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香江教父

正文 第166章 《人肉》拷問誰?(上) 文 / 機房裡的豬

    因為這部電影,娟子回到家總是無法入睡。一閉上眼睛,就想起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畫面,把整個身體縮到孫子明懷裡,娟子還是覺得有點怕。

    「把燈打開,全部都開著。」

    「哎。」

    孫子明起床乖乖地把臥室、客廳的燈全開了,這才重新躺回了床上,今天自己是別想睡了。

    「子明,真有這些事?報紙上說得都是真的?」

    孫子明點上煙,陪著自己老婆聊天,回答道:「是真的,只是時間久遠了,大家忘了而已。別說香港,就是我們內地,革時期也發生過這樣的慘劇。如果再往前算,我國歷史上這樣的事,數不勝數!」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到黎明時分,又送完娟子去機場,孫子明這才有空在光仔車上合會眼。

    「你這是?」

    孫子明一把打開王京的肥手,坐在沙發上就打瞌睡。

    「別提了,兩天一夜沒睡。嘉明,我先瞇一會,等下曾叔來了,再叫醒我!」

    躺在沙發上沒幾分鐘,孫子明就鼾聲大作,一直睡到中午兩點多才醒過來。

    「醒了?」

    「嗯」

    嘉明還真像個貼心的丫環,等孫子明清醒了點,牙膏都替他擠好了。

    「你先洗漱下,午飯一會就會送上來。」

    外賣送到辦公室,大家就知道孫子明醒了,首先進來的是王京和曾叔。王胖子搖著手上的報表,得意地說國際大獎就是國際大獎,剪掉了那些色情鏡頭照樣大賣。

    「四天1650萬啊!你說,這片子賣到日本去,會有多少票房?」

    孫子明狼吞虎嚥著嘉明端進來的外賣,懶得理王胖子。也就是現在華人拿國際大獎的少,要再過幾年,這種獎就只有名氣不值錢嘍!

    「我哪知道,先讓我吃飯行不行,老子餓死了!」

    別說是王胖子這有一半股份的,就連曾叔都盼望著這片子能大賣。《雨夜屠夫》都賣了四十多億日元,這片子總不會比那部差吧?

    「行,你吃我說。」

    金像獎的提名上個星期就出來了,德寶的《秋天的童話》和光影的《阿郎的故事》獲得的提名最多,特別是《阿郎》幾乎囊括了所有獎項。

    「這次評審規則改變了,是評審團匿名投票,頒獎典禮推遲到5月11號。我到處走動了下,你回來了,我們再去跑一跑。想全部拿是不可能的,估計能拿兩至三個有份量的獎項,人家票房比不上我們,也要沾點光不是。金馬獎我們也拿到了提名,這是名單,這次金馬獎也推遲了,是5月19號頒獎。」

    這個可以理解,別說是香港的金像獎,即使是奧斯卡也要講究平衡。除非是有一部電影出類拔萃,超出其它影片太多,否則都會把那塊豬肉給分勻稱嘍。只是,不知道台灣能分自己幾塊豬肉?

    孫子明掃了眼,還不錯,金馬獎的重要獎項都拿到了提名。

    王胖子說完,輪到曾叔談海外發行的事,這個有點棘手。

    「歐洲方面的發行談完了,德國是21%,法國是20。2%,……預計能拿到一千來萬美元的分成。」

    孫子明停了下筷子,嗯,這就是宣傳、營銷的威力了。憑心而論《紅高粱》的藝術水平比《人肉叉燒包》高,可就因為搞出柏林那麼一出炒作,發行商就會賣賬。

    「分成比例沒辦法提高,歐洲的稅率太高,《人肉叉燒包》又被定為三級影片。」

    孫子明點點頭,能拿到這樣的成績,他已經非常滿意了。拍電影要賺錢,而且是賺大錢,還是只有拍大片,拍老少皆宜的大片。

    「東寶那邊呢?」

    曾叔慶幸道:「這倒沒有為難我們,票房分成還和原來一樣,不過檔期可能要放到八月份。」

    孫子明也鬆了口氣,看來上井那1%的佣金,給得物超所值。

    「行,到時總票房出來後,把原來劇組的人都找來,大家熱鬧下。另外,上井的那一份別少了人家的。」

    曾叔追問了一句,如果與東寶談判破裂,上井的佣金還給不給?

    「照給,我那就是句氣話,哪能當真啊。」

    三人把公司的情況對了下,曾叔和王京就告辭了,孫子明吃完飯也開始看影評。做導演的,影評人的看法很重要,通過他們的評論,可以看到電影的優點和不足。

    《《人肉》在拷問誰』?》

    不會吧?我就拍了部電影,用得這樣上綱上線嗎?

    孫子明看了看報頭,這是《大公報》的影評。難怪了,這種左派報紙,從來就是站在道德至高點說話,站著說話當然不會腰疼。

    『《人肉》是一部發人深省的影片,其中對香港的慘痛過往、社會黑暗面的揭露,可謂是入木三分。……更讓本人深有感觸的是,洋大人指揮警察,最終讓案件水落石出的那一幕。推敲導演的本意,竊以為是影射香港殖民統治的黑暗。

    大英帝國口口聲聲說民主、平等、自由,然而港英政府的英籍官員,薪資待遇數倍於本土。

    大英帝國雖然不收取香港的稅收,然而匯豐、怡和(包括置地)、太古、嘉道理……這一串的英資企業,長期插足香港經濟,與港英政府關

    系密切,對港英政府的政策有很大的影響力。它們依仗港府的支持,控制著香港的經濟命脈。

    如英資匯豐銀行和渣打銀行擁有發行港幣的特權;英國大東電報局通過它附屬的香港大東電報和香港電話公司,獨佔了香港對外通訊和全市電話、電訊服務;英資的地產公司擁有香港大批地產物業等。這正如民間所說的:「實際統治香港的是馬會、怡和、匯豐和港督府。」英國的殖民統治,使整個香港社會充滿著殖民主義的色彩。

    ……』

    章洋洋灑灑數千言,道盡了華資與英資企業的不公平競爭,將港英政府放在了火上烤。

    再翻了翻其它主流報紙《明報》《星島日報》,基本上與《大公報》一個腔調,都在控訴英資企業的壟斷特權。

    哎,當初在柏林為了拿獎,不惜揭露出香港曾經慘無人道的一面,如今後遺症爆發了。可這至於嗎?連中立的報紙都這麼說,是不是還有自己不知道的原因在裡面?

    孫子明翻了翻,嘉明這助理當得還是不合格。這事透著詭異,居然也把社會版的給扔掉了,只留下影評。

    「嘉明,還有嗎?」

    嘉明翻了下,又從件夾下面拿出幾張,這是右派報紙的。

    「哦,在這。」

    《法治下繁榮》?

    孫子明拿起《華僑日報》一看,嚇了一跳,居然一整版的評述。

    章從上海公共租界談起,一樁樁一件件,擺事實講道理。看得孫子明都有點眼暈,這些言論如果放在內地,絕對是一個漢奸的鐵帽子!

    仔細地讀了一遍,孫子明有點百味雜陳。

    這些事是真的,比如上海江南造船廠一戰時幫美國造過四艘萬噸輪。新中國是六十年代末期造出第一艘萬噸輪船,還首航時就沉沒了。(當時,船上裝載的是出口到日本的1萬3000噸大米,而國內已經陷入全面饑荒。)

    客觀地說,上海公共租界確實是沒有政府的,工部局不過是個自治機構,是由納稅人組成的。後來,國民政府收回租界,因為貪污**,大量製造業從上海遷至香港。至於戰亂一說,那是遮人耳目的說法,內戰剛開始時,誰看好偉人他們?

    有了那些南遷企業作底子,香港即使沒有與內地的走私、轉口貿易,其紡織、製衣、玩具、電子等輕工業,也能撐起整個香港的經濟起飛。章把去年香港出口數字一一列舉,再對比內地的數字。

    最令人詬病的法外治權,並不是列強逼的,而是清政府塞到人家手上的。而且,就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法外治權在很大程度上,還更好地保護了租界內平民的正當權利。

    放下報紙,孫子明歎了口氣,雖然《華僑日報》、《蘋果日報》有為英資財團開脫之嫌,但卻讓他的看法偏向了右派報紙。

    事實就放在那,去年香港製衣業出口614億港幣,玩具出口479億港幣。客觀地說,與內地的走私、轉口貿易只是肥了象霍爺他們那樣的紅頂子商人,跟普通市民有多大關係?香港的今天,是市民做衣服、玩具、塑料製品,辛辛苦苦做出來的。走私、轉口貿易,反而推高了地價、薪水打擊了製造業,讓香港經濟開始畸形發展。

    『咚咚』嘉明敲門進來了,低聲道:「羅輝打電話來,想給你做個關於雙方論戰的專訪。」

    添亂!這種事,自己躲不躲不及,還往前面湊?

    明擺著,這可能是華資翅膀硬了,想跟英資掰掰手腕子,內地也不甘寂寞湊湊熱鬧,自己一個小蘿蔔頭捲進去幹什麼?就是不知道,什麼事是導火索?自己的電影還不至於有這麼大影響力,最多給了雙方一個打筆墨官司的借口。

    孫子明見嘉明欲言又止的,不禁問道:「還有事?」

    「沒事。」

    嘉明把到嘴邊的勸說又嚥了回去,把看好的報紙收拾掉,換上積壓了十幾天的件和報表。把積壓下來的件和報表給簽了,孫子明也起身去後期製作部,也不知《賭神》製作完了沒?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