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紅色警戒下的蘇維埃

正文 七十三章 教不如養 文 / 八駿競技

    特洛伊茨克薩夫斯克的戰鬥很簡單,基本沒有特別大的對抗,富人們在子彈和刺刀的威逼下,老老實實的退回了城,再加上俄亞銀行的分行順利的拿下,蘇科查夫一陣衝鋒就搞定了這座小城。

    按照俄國的政府架構,特洛伊茨克薩夫斯克是屬於後貝加爾省的一個縣,而且是縣治所在。

    或許是地廣人稀的原因,俄國的省直接管轄了縣和市(與縣平級,還有一種是縣轄市,屬於鄉級)。其中市一般都是縣的中心地帶,然後才是放射出去的鄉村。

    西伯利亞的縣,很多都只轄有大約五六個鄉,每個鄉數個村落,每個村落幾十戶或者百餘戶家庭,也可能更少。比起中國的鄉鎮設置,俄國的縣面積是夠了,但是劃分的鄉鎮要少了大半,鄉鎮下面的村落同樣少了很多。在西伯利亞,幾乎沒有有鄉鎮能夠包括超過十個的村社。

    西方的文明和東方有著迥異的特徵,我們更加習慣在一個村落,或者鄉鎮囊括各種必需的手工作坊,生產能夠保證衣食住行的產品和物資。而西方則不同,他們的鄉村一般都是互補的,從來不會有完全自立的地方。

    農民們需要農具的時候,要到鐵匠那裡打造;女人們想要烤麵包,就要到磨面房磨製,或者購買麵粉。而鐵匠鋪子和磨面房往往不在一個村落,甚至不在一個鄉里。

    再如屠宰場,蒙古的牛羊要從恰克圖趕到幾百里外的梅索夫斯克屠宰,然後牛羊肉通過鐵路和土路運到各地,皮毛在送到一些能夠加工它的工廠(往往在很遠的城市),硝制的皮毛在送到製衣廠和制鞋匠那裡。

    西方文明可以說是城市文明,他們的生活都是以城市為中心的,就算是在農村,也是仿照城市的樣子在生活,差距就是農村沒有那麼多樓房,道路不如城市寬敞。東方文明迥然,我們是農業文明,中心在農村,維繫它的是宗族和姻親,而不是商業和金錢。

    話歸正傳,特洛伊茨克薩夫斯克縣城(和鎮子大小差不多)新建起了一座收容院,專門收養無家可歸的孤兒。

    保爾就是這座收容院的第一批成員,雖然他很不喜歡這種拘謹的生活,可是每天能夠喝道熱乎乎的駱駝奶,吃到麵包和奶酪,躺在溫暖的被窩裡,保爾還是幸福的要命。

    聽說今天有一個大人物要來,保爾老早的就睡不著了,他把這當做是改變命運的機會,直到天亮的時候,一雙眼睛還睜得老大。

    穿著不知從那個富人家裡搶來的大衣,腳上也換成了溫暖的牛皮靴子,保爾努力把自己收拾的乾淨一些,和那些沉迷在享受裡的流浪兒不同。

    蘇科查夫沒做過執政官,對於孤兒,他只知道把最好的東西送過去,讓他們過得舒服。

    下了馬車,莫然第一眼看到收容院的時候,眉頭就皺了一下,這裡太好了,乾淨、整潔、漂亮、舒適,可是卻顯得太過華麗了,收容院是為了讓孤兒們活下去,而不是讓他們享受的。

    「蘇科查夫同志,這裡是你選擇?」

    蘇科查夫沒有察覺到莫然的不滿,興致勃勃的解釋道「這裡原來是一個富商的房子,我把它沒收了,正好我們遇到了一些孤兒,就在這裡建起了收容院。」

    「那些貂皮大衣、華麗靴子都是富商和貴婦人曾經使用過的,現在用來給無產階級孤兒使用,也能彌補他們的罪過。」

    「鐵克同志,您不知道,當時我看到這些孤兒的時候,他們渾身只有簡陋的羊皮裘衣,臉和小手都凍得發青,許多人都面黃肌瘦,長期的營養不良,可是那些衣著光鮮的富人寧願把自己的皮衣爛掉,麵包扔掉,也不肯給予這些可憐的孤兒使用。」

    「鐵克同志,我認為,我們應該把所有的富人都絞死,把他們的衣服和糧食分給貧窮的人。」

    一直聽著蘇科查夫的絮叨,莫然看著幾個閃著大眼睛的孩子,喜悅、幸福的樣子,倒也沒有特別生氣。

    「蘇科查夫同志,你的本心是很好的,可是卻忘了一件事,我們的革命剛剛開始,還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不可能把太多的物資集中到少數人身上。」

    「我們的革命不是快要成功了嘛?」蘇科查夫詫異的說道「列寧同志已經成為了人民委員會主席,各地的蘇維埃也都建立了,全俄不是都要完成革命了嘛?」

    誰能想到,正是這樣一幅美好的畫面,會在幾個月後發生驚天的逆轉。

    「目光要放長遠一些,認識也要深刻一些。」莫然似有所指的感歎了一句「蘇科查夫同志,整個俄國的資本家和地主都沒有被懲罰,他們帶著面具藏了起來,全國還有很多的富農和反革命分子,他們也沒有肅清。更重要的是,俄國的革命讓正在參戰的各國利益受損,他們不會任由蘇維埃政權一直成長下去的。」

    「如果不出意外,英美等國的武裝干涉很快就要開始了!」

    蘇科查夫不敢相信的看著莫然,這樣的結果不符合他的幻想。蘇科查夫努力想要從莫然臉上找出一絲破綻,證明他實在說一個笑話。

    「你是鐵克同志嘛?」一個少年突然竄出來問道。

    莫然突然舉起右手,做出某種示意停止的動作。

    保爾感覺到一股寒意,脖子裡起了一圈的雞皮疙瘩。隨手一抹,卻抓了一把細小的斷掉絨毛。

    暗暗鬆了口氣,如果剛剛慢上絲毫,眼前的少年可能就身首分離了。

    這次外出,除了正任職於克格勃,充任教官的影以外,莫然身邊再沒有什麼力量了。或許就是因此,影才會對突然竄出來的人表現的這麼激烈。

    「你認識我?」莫然面帶微笑的問道。

    正疑惑為什麼脖子上突然掉了一把絨毛的保爾,聽到莫然的問話,下意識的回答道「是基姆告訴我的,他說你是最有權力的人。」

    「呵呵」莫然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鐵克同志,我不想住在這裡,你能幫我嘛?」

    被一個還未張開的孩子稱作同志,莫然覺得有些好笑,不過為了不打擊他,莫然只好認了下來。

    莫然側頭看了一眼詫異的蘇科查夫,笑著向保爾問道「你為什麼不想住在這裡,是吃不飽,還是沒有住的地方?」

    「不,不是的!」保爾急忙擺著手解釋道「我在這裡吃的很好,每天還要駱駝奶喝,可是我不喜歡這樣的生活,太拘謹了。」

    一個嚮往自由的孩子!莫然給他下了定義。

    「那你想要什麼,或者說準備做什麼?」

    「我要當兵!」保爾毫不猶豫的回答道。

    指著蘇科查夫和士兵們,保爾說道「就像他們一樣,幫助更多的窮人和流浪者。」

    「為什麼?」莫然有些好奇。

    「我知道他們生活的有多苦!」保爾情緒有些低沉「冬天裡沒有棉衣,晚上要忍受著寒冷,肚子永遠都吃不飽。」

    不知是不是被保爾牽動了心,莫然突然想到一句話。最忠誠的人,永遠都是被其培養的一代。

    簡而言之,教不如養!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希特勒和斯大林,兩個人的統治方式同樣的殘暴,同樣的無情,可是斯大林領導的蘇聯卻一直都忠於他,而希特勒卻控制不住他的將軍們。

    原因很簡單,斯大林執政的時間夠長,二戰爆發的時候,他正好培養了一代人,那一代的年輕人都以他為信仰,願意為他犧牲。而希特勒沒有這麼好的運氣,直到二戰結束,最忠誠於他的那一代人都還沒有長大。

    俄國有一億多的人口,這些不是重點,重點是在一戰中,俄國多了七百萬孤兒。

    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他們是最具可塑性的人,也是最容易被引導的人。

    新成立的蘇維埃政權沒有能力照顧這些孤兒,整個俄國的中心地區都在面臨飢餓,工人們和軍隊都吃不飽飯,誰會有心思關心孤兒。

    那些缺乏照顧的孤兒不需要多,只要十分之一,甚至二十分之一能夠被收攏過來,幾年後,他們就是一批最忠誠於自己的軍人、學者和工人。

    「對了,你叫什麼名字?」

    「保爾!」

    「那好,保爾,如果我讓你離開收容院,以後的日子會很辛苦,你害怕嗎?」莫然心裡已經有了大致的思路,他需要瞭解流浪者更多的會想些什麼。

    「有麵包嗎?」

    「當然有!」背靠著地廣人稀的西伯利亞,莫然從來沒有擔心過糧食問題。

    「那我不害怕,只要有吃的,再辛苦我也不怕。」餓過肚子的人都知道,飢餓是最難熬的。

    「那好,保爾,明天我就讓人接你離開,希望你不會後悔!」

    「不後悔!」保爾堅定而又興奮的說道。

    莫然滿意的點了點頭。

    也許該建立少先隊和青年團了,他們可是未來。

    ps:第三更!節奏有些慢了,不過該磨嘰的都寫完了,接下來會快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