心和自己結交的,但是這個人讓他感覺頗為的舒服,投緣,那結交一番有何不可?

    說話間已經是到了城北十餘里外的山林之外。

    這是典型的晉北邊地的大林子,樹與樹之間,間距並不是多麼的密集,但是面積很廣大,一望無際,看上去就跟一片浩大的海洋也似。

    現在已經是數九隆冬,不少大樹的葉子都掉光了,不過這裡卻並不是只有一望無際的灰白色,其中還夾雜著一抹一抹濃重深沉的墨綠色。這裡最多的樹種有三類——松樹、楊樹、白樺。

    這個年代,晉北的大片山林保存的還是很完整的,當然,這完整是和後世相比較的,較之前朝,森林已經是被砍伐的非常厲害了。

    實際上,明朝是對於這片地區的森林破壞的最嚴重的時代。

    雖然戰國、秦漢、北朝、隋等,均在這片地區內外築過長城,但其修築時間和規模均遠遠比不上明朝。明初,退至塞北外的蒙元勢力亡明之心不死而頻繁入侵,後韃靼、瓦刺、俺答等部相繼崛起,不時入侵騷擾。故從明初起,就開始築造長城及關堡等一系列防禦工程,以後不斷反覆增築修築,成了以外長城和內長城為主體,並配有甚多關堡和更多烽火墩台等、縱深甚遠的系列化防禦工程。

    大明朝二百七十餘年幾乎是連續不斷修築、擴建和加固長城和其他防禦工程。其規模之浩大,修築之深長,以及設防體系之完備,都是以前各朝無法比擬的。

    經反覆不斷地大築內外長城和附屬墩台等建築物,以及大量築造城池等防禦工事,加上施工人們的工棚房舍,以及工具、架木、燒火用材等,當然要搜索砍伐留存於深山高山的森林,這是大量砍伐樹木的最主要因素。

    另外,九邊長期駐軍數十萬,再加上軍官家屬、隨員等,對森破壞當然接連不斷。

    燕王篡位後,將國都由南京遷於北京,大體在元大都舊址上重新建造京都宮殿等建築群。歷時長而規模大,工匠達二十三萬人之多,民夫上百萬,工程繁浩,用木甚巨,其木材皆取自此處。光緒《山西通治·大事記》卷八十六載:「永樂四年詔,以明年建北京宮殿,分遺大臣采於山西」。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