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崇禎七年

正文 第十三章 董家槍太祖拳 文 / 竹下梨

    董策忽然開口道:「紅袖,家中賬簿什麼的,可都在你那裡?」

    紅袖嚇得一哆嗦,卻沒想到董策問了這個問題,不由得一怔,道:「就在屋裡放著呢。」

    「拿來我瞧瞧。」

    紅袖應了聲,毫不猶豫的便轉身進了屋,少頃便捧著兩本兒薄薄的冊子遞給董策。

    董策打開略略一翻,裡面的自己清秀娟麗,不由得一怔:「你寫的?」

    紅袖點點頭。

    董策對她的來歷有些好奇起來,不過卻也不打算深究,略略一翻,便道:「今兒個你自睡吧,我去書房想些事情。」

    說罷,便舉著油燈去了西屋。

    那是書房,不過孫如虎連字都不識得,只是附庸風雅,那裡面只擺了一張桌子,一張床,實則是他和黨羽們冬天喝酒吃肉的所在。

    紅袖看著他的背影,滿臉的愕然,心裡有些輕鬆,還有些難以言喻的失落。

    這一夜,她輾轉難眠。也不知道董策在做什麼,只是知道他房中的燈光很晚才熄滅。

    ——————————分割線————————

    第二天,董策很早就醒了。

    雖然前一天他差不多凌晨一兩點才睡,但是畢竟年輕,身板兒好,禁得起折騰。

    打眼兒往外頭一瞅,只見天色還是一片漆黑,按照後世的標準,此時還不到凌晨五點。這是董策前生的習慣,每天都要早起早睡,早起練拳跑步,這個好習慣一直都保持下來了。所以別人都是上大學把身體上廢了,他身板兒卻是一直很好。而且他後來有了錢之後,可以說是夜夜笙歌,不知道睡過多少女人,私生活堪稱糜爛,身體卻沒垮下來。

    他起來穿衣穿靴,開始自己每天早上例行的早課。

    起床的時候,他盡量的放緩了動作,免得吵醒了紅袖。

    推門出來,此時正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時候,只有那天際的萬千晨星,灑下來點點光斑,將這千年前的星空,照的模糊朦朧。

    董策**著上身,夜涼如水,雖說此時已經是初夏,可是小冰河降臨外加北地天氣苦寒,還是有些料峭,清涼的風打在他的身上,只感覺一陣陣的寒意。

    前世的時候,是起來跑步練拳,只為了健身,而今生,卻是需要把健身換成練武了。畢竟身為邊軍,一身武藝是絕對不能少的,這才是生身立命之本。

    家學淵源,董策武藝很不錯,三成在拳,七成在槍。

    槍是河朔大槍。

    拳是太祖長拳。

    國朝幾千年以來,始終戰亂不休,因此關於兵器與戰爭的理論可以是遠超世界諸國,冷兵器時代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自兩漢以降,先是南北朝的胡漢爭雄,隋唐更是武功強盛的極致,及至唐末五代時,藩鎮之兵亦不遜前代,譬如幽州劉仁恭父子以區區燕地,東抗後唐南拒大梁北阻契丹,十餘年間互有勝敗屹立不倒,亦可稱得上是一個驕人戰績了。

    唐末以來重鬥將之風,以此對於馬戰之術格外熱衷,唐時人多使馬槊、鐵鞭、鏜、錘等重兵器,講究的是力大降十會,武術中所謂的外門功夫;而中唐以後,中原河南河北一帶藩鎮兵強,五代更替更是全以汴梁為中心,是以當太祖皇帝在汴梁建基大宋皇朝時,世人皆知大宋甲兵精甚,甲於天下。

    就是從這片中原地區上,產生了河朔大槍的武功,堪稱冷兵器時代的殺人極致。這大槍與以往馬戰之術所不同之處,便是以上等的白蠟桿子代替了硬木作為槍柄,而白蠟桿子軟硬兼具,彈性極佳的特性,更是將大槍的殺人藝術演化到極致。

    被目之為千古戰神的岳武穆,便是手持一桿河北大槍,打遍天下,練出來一支百戰強軍,護佑我漢人苗裔百年。

    董家的先祖,本不是這山西大同府的土著,而是江州人氏,在當地生活了數百年之久,後來大明立國之後,遷軍戶充填九邊,方自遷移到了此地。江州乃是四戰之地,民風彪悍,各種武術流派極多,董家槍當年在此地也是頗有名號。這董家槍,指的便是董氏先祖這一脈。董策記得,家譜中記載的董氏先祖乃是岳武穆的親兵,學了一身極高明的槍法,是不是岳武穆的親兵董策不知道,但是槍法很好倒是真的。

    當初董家先人便是靠著這一身槍法戰場馳騁殺敵,也是搏了一個百戶的官位,後來因為久未立軍功,又無錢行賄,給降成了總旗,但是好歹也算是蔭庇後人。

    董策這具身體的槍法很好,但是現在佔據他身體這個靈魂董策可是根本對這個一竅不通的,所以他要盡快的熟悉起來。鍛煉,是唯一的法子。

    董策給自己定下的標準是每天早上,至少要有一個時辰左右練槍打拳的時間。

    就從今天開始。

    董策祖傳有一桿極好的河朔大槍,一丈八尺長,鵝蛋粗細,色作淡金,雖然是木頭的材質,但是木紋壓的極其緊密,密度很大,這樣一桿大槍,足足重有三十七斤。

    可惜那桿槍不在這兒,而是在蓑衣渡的家中,未曾帶來。董策想想都是慶幸,幸虧是沒帶來,若不然說不得早就給搶走了。

    所以他只好讓大丫尋了根棍子頂替,掂了掂手裡的棍子,大小粗細倒還都合適,而且也有些韌性。

    董策抬眼望天,這千年前的星空,分外的明亮,夜涼如水,星辰變幻。

    他忽然動了,雙手一抖,棍子的槍頭部位便是抖成一團,炸開了一朵臉盆大小的槍花。

    一時間只見院子裡只有棍影閃爍,長棍揮舞挺刺著,破開了空氣,發出一聲聲刺耳的尖嘯,在這夜色中如同鬼叫一般。長棍回還圓轉,如山一般的棍影充斥在空氣中,給人一種無形的壓力。而且仔細看來的話,這一套槍法,並不是胡亂的舞動,而是極為的有章法,大開大合,威猛絕倫之餘卻又有著難言的綿密和細膩,一桿長棍,編織成了一張細密綿厚的大網,若是面前有敵人的話,定然要被死死的罩進去,再也無法掙脫。

    一開始的時候,董策還有些生澀艱難,到了第四遍的時候,便是圓轉如意,一氣呵成。

    俗話說,一寸長一寸強,這一桿大槍在董策的手中,卻是發揮出了極大的威勢。如同一條夭矯長龍,直奔蒼穹!

    一根長棍尚且如此,如果大槍在手,威力可想而知。

    從五歲開始,董策每天這個時辰就被老爹從被窩兒裡拎起來,打熬身體,修行武藝。而從十歲開始,每天就要練一套這槍法,這十幾年來,這套槍法已經是深深地融入到了他的骨髓和血液之中,因此雖然此董策已經是非彼董策,但是大槍一朝在手,卻是立刻就本能一般的施展出這一路槍法來。

    這就叫做肌肉記憶。

    第五遍之後,董策緩緩地停住了身形,他輕輕地喘著氣,滿頭滿身的都是大汗,一條青色長褲已經是汗**的了,雖然身體很疲憊,但是心中卻是極為的愉悅。

    整整半個小時,毫不停歇的舞動,大強度的運動量絕對不亞於一次二十公里的長跑,但是此時他卻只是微微有些氣喘而已,

    他能感覺到這具身體中擁有的驚人力量,一米八六的個頭兒,雖然有一百七十斤重,但是一身柳條形的腱子肉使得整個身體看上去甚至有些削瘦,體內滿滿的都是活潑潑精力,似乎有用不完的勁兒。這就是長期有系統,有條理的訓練和野路子的不同,董策感覺自己這身體放在後世比那些一流的運動員也絲毫不差。

    而且,他練的可是殺人的功夫。

    有了一個異常健壯的體魄,和一身相當出色的武藝,都是一件讓人很愉悅的事情。在這個時代,也更多了幾條出路和生存下去活得更好的希望。

    練完了槍,稍稍休息了一會兒,便是打拳。

    他習練的拳法是太祖長拳。

    太祖長拳在天龍八部中乃是江湖上廣泛流傳的粗淺功夫,甚至都不入流,只是一些低級的鏢師武師方自修習,喬峰以一路太祖長拳,把少林高僧打的落花流水,可見此人功夫之高。那些高深奧妙的功法自然多半是虛構的,太祖長拳雖然是流傳最廣泛的沒錯兒,但是卻不粗淺。

    這套拳法據說乃是宋太祖趙匡胤首創,因此而得名,當初趙官家便是靠著這一套太祖長拳打遍大宋四百軍州無敵手,打下了這片花花江山。

    說它流傳極廣,實際上那是在清朝中後期,尤其是道光以後,那是中國武術一個廣泛傳播的時期,以滄州為中心,太祖長拳流傳開來,號稱大河拳,意思就是大河南北都是學這套拳法的。清末民初許多極出名的武師,習練的都是這太祖長拳,有一個還在東北的當了混成旅旅長。

    在這個時代,習練太祖長拳的卻還不是很多,董家算是一個。這卻不是他們的家學,而是從軍之後在邊軍中一個同僚手中學來的。

    這位同僚家學淵源,一共八十招的太祖長拳竟然會六十招,要知道,許多號稱專精此拳的武師,也不過是會十幾二十招而已。他也算是傾囊相授,怎奈何這玩意兒需要天分,東家先祖只學了四十式傳了下來。

    其實在中國古代,民間這樣的武術世家不在少數,只不過名聲不顯罷了。畢竟中原素來是大一統的王朝,王朝強勢,是絕對不想看到這些習武之人勢力壯大的,元明清三季的法律中對於民間結社懲罰都是極為的嚴厲,動輒便是滅族抄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