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大明官

正文 第六百四十五章 時局艱難 文 / 隨輕風去

    與父親交流完畢,方應物突然揚起頭,對著已經走遠的覃昌太監叫道:「覃公公請留步!」

    覃昌以為方應物要辯解,回身斥責道:「君上的旨意,你方應物做臣子的還想抗辯不成?你沒有這個資格,不要不知道天高地厚!」

    方應物莫名吃驚,疑惑道:「覃公公想到哪裡去了?在下只是想拜託覃公公送我父子出宮而已,難不成就在宮門洞裡過夜?」

    覃昌略為尷尬,不過仍然將方清之與方應物送出了承天門,又吩咐當值武官將方家父子送出長安左門。

    到了皇城外,遇到夜間巡街的官軍,方應物便又委託巡夜官軍護送他們父子回家,並花了點銀子讓兩位強壯軍士環手抬著父親,倒也不至於太受罪。

    先前打發了軍士快走幾步,去家中報信。故而當方應物帶著父親回到家時,卻見大門口張燈結綵燈火通明,全家上下二十多口人齊齊出動,皆在門外等候。

    又見立在最前方的是後母王氏,迎上來對著父親方清之叩拜道:「夫君兩間正氣,當世豪傑;忠心慷慨,壯懷激烈;一言犯威,節義無雙;妾身此生幸遇夫君,與有榮焉!」

    大門口其餘下人鼓舞歡呼,聲震左鄰右舍,結果牆頭街角又冒出不少看熱鬧的。

    方應物在旁邊耳聞目睹,久久無語,後母的話總結起來就是:夫君你挨打挨的好,妾身為你挨打而感到驕傲!

    總感覺哪裡不對啊,方應物苦笑幾聲,非主流的話只能藏在心裡,不能說出來的。

    大門口人群散去,方應物拜別父親,回了自家西院。一直沒機會說話的兩房小妾這才湊上來,蘭姐兒紅著眼圈問道:「夫君未有受苦罷?初聽到消息時嚇壞奴家了,宮中怎的如此凶險。」

    王瑜也抱住方應物腰身道:「秋哥兒千萬小心。大不了不做這個官兒了,奴家可不願秋哥兒如同公爹那樣挨打。」

    方應物一手摟著一個,感慨道:「你們的話是對,也是不對。但這才是正常點的可愛女子,夫君喜歡。」

    當夜再無話,方應物拒絕了溫柔鄉,獨自來到書房輾轉反側,他必須要靜心思量一番。

    回憶今天這些事情,過程也許並不繁複,一環接一環的涇渭分明,即便當時迷在局中,但事後無不清晰明白。

    不過其中利益得失卻非常複雜,縱然以方應物之精明也需要仔細梳理。不然就有可能錯失什麼。

    與他方應物利害相關的主要有兩個人,一是自家父親,二是老泰山劉棉花。其中自家父親挨廷杖絕對是一大亮點,有了這份資歷,便真正能從數十詞臣中脫穎而出。領先別人數個身位了。

    但父親大人丟掉了原本預定的高大上國子監祭酒官職,被貶謫到邊遠地方充任小吏,還是讓方應物感到很遺憾的。

    不過從長遠來看也未必是壞事,首先可以躲開成化朝最後一兩年的劇烈動盪時期,安全的在遠方等待新君登基。別人不知道這個等待時間有多長,但他方應物卻知道基本準確的數字,如果歷史不產生大的改變。

    其次。父親因為東宮事務被廷杖、貶謫,那當今太子登基後必須會給父親以豐厚補償,眼下失去多少,到那時候就會加倍補回多少。只要有空缺,直接補為侍郎也不是沒可能。

    總而言之,在方應物所能看到的前景中。父親大人擁有最光明的未來,但在光明之前還有一兩年的沉寂時間。

    在這沉寂時間裡,寂寞和絕望就是最大的敵人。方應物知道一兩年後形勢會產生劇變,可以滿懷期待的等候,但方清之卻不知道。別人也不知道。

    此外對方應物最大的影響就是,在這一兩年時間裡,只怕得不到來自父親的直接助力了。一個被貶謫到邊遠州縣的地方官,基本上對方應物提供不了任何幫助。

    三座大山沒了父親這一座方應物不禁又想起另一座劉棉花來。今天這位老泰山的戲份也很多,僅次於最後時刻逆襲的父親,堪稱是第二主角(方應物自動把自己忽略了)。

    但與父親方清之相比,劉棉花得到的不算多,或許大概也許可能會扭轉一下個人形象罷,此外收穫若干東宮的感激。亦或是矬子裡拔將軍,能充當一下東宮在內閣的代表人物,不過肯定也少不了有正直人士非議劉棉花投機。

    但眼下同樣有一個最大的問題,紙糊三閣老向來以順從天子立足朝中,如今劉棉花忤逆了今上。一旦失去君恩,劉棉花還能有多大的權力?

    朝中多得是見風使舵之人,若有判斷劉棉花失勢的,火上澆油起來也是非常麻煩的事情,更別說還有劉珝這樣虎視眈眈的政治對手。

    這麼想來,未來一兩年內,劉棉花處境也是非常不樂觀的,弄不好就是舉步維艱,甚至被打回老家也不是沒可能。倒是和父親方清之有點相像

    不知怎的,方應物還想到了汪芷。在今日之前,汪芷就已經被下旨轉任御馬監太監,從級別上或許只是平調甚至升了小半級。

    但一個御馬監太監對他方應物的用處,根本不能與東廠提督相比。東廠提督在京城政治中,可以給予他有力的支持,御馬監太監又能幹什麼?監軍京營對他這種純臣有個屁用!

    思慮及此,方應物悚然而驚,猛地從榻上坐了起來,冒出幾滴冷汗。不知不覺間,自己真正依靠的三座大山竟然全都出了問題!

    若是如此,在未來一兩年裡,自己的處境只怕也會更加艱難,自己居然一直沒有心理準備。

    而且三座大山全都

    是因為東宮出的問題!這讓方應物不能不反思,是不是自己太激進了?

    其實在長遠利益和眼前利益之間,他一直含含糊糊沒有做出明確表態,有時候還妄想兩邊討好的胡混過去。

    但是終究還是被形勢捲了進來,皇位之爭沒有騎牆派,也不允許有騎牆派。

    父親大人和老泰山幾乎都選擇了同一邊,便把他方應物也帶進來了,結果只能被動的接受現實。歸根結底,因為他方應物還不是**的政治勢力,連**選擇的權力都不具備。

    未來一兩年,只怕日子不好過方應物總結出一條無比正確的廢話,便沉沉睡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