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大明官

正文 第四百九十一章 我要當使節 文 / 隨輕風去

    由於大佬們心照不宣的糾結,或者是因為官僚系統的低效率慣性,方應物的新任命遲遲未到,於是方應物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麼,表達一下自己的心情。

    當然這種作為不是上疏大罵或者控訴,那樣未免有點氣急敗壞替自己要官的嫌疑,不符合一位士林後起之秀的公眾形象。

    總而言之,這種表達要含蓄。所以方應物想來想去,便上疏請假三個月,理由也很光明正大,自己要回老家替業師、前首輔商相公祝壽。

    他通過這種方式,隱晦的向朝廷表達一點不滿之情——若朝廷還不給個說法,就乾脆放三個月大假得了!

    同時也隱含著要官的潛台詞,德高望重的前首輔古稀大壽,朝廷總該派員慰問罷?那麼他方應物就一位很合適的人選,但總要有個身份,而且是官職能過得去的身份。

    故而上疏之後,方應物感覺自己簡直太機智了,竟然想得出如此精妙的題材,能夠完美周到的表達自己的心情。

    此後方應物又陷入了無所事事的狀態中,這日閒來無聊,出門溜躂著去了侍講學士李東陽家。

    西城一帶達官顯貴密佈,方應物之所以溜躂到李東陽家而不是別人家,也是有緣故的。

    首先李東陽是方應物會試時的房師,有師生關係擺在這裡,溜躂上門不顯突兀。而且比起座師徐溥來說,方應物與房師李東陽的關係反而更近一些。

    師生關係雖然為時人所重,但官場中的師生關係從根本上確是為政治服務的。徐溥、謝遷這一脈與父親方清之不大對路,方應物自然也就對座師徐溥疏遠了。

    其次。李東陽是京師本地人,又喜好交遊。終日大開中門,時不時的高朋滿座共聚一堂,然後吟詩作賦高談闊論——這是李東陽後來成為文壇領袖的資本。有這個背景,故而方應物隨隨便便溜躂上門,並不算失禮。

    原來李東陽在翰林院混的比較一般,十幾年時間只博出一個李十八的雅號。但這幾年不知怎麼的,李東陽忽然苦盡甘來,先後侍班東宮、充任會試同考官,最近又做了內書堂教習。前程頓時明朗了不少,有幾分通往內閣的苗頭。

    於是乎,李家的大堂陡然有點熱門起來,原來大都是落魄文人來做客胡混,現在也有很多官員和名流換上休閒便服,趨之若鶩的前來參加雅集。

    方應物這幾年當著京縣知縣,事務繁多,沒什麼時間來湊熱鬧。但現在閒下來了,自然要多走動走動。

    進了李宅大門。方應物熟門熟路的來到會客堂,此時堂中有十幾人圍坐喝茶閒談,李東陽位居正中主人座上。

    方應物站在門口對李老師行了個禮,然後便施施然從牆角抽了把椅子。搬到李東陽側後方,隨即直接坐下。這動作引得堂中人人矚目,忍不住議論了幾句。

    「此子旁若無人。是為誰也?」「就是小方大人。」「哪個小方?」「天留春色在方家的小方。」「果真卓爾不群不同凡俗也。」

    議論聲落到方應物耳朵裡,難免要有幾分微微自得之情。連這點小虛榮都沒有那還當什麼名人,不過臉面上並沒有顯露出來。

    其實李東陽對方應物的感覺很奇特。有點哭笑不得,方應物實在是不拘常理。

    按這世道的規矩,座師才是最重要的,是真正的師生關係,房師比座師要差一籌。可是這方應物對座師徐學士的態度頗為冷淡,只是應付差事而已。

    但要說方應物不夠尊師重道,也不太像,他對自己這個房師卻熱絡的很。有時候李東陽甚至會產生一種錯覺,方應物是有意接近自己,就好像戲文裡富家女倒貼窮書生那種感覺。

    不過要說方應物主動巴結他李東陽,那簡直是開玩笑,他李東陽無權無勢有什麼值得巴結的?方應物的父親、岳父、外祖父、業師哪個不是響噹噹的人物,犯得上巴結他李東陽這冷板凳麼?

    莫名其妙的李東陽想了好幾年,終究也沒想明白方應物抽什麼風。不過李老師是一個豁達的人,看這方應物沒什麼惡意,便也坦然受之了,這總不會是壞事。

    見方應物坐定了,李東陽詢問道:「聽說你近日上疏,要請假回鄉為商前輩祝壽?」

    方應物答道:「是有此事。」李東陽點點頭:「若朝廷准了假,或可一起同行。」

    「同行?」方應物沒明白。李東陽解釋說:「聽說朝廷有意命我去淳安縣,探視慰問商前輩。」

    方應物聞言無語,自己與其說是請假,不如說是請求為使節,更進一步說是找借口索要官職,讓朝廷大佬們給一個痛快。

    如果確定讓李東陽做這個使節,那還有他什麼事?官員這身子都是屬於社稷的,有誰聽說過朝廷無緣無故給官員准假三個月?

    李東陽猶豫了一下,然後又對方應物道:「你是不是很想回鄉探望商前輩?若是如此,我辭掉此事就是。」

    方應物連忙說:「這怎麼使得?學生怎可叫老師相讓?」

    李東陽不以為意,笑道:「你這話言重了,這算什麼相讓?這是君子成人之美,再說南下探望之事,你確實比我合適。」

    方應物很感激的致謝:「那恭敬不如從命,在此謝過老師了。」

    李東陽本質上還是個君子,被方應物「巴結」了這麼久,總要賣回去幾分人情才會覺得心安。

    便又囑咐方應物道:「我今日在宮中還聽說,令岳已經起復為次輔,今天已經開始入閣視事,倒要恭喜他了。你要想做使節衣錦還鄉,還是趕緊去找令岳說項為好。」

    劉棉花的起復程序走完了?方應物心有所思,嘴上仍道:「今日看望老師,其他是不急。」

    不過從李東陽這裡出來後,晚上還是要去劉府一趟,把探望商相公這個差事要到手才好。

    其中道理很簡單,一個被朝廷派去探望前首輔的人,官職必須要清流啊,不是翰林也得是科道禮部什麼的。有誰聽說朝廷會派什麼知縣、通判當使節?(……)

    ps:晚上力爭再來一發,先求幾張月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