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香江教父

正文 第686章 差人跑腿 文 / 機房裡的豬

    片場裡有點雜亂,幾百號人圍著一個巨大的船體在忙碌著,孫子明和一身大汗的詹姆斯·卡梅隆坐在船頭聊天,不遠的地方,還站著怒色未平的吉爾女士。

    沒幾分鐘,道格拉斯捂著電話小跑過來,低聲道:「boss,鵬打電話來說,台灣的另外兩所大學也答應了您的條件,錢現在給他們嗎?」

    正在跟詹姆斯商量,以後如何把這裡開發成主題公園的孫子明隨口道:「給他們,讓鵬打電話給史蒂夫,我打好了招呼的。」

    道格拉斯有點肉疼地提醒道:「boss,鵬的意思是,要不要搞個儀式之類的?那可是三億美元啊!」

    三億美元?剛和吉爾吵了一架,又悶著頭拍片不知道外面世界的詹姆斯眼睛都綠了,連忙問怎麼回事,聽完後勃然大怒:「**!你有錢捐給學校,為什麼卡我的預算?」

    孫子明還沒開口,旁邊的吉爾冷冷道:「那是他自己的錢,別說捐給學校,就是扔到大街上,你也管不著。電影是公司投資的,你花的每一個美元,都必須按計劃來!」

    「好了,別扯淡了,那是我妻子的錢」,孫子明解釋了幾句,才說起這次來的主要目的。

    「卡梅隆,我想在適當的時候,將電影公司上市。我要支撐一所私立大學的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

    公司上市當然好,大家可以拿期權,可以大賺一筆,但近幾年上市,詹姆斯還是有點不捨。這小子眼光太好了,挑中的影片太賺錢了,簡直跟搶錢一樣。不過,他也有疑惑。雖然自己名聲很大,但賺錢能力明顯不如克裡斯·哥倫布,那傢伙可是一千五百萬投資,能拿兩億多票房的超級猛人,為什麼這小子如此看重自己,特意跑過來問自己的意見?

    這怎麼能比?克裡斯·哥倫布是大導演不假,而你將是世界之王!

    可這話又不好說,孫子明只好苦笑道:「卡梅隆,克裡斯是我帶出來的,他現在有點盲目崇拜我,而你是我的夥伴。公司遲幾年上市,確實能讓市值更高,但我等不起。」

    見詹姆斯想問什麼,孫子明打斷道:「我知道你想問什麼,那些東西我做不了主,能自由支配的,只有香港和美國的公司。就這兩家我絕對控股的公司,我還得徵詢你們的意見,公司是大家的,不能因為我股份多,就不徵求你們的意見。」

    詹姆斯工作起來不太關心電影以外的事,但吉爾畢業於耶魯商學院,對政經新聞非常敏感,而且會去深入研究。見他還想追問,吉爾連忙踢了他一腳,替孫子明解釋道:「你不看電視的?西伯利亞至遠東的油氣管道,明的夥伴們就向美國銀行貸了三百億美元,你以為貸款不要抵押物的?」

    好像是這麼回事,詹姆斯拍了下被踢疼的小腳,見前妻眼裡有異樣神色,稍一過腦子就知道她在想什麼。不就是公司上市,大家可以拿期股嗎?切,明那麼多錢都捨得捐出去,還會虧待自己的員工?哎,不對,自己不是員工,自己是公司的合夥人,根本不是她們這樣靠boss賞識的小角色!

    意識到自己是公司合夥人,詹姆斯·卡梅隆也放下心裡的工作,開始關心起公司的事來,「明,有了上市方案嗎?員工的期股怎麼計算?」

    孫子明接過吉爾遞過來的摩爾煙,抽了一口覺得味道不對,掐滅了換上自己的『大中華』,吸了兩口才解釋道:「現在只有意向,等大陸政府同意了我的辦學方案,才會讓喬治他們去準備正式方案。哎,吉爾,你是耶魯畢業的,能幫我去跑一跑師資的事嗎?如果那邊同意了,我想在耶魯聘請些管理人員和教授。」

    吉爾多精明的人,一聽孫子明的請求,立即明白他想幹什麼了。

    孫子明也不否認自己的想法,感歎道:「對,我讀大學時,有個中國古代學的老師在課堂上,講敘美國的民主思想。他連美國都沒到過,我真不知道他哪來的自信,就憑一些留美人士的筆記和閒聊?」

    啊?沒去過中國的吉爾,驚歎道:「什麼?上帝啊,你們那可真自由!那位老師要是在美國,他會立即被解聘,嚴重的話還要上法庭的。」

    孫子明的回憶,讓詹姆斯·卡梅隆也驚訝地張大了嘴,在美國確實有學術自由,但也是受法律限制的。

    美國大學教師在課堂中,不能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學生,對有爭議的問題必須保持中立,更不能對專業領域以外的問題,隨意發表言論。教師的責任不是為學生解決哲學或政治學中的爭端,也不是向學生推薦、灌輸任何觀點,而是盡量客觀地闡釋各種觀點,讓學生瞭解人們對問題的各種看法。

    換句話說,學校老師以外的人,可以向學生自由宣傳自己的觀點,但老師絕對不行。因為老師的職業特殊,在學生那裡有天然的優勢,由他們去宣傳某一種觀點,對於其他持不同觀點者和來大學接受教育的學生來說,都是不公平的。事實也證明,一些看似無限正確的東西,在現實中是完全行不通的。

    孫子明也感歎道:「無知者,才能無畏啊!我們的國家還處於人治階段,我可不想畢生的心血,毀在一些無知者的嘴皮子下。」

    沉吟了一陣,吉爾問道:「明,大學由你出資興建,由你控制嗎?」

    這話有意思,孫子明聽完嘿嘿直樂,「吉爾,公司也是由我創立,而且還絕對控股,我什麼時候強行通過自己的決定了?現在的光影集團,與其說是受我控制的,還不如說是喬治在控制。學校也是一樣,聘請了校長後,除非他損害了學校的聲譽、利益,或是違反了法律才會被解聘。學校的日常管理,那是校長的職權範圍,大事再由他和校董會做主,我就一個導演,哪懂那些事啊?」

    吉爾又追問道:「明,校董會的成員呢?」

    &

    nbsp;孫子明不知道她究竟想知道什麼,但還是耐心解釋道:「我是出資人算一個;當地政府會低價甚至是無償提供土地,他們也算一個;我的一些合作夥伴,也會提供資金,他們也會算進來。另外,我想讓學校裡的教授也參與進來,並且人數要佔半,實現真正的教授治校、學術自治。」

    吉爾越聽神情越嚴肅,繼續追問:「那你準備投資多少呢?明,辦大學可不是開公司,經營不下去了就宣佈破產。如果發生那樣的事,將會影響到學生們一生的。恕我直言,你們華人並不熱衷於投資教育事業,他們更喜歡把錢留給後代。」

    提到這事,孫子明也正色解釋,指望她去幫自己,就要把底透露給她。

    「我有生之年,會投入我一半的資產,等我去世的時候,絕大部分財產都會捐給學校。我現在已經籌集了四億美元,作為大學的籌備和土地購買,三年內,我再追加十億美元基礎建設資金。」

    吉爾立即聯想到公司的上市計劃,孫子明也點頭道:「沒錯,我就是這麼想的,公司上市後,我會將融資來的錢注入學校。我的夥伴們也很支持我,表示這三年的個人分紅都會大部分捐給學校。三年以後,光影集團會完成大部分收購案,到時集團給我的分紅和電影公司的分紅都會注入學校。」

    吉爾興奮起來,賺錢哪有參與建設一所大學有意義,而且極有可能是未來的世界級名校?詹姆斯·卡梅隆也興致勃勃,急切道:「明,你是拍電影出身的,肯定會建立電影藝術學院吧?」

    「那當然,我準備在學校裡建一個藝術學院,我們香港的集團有三個大型影視基地,正好讓學生們學以致用。哎,以後到那去兼個客座教授,帶幾個學生?」

    雙手烏黑還有油漆污漬的詹姆斯·卡梅隆,毫不遲疑地搖頭,「沒興趣,一百個學生裡,最多一個能聽懂我在說什麼。不過,大學成立時,我可以把自己的工作筆記捐給你。嗯,如果有才華出眾的,我可以幫你帶一帶。」

    「一言為定?」

    骯髒的手與乾淨的手拍了一下,詹姆斯的思維突然跳到了電影上,問道:「明,你那個梅爾帶領起義軍衝向英格蘭軍隊的鏡頭,是不是參考了《自由女神引導人民》?還有,梅爾奔走四方時,明顯有中國畫寫意的韻味,那些畫面你是怎麼想出來的?」

    這可是孫子明最得意的地方,那些改動讓《勇敢的心》提高了一個檔次,在注重人的基礎上,觀賞性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一見兩個電影瘋子開始比劃,吉爾連忙打斷道:「明,我去幫你聯繫,以後在校史上能記錄我的貢獻嗎?」

    啊?孫子明和卡梅隆驚訝地看著吉爾,光去學校跑一趟,就想記入校史?

    詹姆斯·卡梅隆突然想到了什麼,急忙道:「當然,我覺得你應該去參與籌備,這麼偉大的事情,比當監製有意義多了!」

    孫子明也想起了什麼,吉爾會對參與一個化古國真正的大學建設動心,那些各大名校的教授、學者呢?當耶魯大學的校長,幹得再好也不過是校長,哪有把自己的銅像塑在另一所名校裡有成就感?

    「yes!吉爾,如果你能說服你們校長去我那當校長,我可以讓你當他的助手,負責一所大學的籌建,以後作為學校的創立者記入校史。當然,前提是你要先監製完《泰坦尼克號》,公司裡沒人能搞掂你前夫!」

    吉爾毫不猶豫地伸出手,也與孫子明擊掌,「成交,我去說服萊校長。他當耶魯的校長,哪有創立一所注定要成為名校的大學更有意義?」

    孫子明大喜過望,不惜下重注道:「吉爾,你要是能說服理查德·查爾斯·萊先生,我會以你的名字命名一幢教學樓,並且等你逝世後,在教學樓前為你塑像,以紀念你為大學作出的傑出貢獻!」

    「你等著吧」,興奮的吉爾轉身就走,準備去打聽母校校長的事。要說服一個人,就要瞭解他的一切東西,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投其所好。如果說服不了,吉爾還作了一手準備,去請前任校長。

    孫子明和詹姆斯也毫不在意,繼續談論如何借鑒東方化,運用到好萊塢電影裡。

    一直談到太陽下山,站在旁邊替兩人服務的道格拉斯才提醒道:「boss,您晚上要和羅琳女士共進晚餐。」

    詹姆斯被人打斷了談興,不悅道:「羅琳是誰?」

    孫子明這才想起愛丁堡的j·k·羅琳,自己答應了幫她出版的事來,連忙拉詹姆斯走人,「晚上去我那吃飯,給你介紹一位想像力極為豐富的作家!」

    作家——小說——劇本,詹姆斯連忙答應,但為難地看了下邋遢的一身。

    「沒事,路上讓他們準備一套衣服,到我家再洗個澡就是了。」

    「ok」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