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崇禎七年

正文 一二一章 世家雛形 文 / 竹下梨

    十二戶,六十七口,男丁三十七口,十三歲以上丁男的二十九口,丁女三十口,十三歲以上丁女二十二口。

    之前那抱頭痛哭爺兒仨引起了董策的注意力,因為那兩個漢子在報名字的時候,說出的赫然是『白音』和『烏蘭巴日』這兩個典型的蒙古名字。而應該是他二人老爹的那個老者,則是一個典型的漢族名字——陸添丁。董策仔細打量了他們一下,發現他們面部特徵還真是有些蒙古人的面相,自己一看還是很明顯的。

    統計完成之後,董策便是在耶律斡裡和及五個騎兵的簇擁下,帶著他們去了安鄉墩。

    由於有著這些人的拖累,一行人速度很是緩慢,等到了天色擦黑之時,方才趕到安鄉墩。

    此時的安鄉墩,已經是比月前破敗荒涼了不少。

    演武場上一個人都沒有的,牲畜欄還在,但是裡頭的牲口都沒了,墩堡周圍,大片大片的荒地長滿了蒿草。本來墩中軍戶也還種了一些土地。一聽要搬走了,頓時便沒了熱情,以後總不成跑這麼遠來伺候莊稼地吧?就連馬圈裡頭的戰馬,也少了許多。

    墩中的男人現在都在董策身邊當差聽令,不少人已經許多日子沒回來了,而墩中的軍戶也都已經得到了董策的通知——再有些時日,就要都從這裡搬到磐石堡裡去了。

    對於這個命令,眾人都又是歡喜又是難過。

    歡喜的是,自家男人都有了不錯的前程,進了磐石堡,那是要當官兒的,自家也是跟著水漲船高,去了磐石堡,房子住宿等條件,肯定都要好。而難過則是,在這兒住了這許多年,有的是祖祖輩輩在此,要走了,還真是難過得緊。

    墩裡的人也不多了,很多房子便空了出來,董策讓把這些百姓先安頓在這些房子裡,然後又讓李貴婆娘整治了一些雜糧餅子給餓的眼前發藍的他們吃。

    吃著餅子,住在這能夠遮風避雨的房子裡,這些已經成為董策家奴的百姓卻是感覺十分的幸運——老爺畢竟是對自己人體己貼心,那些公中的人就只能住窩棚了。

    當天晚上,董策便讓他們都簽了賣身的文書。

    以其一為例。

    「立賣身文約僕人洪三元,同妻李氏,男國勝,男國旺,男國康,女大娘,女二娘,女三妹。今因衣食無著,欠少食用,無一生計。自願挽中出賣與董相公名下為僕,得米三斗,鍋一口,筐一個,簸箕一個,扁擔一把,鋤頭兩把,犁頭一副,犁架一副。牛軛一副,曬席兩張。居住十里鋪安鄉墩甲字三號屋,自此之後,永系董主人之僕,世代不易,聽自主人呼喚使用,不得稍有抗命。若有行止錯處,願聽憑董主人打殺,不敢有絲毫怨言。

    於每年正月初二上門叩歲,清明拜掃,中元節及送寒衣,主人上墳,務要在祠伺候。所種田園納租,每畝每季各五斗五升五合,干結送納,不致短缺。今恐無憑,立此身約為照。三元行年三十九歲,十二月十七日丑時生。李氏行年四十二歲,五月初四日亥時生。」

    他們多半不認字兒,就咬破手指頭摁了血手印兒。

    平心而論,這文書上面的內容條款,及其的苛刻嚴厲並且極不人道,一道簽了這文書,那麼不但是董策家奴的問題,更是可以被董策任意的打殺,而董策卻不會負任何的責任。

    要知道,家奴也分三六九等。

    明朝的民間風氣頗為的開放,在別人家做工伺候人並不是什麼太丟人的活計,尤其是在大戶人家,更是可以拿出去說嘴的光鮮事情。有的家奴是有期限的,文書上寫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旦到了期限就要放出府中,恢復了人身自由。而有的家奴雖然是家生子,卻有自己單獨的事業,有很大的自主性,只不過是因著情分和利益依附在主家周圍。

    而這些流民成為的奴婢,則是最下下等的那種,毫無人身自由,世世代代為奴效力,而且家主可以任意打殺。

    若是昇平年份,也沒多少人原因如此賣身,但是現在,卻是一切去休。

    不過董策給他們的條件也是相當的優待,不但租給土地,租給耕牛,發給糧種等,和民戶們一視同仁。而且若是他們家裡的女兒小子被瞧上,拿進府裡當差,不但管吃管住,每個月還有不菲的月錢補貼。

    現在董策有官職,有田產,有勢力,有實權,又多了這十幾家家奴,再有一處足夠大的大宅子,一個將官世家的雛形已經出現了。

    董策對於安鄉墩的規劃,也自有自己的想法,現在正在逐步規劃。

    簽完了文書之後,董策把那厚厚的一摞文書收起來,在自己屋子的桌角放好,和白忠旗做的那名冊放在一起,然後便是讓所有家奴來自己門前集合。

    六十多口人把個墩堡塞得滿滿的,全場鴉雀無聲,都把目光投向董策。

    「從現在開始,你們就是我董家的人了,生則效忠,不可有二心,則本官也必讓你們舒坦一輩子,子孫再也不會受窮。」董策的目光在眾人臉上掃過,緩緩道:「本官對你們,也是一視同仁,和軍兵們規矩一體。凡十五歲以上之男子,每人授給租田十五畝,必須種植穀物。十五歲以上之女子,每人授租田十畝。丁牛四歲以上之大者,每頭受租田十畝,一戶限牛最多為四頭。」

    「記住,是租田,不是給田!這地,還不是你們的,只是拿給你種。不過也不要擔心,若是你們表現的本分老實,誠懇能幹,本官自是不會吝嗇!另外,你們每畝地的租子,是五斗五升五合。能給你們剩下不老少!」

    他指了指站在右手邊的那一大家子,正是洪三元一家:「像是這一家子,有丁男四人,丁女四人,俱是十五歲以上,再加上本官分給他們的耕牛,便可分田一百一十畝!這一百一十畝田,除去交了地租的,剩下的糧食,絕對夠這一家子吃用了!不但夠吃夠用,攢下的糧食換成銀錢,怕是用不了兩年,大房子也能起來!日子都是紅火!」

    他笑了笑:「說不得兒子的聘禮,閨女的嫁妝,也就都有了。」

    他構築的美好前景讓洪三元一家都露出了笑容,這個老實的漢子像是許多莊戶人家一樣不善言辭,只是帶著一家人跪地給董策磕頭。

    「起來吧,起來吧!」

    董策笑道,然後又說了兩句,最後道:「從明日開始便要準備墾田。明日你們便不能在墩中住了,自己去外面,就在墩牆左近尋覓地方建起房子就行。記得,別離開墩堡所在的這土丘。」

    然後董策便是指定了五個人,讓他們明日開始帶著人劃分土地,以十畝地為一井的單位,如此方便分配。

    當人擁有某些權力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基本上都是這權力會為我帶來什麼,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都很正常的一件事,乃是人的本心在作祟。尤其是這個混亂無序而又飢餓蔓延的時代,這些飽受折磨道德觀念已經幾乎無存的人們,就更是如此。他們對強者敬畏,卻不意味著心裡有足夠的道德標桿。這五個人也不例外,聽完之後都是心裡一喜,已經存了要為自己謀一份私利的心思。

    只不過接下來董策的一番話卻是讓他們心裡冰涼。

    「耶律斡裡和,你盯著他們,若是有誰敢徇私舞弊,以權謀私,直接打殺了!」董策淡淡一笑:「另外,明日規劃好的土地,別人先選,你們五人最後選。」

    幾人一聽,都是趕緊跪下,紛紛道:「小人絕不敢徇私舞弊。」

    董策也不管他們混亂的稱呼,按理說,他們都是應該自稱奴婢的。

    「糧種這兩日也會發下,你們分了土地,便盡快耕種吧,莫要誤了冬麥的農時。」

    xxxxxxx分割線xxxxxxx

    董策當夜就回了磐石堡,堡中他的那小院兒給收拾的乾淨溫馨,自然是不願意再在安鄉墩裡過夜。不過耶律斡裡和以及那五個巡夜斥候則是留在了那裡,以防這些新加入的百姓有什麼變故,如此一來,磐石堡這邊巡夜的就只剩下五個人了,連個輪替的都沒有,只得讓石進和周仲兩人也加入其間,算是勉強能撐過來。

    等到第二日,馬林領著另外五個騎兵去往安鄉墩,耶律斡裡和則是換回來。

    手下的人越來越多,盤子越來越大,董策越發是感覺到手下可用的人捉襟見肘。

    第二日一大早,太陽還未出來,也就是五點鐘左右的光景,董策便是讓把昨日新附的流民都給召集了起來。

    下面黑壓壓的一片,董策當眾宣佈了對這些流民的安頓,和之前那些百姓一視同仁,凡十五歲以上之男子,每人授給露田十五畝,必須種植穀物。十五歲以上之女子,每人授露田十畝。丁牛四歲以上之大者,每頭受露田十畝,一戶限牛最多為四頭。

    若全家都是老小殘疾的,十一歲以上及殘廢者各受丁男一半之田,年過七十的不還所受,寡婦守志,雖免課亦授婦田。

    但是不授予他們桑田,同時每畝地的課稅是五斗五升五合。

    也就是說,他們現在種的這些田地,是董策隨時都可以收回的,並不是他們的私產。這樣一來,就把他們同那些早前遷來的百姓給分化開了。

    董策很清楚,好處一次給的太多,以後也就不值錢了。

    只不過考慮到現在手下的耕牛存貨很少,再加上這新一批的流民普遍家庭成員都很少,很多光棍兒甚至是一戶就一口,因此董策予他們分田之時,還是按照每戶一頭耕牛的標準劃分,但是實際上,則是五戶合用一頭耕牛。五戶互相監督,一旦耕牛出什麼問題,五戶都要被問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