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崇禎七年

正文 四十五章 繳獲 文 / 竹下梨

    石進磨磨蹭蹭的留了下來,等大夥兒都走了之後才低聲道:「頭兒,我看,這些百姓還是先不放出來的好。」

    「哦?為何?」

    石進的語氣有些輕蔑:「這些刁民,不曉事理,見利忘義,最是貪圖小利,他們也知道那些建奴是有大量財物的,放他們出來怕是要生事的。」

    董策沉吟片刻,點點頭:「你去把王通叫回來,一起去查看繳獲吧!」

    「是!」

    那兩對兒苦命人的哭聲還有那些百姓的求救聲不斷傳來,董策卻是恍若未聞。

    看著這一地的屍首,回想這一役,董策渾身冷汗。

    若不是這些後金兵太過驕狂,按照自己的想法分兵兩路,毫不懷疑一腳踏進了埋伏之中,中了伏擊

    若不是一上來先是射死了幾個阿哈

    若不是那三個後金馬步甲對自己的實力太過自信託大,不站在原地射箭而是選擇了硬碰硬

    若不是王羽藏在懸樓上的那一箭

    若不是石進扔過來的那人

    若不是這白甲被人抱住腿遲緩了片刻

    若不是……

    ……

    就算是佔了這麼多的便宜,還出現了四人的傷亡,更是累及幾個無辜百姓,若是正面交戰,怕是自己這些人定是會被殺的片甲不留吧!

    只要其中有一條,有一個環節出了差錯,那麼.就是另外一個結局了。

    因為一場大勝而心裡出現的那點兒得意全都消失不見了。

    他心裡告誡自己,萬萬不可驕狂大意。

    幸虧幸虧,這樣的白甲,整個後金也不超過一千個。

    「頭兒,快來瞧啊!找到好東西了,咱們發財了……」周仲興奮的聲音傳來。

    董策心情一震,腰一挺翻身站起,打了這麼久,總得有些豐厚的回報吧?

    他大步走進周仲所在的那帳篷,一進去便是眼前一亮。

    這是那後金白甲的帳篷,內裡空間很大,足夠七八個人睡了,地上鋪著華麗的地毯,四周擺放了許多的綢緞綾羅,金銀器具等東西,雜亂的堆成一堆。

    正中一個小桌子,上面還擺放了一根烤羊腿,猶自散發著熱氣和誘人的香味兒。旁邊擺放了一罈美酒,酒香四溢。地上還零零散散的扔了許多女人的褻衣紅肚兜之類的東西,看樣子至少有四五個女人被迫在這裡開了無遮大會。

    董策的目光當然不是停留在這上面。

    而是被放在桌子上的一錠大銀給吸引了。

    他走過去抄在手中,入手便覺得手中一沉,差點兒沒拿穩。

    這是一個金珠掛底,兩翼飛起的大銀錠,鑄造的很是漂亮精美,足有一尺多長,大半個巴掌寬,董策掂了掂,少說也有七八斤的重量。白銀的顏色白潤而沉穩,銀錠下面氣孔中有金黃色的多彩寶光,銀錠本身色彩雪白細膩,顯然選用的是純度極高的白銀,這也就是俗稱的金花銀了。

    董策仔細瞧了瞧,上面鐫刻銘文「銀作局崇禎陸年十一月內銷鑄花銀一百兩重作頭顧阿福匠人仇士平陸字一千陸百七十號。」

    大明朝廷官鑄的白銀一般分為五兩、十兩、五十兩三個規格,五十兩以上的極為少見,一般是用作鎮庫銀。這個顯然就是鎮庫銀的性質,也不知道怎地被這些後金兵給搶來的。

    大明民間使用的白銀多以雜色銀居多,也就是白銀摻雜了其它的金屬,白銀含量通常只有七成,有的甚至更低,只有五成——比如說原先董策他們拿的軍餉。像是這種純度極高極漂亮的大銀錠,在民間能換一百五十兩甚至一百八十兩更多的雜色碎銀。

    董策把這錠大銀拿在手中翻來覆去的看,愛不釋手,他現在總算是知道為何這麼多人喜歡金銀了,這玩意兒實在是有一種讓人著迷的魅力。

    「這大銀漂亮吧?」周仲從另外一邊的門簾後面走出來,雙手還搬著一個大箱子,這箱子看來極重,把他累得氣喘吁吁的。

    他把大箱子重重的蹲在地上,抹了把汗:「這些建奴忒也奸詐,後頭還有個小間兒,裡頭藏了不少好東西。」

    他賣弄似的嘿嘿一笑:「頭兒,您猜這裡頭有啥好東西?」

    「還用猜,看看不就知道了。」董策哈哈一笑,把箱蓋踹開,往裡頭一瞧,不由得一愣:「天啟大錢?」

    「沒錯兒,就是天啟大錢。」周仲嘿嘿一笑:「我就說是好東西吧!」

    董策沒有說話,他已經滿眼迷醉的看著箱子裡面的那些銅錢兒,它們在火光的照耀下散發著黃銅那種特有的誘人光芒。

    董策撈了一把,在手中輕輕的磨搓著,然後任由它們從手指縫中滑落。

    這些銅錢兒每一個都有一般的銅錢四五個那般大小,更是要重上差不多十倍以上,厚重闊大,拿在手中沉甸甸的,董策掂了掂,差不多得有一兩重。這是天啟大錢,乃是民間的稱呼,正規叫法應該是天啟十一兩。正面是天啟通寶四個字,背面串口上為『十』字,右邊上下為『一兩』二字。

    這當然不是說這一枚銅錢兒能折合十一兩銀子,其意思乃是這是當十大錢,一枚能當十枚小平錢用,重量則是一兩。

    一枚天啟十一兩重量是一兩,差不多也正好和十枚天啟小平錢的重量相當,這面值和實際價值是很匹配的。

    董策前世是瘋狂的古幣愛好者,家中藏有古泉大珍無數,其中就有不少這種天啟十一兩。這些錢鑄造量不小,存世量也很不小,但是因其鑄造精美,又是大錢,因此價格被炒得也相當高。

    不過這上千枚放在一起,也當真是微微壯觀。

    這些錢鑄造精美,字口很清晰,邊緣的搓痕還沒磨去,顯然鑄造之後就少流通,也不知道是哪個地主老財的藏品。

    周仲笑道:「裡頭還有一箱子呢,這些狗韃子,一個個跟把子也似,掃過一遍去啥玩意兒都不剩了。」

    對於搜刮財物,大夥兒都表現出了極為高漲的熱情,因此效率也是格外的高,不過是一盞茶的時間,所有建奴劫掠來的財物已經全被放在中間的那座帳篷裡面了。

    火把獵獵,貴金屬的反光把帳篷中照的光芒四射。

    大夥兒都屏住了呼吸,這輩子也沒見過這麼多銀錢啊!

    中間的桌子上擺滿了銀錠,最小的也是五兩重的官銀,計有百兩大銀錠兩個,五十兩大銀錠四個,十兩銀錠十七個,五兩重銀錠三十七個。桌子上堆得滿滿當當,幾乎要堆不下了,下面則是堆滿了一兩的小銀錠和大量的散碎銀子。

    計有白銀一共一千三百五十七兩。

    而在另外一邊,兩個大箱子,幾個麻袋裡面則都是堆滿了各種各樣的制錢。

    計有天啟大錢十五吊,每吊一千個。天啟大錢一枚可當十個小平錢用,而終明一朝,銅錢鑄造量都是非常小,因此民間銅錢短缺,同時白銀大量流入,導致銀貴錢賤。在弘治朝正德朝的時候一兩銀子還能兌換七百多錢,到了崇禎年,一兩銀子大致只能兌換銅錢五百多個。

    除此之外,還有各式其它的雜錢二百多斤。

    這些銅錢折合白銀三百五十多兩。

    另有金銀器具十三件,綢緞五匹,布十三匹。

    除了銀錢之外,還有兩件古董,第一件是個碩大的古玉扳指,外面鐫刻契丹文,內裡鐫刻漢字,同為『金吾衛大將軍』的字樣。第二件則是一百零八顆黃金雲龍紋鏤空佛珠。

    當時看到這兩件兒東西的時候,繞是以董策的見識也是幾乎驚呆了——這可不是有錢就能買到的,可說是稀世珍寶。

    「發大了!」眾人心裡便是這個聲音在迴盪。

    「好了。」董策拍了拍手,把大夥兒的思維給吸引回來,道:「各位,錢不見光,咱們就在這兒把這一次的軍功和銀錢給分了,如何?」

    「好!」大夥兒自然是紛紛應是。

    分軍功就是分首級,因為大明朝的軍功是和斬首掛鉤的,這也是為何終明一朝殺良冒功屢見不鮮的原因。

    其實,一般來說,分軍功是存在於同級的人之間,比如說兩個軍官各自統領一支部隊,則瓜分首級。但是現在董策乃是所有人的上官,碰上這種事情,他一個人就可以決定了,別人砍下了幾個首級都是他說了算,而董策現在卻拿出來和眾人商議,也顯見其仁義。大夥兒心裡都明白,更是心服口服,感歎攤上了一個好上官。

    一個白甲,兩個步甲,三個馬甲,八個阿哈,十四個建奴,安鄉墩則是十一個人來分。

    大夥兒七嘴八舌的說了一通,最後共同推舉,定下董策佔了一個白甲,一個馬甲,一個步甲,外加三個阿哈的頭顱。其中三個阿哈中有一個真韃子,這就是六個帶辮子的首級,其中有四個真韃子。

    而剩下的那些,則是被大夥兒給平分。

    王羽和石進各自佔了一個馬甲,周仲佔了一個步甲,周伯、王渾、王通各自佔了一個阿哈,都是真韃子。蘇大成和李貴一個阿哈,已經戰死的張七四和翟讓一個阿哈,都是假韃子。

    其實無論分到馬甲步甲亦或是阿哈,都是無所謂的,朝廷不管你這些,只管真韃子還是假韃子。一個真韃子的首級賞銀五十兩,假韃子的賞銀二十兩。當然,白巴牙喇兵這種特殊兵種也是格外得另眼相看的,賞銀百兩,相當於三個真韃子的首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