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崇禎七年

正文 四十七章 清點 文 / 竹下梨

    安鄉墩中,眾人早就翹首以盼。不少人都在心裡默默的祈禱,千萬要平安回來,千萬要平安回來。

    他們最恐懼的事情沒有出現,沒有任何一個歸人變成一具冰冷的屍體,相反,他們大獲全勝,帶回來無數的物資和戰利品。

    整個安鄉墩又一次沸騰了,眾人驅趕著戰馬,像是英雄一樣進入了墩中,戰馬上那些大包小包的戰利品更是讓他們欣喜若狂。之前那些建奴前來偷襲身上沒帶什麼東西,他們覺得能夠用首級換來為數不少的賞錢已經是一件讓人極為高興的事情了,卻沒想到這一次撈到這麼大的好處。

    周仲少年心性,在馬上大聲的講述著這一戰的過程,當然,其中經過了不知道多少加工。尤其是董策和那後金白甲的一戰,在他口中更是驚天動地,簡直就是大戰三百回合,殺的是天昏地暗,日月無光,大地破碎,蒼穹染血……其實也就是那麼三刀兩槍的事兒而已。墩中這些人可不知道啊,一個個聽的瞠目結舌,再看董策的眼神,簡直就像是在仰望天神一般。

    等眾人稍稍安靜下來些,董策便是大聲宣佈了這一次的戰利品分配和首級戰功的分配。

    他留了個心眼兒,沒說繳獲的銀錢總額是多少,只說李貴等四家各自分了多少。

    事實證明他是過慮了,他覺得給這幾家分的少了,別人還覺得多了呢!

    李貴、蘇大成、張七四、翟讓這四家乃是原來的墩軍出身,本就自覺不是董策心腹,低人一等,這一次又沒立下什麼大的功績,心裡也是清楚的。董策能分給他們首級戰功他們心中就已經是感激涕零了,根本想不到董策還會分給他們銀兩,而且是這般大的數字——足足紋銀百兩啊!老天爺,他們這輩子也沒見過哪怕是這個數字一成的銀子。

    四家自然又是紛紛跪下磕頭稱謝不止。

    一番手忙腳亂過後,董策下令清點這一次繳獲的所有武器甲冑——此次繳獲,共有鐵閥甲一領,紅緞銅釘銅葉甲五領,魚鱗鐵葉甲兩領,皮甲四領,長鐵槍三支,大斧一把,大錘一把,陌刀一把,長鐵刀十三把,其他武器十一把,大鐵弓十五副,重箭二百三十支。

    建州人鑄造技術精良——其實主要是他們那兒的工匠不敢偷工減料,他們那兒的官員也不敢玩忽職守——這些武器甲冑都是精鐵打造而成的,明軍哪裡見過這麼好的武器?一個個拿在手中都是愛不釋手,放下都捨不得。

    不過董策可不管這些,除了大鐵弓每人都發放一副,另有佩箭十支以外,其它的武器甲冑都被他下令運到庫房中封存起來——這是國之重器,等閒不得動用,用得著的時候自然是會發放下去。

    另有上好的遼東戰馬二十八匹,帳篷六頂,精米五石,牛五頭,大青驢兩頭,騾子一頭,羊二十四隻,雞鴨鵝共計五十五隻。

    出乎董策預料的是,當他剛要吩咐要把這些戰馬好生妥當照料的時候,卻發現靠著墩台北邊兒一個簡易的馬廄已經建好了。一問詢才知道是李貴方才自己出去的時候帶著那些婦人們建造的,董策讚許的看了李貴一眼,心道此人心思細膩,明白事理,能察言觀色,倒是個處理內務的人才。

    銀錢已經分了下去,但是這些雞鴨牛羊董策決定不再下分,而是作為共有財產。李貴指揮著這些婦人迅速的在墩內正中間圈出一大片地方來,然後各自劃分了區域,把這些家畜家禽妥善飼養在裡面。他打仗不行,安排這種事兒卻是井井有條,很快便是處置停當。

    也就是安鄉墩這種大型邊墩,裡面地方夠大,若不然還真是容納不下。

    董策看著前兩天剛剛清掃乾淨的青磚地面很快就又是佈滿了牛糞和雞屎,不由得一聲苦笑,前兩天的功夫算是白做了。

    現在也只能這樣,但是董策知道,絕對不能這麼湊活下去,人和牲畜雜居,不但是搞得墩裡亂七八糟,而其很容易導致疾病的傳播。在這個時代,疾病是最可怕的字眼。

    總算忙完停當,但是卻還有最重要的一件事沒有辦。

    石進等人刀砍斧剁,把那些建奴的頭顱一個不拉的斬了下來,有的女子往常看到殺人,早就扭過頭去不敢看,但是這一次,她們都是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有的小孩兒嚇得大哭,被母親狠狠的訓斥幾句,強扭著他的頭讓他看。

    她們眼中燃燒的,是仇恨和剛硬。

    一間空房被收拾出來,作為靈堂,上面擺放著張七四和翟讓的屍首,還沒來得及置辦棺木,只好用葦席裹了。

    一溜十四個首級擺在他們倆的屍首面前,滿臉血污,猙獰可怖。

    董策站在最前面,在他身後,各人肅然站立。

    「二位兄弟,這些狗韃子的首級,我給你們帶回來了!十四個建奴,無一逃脫,你們在九泉之下,也當含笑。你們的家人,分了戰功,分了銀兩,日後再也不會受窮。今日先委屈你們在此,等明日,我便購買上等的棺木,為你們大起墳塋,風光下葬!」

    董策一字一句,鄭重說道,說完他雙膝跪地,重重的磕了三個頭。

    身後眾人也紛紛跪下跟著磕頭。

    待董策站起身來,他們看向董策的眼神中充滿了感激、欽佩和崇拜,這種情緒甚至比之前董策分給他們首級和銀錢的時候更加熾熱。國人就是這麼奇怪,你對他尊重不如對他的祖宗尊重,你對活人尊重,效果不如對死人尊重。

    董策看在心裡,牢牢記下了這一點。

    弄完了這些,今兒的事兒才算完了,董策安排了李貴和周伯兩人值守,便給各人放大假回去睡覺。

    一夜之間連續奔波,他也很是疲累,身上更是汗出了又干,汗漬和血污混在一起,在身上黏黏的好不難受。

    他讓李貴的婆娘燒了熱水送來,脫了衣服,舒舒服服的洗了個熱水澡,換上乾淨衣裳,一身輕爽的往床上一趟。他忽然又是坐起身來,把床位的櫃子打開,裡面兩錠百兩金花大銀正自乖乖的躺著,旁邊還有一堆碎銀和小銀錠,而旁邊的大麻袋裡面,十五吊天啟大錢幾乎要把袋子城破。

    看著這些銀錢,董策心滿意足的歎了口氣,重新躺下。

    「六百兩紋銀,商賈之家,三代積蓄,也不過如此了。來到這裡,短短時間,我就攢下了這些家業,也足以自豪。」

    「家裡的日子並不好過,這幾月間也沒有進項,只是靠著以前的積蓄過活,想必現在也快窮盡了,得給家裡些。」

    「之前自認落魄,無顏面對父老,這一次,也該有臉面回蓑衣渡看看母親了,這事兒……」

    疲倦如潮水般襲來,很快董策便是昏昏睡去。

    這一覺,直睡到接近傍晚。

    董策睡得昏天黑地,卻不知道,隨著那些難民陸續回到家中,他們也把消息帶到各處。安鄉墩七名大英雄殺了十幾個建奴的消息,已經是轟動震驚了整個大同鎮北部方圓百里。

    有人驚詫,有人振奮,有人激動,當然更多,的乃是質疑。

    畢竟大明跟後金打了這些年的仗,連小勝都難,更別說這種以少勝多,斬首十餘級的大勝了,不信也是理所應當。

    可是眾人言之鑿鑿,都說是自己親眼所見,卻是又由不得他們不信。

    董策攪起來的這股風雲,已經變成了一道潛流,越來越大。

    傍晚時分的晉北大地,安詳寧靜,風起風落。

    幾個婦人正在餵馬,一同繳獲的馬料還有很多,倒是免了置辦的麻煩,要知道戰馬吃的黃豆可不便宜,講究些的,還要往黃豆裡面攪和上雞蛋。

    另外幾個則是給那些牛羊雞鴨餵食,一群小孩子歡快的跟在後面,嘰嘰喳喳的吵著,時不時的指著那笨拙的家禽發出一陣歡快的笑聲。

    李貴則是指揮著幾個婆娘把那些鎧甲擦乾淨了,掛在陰涼不見光的地方晾起來。這些鎧甲是不能刷洗的,只能用濕布擦,上面沾滿了血跡,很是麻煩,她們在擦拭鎧甲的時候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損壞了。

    富足,快樂,其樂融融。

    墩台上,董策等人席地而坐,他正在給手下們上課。

    「你們雖然都是邊軍出身,但是都是軍戶,小兵,說白了,就是上官讓幹什麼就幹什麼。是以,有些行軍打仗的事兒,卻也未必曉得多少,我便在這裡與你們仔細說一句。」

    董策在眾人臉上掃了一遍,清了清嗓子,鄭重道:「戰爭,說到底,就是以種種手段來調度分割對方,將對方的兵力分散開來。然後集中優勢兵力消滅部分敵人,集小勝為大勝,從局部勝利變成全面勝利。」

    士兵們都用一陣朝聖一般的虔誠認真聽著,甚至神情中還帶了十足的敬畏。石進,周仲,王通……每個人都不例外,董策心裡很是詫異,他轉念一想,才恍然大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