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香江教父

正文 第640章 好萊塢裡的交易(五) 文 / 機房裡的豬

    孫子明被暴怒的妮可·基德曼趕出了她家,一進鬱金香樹林,卻得意洋洋地哼起山歌小調。甚至還坐在月光如水的樹林裡,開始抽起了煙。

    自己居然讓她成為了小母狗,太爽了,她可是好萊塢最漂亮的女人,未來的奧斯卡影后!看她那個憤怒的樣子,恐怕她老公都不敢射她一嘴,還讓她吞下去。

    不過,妮可·基德曼說永遠也不想見到自己,那是騙人的。男人不壞,女人不愛,這可是至理名言!為什麼說妻不妾、妾不如偷,就是因為刺激。女人也是人,照樣喜歡這種刺激!

    再說了,從她嘴裡問出了,自己為什麼不想當好萊塢的king?就證明了她有野心,也想成為好萊塢的大人物,而不是想成為一個偉大的演員那麼簡單。她能看上湯姆·克魯斯,毫不猶豫地嫁給他,恐怕除了那小子夠帥外,更重要的是看中了他夠精明。

    呵呵,越是這種命運不受自己控制的人,越是羨慕權勢。自己可比她老公有權勢多了,而且不是那種令人噁心的糟老頭子。

    得意了一陣,又抽了幾支煙,孫子明的思維,也慢慢地回到了妮可·基德曼提的那個問題上。

    原因很簡單,自己能射妮可這樣的女人一嘴,就是因為自己有權勢、權威,能讓她心甘情願地讓自己搞。如果自己在好萊塢僅是個小導演,別說妮可這樣的美女,就連佐籐佳代那樣的日本妞,也不會多看自己一眼。自己可沒有湯姆·克魯斯那樣帥,能讓女人們倒貼。

    成為好萊塢的king?別開玩笑了,這都什麼年代了,還想著那種權勢?再說了,這是全世界的電影天才聚集之地,自己不過是個靠記憶成功的半桶水!

    電影這東西,有時候很怪,一個優秀的導演加上一個優秀的團隊,能拍出一部優秀的電影,卻不一定能得到影迷的認同。

    就比如現在米高梅那倒霉鬼,即將開拍的《未來水世界》,放到十年後去看,仍然不失一部非常優秀的電影,但在它上映的時候就是不賣座也不叫好。兩億的投資,最後北美票房居然才三千萬,要靠著以後十幾年的dvd租賃市場,才慢慢地收回成本。

    這就是市場的接受能力,這一點孫子明是有把握的,因為他記得那些能賣座的電影。但要當好萊塢的king,這還遠遠不夠。

    美國人不比華人,他們不但要賺錢,還要自由!

    就比如詹姆斯·卡梅隆,雖然招至旗下,但並不是自己的手下,而且自己的合作夥伴,這一點光影集團上下都這麼認為。要不是光影特效由他說了算,他才不會加入光影集團,最多是把那些特效放到這邊做,甚至他未來還會去鼓搗他自己的特效公司。

    而這個是最可怕的,因為這些天才有著創新的本能衝動。科技推動社會發展,而創新推動科技發展!

    自己即使把那些十大賣座電影全拍了,那又能怎麼樣?

    天才們總是能想出層出不窮的點子,逮住一點機會就能成功,就能成為你防不勝防的競爭對手。電影可不是其他行業,它靠的不是資金、技術,好萊塢也從不缺資金和技術,在這裡要想成功,更多時候靠的是創意!

    你可以想像嗎?一萬美元能拍出《鬼影實錄》;一台dv機能拍出《女巫布萊爾》;甚至一個演員能拍出《活埋》!

    好萊塢的成功,不單靠那些橫掃世界的大片,更主要的是靠一大幫的天才,層出不窮的天才想法;加上一大幫願意為電影事業奮鬥的狂熱分子,才鑄就了好萊塢的輝煌。至於那些金字塔上的超級明星、大導演,不過是這件華美衣服上華麗的裝飾而已。

    所以好萊塢的king當不得,也當不了!

    好萊塢發展到今天,已經不是任何一個人能控制的,甚至不是一個集團能控制的。自己想要在這裡呼風喚雨,最多是去控制它的某一項資源,而不是妄想將它納入自己掌握之中。

    這項資源,那就是電腦特效。因為它太燒錢了,只有自己這樣的超級大富豪,才能有雄厚了財力去研發。

    趁著現在工業光魔還沒能一手遮天,詹姆斯·卡梅隆又成了自己的夥伴,不惜工本地快速將電腦特效推向極致,再將這些成熟的技術移植回國。利用國內低廉的人工成本,又殺回好萊塢作低價傾銷,逼得對手無利可圖,最後讓自己來壟斷這個市場,就像英特爾、微軟那些壟斷公司那樣。

    這才是自己最應該幹的事,只有幹成了這件事,自己就會像英特爾、微軟樣成為it業的大佬。等到自己腦子裡的記憶用完了,即使無法再拍出《肖申克》、《阿甘正傳》那樣偉大的作品,也能照樣在這個圈子裡翻雲覆雨!

    當然,自己從好萊塢巨頭們那盜版來的工作室制,幫那些未來的大導演一把,讓他們提前綻放出耀眼的光芒,也會讓自己在好萊塢有眾多的追隨者。呵呵,雪中送炭才是最寶貴的友誼,克裡斯·哥倫布原來是什麼鳥樣,現在成了自己最忠實的手下,連綠油油的美金都不要,也想報答自己一把!

    孫子明在鬱金香樹林裡抽完一包煙,呆坐到凌晨兩點多,把那些不切實際的東西剔出腦子,明確了切實可行的思路,這才拍拍屁股回家睡覺。

    孫子明是睡得舒坦,蔣鵬和喬治卻還在辦公室裡激烈爭執。

    boss指使克裡斯那黑鬼,搞出這麼大的事來,雖然再次提高了他在好萊塢的影響力,對電影公司、乃至整個集團都有利,但肯定也會迎來對方的反擊!

    喬治除了『眼光』沒孫子明長遠,心眼兒可比他多得多,如何利用規則玩手段也嫻熟得多,甚至他還沒打電話過來,這鬼佬就想到了卡爾那老傢伙可能的反擊手段。

    &nb

    sp;可是在應對辦法上,喬治和蔣鵬爆發了衝突,兩人爭執不下。

    蔣鵬雖然在美國呆了這麼多年,骨子裡還是傳統觀念,崇尚聖君賢臣。明哥目光長遠,果敢堅定又不失寬厚,自己和喬治團結合作,有能力把集團打理得井井有條、穩步前進。卡爾那幫人不是想讓電影公司放棄演員經紀部嗎?那就讓紐約方面出資,組建一個經紀公司,暗中由明哥控制好嘍。

    對,人治是不可取,那是因為領頭的人不夠英明。但要是領頭的是聖主,小團體就能迅速壯大!台灣、南韓、新加坡的成功,就證明了那一套有道理的!

    喬治可不同,法治精神已經深入了他的骨髓,他承認目前由**oss獨攬大權是公司迅速發展的最佳選擇;他也承認由boss暗中操作經紀公司,能嚇得一幫競爭對手畏手畏腳,讓電影公司更迅速發展。

    但未來呢?

    上帝不可能永遠眷顧某一個人,天才如boss也不可能永遠不犯錯,神都會犯錯,何況boss只是個凡人?

    現在的光影,是靠boss的天才和寬厚凝聚人心的,形成了一個品牌神話,才讓各路人才趨之若鶩。一旦boss失去了光環,大家又習慣了聽他一人指揮,電影公司不可避免地陷入死地。

    那種將製片、導演、演員、編劇、甚至是幕後捆在一起的模式,早就讓好萊塢的經驗證明是落後的。那一套,在香港和中國內地、甚至是南韓國有用,那是因為它們的社會,還沒發展到美國這種發達程度。

    比方說吧,演員經紀部會找製片部,替演員要更高片酬和票房分成;導演找製片部想要更多的預算,將電影拍得更好;而製片部卻想壓低預算,提高影片贏利率,這就是一個不可能化解的矛盾。

    目前光影公司高速發展,高額的贏利帶來了豐厚的福利,遮掩了所有的矛盾。隨著公司進一步發展,演員會越來越多、導演也會越來越多,人一多就會有小圈了。一旦內部出現裂縫,就會有紛爭、鬥爭,發展到最後,哪怕是boss也無法平衡各部門的利益。

    「不,我們只要掌握好度,適當的時候,將演員經紀部**就可以了!」

    喬治無語了,卻又不能不耐心說服,這傢伙都說服不了,就更別想過boss那一關了。

    「鵬,我們不能說基因決定一切,但許多事情確實是由它主宰的。光影公司如果還是繼續走人治的路子,時間一長,人治成了公司的基因,未來想改變都不可能了。ok,你是電影公司的創始人,也是總經理,你能去調解演員部和導演部的紛爭嗎?」

    蔣鵬想反駁,又把話嚥了回去。克裡斯·哥倫布他們一幫導演,還有克裡斯·斯威夫特他們那幫演員,只聽明哥一個人的。自己的意見如果與明哥相左,人家鳥都不會鳥自己。

    「good,現在公司人少,大家又經常一起工作、玩耍,彼此之間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有矛盾也會讓友誼化解,基本不會鬧到boss那裡去。以後呢?四年前,只有boss和克裡斯兩個導演,現在呢?」

    喬治見蔣鵬沉默了,啜了口冰涼的咖啡,再次重複了一遍自己的理由。

    「導演想要更高的預算,演員想要更高的報酬,製片人想要更低的成本,這些矛盾根本是無法靠友誼和威信化解的。只有靠各方搏奕,形成相互讓步、妥協,這才是化解這些矛盾的根本辦法。鵬,趁著大家還一團和氣,該放手的東西就要放手,等到朋友變成了敵人,就什麼都晚了!」

    見蔣鵬還是猶豫不決,喬治索性道:「ok,我們不用爭執了,明天讓boss自己決定吧」。

    「ok「,蔣鵬也累了,反正這些大事,明哥的眼光是大家信服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