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崇禎七年

《》 第170章 一六九 八大皇商 文 / 竹下梨

    董策點點頭,幾人打馬過去。

    陽和衛屬於陽和道治下,陽和道兵備道的駐蹕之所,便是在此地。

    和冀北道一樣,陽和道也是屬於大同巡撫治下,雖然在山西境內,但是並不歸山西巡撫管轄。

    雖然和冀北分巡道的品級是一樣的,但是陽和兵備道管轄的範圍要大得多。而且由於宣大總督駐蹕之處就在這陽和城中,所以陽和兵備道比之晉北其它的兵備道,也是要重要幾分。

    陽和兵備道並不單純是一座軍鎮,事實上,本來作為陽和衛衛城的陽和城,現在早就已經是設立了知縣管轄,幾乎成為了民城,在這裡,軍隊的勢力被壓縮的一乾二淨。雖然像是董策這些軍人的軍籍還掛在陽和衛之下,但也只是一個形式而已。

    得益於萬曆年間曾經和蒙古進行的大規模通商,作為一個重要通商口岸的陽和道,經濟非常繁華。一直到現在也沒有衰弱下來,畢竟俺達汗沒了還有察哈爾的林丹汗,這兩年更是有不少商人在和建奴做生意。

    晉商去往關外做生意,許多就是走陽和城——陽和城距離北邊兒邊牆不過是十五里遠而已。

    在這裡,和建奴做生意,已經成為了眾人都知道的大路話題。

    董策知道在南明大名鼎鼎的內閣首輔馬士英就曾經做過陽和兵備道,後來擢右僉都御史,巡撫宣府。不過到官甫一月,便檄取公帑數千金,饋遺朝貴,為鎮守太監王坤所發,坐遣戍,現在應該是正賦閒在家。不過此人也是好運道,他若是繼續當這個宣府巡撫,這一次建奴入寇少不得也得被牽連,那就不是賦閒在家的問題了。

    東林黨那些只知道黨爭的瘋狗立刻就說馬士英貪污是被閹黨構陷,這群大明朝的寄生蟲根本不管是非對錯,就是黨爭!而偏偏這些渣滓還掌握了朝野間被眾人認為是權威的輿論權力,上蒙蔽皇帝,下欺瞞百姓。

    陽和城南門外是一大片住宅區,有豪宅大院兒,也有平民巷子,幾條大街,若干小巷,繁華絲毫不遜色於城內。

    城外自然是沒有宵禁的,現在大街上還是人來人往,絲竹之聲不絕於耳,兩邊的酒樓妓寨中歡聲笑語不斷,燈火通明,熱鬧非凡。

    董策三人鮮衣怒馬,一看就知道非富即貴,策馬而前,路上行人紛紛避讓。董策還是第一次來到這大明朝略繁華一些的城市,左右打量著,人們氣色都很不錯,衣衫不華貴也是整潔,呼朋喚友吃喝玩樂,給人一種慢悠悠懶洋洋的感覺。這和冀北道那些窮困的軍戶百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董策賣相甚好,不殺人的時候看起來也挺斯文儒雅的。這等一看就知道是腰間多金的俊俏少年郎最是招人喜歡,酒樓客棧的小二自是紛紛在街邊攬客,便是那青樓門口的龜公也笑嘻嘻的湊上來招攬。

    董策見石進二人都是躍躍欲試,笑道:「怎麼地,想開開葷?」

    兩人都是嘿然一笑,他們都沒有家世,正是血氣方剛的時候,自然憋得慌。

    董策搖搖頭:「你們年歲也不小了,現在也都做了官,等磐石堡裡面的宅子建好了,也該成家了。」

    他手下這些心腹,尤其是還沒成親的,在那些百姓們看來都是很搶手的。沒成親最好,女兒嫁過去還能當正室,也不用做妾,不消得受氣兒。

    石進只是笑不說話,周仲少年性子,卻是忍不住有些炫耀道:「我瞧中了一對姐妹兒,是一母同胞的,長的可像,站一塊兒都分不開。到時候去他家問問,若是倆都嫁我就娶了,若是不嫁,還就還得等等。」

    「你這小子,倒是有眼光。」董策笑罵一句。

    那對兒雙胞胎他也見過,長的不算絕美,但也是清秀可人,更兼兩人長相是一摸一樣,這就絕了。一想到兩個長相一般的女孩兒在胯下承歡呻吟,他也不由得心裡一陣火熱。

    董策找了一家中檔的客棧住下,裡面環境還不錯,很乾淨,前頭是門店,後面是一個很大的院落,三面都是客房,是兩層的建築。在一角還有馬廄。

    「把馬給伺候好了,雞蛋黃豆都要好生餵著,虧不著你的銀子。」

    周仲叮囑道。

    那小二也是會說話,笑嘻嘻道:「老客您放心,咱們店伺候馬那是一等一的,南來北往的老客都知道,保管給您養的油光毛亮兒。伺候的好了那是咱們的本分,銀子哪兒敢多收您的?您賞臉,多住幾日,就是咱們的光彩。」

    周仲呵呵一笑:「你這廝,倒是會說話。」

    石進來到櫃檯,要了一間上房,一間中房,那中房自然是他們兩個住的。晚上三人都沒有吃飯,便又要了一桌上等席面八個菜一個湯,就在這兒吃。

    上房一日是兩分銀子,中房是一分五厘銀子,這不算貴,但是那席面卻是不便宜,足足要三錢銀子。

    石進瞧了掌櫃一眼,淡淡道:「某家三月前來此地吃了一桌上等席面,不過是九分銀子,為何你今日要三錢?某幾個腰間雖不缺銅,卻也不是好糊弄的。」

    明朝物價向來是不太貴的,尤其是在日用生活方面。

    正德年間草雞一束不過是五文錢而已,上等豬肉八斤值白銀一錢六分,上等羊肉八斤值白銀一錢二分,上等牛肉五斤值白銀七分五厘。

    金瓶梅中言道,蟹肥時節,吳月娘買了三錢銀子螃蟹,請眾人吃了一日。眾人吃了一日,怎麼著一二十斤是有的,雖說金瓶梅故事發生地的臨清所在靠近大運河出產肥蟹因此價格偏低,但是這購買力也可見一斑。

    徐霞客遊記中也有提到,戊寅年也就是崇禎十一年,九月初二日記云:「自黃草壩至此,米價最賤,一升止三四文而已。」

    又己卯(崇禎十二年)四月初十日記云:「又西半里,宿於蒲縹之西村,其地米價頗賤,二十文可飽三四人。」

    這可是在物價騰貴的崇禎十一年十二年,尚且如此,之前物價之低,可見一斑。

    一兩錢銀子,就可以吃一桌上等席面了。

    那胖胖的掌櫃趕緊陪著笑道:「老客您有所不知了,小店也實在是有苦衷,絕不是要坑您老的錢。現時不同往日……」

    他左右看看,壓低聲音道:「這幾日,就要有些大商隊出口外了,物價騰貴啊,說不得明日又得漲了!」

    董策在一邊聽著心中一動,裝作漫不經意到:「他們要出口外,跟物價有何關係?」

    「噓,公子慎言啊!」那掌櫃趕緊示意董策小點聲說話,他見董策衣衫華貴,氣質出群,也不敢怠慢,道:「好教公子得知,那些商隊背後,可都是有了不得的大人物支撐。每次出口外之時,便大肆收購糧食,豬羊等吃食及鐵鍋鹽巴等,是以每年每到這個時候,都是物價騰貴,莫不例外。」

    董策皺了皺眉頭:「每年都有?」

    「以前都是零零散散的,前兩年才開始有這般規模,聽說從咱們這兒出口外的,不過是九牛一毛的而已。薊鎮,宣府,都有口子往外出!上頭那幾位大老爺,都在太原府大同鎮呆著,可不上咱們這兒來,據說人家在京城都有靠山,那跟腳,硬著呢!」

    董策淡淡一笑:「這些東西,賣到哪兒去?」

    那掌櫃警覺的看了他一眼,嘿嘿一笑:「公子都知道,卻是何必多問呢!在下什麼都不知道,也什麼都沒說。」

    董策微微搖了搖頭,臉上的笑容冷淡下來,沉沉不語。

    一般來說,口外的生意,晉商的交易對象是蒙古,也就是在萬曆年和天啟年間日益壯大的察哈爾漠南蒙古。

    但是現在顯然不是。

    這些年,後金崛起,大明朝的日子不好過,蒙古的日子也挺難的。當初察哈爾部的林丹汗跟女真就有宿怨,跟努爾哈赤打過,這些年被黃台吉收拾的挺慘。

    現在林丹汗正率領他的部眾在大草灘之外準備過冬呢!說是等待時機,重整旗鼓,準備東山再起,實則就是看看後金要是沒有再來打的意思,那就回去。

    此時的蒙古,早就已經遠遠不是成吉思汗時期那支縱橫天下的無敵大軍了。

    而且若是董策記得不差的話,今年夏天似乎林丹汗已經死了,現在察哈爾部正在爭權奪勢的內部鬥爭中。

    那麼這些商人的交易對象就只有一個——後金!

    八大皇商之事,董策早就知曉,但是他卻沒想到,這些賣國賊,不認祖宗的漢奸們竟然已經猖獗到了這等程度!陽和城中有陽和道、軍門中軍、左右游擊、都司、同知、守備等,而這些商賈就能在他們的眼皮子底下就把物資運出去?說出去誰信啊?

    不消說,他們在裡頭定然也是有份兒的!

    給後金的崛起做出了傑出貢獻的除了袁崇煥就是八大皇商了——老奴努爾哈赤末期,喪心病狂,簡直跟得了狂犬病一樣,沒有任何理智的大肆屠殺遼東漢人,遼東幾百萬漢民被殺的所剩無幾。之間遼東僅生員便以萬計,屠殺之後,最後只剩下三百來個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