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紅色警戒下的蘇維埃

正文 一百零六章 最後瘋狂 文 / 八駿競技

    就在《布列斯特和約》引起世界一片嘩然的時候,恰克圖也有一些異樣的氣氛。布爾什維克在所有人的心中,地位陡降,就算是過去最虔誠的布爾什維克成員舒米亞茨基,也憤怒的向彼得堡發出了反對的電文。

    一個新生的政權,向宿敵之國簽署這樣一份屈辱的條約,對他的支持者的傷害是巨大的,反對這項和約的人從歐洲到美國,從高加索到遠東地區,都開始匯聚力量。

    一部分已經放棄國內政權的政治家和軍人,聚集到了一起,在協約國的支持下,四處活動,聯絡那些破敗的地主,失勢的貴族,甚至是商人,反布爾什維克的力量在短暫平靜的浪潮下匯聚著,如同海面下的洶湧洋流,隨時都可能爆發。

    3月9日,也就是《布列斯特和約》簽字(尚未得到兩國政府通過同意)之後第三天,協約國中一支英國的陸戰隊在摩爾曼斯克登陸。借口就是履行盟國義務,防備德國艦隊入侵俄國。

    當然,更大的原因是那裡有大批的軍事物資,英國人不希望他們落到布爾什維克手中。

    摩爾曼斯克是一戰爆發後,沙皇迫於德國封鎖波羅的海,阻礙了各國援助俄國的通道,在俄國的西北角建立的一座軍事物資儲備中心,這裡有英美等國援助俄國的大批物資,而且有一個正在建設的軍事港口。

    就在同一天,因為《布列斯特和約》的簽訂,俄國首都彼得堡成了邊界上的城市,德**隊就在幾十里外,而弱小的赤衛隊卻根本就擋不住的德軍的進攻,於是,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宣佈遷都莫斯科,這再一次的打擊了布爾什維克黨員和赤衛隊們。

    舒米亞茨基也被接連到來的消息打蒙了腦袋,怎麼也沒有想到剛剛還洶湧蓬勃的紅色革命,為什麼這麼快就面臨了險惡的境地,內部叛亂不斷,昔日盟國悍然發動武裝干涉,黨中央甚至不得不遷都避難。

    對於遷都的事情,莫然覺得更多的是因為列寧沒有能力讓彼得堡的工人們吃飽肚子,每個人每天四分之一磅,甚至八分之一磅的麵包,就算是孩子都不能吃飽,更何況從事沉重勞動的工人們。

    「舒米亞茨基同志,看看吧,列寧同志再次發來了電報,彼得堡需要糧食,莫斯科同樣需要糧食,鄂木斯克、伊爾庫茨克等地每天都向東方運過去無數車皮的糧食,可是依然填不飽工人們的肚子,蘇維埃到了最危急的時候,如果我們在猶豫、軟弱,甚至對敵人仁慈,十月革命的成果就會灰飛煙滅。」莫然極度誇張的說道。

    「向彼得堡發出的火車出發了嘛?」舒米亞茨基一臉疲憊的問道。他剛剛得到了列寧的用詞極度嚴厲的訓斥,呵斥他收斂自己的軟弱,不要在對富農和地主,一切反革命分子同情,用堅決強硬的手段,處決一切敢於並企圖反抗的人。

    「當然!」莫然肯定的回道「已經發出了第三列火車了,我們向彼得堡方向至少運送了八萬普特的糧食,這是我們的極限了。」

    舒米亞茨基點了點頭,搓揉著臉,神色疲憊。他也知道,後貝加爾的土地本來產量就不如阿穆爾和濱海省的高,再加上現在只控制了三個縣,面積只有後貝加爾的五分之一,每年的糧食產量不過六七十萬普特,除了本地的消耗,不可能剩下太多。如果不是最近宰了不少大戶,估計後貝加爾連八萬普特都出不了。

    「或許你是對的,革命真的不是一帆風順的。」舒米亞茨基有些頹廢,這陣子發生的事情,顛覆了他的信仰。布爾什維克掌權之後的作為,和他所宣揚的截然不同,這固然是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可是工人和農民並沒有過得更好,戰爭也沒有體面和平的結束,反而換來了一個恥辱的和約。

    對於舒米亞茨基,莫然一直都是比較看重的,他在西伯利亞的資歷夠高,威望也不錯,更重要的是他不想斯大林、列寧那些狠角色那樣堅強,屬於心思比較軟的革命者,富有同情心和理想主義。

    有著這樣一位同伴,無論做些什麼事,都會省去許多的麻煩和厄難。至少目前為止,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還沒有向恰克圖派遣什麼特派員、政委、書記、特使之類的主,沒有讓恰克圖亂起來。

    「一直有人向我反映,覺得富農的標準不應該是在三十俄畝耕地,或者六十頭牛馬。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適當的下降,必然二十俄畝,你覺得怎麼樣?」

    「你是人民委員會的主席,如果覺得標準太高,下降就是,頂多我們放鬆一些處罰手段,不再把所有的男人都槍斃掉,只槍斃他們的男主人。」莫然躺靠在椅子上,隨意的說道。

    最近,上千戶的富農和地主被抄家審判,功勳點已經暴漲到了八千。再加上截獲了從歐洲逃來的十多列火車的貴族和商人,上烏丁斯克的附近建起了十多座集中營,莫然已經不那麼急迫的想要對付那些中農了。

    「……」舒米亞茨基愣了一下,突然記起自己還是人民委員會的主席。只是他這個主席的含金量,實在有限,特別是那支剛剛組建三周工人糾察隊直接被收編為第四步兵大隊之後,舒米亞茨基已經全然沒有爭鬥的意思。

    「也好,這個命令我會簽署的!」舒米亞茨基留了一句話,起身就走了。

    舒米亞茨基剛剛離開,一臉惶急的王虎就衝了進來,手裡握著一份電報,似乎發生了什麼可怕的事情。

    「出事了,日本人出兵了!」王虎看到椅子上的莫然,急聲喊道。

    「什麼?」莫然一驚,直接站了起來。

    「日軍第十二師團一部,已經在海參崴登陸了。」王虎喘著氣,一點也沒了往日的平靜。一戰的爆發,讓日本人在亞洲逐漸成為了龍頭老大。在整個東亞的影響力,尤其是在東北附近,任何列強都無法與其媲美,出身東北的王虎,比常人更能清楚這一點。

    莫然也一臉的嚴峻,日本和英國不同,英國出兵摩爾曼斯克無法對後貝加爾構成什麼影響,可日本人距離西伯利亞就在這麼遠,如果他們出兵的話,很快就能沿著鐵路抵達上烏丁斯克。要是夠快的話,一周之內日軍就能逼近恰克圖。

    四個步兵大隊,一個騎兵大隊,就算是擴軍到了近三千人,可是面對一個國家,依然弱小的可怕。

    「我必須做些什麼?」

    莫然竭盡全力的思考自己手裡的砝碼。蒙古的活佛,他能夠動員至少三成的蒙古人,可這位不會聽自己的,而且,蒙古人的戰鬥力十分值得懷疑;後貝加爾西部的三個縣,有近二十萬的人口,最多可以徵召兩萬名士兵,問題是除了其中很少一部分的貧農死忠外,大部分的人都不會支持一個殺了他們鄉鄰的屠夫;真正可靠的,只有中國人,這個世界上沒有一支力量比他們更加忠誠,無論是愚昧的還是理智的,只要付出了忠誠,很少會有人畏懼死亡。

    再有一個就是紅色警戒系統,它招募的士兵是最忠誠的,只是數量必然會受到限制。

    想了一圈,莫然發現自己最大的砝碼竟然最弱小,而且使用的代價大的驚人。

    「王虎……」

    猶豫在一瞬之間就消失了,莫然的眼睛放著紅光,「等舒米亞茨基同志簽署擴大富農規模的命令之後,你立刻告訴盧基揚諾維奇同志,讓他加快懲戒富農的步伐,所有被劃歸富農的人,全部都要處以死刑,決不能有絲毫的留情。」

    「記住,他們的土地分配了之後,糧食不要全分了,我們要需要儲備一批糧食。」

    「好,我這就去。」王虎應了一聲,轉身就要走。

    「等一下。」莫然喊住王虎,道「那份命令定義的富農是二十俄畝以上,等你拿到之後,就把它修改為十五俄畝以上,還是以人民委員會主席舒米亞茨基的名義下發。」

    心中一顫,王虎緊張的吞了一口口水。十五俄畝和二十俄畝不是一個概念,在二十俄畝以上的富農大約佔了所有農民的百分之二十,可是下降到十五俄畝,這個規模就會上升到百分之四十,幾乎要有一半的農民被劃了進去,可以預見後貝加爾一定難以在平靜下去。

    「十五俄畝是不是太低了?」王虎試探著問道。

    「外國的干涉軍就要來了,我們要面臨的情況會很險峻,內部的富農和同情地主階層的人,必須徹底的清理一遍。」莫然道「如果有人試圖暴動,那就學習列寧同志和托洛茨基同志的方法,嚴厲的鎮壓。」

    在歐俄部分,布爾什維克對付敢阻擾革命工作(主要是收集糧食)的農村,一律嚴酷的打壓,絲毫不留情。

    赤衛隊經常前往這樣的村鎮進行平叛。

    ps:還有一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