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大明官

正文 第十六章 寡婦門前是非多 文 / 隨輕風去

    結束了與縣尊的談話,方應物走出縣衙二堂,仰天長歎一聲。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說,他有點心急了。這並不是說他和汪知縣談崩了,恰恰相反,是達成了默契和意向的,但其中意味不同。

    他對汪知縣說要變被動為主動,要從等上門轉變為積極走出去,要佔領輿論陣地,要培養扶持自己喉舌,要善於進行形象策劃和包裝

    等等等等,說了很多,說得很透,說的很直白。最後造成一個結果,雖然汪知縣迫於名譽的誘惑半推半就了,但溫情脈脈的友好往來變成了**裸的互相利用,這明顯是自己交淺言深了。

    關係有多深,話才能說的有多深。關係不深的,有些話就是不能說,該客套就要客套,該講究的分寸還得講究,太直白露骨就顯得很功利;若關係深了,那麼有些話就該直說,如果遮遮掩掩的不說就那是虛偽。

    方應物默默反思,自己方才有點像炫耀糖果的小孩子,忍不住把自己所想出的東西一股腦倒了出去。既缺乏對火候的掌控,又缺乏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的沉穩功夫。

    他此刻意識到,這是過於自信的心態驅使自己選擇了急功近利的做法,雖然在最短時間內打動了汪知縣,卻使自己在他心中的形象低了幾分,發自內心的人情和好感度應該是下降了。以後在人際交往中,還是要注意這些細節和分寸。

    不過方應物遺憾歸遺憾,但不後悔。萬事都是有得必有失,他想要急迫的改變生存現狀,那就不得不如此,他沒有本錢拖拖拉拉和文火慢熬。

    手握汪知縣慷慨相助的五兩紋銀——這是獎掖人才的讀書之資,方應物離開了縣衙。路過儀門門房時,那徐門子卻「好心」告訴他,方才有兩伙下人前來打聽消息,確認了他進去拜見知縣的消息。

    方應物心知肚明,必然是昨晚自己抬出知縣當護身符,某些人上了心,特意使人來確定情況。不過他已無意在縣城繼續逗留了,未來三四個月裡,他的主要任務就是認真讀書,溫習功課,等待秋季的縣試。

    頂著四月底的陽光走了十里山路,方應物又回到了上花溪村,在村外遇到不少下地的村民。

    此時方應物明顯感到,村民對他的態度與從前非常不同。別人見了他,總是恭敬的叫一聲「小相公」,然後行注目禮,彷彿提前享受到了秀才待遇。想想也知道,八成是前面先回村的那些村民把他在縣衙裡的事跡大肆渲染了一遍。

    對深山裡的村民而言,縣太爺那就是令人敬畏遙不可及的大人物。方應物能與縣太爺不卑不亢侃侃而談,得到縣太爺的欣賞,同時輕輕鬆鬆便把譚公道這樣的老衙役徹底打入了十八層地獄,當然很了不得,是他們不敢想像的,不愧是秀才家出來的人物啊。

    虧得方應物在縣城時,沒有把被知縣私下裡接見的事情透露給族人,不然更是轟動了。

    回到家中,面對家徒四壁的窘狀,方應物發現讀書也不是個容易事情。想在科舉道路上走下去,時時溫習經義是必須的,但家裡那兩本破書都是話本詞話,派不上用場,科舉可不考這些。別說他家裡,全村只怕也湊不出幾本聖賢書。

    若是到了考試時候,找族人們籌措筆墨路費等費用倒還可以,但平時就去別麻煩人了。雖然手裡倒是有五兩銀子,但那是要作為考試費用留著的,現在還是省著點的好。

    想來想去,也只有鄰村中花溪村社學那裡有書可以讀。但方應物沒有興趣繼續在社學裡上課,和一群十來歲的幼童做同窗實在不好意思,在這裡上過七年已經夠了。所以他只想著從社學塾師那裡借來書,自己回家慢慢複習就好。

    淳安縣號稱文獻名邦,所以社學教育還算可以,就是花溪這種偏僻山鄉里也建了社學,專供上中下花溪村的幼童發蒙。得益於此,方應物才敢在知縣面前說「四書都學過一遍」。

    不過沒有什麼秀才相公願意到花溪這種窮地方社學擔任塾師,所以花溪社學塾師目前只由所在的中花溪村一個王姓老童生擔任,也是同村王大戶的族親,方圓十里內都尊稱一聲王先生。

    日頭西斜,方應物從窗戶裡看到堂弟方應元進了院子,便招招手把他叫過來問話:「王先生這幾日在社學裡麼?我要去找他借書看。」

    方應元不知怎的,對越來越陌生的堂兄有莫名的敬畏,如實答道:「都在的。不過堂兄被王先生逐出來的,想去借出書來只怕不容易。」

    不就因為叔父搗鬼,欠了點束脩錢麼?方應物想道,先去問問看,如果實在沒法子,說不得要送點禮了。只怕知縣贈送的五兩銀子要派上用場,稍微破開一點估計也夠打發那貪財小氣的王先生了。

    又過了一日,方應物實在想不出別的法子,只好與堂弟一同前往中花溪村。方應元去社學,方應物則逕自去了王先生家中商談借書的事情。

    在院外,瞧見院門半掩半開,方應物立在門前,舉起手正要敲門。忽的院門從裡面打開,衝出個人影,帶著些許香風和哽咽聲音,一頭撞了過來。

    方應物猝不及防,被撞了個正著,下意識伸出手去,卻抱住了一團軟乎乎的身軀。意識到這是個年輕飽滿的女人,方應物感覺自己腹下三寸幾乎條件反射的蠢蠢欲動,不愧是極度敏感的童子身,幾乎一點就著。

    但方應物終於還是將對方扶好,並主動後撤兩步,便立刻認出了她是王先生的女兒蘭姐兒,比他年長三四歲,從小在社學讀書時就認識的。後來蘭姐兒嫁到了下花溪村後便不常見到了,不知為何今天又出現在娘家這裡,最近似乎不是逢年過節回娘家的日子啊。

    搜索記憶後,方應物愕然發現,原來這位蘭姐兒還是另一個方應物童年時的夢中情人,難怪方纔那一瞬間身體反應如此強烈。

    此刻王蘭眼睛紅腫,顯然是剛剛哭過一場,方應物為避免她糾結起摟摟抱抱的事情更尷尬,主動施禮問道:「蘭姐兒因何哭泣?」

    誰知才問出口,王蘭淚珠子又落了下來,以手捂面斷斷續續抽泣起來。她站在門洞裡擋著路,方應物便進不去,只能束手無策的站在門外看著她哭。實在不明白發生了什麼事情,勸也沒法子勸。

    方應物正撓頭時,又一聲冷哼,從他背後傳進了耳朵中。轉頭看去,居然是王大戶家的小娘子。

    王小娘子出現在這裡絕非是偶然,從方應物進了中花溪村,有人瞧見後就去王大戶家通風報信,這世道永遠不缺拍馬的人。所以王小娘子才會及時現身,精準的看見這曖昧一幕。

    「秋哥你太讓奴家失望了,以後不要指望我幫你說好話!」王小娘子氣咻咻的指責完後,憤怒的轉身走人,一如前幾次那樣乾脆利落。

    她實在太氣憤了,方應物寧可去調戲那個寡婦,也看不上她麼?她哪點不如蘭姐兒了?

    方應物歎道,好像見過她三次,每次都是她怒氣沖沖的轉身走人,這小娘子脾氣真大,也忒愛生氣了。可這次真是極度狗血的誤會啊,只有最老土的電視劇才會編這種場景。

    想到這裡,他下意識對著背影叫道:「王大小姐你聽我解釋!」

    叫完又後悔了,方應物忍不住輕輕的給了自己一個小嘴巴,「說的這叫什麼話,又不是夫妻情人,最多就是債務關係,犯得著跟她解釋什麼?」

    再次轉過頭,方應物這才注意到,對面蘭姐兒一身俏白,分明是孝服,看這孝服款式,應該是她丈夫亡故了?而且孝服樣式頗舊,邊角都有所磨損,看來穿了有一陣子了。

    此時她標緻耐看的臉蛋兒哭起來真是梨花帶雨我見猶憐,六七分的相貌也變成**分了。方應物還注意到她胸前飽滿的輪廓顫顫抖抖,能充當別人夢中情人,果然是有真本錢的。

    方應物默念幾句君子有道,費勁把目光收回來,總算明白王小娘子為何看了這場景就氣急攻心。

    寡婦門前是非多,俏寡婦門前是非更多,俏寡婦門前有美男子的話,是非多上加多。自己偏偏就站在了這門前,難怪王小娘子要誤會。

    方應物心虛的看了看左右周圍,遠處似乎還有人在指指點點,為了避免事態進一步擴大,他也要溜之大吉。卻見王塾師從房中出來,站在王蘭身後喝罵道:「你這不孝女,夫亡不去守節,還有心思在這裡勾三搭四麼!」

    王蘭越發悲痛,蹲在地上放聲大哭,方應物隱隱明白了什麼,敢情此時蘭姐兒並非為了丈夫哭,其中似乎另有隱情。

    看著女人垂淚於心不忍,好歹也是小時候認識的,方應物便對王塾師勸道:「這是自家女兒,王先生有話好好說,何必惡語傷人。」

    王塾師沒好氣的說:「我管教女兒,與你何干?你在這裡作甚?難不成想壞了我家女兒貞節麼?」

    此人簡直不可理喻!方應物氣的要拂袖而去,這時又兩個僕役飛快跑了過來,遠遠叫道:「方家公子!我家老爺有請!」

    不消說,中花溪村裡能稱得上老爺的,也只有王大戶了。方應物不想去見債主,對這兩個僕役苦笑道:「在下可以不去麼?」

    其中一個僕役老實的答道:「老爺吩咐了,方公子若不肯來,就強行綁了帶來。」

    ——————————————————————————————

    抱歉抱歉,因為涉及到後續劇情沒有想好,這章也一直拖著沒發,所以昨晚失言了,現在所欠一章,今晚補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