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大明官

正文 第三百六十一章 真相大白(上) 文 / 隨輕風去

    貌似風波再起,好戲還在後頭,準備散伙的群臣齊齊停住了腳步,瞅向還在中間擺「謝恩」姿勢的方應物太后這次竟然要罩著方應物?

    在歷史上,不是沒有賢明的太后出面保護忠良,但本朝這位周太后是個什麼貨色,朝臣都心知肚明,與賢明兩個字萬萬沾不上邊。

    而且甚至相反,粗魯、無禮、刁蠻、自私這幾個字用在周太后身上那簡直再恰當不過了。這樣的人本該出現在農家小戶裡當三姑六婆,但卻因緣際會的坐在了太后位置上。

    話說周太后給朝臣帶來的麻煩真不少,前文介紹過,大明朝第一次大臣集體伏闕就是因為周太后引發的。

    所以這個讓人不省心的太后常常讓執政大臣哭笑不得,並仰天長歎一句:「先帝是怎麼瞎了眼才看上周太后的?」

    當然,周太后對社稷也不是不重要,甚至不可或缺的相當重要。周太后最大的優點就是十分鍾愛長孫也就是太子殿下,並親自撫養,若無周太后這顆大樹在內宮保護著太子,只怕有明君之相的太子早被萬貴妃暗害死了。

    出於這點考慮,所以朝臣對周家胡鬧的容忍度很高,生怕把周太后氣出三長兩短後,太子在宮中沒了最大靠山就要倒霉,那時候江山社稷就不穩了。

    閒話不提,卻說此刻所有人都產生了疑問,這樣的太后若夥同天子與大臣作對,那是在認知範圍之內並經常見的。但怎麼會為了大臣與天子對著幹,並為了正義而出面袒護某大臣?

    其中必有好戲。不,必有緣故就連本已站起來的天子也重新坐回了寶座。

    文淵閣大學士劉棉花忽然衝上前去。疾言厲色的對方應物斥道:「說!你到底如何蠱惑了太后?不然休怪朝廷治你一個欺君之罪!」

    方應物仍然不說話,只是低頭不語,劉棉花見狀,便正氣凜然的說:「老夫今日斗膽要代林尚書在這裡審一審你!少不得要大義滅親!

    你說汪直主動數次進天牢找你密談,你不想見也無可奈何,這委實令人難以理解!那汪直又不是花癡,無緣無故的怎麼會對你糾纏不休?你許給了他什麼好處?」

    聽到花癡二字,眾人沒什麼感覺,唯有天子無意識的撇撇嘴。用嘲弄目光的掃了群臣幾眼

    如果說林尚書是第一審,倪御史是第二審,那劉棉花這次就是第三審了。相比之下,第一審的林尚書是有意袒護,所以問的浮皮潦草;而倪御史審的就比較深了,甚至迎合天子做誅心之論;至於劉棉花這次,看來更加深入。

    方應物長歎一聲,答道:「因為在西廠時做了一個夢。」

    聽到這裡,從天子到大臣微微訝異。因為這個答案實在很奇怪。完全沒有讓任何人意料到,是一句本來很常見卻不該屬於這個場面的話。

    劉棉花也愣了愣,繼續詢問道:「是什麼夢?」方應物慾言又止,過了一會兒才很糾結的說:「夢到了一位老者。」劉棉花立刻呵斥道:「不要賣關子。自己全部說完!」

    方應物繼續答道:「這老者面目不甚清楚,不過自稱是老慶雲侯,托夢前來。」

    此言既出。滿殿人又一次訝異。眾人知道,方應物嘴裡的所謂老慶雲侯。大概指的就是當今天子生母周太后的父親,也就是天子的外祖父周能。

    周家本是京郊普通農戶。先帝英宗皇帝出外打獵時闖進了周家,遇到年幼時的周太后。而當時周太后面對英宗皇帝的表現有點潑辣,反而引起了英宗皇帝的興趣。

    此後英宗皇帝便把周太后帶進了宮,然後生下了當今成化天子。這故事堪稱是古代版的飛黃騰達野蠻女友,或者是「刁蠻少女誤上大明總裁」。

    只不過在成化天子登基之前,周太后的父親周能就去世了,這個慶雲侯是成化朝初年時追封的,所以稱一聲老慶雲侯。

    可是問題在於,死了二十幾年的周能與方應物的境遇有什麼關係?

    已經消停半天沒有露面的倪御史忽然上前一步,對天子奏道:「方應物敢在君前妄言鬼神之事,實屬妖言惑眾,理當問罪!」

    如果沒有一個合適的由頭,在天子面前胡亂說起托夢的行為很不妥當。鬼神星象之類的事情對皇家而言是很敏感的事情,亂說話稍有差錯就是一項大罪。

    方應物當然不肯認賬,連忙喊冤叫屈道:「陛下明察!臣本不想說,方才也隻字不提,可實在是要被逼著說出來!如何能是有意妖言惑眾?」

    劉棉花看天子沒有做出新指示,便對二人分別道:「倪大人先退下,方應物你繼續說。」

    方應物一邊整理思路,一邊慢慢的說:「老慶雲侯前來托夢,說是想叫在下幫著尋找小兒子。」

    在寶座上面無表情的天子此時忽然微微動容,忍不住驚訝的「咦」了一聲。他的母親周太后排行居長,共有弟弟三人,方應物所說的「小兒子」,自然指的就是周太后幼弟,小名叫做周吉祥。

    話說當年周吉祥出世後,母親便去世了,所以這個幼弟由長姐周太后拉扯著活了下來,一直到周太后進了宮才分離開。

    後來周太后生下了當今天子,在登基後,周家便驟然顯貴發達。周太后父親周能被追封慶雲侯,長弟、次弟也各自封有爵位官職。

    但唯有幼弟周吉祥卻在早年離家失蹤了,一直到如今仍然杳無音訊。論起感情親情,周太后與親手扯大的周吉祥自然最親近,多年來對這個失蹤的幼弟無比思念,而且周太后現在年紀大了,更懷念年輕時的人物事跡。

    天子是個孝順的兒子,也很體量母親心思,這些年連連下過很多聖旨,命令京師以及附近州縣大加搜尋周吉祥的下落,但多年來始終沒有找到人。

    不成想,今天卻從方應物嘴裡聽到了這個事兒,難道有線索?到底是故弄玄虛胡言亂語,還是真煞有其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