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龍蛇再起

龍騰世紀 第二十四章 楊潛明的心緒 文 / 龍蛇再起

    第二十四章:楊潛明的心緒

    兩人不知不沉就練習一個半小時,秦嶺這個初學者被一代高人楊潛明用八法耍得團團轉,簡直是暈頭轉向,不分東西南北。

    停下來後,楊潛明就讓秦嶺慢慢的打太極套路,緩解剛才的疲勞。

    疲勞一說,自然是對秦嶺來講的,宗師楊潛明早就練成一身活氣,只要不長時間進行高體力消耗,他都不會感覺到一點疲勞。以他現在的境界,幾乎無時無刻不在養神,無時不刻不在舒緩全身筋骨血脈,甚至骨髓。

    秦嶺就不行了,他剛學會以意行氣,內修勉強只能說是摸到門檻,斷然還沒有入門一說,再加上他的體質很弱,一旦長時間進行持續運動,不管多輕鬆,終歸會的感到疲勞的一刻。

    當然,不管是秦嶺如此,所有的普通人都是這樣。

    兩師徒慢慢的打著太極,稍稍歇息後十幾分鐘後,見秦嶺恢復了精神,楊潛明就說道:「剛才說的是太極十三式中的八法,又嘗試的練習了一個多小時,就到此為止了,你回去多加練習,練透了之後,就能做到熟能生巧,臨場地揮,舉一反三。」

    見秦嶺點點頭,楊潛明又說道:「接下來,我就給你講一下,十三式中的五步。跟著來。」

    楊潛明帶著秦嶺往地下室走去,來到一個太極八卦圖前。說:

    「所謂的五步,就是五個步法,說詳細一點,就是兩個步法,兩個腿法,一個身法。」

    「這五步,分別是進,退,顧,盼,定。進,就是前進,退,自然就是後退,顧,盼,就是左顧右盼,定,就是中定。」

    「前進,含弓箭步、逼步、連枝步。在五行中屬水,方位正北。人體對應穴位是會陰穴,屬腎經,勁源在會陰穴,想要前進,只要意在會陰穴,眼神向前上方看,身體即自然前進。」

    「前進體現的就是粘勁。粘勁帶有主動性,即是用自己的手、腕、臂來粘對方的手、腕、臂,將對方粘起,使對方引進落空,達到牽動四兩撥千斤的目的,是太極拳推手中最重要之基本內勁。粘勁要求輕靈,週身放鬆,手上絕對不可用力。」

    「好比如釣魚,身體好似魚竿,特別是脊柱部分,要中正安舒,胳臂好像魚竿上的軟線,手和腕部可比做魚鉤。要想用粘勁將對方粘起,此勁一定要由它的勁源會陰穴動,通過臂達於手或腕部,胳臂必須鬆軟無力,手和腕部要輕靈。否則,胳臂有拙力,臂部就會僵硬,就像用棍子釣魚,棍子一動就會將魚驚跑。」

    「後退,在五行中屬火。火能化萬物。八卦方位處於正南。人體對應竅位為印堂穴,屬心經。勁源在印堂穴,如欲後退,只要意想印堂穴,眼神向前下看,身體便會自然後退。這這步法體現的是連勁。連勁,就是連貫的『意』。連綿不斷,不脫離,無停無止,無聲無息。」

    「進中的退,化勁時也可勁,形退意進,動作上看似後退,其實意氣已經向前進,與兵法之中的以退為進有異曲同工之妙。進要有粘,退則要有連。當你真正懂得連勁之後,就會知道屈、伸、動、靜和開、合、升、降其中的奧妙。敵進我退,敵出我合,敵來我讓,敵去我升

    ,只有做到這個程度,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懂勁,懂用勁。……」

    ……

    楊潛明給秦嶺講解著五步要義,一邊在秦嶺身上指出穴位點的位置,一邊在太極圖上指出對應的方位,自己也一邊用動作形象表現示範出來,讓秦嶺能更直觀的體會。

    這一講解,又是半個小時過去了。

    兩人又出到操場,進行實練操作,秦嶺漸漸的就現了一些門道,正當想問八法與五步之間有聯繫時,楊潛明剛好出口補充幾個要點,他道:

    「在楊式一脈的太極十三式中,掤、捋、擠、按、采、捺、肘、靠這八種方法和勁路,暗含四正四隅八個方位。」

    「四正是北、南、東、西,四隅是西北、西南、東北、東南,這正合於後天八卦圖,北掤、南捋、東擠、西按、西北采、西南捺、東北肘、東南靠。簡單的說,就是使拳路和勁路照顧到四面八方,而不偏向於某一處。」

    「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定這五種步法,就五行來說,前進屬火,後退屬水,左顧屬木,右盼屬金,中定屬土。其中又有五行生剋說: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因此,在《楊譜》中就有『懷藏八卦,腳踏五行』的論述」

    聽了楊潛明這一番概論,秦嶺還有一絲隱隱不明,他問道:「老師,你剛才所說,東擠西按,南捊北掤,然後又說,五步的進退顧盼定,對應著五行火水木金土,而八卦方位圖顯示,東對木,南對火,西對金,北對水,中對土。這樣看來,是不是暗含南北進退,東西顧盼?」

    楊潛明眼裡閃過一絲驚訝,他倒沒想到秦嶺竟然如此迂迴曲折的考這個問題。他沉吟一下,道:「理論上這樣說是正確的,但是,這裡的東西南北方位並不是地球地理方位,其實,這四個方位,在八卦陣圖裡,是以萬物為參照物,指的是廣義上的東西南北。」

    「你讀小學時,應該學過一篇關於地理方位的詩歌吧,就是那個什麼『早晨上學去,面向太陽走,前面是東,後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秦嶺彷彿有了一絲的明悟,問道:「這裡面描述的是太陽來作為參照物,你說八卦圖裡,是以萬物為參照,意思就是說,我跟你對打時,就是以你為參照物,而不是以太陽為參照物,進行強行生搬硬套,所謂的左顧右盼,前進後退,南進北退,東顧西盼,都是以對手為參照,是這樣嗎?」

    楊潛明點點頭,道:「就是這樣,八卦圖的深奧之處,就是在於它不是一成不變的經緯位置,而是以萬物為參照,從而充滿了許多神秘和變數,對於不同的對照物,都會產生相應的後果,衍生出不同的造化。」

    接下來,秦嶺練習五步配合八法,楊潛明一邊作為陪練,一邊糾正秦嶺錯誤的地方,時不時提醒秦嶺注意一些細節要點。

    到了九點鐘,秦嶺離開,前往太極養生館上班。

    楊潛明依然留在小院裡,心緒亂飛。

    雖然十幾年前因為秦橋一事,受到四大派系聯合逼宮,被門派逐出師門。但楊潛明自問對得起門派,對得起天地良心,對得起自己一生的武德,他真正是問心無愧,與秦橋沒任何一點私交。

    當年雖有憤恨,對四大門派的卑鄙行勁嗤之以鼻,假以橫眉冷眼楊潛明卻沒對門派有半點怨恨之心,還是把自己當作門派一分子,把門派當作自已的家。

    其心日月可昭,天地可鑒。

    楊潛明心裡何償不清楚,當年他未到四十,就步入練神返虛之境。是門派的僥僥者之一。

    練神返虛者,如果不出意外,能活到一百五十歲。

    這就說明,楊潛明還有極高機會進入丹境。當時,一同前去圍殺秦橋的五大門派高手,兩人死亡兩人重傷,就算能恢復,也不復當初想再往上,那是不可能的事。

    也因為如此,楊潛明才被污陷與秦橋有私交,動手時保留大半實力。

    不過當時也事出巧合,秦橋連斬兩大高手時就已經重傷,再將兩人擊成重傷無法再戰後,也幾乎洞盡燈枯。

    作點經驗的秦以竟然以假裝昏迷,誘使楊潛明靠近,突然暴起就一個炮捶。

    已經受傷的楊潛明卻沒有秦橋的作戰經驗,一下被殺個冷不防太極防禦架就被秦橋以一力降十會之勢,突破他的防守,砸在他的上丹田上。

    兩人同時吐了一口血,只是楊潛明受傷還算輕,秦橋卻連內臟碎片都吐出來。

    楊潛明欲再起把秦橋擊斃,卻現全身竟動彈不得。

    原來是秦橋已經將少林點穴功融入自己的炮拳當中,最後一擊用炮捶將勁氣巧妙打入他的上丹田的穴位上,讓他全身麻木,暫失去行動能力。

    秦橋重傷離去,卻讓楊潛明背了一個大黑鍋。

    如果楊潛明不被逐出師門,憑借門派老古董的指點和豐富的資源積累,恐怕至少也是假丹高手。但楊潛明被逐了,北方各門派對其冷臉相對。

    天才,在如日中天時,雖然遭妒忌,更多還是恭維。但在虎落平陽時,妒忌就是**裸的人性,雖然不至於痛打落水狗,卻也幸災樂禍,巧言譏諷。

    被排斥的楊潛明只好舉家南遷,投奔來自嶺南的一個師弟,不敢過於聲張,生怕嶺南高手無休止前來挑釁。

    可別忘了,五個化勁高手,圍攻南方猛虎秦橋,並不是件光榮的事。反而引起南方國術界的強烈鄙視與譴責。

    所以在無論是在北方還是嶺南,楊潛明與武術界完全隔絕,十幾年來,雖然有進步,卻並不是實質性的進步,更不敢冒然嘗試抱丹。

    沒有門派老古董指點,也沒有國術同行的交流,楊潛明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小心翼翼。

    好在當年就已紀將楊式太極的精髓學到手,這十幾年,楊潛明就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將畢所生學悟懂悟透,融匯貫通。

    但抱丹就如同雷區,讓他不敢踏腳一邁。

    正當楊潛明打算準備理順心緒,嘗試一下抱丹時,造化弄人啊,竟然湊巧碰上一個幾乎可以說是半死不活的秦嶺。

    不僅姓秦,還恰巧就叫秦嶺。

    然後貌似陰差陽錯成了師徒。

    雖然舉南遷,但楊潛明與同門還保持著聯繫,他潛居嶺南十多年間,仍然心繫楊門,曾數度隱晦的表明自己有回派的意向,試探長老們的態度。

    但楊門掌權長老們的態度微妙,耐人尋味。

    求推薦!!求收藏!!!歌喉的新書需要大家收藏,推薦!!請大家支持一下歌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