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香江教父

正文 第705章 工業光魔之殤(一) 文 / 機房裡的豬

    電影特效除了技術複雜外,其製作過程也非常繁雜,簡單點來說吧,我們在電影院裡看到的那些美輪美奐的場景、逼真的效果,都是大量人力勞動的結晶。{[}

    當然,現在科技發達了,許多工作可以用電腦完成,但電腦畢竟是冷冰冰的機器,它能精確得令人髮指,卻永遠代替人去判斷哪種是美、哪種是真實。一部電影的特效,要想逼真到讓觀眾信以為真,那就只有一種途徑——人工製作。一秒鐘的特效鏡頭,要動用一個上百人的團隊,把一幀一幀的照片,從0開始製作(一般情況下用25幀構成一秒,電影每秒幀數遠大於25)。這和衣服是一個道理,最合體的衣服,永遠是手工縫紉的,哪怕是阿瑪尼、夏奈爾這樣的頂級品牌服飾,也比不上頂級縫紉師的手工縫製。

    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美國的人工是世界上最貴的,所以在好萊塢裡,特效鏡頭的價格也一直居高不下。目前在好萊塢,特效鏡頭的價格是以秒計算的,平均8萬美元/秒,工業光魔的價格是9萬美元/秒,因為它擁有業內最好的特效師,也是技術實力最雄厚的特效公司。其次是光影特效,它的實力在業內僅次於工業光魔,價格也達到了8萬5000美元/秒。

    雖然平均8萬美元/秒的價格非常高昂,但相對於特效公司的成本,這個價格還是偏低的。孫子明自己開了家特效公司,所以他知道成本,如果不是在內地開設分公司,將大量的低端業務、也是最耗人工的工作外包給分公司,光影特效每製作一秒鐘的成本達到了驚人的7萬8000美元。正是依靠內地的廉價人工,光影的成本才控制在4萬2000美元左右,這也是當初《真實的謊言》特效按市價打9折,而詹姆斯·卡梅隆知道真實成本後,跟孫子明大吵一架的原因。

    換句話說,好萊塢的那些特效公司並沒有想像中的賺錢,它們的利潤只有5—8%之間,只有光魔那樣的公司才能達到10%左右。

    這也是工業光魔完成了技術開發,開始進入穩定贏利期後,盧卡斯不願意將股份分給員工們的原因。他為了工業光魔投入了所有的家產,給員工們提供了業內最好的待遇,到了收穫成果的時候,卻要將大部分成果拱手相讓,換成誰也難以接受啊?

    當然,如果沒有孫子明這個攪局者,或許盧卡斯能創造一個電影神話。因為就在《侏羅紀公園》沒有問世前,也就是1993年以前,工業光魔壟斷了好萊塢70%的特效業務,才讓盧卡斯能每年投入上億美元,對各項技術進行研發,遙遙領先於所有的同行。

    但在孫子明先知先覺地搶先進入電腦特效,又拉攏了斯坦·溫斯頓那位模型大師,經過七年的研發、花費近十億美元的投入,光影的技術已經與光魔差距越來越近,特別是《侏羅紀公園1、2》和《永遠的蝙蝠俠》一面世,立即打破了光魔的壟斷地位。特別是去年上映的《勇敢的心》,用電腦製作出了上萬人的戰爭場面,讓觀眾看得血脈僨張的同時,也宣告了今後大型軍事題材影片,光影將取代光魔成為製片商的首選特效公司。

    如今,光影在技術上與光魔相差無幾後,終於開始露出了它的獠牙,依靠它的整體實力和雄厚的資本,開始向光魔這位近二十年的霸主發起了挑戰。工業光魔也終於遇到了成立以來最大的麻煩,得力干將被人挖牆腳、傳統合作夥伴的業務讓人搶,而始作俑者就是當初他們拒絕的投資者——china明。

    ……

    看著自己公司一手培養出來的技術骨幹,一個個收拾好自己的東西、抱著紙盒箱離開,驕傲的盧卡斯終於有點坐不住了。

    對於成立了近二十年的光魔來說,走幾個技術骨幹不算什麼,每年都有人辭職去自己創業,好萊塢裡2/3以上的中小型特效公司,都是出自昔日光魔員工的手筆。那些大名鼎鼎的人物走了更好,正好把職位空出來,讓給有活力的年輕人。特效靠技術更靠創意,再好的經驗和技術,都比不上那靈光一閃的靈感!china明那混蛋,就是鼓搗自己看走眼的電腦技術,拉平與光魔的技術代溝的。

    但可怕的是這種赤/裸裸的、不惜工本的挖牆腳!

    那個華裔小子也不知吃錯了什麼藥,只要是光魔的人,不管是高管還是一般的技術人員,他是來者不拒,一律給予比光魔高10%的待遇。如果他挖的只是那些高管,盧卡斯還巴不得,可他不但要高管、連普通的程序員都不放過!

    用他們新任總經理、原米高梅總裁本傑明·裡諾的話來說,我們光影特效公司,不追求商業利潤,我們追求的是視覺奇觀的創造!

    **!不就是china明那混蛋不差錢,想用錢砸出第二個工業光魔來嗎?別以為我不知道,那小子一直在把先進的特效技術,移植回他的大本營——中國內地!只要他全盤移植了好萊塢的特效技術,他的香港光影集團,就能在亞洲成為影視霸主!

    亞洲啊,那裡有數十億的人口,哪怕是只有1/100的人進電影院,那混蛋都能成為世界電影之王!

    亞洲啊,盧卡斯突然覺得自己眼光太淺薄了,當初那混蛋提出入股,自己為什麼不答應呢?即使不答應,為什麼小看人家,不時刻盯著他呢?他能在人工廉價的中國內地設立分公司,自己為什麼沒想到呢?

    可是這世界上,根本沒有後悔藥,以盧卡斯的驕傲,也不可能去服那個軟。他索性一直在等,在等著孫子明幫他清理公司,將那些已經跟不上形勢的人清理出公司!

    等辭職潮上演到**時,連他最忠誠的追隨者——約翰·諾爾他們都開始動搖了時,盧卡斯也終於等到了他想要的時機,公司那些身居高位的老臣子都走了,他也終於拋出了他的改革方案——移植工程領域的項目負責人制,將公司的股份變相分給員工。

    「對,比如約翰·諾爾是《再生俠》的特效項目負責人。那麼公司將以技術專利、設備作為股份,而約翰的團隊則以人力入股,大家共同完

    完成這個項目,按股份分紅。」

    會議室裡一片沉默,連約翰·諾爾也默不作聲,這確實是個不錯的利益分享方案,但那些專利、設備如何計算股份?

    盧卡斯這一次沒和上次那樣粗暴,耐著性子解釋起來,「我們可以這樣計算,以大家的薪水算成人力成本,以公司的開支當作公司的成本,雙方以各自的成本當成股份。當然,大家的薪水還是照舊發放,只要按銀行利息支付給公司利息……」

    特效的成本主要是兩塊,一塊是技術的研發投入,另一塊是人力成本。大家低頭交頭結耳一陣,有些人還掏出計算器飛速地計算,沒幾分鐘就明白過來,等於是公司比照光影給大家加了12%的薪水。

    能留在公司的人,要不是對光魔有強烈歸屬感的人,要不就是瞄準了空缺出來的職位。如今盧卡斯主動給大家變相加薪,自然贏得了熱烈的掌聲。

    盧卡斯聽到掌聲,心裡也長出了一口氣,公司內部穩定了。那個小混蛋把分公司建在中國,不就是因為那裡的人力成本足夠低廉嗎?這有什麼關係,他能出兩萬美元的年薪,我就出四萬!他挖我的美國員工,我就挖他的中國員工,忠誠是因為背叛的代價不夠!

    也確實如他所想,當他派人去杭州光影特效公司挖人時,開出四萬美元的年薪,香港光影集團特效(杭州)公司的員工開始人心浮動,即使公司裡甚至請來律師出來指出跳槽的嚴重性,也不乏悄悄離職的員工。在中國內地籌建分公司的人也聽從那些新員工的建議,將分公司選址在北平,給首都的父母官送上一份大政績。至於律師提醒的法律風險,盧卡斯和負責工業光魔(北平)分公司的斯科特都嗤之以鼻,那是一個落後的**社會。在那個國度,權力是大於法律的!

    世界電影特效之王——工業光魔將在遙遠的北平,投資三億美元建立分公司,消息在國內轟動一時,甚至轟動了好萊塢。盧卡斯也因此成了力挽狂瀾的英雄,而本傑明·裡諾領導下的光影特效則淪為了笑柄——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難怪他會被米高梅辭退!

    技術是現成的,只要把設備運過去,就能將成本降到原來的2/5左右。這簡直是天上掉餡餅,樂得盧卡斯做夢都在笑,恨不得給孫子明送一個大花環,以感謝他對工業光魔的事業,作出的傑出貢獻。

    時間就是金錢,工業光魔(北平)公司立即開始籌建,它的理論成本也急劇下降,也開始到處交易拉業務,而受到挖牆腳影響的光影開始全面敗退。

    已經讓光影搶走的業務,是不可能再翻盤,但沒被它吞下的業務卻如潮水般湧入光魔——《超時空接觸》、《水銀蒸發令》《蛇眼》《巨猩喬揚》《銀河追緝》《魔幻小戰士》……全是要靠特效支撐的大片,總合同金額達到了6億7850萬美元。如果按光魔現在的成本計算,它們將贏利3億美元以上,光魔即將成為美元印鈔機!

    正在忙著《阿波羅13號》特效製作的孫子明,也一直在關注此事的進展,當聽到化部幾位高官出席工業光魔(北平)公司的開業典禮時,不知道自己是該哭還是該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