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崇禎七年

正文 一三一章 武庫倉大使 文 / 竹下梨

    「當日被本將斬下頭顱的那白巴牙喇兵,鑲紅旗旗主侍衛完顏傅爾素,體格粗壯如熊,身穿三層重甲,裡面鎖子甲,外面是鐵閥甲和棉甲,總重八十餘斤。身中數十箭,竟無一箭能破家!此人照樣大呼酣戰!鋒銳鐵槍刺中其身,如中生鐵硬石。此人使一柄斬馬刀,乃是長大之銳器,鑄造又極鋒銳,當者則不免。」

    「最後本將乃是以鐵槍槍桿奮力擊打頭部,將鐵盔砸癟,腦袋砸爛,方才置其於死地。」董策點了點那些軍兵,眼睛盯著謝鼎坤:「你們若是要面對他,憑著什麼?憑著這些長刀麼?怕是一刀砍上去都要把刀給崩斷了!憑著這些穿棉甲的士卒?不是我誇口,方纔我那說話的手下,嘴是沒遮攔了點兒,說的卻是實話。他穿一身三十五斤的鐵鱗甲,使一柄大錘,你們這些人,一個一下也就敲死了。」

    董策拍了拍謝鼎坤的肩膀,語重心長道:「打流寇不是本事。北邊兒的建奴,有一千多個白巴牙喇兵,上萬的馬甲披甲人,上萬的步甲披甲人,幾萬的包衣阿哈。還有三五萬漢軍,上萬蒙古韃子,數百門大炮,幾千朝鮮火銃手。打他們,才是本事!」

    說罷揚長而去,謝鼎坤站在原地臉上一陣紅一陣白。

    只是進了花廳,在劉若宰當面,董策卻是恭謹道:「大人,此次末將又新近選拔了十一人加入,都曾經是宣府鎮,薊鎮之軍戶,後來因著是在活不去了,逃荒來此。這些人都是騎得烈馬,開得硬弓,手底下至少三五個韃子流寇性命的!」

    劉若宰點點頭,淡淡道:「有你這些人,再有謝鼎坤的手下,理當無憂了。」

    他瞧了董策一眼,淡淡的問道:「屯堡那邊,如何了?」

    他雖然看似是若無其事,渾不在意,似乎是順嘴一提,但是董策卻是敏銳的發現了他的一絲緊張和期待。

    善於揣摩領導的心思也是必不可少的官場學問,董策知道劉若宰重視且上心,自然就回答的更是詳盡了些。

    「已經可以說,是初具規模!」董策道:「現在已經招募了六百左右的百姓,糧食都發了下去,百姓們也都建造了住處。末將又買了許多耕牛,劃分了土地分下去,現在開墾出來了七千多畝耕地,現在還有許多耕地正在開墾之中。磐石堡舊址裡面的建築已經開始拆除,把大木,石料,磚瓦等等拆下來以為新城之建設。末將來之前,第一條灌溉渠已經修通,糧種發了下去,開始耕種。磐石堡周圍的土地都是極為肥沃的黑土,又不缺水,想來來年定然是有極大的豐收。」

    董策說起來也是頗為自豪,這麼短的時間,身處同樣的環境下,能比他做的更好的未必能有。

    劉若宰聽著,也是露出一絲淡淡的笑意,心裡很是滿意。這董策,不說大話,卻果真是個做實事的人,不聲不響的,這屯堡已經有了些規模了。

    他叮囑道:「編練新軍之事,也要好生去做。」

    「是!」董策剛想提及自己那些家丁之事,忽然心中一動,硬生生的忍住了。

    像是劉若宰這等人,對於武將是即看重,又忌憚。董策心裡很清楚,他能如此提拔重用自己,是因為自己能幫著他鞏固權威,能讓他實現他的政治理想稍微容易一些,而自己擁有這許多家丁,已經是超過了定額,若是引得劉若宰忌憚,怕是後果不堪設想。

    心裡壓了壓,終究還是沒有說出來。

    「這一路狂奔而來,可是疲累?」劉若宰問道。

    董策笑道:「這點兒路程不算什麼。」

    「武器可都準備齊全?」劉若宰又問道。

    董策一怔,他心道,遮莫這就要去殺侯家偉了?太倉促了吧?這還什麼都沒跟我說呢!

    他老老實實道:「武器甲冑都是齊全,只是那新入的十人並無弓箭。」

    「帶他們去領!」劉若宰擺擺手:「一應缺少的東西,都去領了。等下便是上路,怕是今兒晚上,得在弘賜堡中過夜了。」

    「弘賜堡?」董策心中又是一陣詫異,不是去鎮羌堡麼?怎麼又改了弘賜堡?難不成是把侯家偉誘到弘賜堡去?

    也不現實啊!侯家偉那般奸詐的人物,豈會輕離老巢?

    只是劉若宰分明是不想多說的樣子,董策也不敢再問,只是應了一聲,便是告退下去安排去了。

    出了兵備道衙門,石進等人紛紛迎上來,王渾大咧咧問道:「頭兒,咱們現在去哪兒?可能先找個地方填飽肚子,這些時候沒吃飯,餓煞人也!」

    董策瞪了他一眼:「吃飯重要還是甲兵重要?」

    眾人一聽都是眼神一亮,董策大手一揮,哈哈笑道:「走,領著你們發財去!」

    劉若宰給的命令是缺什麼少什麼——現在董策這支隊伍可謂是甲冑兵器齊全,只缺少那些新晉家丁的弓箭而已——但是董策當然不會那麼老實的只拿這點兒東西。

    冀北道的武庫設立倉大使一人,直接對劉若宰負責,其手下有十餘兵丁負責管理。這倉大使不過是個九品官兒而已,是整個大明朝的官僚體系中最低的一個層次,不過別人官兒小品級低,這實權可是極大,而且其間好處更是不知道有多少。

    俗話說縣官不如現管,並不是拿著劉若宰批得條子就能從武庫中領出如數的東西來的,一來會少,二來需要花錢打點那倉大使。

    若是不想花錢或是乾脆沒錢,那也成啊!劉大人條子是給你了,讓你拿東西,可沒說什麼時候讓你拿啊?我這邊兒就是不方便,就是開不了門兒,反正有千百個理由能給你拖著,你要拖得起,咱們就耗著!

    可是軍備這等東西,都是急需,哪裡是能拖得起的?

    就算是最後這糊塗官司打到上官面前,一個是官官相護,二來是說不得能扯出什麼七纏八繞的關係來,往往是不了了之。可是做到這個份兒上,你也就把這小吏以及他關聯著的一大批人都給得罪死了!以後想要再拿到什麼東西,那是癡人說夢!

    所以略懂些事兒的將官,都是老老實實的拿錢消災了事兒,不會和這等人起什麼爭端。

    董策前一世為商人的時候,和這些官兒不大,但是手裡頭攥著實權,偏偏你又繞不開他去的官員小吏打過不少的交道,自然是知道其難纏之處。

    上一次劉若宰撥給董策的那批物資裡面雖然有很多的軍械,但是都是直接由紀長風給他提出來的,董策並未見過那倉大使。

    他想了想,卻沒有直接去武庫,而是去了城外,找到了紀長風。

    這會兒紀長風其實已經不怎麼忙了,收購糧食等物資已經持續了有幾天了,現在基本已經進入了尾聲。而且鎮河堡又不提供住宿,這些商人們都要回去,為了能在天黑前趕回去,他們基本上都是一大早就出發,中午到達,排隊交接完了之後,立刻就走。

    董策找到紀長風,說了來意。

    紀長風沉吟片刻,道:「那武庫的趙大使,確實是個不好相與的,不過在他那兒,我多少還是有幾分薄面的。」

    他看了董策一眼,笑道:「這般,我派一個書辦隨董大人過去,只是那上下打點之事……」

    董策心領神會,低低一笑:「自然是不會讓紀大人難做。」

    紀長風點點頭,招了一個書辦過來,讓他隨董策去往武庫。

    「紀大人,多謝了!」董策笑道,拱拱手,一垂手的時候,一錠銀子已經攥在手心,塞到了紀長風的袖子裡頭。

    紀長風雖然頗得劉若宰賞識,也有點兒理想主義的天真,但卻不是傻子,對於官場上這些事兒也是清楚明白,手一動,便是把銀子手到袖子的內袋之中。這錠銀子約莫有十兩上下,對於這個數額,紀長風還是很滿意的,暗讚董大人會做人。

    這也是董策想要的效果。

    他和紀長風雖然因著紀長運的關係,多少有些情分,但是這情分卻是淡的可以,而且你用上幾次又沒什麼表示,情分也就完了。

    所以就得好好維持。

    文官和文官之間的關係,多半是通過同鄉,同年,同師等等組建起來的,不但牢靠穩固而且不怎麼用花錢,只要禮數到了就成。但是文武殊途,短時間內董策能想出來的讓自己和紀長風之間保持良好關係的唯一辦法也就是利益而已。

    一盞茶時間之後,董策在武庫前面的公事房裡見到了這位趙大使。

    趙大使有一個很喜慶的名字,叫做趙滿倉。

    他的體型似乎也驗證了這個名字很適合他,大約四十來歲的年紀,又高又胖,長的也白,大臉盤子跟滿月也似。他穿著一件兒員外衫,把衣服給撐得緊繃在身上,勾勒出一條條肥肉的輪廓,讓人不由得擔心會不會把衣服撐破。

    「喲?今兒個高大人怎地有空閒上咱們這破地界兒來啊?太陽打西邊兒出來了不成?」趙滿倉皮笑肉不笑的向著帶董策來的高書辦招呼道,至於董策,他連看都沒看一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