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香江教父

正文 第211章 燙手的山芋(下) 文 / 機房裡的豬

    「《古墓麗影》是個新的電影類型,只要第一部成功了,就可以形成一個系列。雖然我們逼著三毛答應了苛刻的條件,但什麼東西都可以繞過去的。」

    王京給發哥解釋,孫子明在琢磨能不能坑他們一把,搶先將《古墓麗影》第二部給拍出來。想了半天,孫子明還是頹然地歎了口氣,在這個沒有電腦特技的年代,動作巨星的自身素質,成了影片成功的關鍵。孫子明扯了扯還在說的王京,問道:「這黃燕秋我只知道拿過武術冠軍,你們誰見過嗎?」

    王胖子知道孫子明想問什麼,歎了口氣道:「大膽、潑辣、悟性不錯,三毛雖然寫劇本不行,導演水平和調教演員的能力,還是很不錯的。」

    那就只能聽天由命了,只能寄希望於,觀眾不接受這個類型的電影。

    ……

    『咚咚』高瑩敲門進來,通知羅輝和tvb的記者來了,今天大家約好了專訪的。

    今天的天氣很好,陽光明媚。五月底的香港,陽光明媚就意味著驕陽似火,這一次的專訪沒放在天台上,改成了辦公室。這種天氣,在天台上接受專訪,那跟傻子沒什麼區別。

    tvb的記者和孫子明他們三人,佯裝著在看電視,然後轉過頭來道:「孫先生,你們公司的宣傳片太精彩了,這些都是你們平時工作的畫面嗎?」

    旁邊不在攝影畫面裡的羅輝憋著笑,tvb給了四十五分鐘的專訪,孫子明會放過這樣的宣傳機會?這小子,特意鼓搗了個三十秒的宣傳片,就是想通過這次專訪,樹立光影公司的形象!

    ……

    記者:孫先生,您公開支持潘迪生先生為金像獎主席,這是玩笑話還是真話?

    孫子明:是真的,我就是那麼想的。我覺得潘先生是第一人選,麥嘉是第二人選。當然,這個要全體同行來選,這只代表我個人的看法。

    程龍不是說除了鄒聞懷,就是我孫子明合適嗎?三毛和麥光頭不是也說我合適嗎?你們起哄,我不會起哄啊?

    記者:王導演、發哥,你們認為呢?

    記者一邊問,一邊心裡樂開了花。這次瑩姐的位子,自己算是坐得穩穩當當了。這專訪播出去,最少也有20點以上的收視率!

    王京:我覺得洪勁保是第一人選,麥嘉第二。

    發哥:我覺得麥嘉第一,李雨森第二。

    兩人的理由一致,這三人都是優秀的導演,能設計出色的頒獎典禮,有助於金像獎的宣傳與港片的宣傳。當問到王京為什麼不能當主席時,這胖子笑道:「做人要謙虛,其實我也覺得,自己比他們都合適!」

    記者跟著三人說笑,後面的攝影師和燈光師都捂著嘴笑。這光影公司還真逗,不愧是業內最好的電影公司,笑料設計得真好。不但捧了自己,還不動聲色給對手挖坑。

    幾人說笑了幾句,記者把話題扯到了金像獎本身上。

    記者:孫先生,《電影雙週刊》已經讓出了主導權,只要各個協會推舉出主席,就可以讓主席來主持改革。您作為倡議者,您對改革有什麼建議和期待?

    孫子明:引進奧斯卡的投票機制,讓每個協會所有成員參悟投票。先由成員自由提名,最後對入圍作品進行評選。

    「我們最好是全盤向奧斯卡學習,不要老是閉門造車,那樣造不出好車!人家發展幾十年了,各種機制都是成熟的,我們拿過來按我們的情況進行修改,這個完全可以行得通。」

    王胖子也在一旁正色道:「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證其公正性,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啊!」

    兩人一唱一和,羅輝在角落裡玩味著笑了笑,這對搭檔算盤精啊!不管是誰來主持金像獎改革,只要無法創新出更好的制度,就只能按他們說的辦。

    幹得好,是按他們的建議干的,你不過是個執行者和協調者。幹得不好,所有的責難、非議,全部你一個人扛,跟他們一毛錢關係都沒有,只怪你自己能力不夠!

    這位記者能接替高瑩,也不是什麼尋常角色,知道孫子明他們的意圖。也知道這個話題不能再繼續了,自己是電視台,不能得罪太多人。

    記者:孫先生,貴公司拍攝的電影,有三部進入日本市場,兩部進入內地市場,還有《小鬼當家》的英版正準備在美國上映。請問,你們是如何做到的?

    孫子明在心裡對這記者豎起了大拇指,能幫自己,又能幫得大家都無話可說,人才啊!難怪她能接替高瑩,就這份專業素質,到哪都能出頭。

    孫子明笑道:「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們想讓影片進入世界市場,所以我們就會朝這方面努力。現在看起來,我們做得還不錯。」

    記者不禁鼓掌,羅輝和攝影師、燈光師也不禁輕輕鼓掌,這句二十年後的廣告詞,在這個時代出現,可謂是哲學家的語言。王京他們也跟著鼓掌,陳嘉尚把宣傳片放給大家看時,他們也對這一句讚歎不已。為此,大家還勒索了孫子明一頓鮑魚宴。

    記者:好一句,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孫導演不愧是香江第一才子,光影公司確實做到了這一點。能和觀眾聊聊,你們具體是如何做的嗎?

    孫子明抬了下手,示意王京這胖子來回答。要將所有華語電影納入金像獎評審範圍,自己說不合適,王京來說才更有說服力。

    王京:我們公司一直積極與內地同行交流,還資助內地技術人員來港學習。雙方交流多了,自然就會產生信任、友誼,所以我們能夠

    夠在內地開設分公司,影片也能在朋友們的幫助下,在內地公開上映。至於日本市場,剛開始是華納公司幫我們打開的,後來也是雙方多交流,才能順利地進入。

    「王導演,其它公司如果也這麼做,你認為成功的希望有多大?」

    羅輝樹起了耳朵,這個問題是他的,光影公司進入內地是因為孫子明的原因,能進入日本市場,是因為華納的推薦和影片的質量。但其它公司,能不能複製?如果能的話,將對香港電影發展,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王京:日本市場或許可能,內地絕無可能!

    記者:為什麼?

    王京:認同感!我們公司與內地同行的交流是誠心誠意的,可以說開始就沒有任何功利色彩,所以才能得到他們的認同,能得到他們的信任和幫助。其它公司心胸太小,根本做不到這一點。比如說我們兩部新片準備在內地取景,上至政府,下到老百姓,大家都像對自己人樣歡迎我們。為什麼?

    記者忍不住問了句,為什麼。

    王京有點激憤道:「我們是把內地同胞當自己人,不會去笑話人家窮、落後,還盡心盡力替對方著想!其它電影公司去內地取景,不但取笑內地同胞的土氣,還在電影裡拿人家當笑料。這樣的做法,如何讓內地政府、同胞能夠接受?」

    「所以你們呼籲,將內地影片納入金像獎評審範圍,作為內地允許你們公司電影公映的回報,對嗎?」

    記者雖然會幫光影公司的忙,但她畢竟不是光影公司的員工,而且她也是瞧不起內地的人。這也是這個時代,香港人的通病。如果孫子明不是光影公司的老闆,王胖子、發哥他們自己也是這一類人。

    正在慷慨陳辭的王京愣住了,這已經超出了商談好的內容。孫子明有些惱怒,這個女人太自以為是了,不禁接話道:「對,我認為既然大家拍的都是華語電影,那就應該突破地域歧視,不要局限在個海港內自娛自樂。既然是從導演到演員都是華人,為什麼把內地、台灣、東南亞華語電影排斥在外?難道,我們的電影不賣到台灣和東南亞去?」

    記者剛想反駁,孫子明強橫地擺擺手,阻止她道:「我知道你想說什麼,任何事物都會向前發展的,港台的今天,就是內地的明天。自古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香港電影如果不能進入內地市場,遲早會走向衰敗。這一點,我跟嘉禾的鄒先生、電影工作室的徐克、李雨森都交流過,還得到過相當多上層人士的認同!」

    孫子明這麼說,記者沒辦法反駁,就連她的大老闆邵六叔也說過類似的話。孫子明的突然強橫,也讓她清醒過來,自己不過是tvb的一個記者,眼前的年輕人可是邵六叔的後輩子侄。如果不按照商談好的內容採訪,明天自己就會讓tvb掃地出門,這期專訪節目也會重新錄製!

    調整了下情緒,記者微笑著問道:「孫導演,如果金像獎還和原來一樣,只局限於香港電影的評審,您會怎麼辦?」

    孫子明也笑道回答道:「那我退出金像獎的角逐,光影公司出品的影片不會參加最佳影片的角逐。當然,個人獎項由個人決定。」

    記者:王導演、發哥,你們呢?

    王胖子和發哥互相看了下,王京作出請的姿勢,示意發哥來回答。這傢伙是兩屆金像獎影帝,又是金馬獎影帝,可以說是香港演員第一人了。

    發哥笑道:「就我個人而言,我同意子明的觀點。如果新的金像獎真的與以前一樣,只局限於香港本地電影,那我也會退出。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啊!」

    記者鼓了鼓掌,說了幾句結束語,攝影師也關掉了機器。這時,記者的情緒已經完全調整過來了,笑瞇瞇道:「孫導演,這一次,你可是給香港所有電影人,出了一個天大的難題!」

    這麼久沒抽煙,可把孫子明和王京兩個老煙槍憋壞了,見機器關了,趕緊拿煙出來。抽了半支煙,王胖子才調侃道:「這有什麼難的?難的是新主席!你以為青史留名,是這麼容易的事啊?」

    也是,經過孫子明他們這麼一鬧,新的金像獎主席成了個燙手的山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