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香江教父

正文 第214章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三) 文 / 機房裡的豬

    何冠昌遲疑了一會,低聲問道:「聞懷,你確定?這消息一傳給中野,光影就要在日本市場扎根了。光影公司拍片的質量,可是不亞於我們嘉禾的。」

    鄒聞懷心中苦笑了一下,自己這位手下什麼都好,就是為人貪心了點,心胸狹窄了點。

    「照我的意思辦吧,沒了邵氏跟我們競爭,就得再找一個對手,否則公司上下會懈怠的。別忘了,邵氏就是這樣垮台的。」

    何冠昌心裡一懍,當初邵氏也是一支獨大,結果對員工越來越苛刻,作風越來越保守、官僚。最後,讓聞懷帶著自己一幫邵氏舊將,把那個龐然大物給掀翻在地。

    「行,我馬上去辦。」

    多年的手下、搭檔出去了,鄒聞懷續上根雪茄繼續思考。如今桌子支上了,得逼老何從德寶退出,把潘迪生綁死在德寶,這樣這張桌子才有三條腿。永盛?孫子明肯定會扶持的,那是他的天然盟友,這桌子就有了四條腿。至於徐克他們那批獨立電影人,那是第五條腿。

    如果在有生之年,真能看到華語電影與好萊塢並駕齊驅,也不枉自己在這一行奮鬥這麼多年!自己六十三了,錢這東西沒多少意思了,六叔不照樣開始做善事?自己沒他多錢,也沒他不講情面,財產肯定是要給女兒的,只能為自己奮鬥了大半輩子的行業,留下這點東西了。

    浮想聯翩的鄒聞懷,到吃午飯的時候,讓助理給叫醒了。

    「董事長,汪祖星先生來了,他說是您約他來的。」

    鄒聞懷看了下辦公室裡的壁鐘,這才吩咐道:「叫他進來吧,給我在樓下茶餐廳訂個位子,我們一會下去吃飯。」

    「是。」

    一會,汪祖星進來了,鄒聞懷起身與他握手,還親自給他沏了杯茶。金像獎與其說是由《電影雙週刊》創辦,還不如說是他創辦的。如果沒有他的努力,金像獎就真的象孫子明所說,不過是《雙週刊》的自娛自樂。

    汪祖星接過熱茶,坐在沙發上有點百味陳雜。自己辛辛苦苦地把金像獎搞起來,已經小有名氣了,哪知轉眼就跟自己沒關係了。自己也知道,那位孫導演說得對,金像獎要發展,必須要成為一個非牟利獎項。可這一天真的來了,怎麼又這麼難過呢?就像自己辛苦養大一個女兒,轉眼就嫁作了他人婦。

    哎,雜誌社自從社長和主編換人後,已經成了股東們爭權奪利的地方,沒了創刊時的專業和進取了。如果現在還是李社長主持大局,金像獎肯定還是社裡的,也一定變成了非牟利獎項,不會如此讓人垢病。

    收拾了下情懷,汪祖星放下茶杯,從公包裡拿出一疊資料,沉聲道:「鄒先生,這是金像獎這幾年的一些情況資料,現在移交給您。」

    鄒聞懷接過資料放在茶几上,《雙週刊》已經通過律師,向香港電影各個協會通報了移交決定。他是製作人協會會長,在新的金像獎主席沒有選舉產生之前,由他來暫時接手,這也說得過去。

    抿了口龍井茶,鄒聞懷笑問道:「祖星,李社長怎麼樣了?上次我看他在公園裡帶小孩,看起來好像精神不太好啊。」

    汪祖星歎氣道:「自從前年讓股東給趕下台後,他就一直沒高興過。他原本想重新創辦一份電影雜誌,可哪有人願意投資啊?就他那點稿費和積蓄,過生活還行,真要辦雜誌,租兩間辦公室都難。再說,專業電影雜誌已經有了《雙週刊》,再重新辦一份,哪有市場銷量啊?」

    鄒聞懷沉吟半晌,問道:「祖星,如果一份電影雜誌,只靠雜誌本身銷量,不靠贊助之類的,能生存下去嗎?」

    汪祖星搖搖頭,《雙週刊》面對的是社會精英、高級白領、專業影迷,因而對印刷質量要求相當高,成本、售價也高,所以銷量一直都不高。

    如果不是一些品牌投放廣告,根本無法生存下去。當然,如果金像獎還在《雙週刊》那又另說,單憑每年幾百萬的贏利,雜誌社就可以過得很好了。

    「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金像獎的贏利,是《雙週刊》的主要經濟來源?」

    汪祖星沉重地點了點頭,如今沒了這一塊的收入,雜誌社就要舉步維艱,鍾社長他們正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到處公關拉廣告。

    果然不出所料,這些情況與自己和那小傢伙猜想的一樣。鄒聞懷想了想,突然問道:「如果各大電影公司,每拍一部新片,都要在你們雜誌放一部分宣傳廣告呢?每部預算超過一定金額的大片,允許你們的記者跟隨採訪呢?」

    汪祖星一愣,半晌才回答道:「不可能的,他們都會優先考慮《明報》、《太陽日報》等主流媒體和娛樂報刊雜誌,普通影迷不會關注《雙週刊》這樣的專業雜誌的。」

    鄒聞懷笑了笑,這沒什麼不可能的,只要金像獎歸了電影圈,這事就可能了。

    「祖星,陪我吃個午飯,我有些事情還要請教你。」

    汪祖星看了下腕表,笑道:「那我就叨撓了。」

    ……

    兩人吃完午飯,又回到辦公室,助理沏了兩杯鐵觀音,又出去了。

    「祖星,不瞞你說,上午孫子明導演來找過我。他提出一個建議,想請李社長重新出山,創辦一份專業的電影雜誌,作為金像獎委員會的子公司。」

    鄒聞懷話還沒說完,汪祖星氣憤地問道:「那我們雜誌社呢?你們不能過河拆橋吧?」

    鄒聞懷笑道:「別急,等我說完。《雙週刊》已經爛了,成了一個唯利是圖的雜誌。我們準備接收你們雜誌社的

    骨幹力量,至於社長、主編之類的,我們就不要了。雜誌要你們自己養活,金像獎委員會一年分出一部分贏利給你們,資助你們派駐記者去台灣和內地。」

    汪祖星鬆了口氣,只要社裡幹活的人能保住飯碗,至於那些蛀蟲,那就跟自己沒關係了。難怪這老人上午問起那些事,只要雜誌是委員會的下屬雜誌,那些電影公司的電影拍攝,就會向雜誌社記者開放。雜誌社就可以辦一份面對普通影迷的八卦報紙,就可以兩條腿走路,用報紙的贏利來支撐雜誌的運營。

    對於電影公司而言,沒了那些亂七八糟的娛樂記者,他們根本不用擔心劇情洩露和狗仔隊的亂爆料,更不用擔心那些沒底線八卦媒體的造謠惑眾。對於電影本身來說,也會得到一次免費的宣傳機會,算是各有所得。

    想到這,汪祖星興奮道:「鄒先生,這本雜誌,將會是本港最具商業價值的雜誌!」

    鄒聞懷也鬆了口氣,放下了心裡一塊巨大的石頭。金像獎的評審,需要這麼一本專業的電影雜誌,而專業的就意味著曲高和寡。在這個商業社會,不能產生商業價值的東西,總是不能持久的。

    放下了煩惱的汪祖星陪著鄒聞懷聊,不知不覺中談話的節奏和內容,全部讓這老狐狸給控制了。

    「鄒先生,這樣行不通的。我知道我們香港人的毛病,他們根本看不起內地人,如何會同意內地電影也參加?」

    鄒聞懷狡黠地笑了笑,低聲問:「如果內地市場,逐漸向我們開放呢?允許我們與內地電影公司,合作拍片呢?」

    汪祖星張大嘴巴,自己雜誌社給他們耍了!光影公司宣佈不會參加沒有台灣和內地參與的金像獎評審,社裡就決定讓出這燙手的山芋。今天鐘社長讓自己來移交,就是想讓電影圈內訌,企圖從中漁利。原來人家是早有預謀的,就是想逼著雜誌社讓出主導權!

    鄒聞懷見汪祖星驚愕的樣子,再聯想起上午鍾社長的電話,就知道這傢伙把自己和孫子明想得太陰險了。

    「好了,我不留你坐了。去和李社長談談,如果你們接受我們的邀請,金像獎改革完後,我會向委員會建議,由你們來創辦這份雜誌。」

    「哎,謝謝鄒先生。」

    汪祖星興奮地告辭,在嘉禾還能按捺住激動,回到自己那輛破佳美車裡,笑得嘴都合不攏。鄒聞懷說的建議,那就是一定!四大電影公司,嘉禾、光影都同意了,德寶的第二大股東是何冠昌,他會不同意?至於新藝城,汪祖星沒放心上,三比一的優勢,麥嘉和背後的金公主不樂意,也得捏著鼻子認了。還有其他協會,有了製作人協會的首肯,那些前途捏在老闆手裡的打工仔,哪個會跳出來反對啊?

    與汪祖星的興奮不同,解決了金像獎歸屬問題的何冠昌,又為各個協會之間關係頭疼。導演協會、演員協會、攝影協會、編劇協會之類的,看似與製作人協會平等,其實是多少聽命於製作人協會。就像程龍既是導演協會會員,又是演員協會會員,自己要他投誰的票,他還不是照辦啊?

    如果不能讓大家平等起來,金像獎最後又會被大公司控制,成為各大公司的牟利工具!如果真如孫子明所說,按照好萊塢的制度去辦,那幫電影公司的老闆如何會答應啊?誰都不會主動放棄權力的!

    哎,孫子明這傢伙,把問題擺出來,卻扔給自己一個老傢伙來解決,難為他天天說做人要厚道!

    想了半天,鄒聞懷也沒想出個妥善解決的辦法,正好他的另一個老夥計梁風來找他去赴宴。

    「阿風,你有什麼辦法沒?」

    梁風是鄒聞懷的另一條胳膊,擅長於公司管理運營,他倒不覺得這是個難題。

    「把你那壇60年的貴州茅台給我,算是咨詢費怎麼樣?」

    「滾!那是我女兒替我70大壽準備的,趕緊說辦法。」

    兩位老友說笑兩句,梁風才笑道:「交給時間啊,我們只管把框架搞出來,進一步的完善,那是後輩小子的事。你又不是上帝,操這些心幹嘛?走啊,光影公司的宴會快了,我倒想看看那小傢伙今天又想搞什麼花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