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黑暗狂瀾

龍騰世紀 265.疑幻疑真境(7) 文 / 黑暗狂瀾

    25疑幻疑真境7見項羽點頭,出塵又問:「那麼我讓你們兩家停止征戰,各自退兵,各回各國,還是以鴻溝為界,霸王對此有何看法?」

    項羽說:「我自然可以,只是劉邦和韓信又怎肯?」

    「既然如此,霸王與虞仙子等等就好,我去去就來。」出塵沒有直接回答項羽,卻心神一轉,立刻便影蹤全無。項羽與虞姬對望一眼,都有一種絕處逢生的感覺。

    「原來他真是仙師啊,」虞姬撲進項羽懷中,不禁雙淚交流。

    「我們有救了,」項羽也很感慨。

    ******************************************轉眼間出塵已經飛了藍天。他只把靈識一轉,便現那條河對岸駐紮的兵馬可比項羽這邊有氣勢多了。出塵舉目一望,只見中間一座大帳內有修仙者的氣息。那座大帳自然應該是韓信所在的地方了,出塵想道。他一個瞬移,早就到了那座大帳跟前,只見帳外崗哨密佈,戒備森嚴。但這些凡夫俗子的防衛對於出塵無異虛設,他只一閃身已經進了大帳,只見正前方帥位坐了兩個人,自然是漢軍主將,其他人個個披堅掛銳站在兩邊。帥位左邊一個人鼻隆有勢通印堂,鼻樑高聳入天庭,而且還有一蓬漂亮的鬍鬚這人自然就是劉邦了,出塵心中暗想。

    出塵又動用靈識看了看那人穿著護甲的左腿,結果看到面有許多顆黑痣,他心念一轉,看到共有七十九顆,而不是民間傳說的七十二顆,不禁啞然失笑:看來七十二是個好數字,用在帝王身比較合適,而七十九是個奇數,又是個質數,大概不算什麼好兆頭,於是就把其中的七顆忽略不計了?

    但牽住出塵目光的是右邊那個人。他完全沒有劉邦那般儀表堂堂,反倒看去高高瘦瘦的,臉也很瘦、很黃,出塵簡直懷疑他是不是有黃疸型肝炎。他的下巴尖尖的,看去活像一個大馬猴。

    這一定就是韓信,出塵想起了民間的那些傳聞,說什麼韓信長相不大英俊,因此走到哪裡都不得重用,開始去投奔劉邦時只當了糧站的站長不過他的一雙眼睛倒是炯炯有神,出塵必須承認。出塵再瞥了一眼,看出他是結丹中期的修為:這對於出塵自然是小菜一碟了。

    所以出塵也不在意,只是閃身躲在一根支撐帳篷的柱子後面,想聽聽漢軍明天的部署。大帳中眾將和防衛的士兵都不過是常人,當然看不到大帳中多了一個不該有的人。

    「諸位將軍,」韓信開始了。「今番我大軍五路進兵,昨已重創楚賊。今項羽所餘僅四萬殘兵,隔江紮營。反觀我大軍五十餘萬,真乃精兵如雨,猛將如雲。明日定要大破楚軍,竟全功與一役!現今傳我之令:梁王彭越,汝率本部兵馬,渡江作戰,任前部先鋒之職……」接著韓信手拿令箭一一點將,先後派出了九江王英布、大將劉賈、周殷、孔熙、陳賀、灌嬰等,對項羽殘兵四面包抄,然後對左邊那人拱手道:「有請主公親率八萬大軍與信同往,接應各路兵馬。」

    接著韓信下令,四更造飯,平明出征,一定要殺得楚軍片甲不留。只聽得手下將領們齊聲應命,眼看一場軍事會議即將結束。出塵想:此時不出,更待何時?

    卻說韓信正要宣佈會議到此為止,突然感到心中一陣悸動他急忙抬頭,只見一個看去二十下的年輕人從大帳的一根柱子後面一步跨了出來。

    只見那人身材雖然高大,但也不是頂尖的大個,身雖然很有氣勢,但卻看不出有修仙者的氣息。

    怎麼回事?韓信心中打了鼓:如果他不是修仙者,但為什麼讓我感覺有一種十分危險的氣息?難道他是深藏不露,身有著奇特的功法讓我看不出他的修為?要不就是他功力非凡,遠遠過我,所以我感覺不到他的氣息?棲霞子老師不是說,當代修仙者除了隱修者就算我最強了嗎?不過很可能是他修為比我高,我還是一切小心為妙。

    且不說韓信心中是如何盤算的,但出塵明目張膽地走了出來,周圍的漢將和大帳中的衛士當然就全都看到他了。只聽得梁王彭越一聲怒喝:「子系何人?敢闖我大營帥帳?」

    接著就聽到九江王英布的聲音:「衛士何在?怎不與我拿下?」劉邦也在一邊喊道:「休傷他性命!他定是楚軍奸細,拿下好生審訊,看那項羽有何奸計?」

    出塵心中好笑,卻不動聲色,想看看韓信會如何處理這件事。

    作為修仙者,韓信果然有些不同,只見他安坐在帥位,右手一拍驚堂木,下面眾人立即肅立無聲。接著就看到韓信起身,對出塵拱手問道:「不知道此來何為?請恕韓信軍務倥傯,未曾遠迎。請問道在何仙山修行?」

    下面眾人包括劉邦聽到韓信這樣說全都驚呆了。他們自然知道韓信是修仙的仙師,但沒想到這麼一個穿著奇裝異服的年輕人居然也是仙師。「怪不得啊,」有的人已經做出了合理的解釋,「怪不得他穿了這麼一套奇異的服裝,原來是仙師啊。」

    出塵想起自己在天雲山的天雲宗修行,就打了個哈哈說:「在下在神州極西之地天雲山修行。不知韓將軍可曾聽說過天雲山?」

    「天雲山?」從韓信茫然的表情出塵看得出他從來不知道什麼天雲山。這也難怪,當時秦末的時候,只怕天雲山那些地方都還是人跡罕到的邊遠之地,韓信他們考慮的是逐鹿天下,自然不會對這樣的地方感興趣了。

    「不知韓將軍過去在哪座仙山修行?」出塵接著問。

    「棲霞山,」韓信本來不想回答,但卻不知道怎的話就說出了口。他心想,這莫不就是修為比較高的人對比較低的人的一種威壓?「請問道尊姓大名?」

    出塵想,自己本來與這個朝代毫無干係,把名字告訴他倒沒有相干;但遺憾的是自己完全不記得了,就只好說:「可惜我已經忘卻了自己的名字。」

    這話聽到大帳中的人中間便生了兩種不同的效果。自劉邦以下所有的漢家戰將個個怒形於色:什麼,問你名字你都不肯告訴,豈不是討打?但聽到韓信耳中卻是無比震驚:我的乖乖,他看去也就是二十許年齡,但敢情是駐顏有術,是那種修行千年以的老精,要不然怎麼會忘記了自己的名字?於是他的態度就更加恭謹了。

    「道屈尊到此,不知有何要事?」聽韓信這麼一說,劉邦等都看著他,全都露出不敢相信的表情。

    「聽說韓將軍顯出絕頂神通,震懾楚軍,以致項羽兵敗。在下特此懇請將軍放項羽一條生路,你們兩家以鴻溝為界,各自休兵罷戰,不知這樣可好?」

    「休兵罷戰?」一聽出塵的話,下面的漢將,包括劉邦,全都氣不打一處來:我們跟項羽連番大戰,這才把他困在垓下,眼看就要一舉成擒;如果這次放他走了,何異放虎歸山?這廝勇武,一旦回到江東,重整旗鼓,又有何人抵擋得了他?一邊想著,那些人的眼睛裡一個個就都好像要冒出火來。

    「先生此言差矣,」劉邦先說話了。「我們楚漢相爭非止一日,中間耗費錢糧無數,死傷無算,近日將將現出曙光,豈可因先生一言便就此終止?」

    「但我聽人說,」出塵立刻回答。「你們楚漢雙方本來議定罷兵,以古運河劃界,東為楚國,西為漢國,止兵戈,息征戰,令天下蒼生休養生息。不料貴國竟背信棄義,毀卻前盟,偷襲楚軍,以致項羽有今日之敗,說起來還是貴國違約在先。因此在下斗膽一言,天有好生之德,還請大王與諸位將軍聽從天命,退兵為好。」

    這一席話說出來,大帳之內人人變色,但卻一時無法反駁。

    「如若我等不肯退兵呢?」黃面無須的梁王彭越大聲問。

    「在下聽說韓將軍前日曾在陣前拿出了仙師的本領,」出塵不慌不忙地回答。「到明日你們兩軍開戰之時,只怕在下也要到陣前專訪韓將軍,見識一下韓將軍的本領了。」

    「黃口小兒,」高大魁梧,臉帶著刀疤的九江王英布吼聲如雷:「我看你就是項羽派來的說客!想讓我們退兵,你先問問我手中寶劍可肯?」說著他已經抽出寶劍,對準出塵當頭就是一劍。

    出塵笑了笑,心裡想:現在可是生命威脅了?只見他把頭一點,身放出幾道霞光,把英布的眼睛都晃花了,而那寶劍砍到離出塵頭頂不過半尺的地方便一絲一毫也無法動彈了。

    「莫非你以為天下人只有你才有寶劍不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