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黑暗狂瀾

龍騰世紀 19.擊銅人,答問題,心存僥倖 文 / 黑暗狂瀾

    聽了這話,出塵不覺心裡咯登一下。更新快沒錯,第一關自己的命就差點丟了,第二第三關又會怎麼樣?但他回想起剛剛受到心、意、情三魔攻擊時自己幾乎心神不守,險些壞了大事的情況,趕緊收攝意識,聽那聲音往下講。

    那聲音接著說:「這第二、三兩道關倒是對你沒有任何風險,你不必擔心。看,」那聲音正說著,出塵就看到眼前出現了一個金色銅人,是一具男子的身軀,大約高一米八十,與真人完全一樣。「你眼前這個銅人身有三百六十個大穴,我現在顯示所有大穴,你先看清楚了。」說話間,那銅人身便閃出了光亮,標明了三百六十個大穴的位置。

    「你記好了?」那聲音問。

    「記好了。」出塵放出意識,籠罩著銅人,整個銅人身的一切都在他意識中清晰無比,當然三百六十處大穴也全部都刻在他頭腦中。

    「好的,接下來你要做的就是,在一息之內,用點穴手法,把這三百六十處大穴每一處點三遍。記住,一處大穴一次只能點一遍,所有大穴都點到之後才能點第二遍。同樣,所有大穴都點了兩遍之後才可以點第三道。」

    出塵心想,這事放在今天之前我是萬萬不能,但自己的感應靈敏程度在結成元嬰之後肯定大增,是否能成倒大可一試。「點穴的力道有什麼要求嗎?」

    「有的。第一道輕點,點到即可。對一個真人來說就是只觸及皮膚,沒有擊中穴位的感覺。第二道是真正的點穴,對一個真人來說就是能讓他有這些穴道被點中的深刻感受,通俗地說就是治病手法。第三道是重手法,要力透重關,就是武功中的點穴傷人,但同時又不能讓銅人移動。」

    「既然有不讓銅人移動的要求,能不能讓我現在接觸一下銅人,看看究竟力道可以大到什麼程度?」

    「不行。力道究竟多大你只能在點穴過程中體會。現在再給你一息時間,你好生準備。」

    出塵努力運用意識探測銅人。他現,灌注銅人所用的金屬量極為合理,銅人表面的皮膚、毛都與真人一樣,裡面的肌肉、骨骼、內臟也與真人相同。更有趣的是,這個銅人雖說不是空心的,但每一處也都不是填充完全的,但填充的程度各不相同。比如應該是內臟的地方就疏鬆一些,應該是骨骼的地方就緻密一些,胸腔、腹腔也留下了應有的空位。於是出塵猜測,這個銅人的重量應該跟同體積的真人差不多。但這只是他的猜想,還要在點第一遍的時候試過了才能確定。

    一息時間轉瞬即過,銅人身標明穴位的光全部熄滅。隨著那聲音一聲「開始」,出塵抖擻精神,全神貫注,流星趕月與瞬移之術同時動,配以柔骨術,電光石火之間,兩手兩腳齊動,三百六十處大穴已經全部點到,每個穴位都亮出了微弱的光芒。這一遍點下來,出塵已經心中有數,果然和他猜想的一樣,銅人的重量如同真人。出塵並不停頓,手腳齊下,許多時候四肢的動作完全出常理,又點了第二遍;這時每個穴道的光芒加強了許多。出塵全身都沁出了汗珠,但他不敢怠慢,手腳如飛,又點了第三遍,這時所有穴道都光芒大作,顯得詭異無比。

    一息之內點穴一千零八十次,饒是出塵現在功力非凡,也已累得氣喘吁吁,全身是汗,體內元嬰也雙手合十,閉目休息。但他最後一個穴位剛一點完,就見銅人身每一個穴道裡都出一道七彩毫光,緊接著又聚成一個個小光點。這些光點離開銅人,向他飛來,還不等他有所反應,每一個光點都在他身對應的穴位一閃而沒。他體內的小小元嬰也立即兩手分開,一手指天,一手撫地,進入強化修行狀態。

    「哈哈哈哈,幹得好,小傢伙,我真沒想到你會有此福緣!你前世師尊真是慧眼識人啊!」

    我的前世師尊?出塵心想。莫非是軒轅子?

    那聲音的主人似乎猜到了他的想法,又說了下去。「軒轅子,他也配?你那前世師尊是一個驚天動地的豪傑,五界誰人不知?他的事跡就連下界也廣為流傳。如果不是敬佩他的為人與神通,我又何苦在這裡擺下八陣圖,用絕大神通,點化你這小傢伙?」

    原來我的前世師尊還另有其人,出塵不覺心中一震。他趕緊問道:「這些光點沒入我穴道之中又有何用?」

    「哈哈,用處可大了,那絕非你能想像得到的。但天機不可洩漏,到用時你自然知道。」那聲音的主人顯然不願意在這件事多做糾纏。「好了,還有第三關,你聽好了。」

    出塵心下一凜,急忙集中精力往下聽。

    「這第三關只是一個問題。告訴我,你知道三國時周瑜的母親是誰?諸葛良的母親又是誰?」

    出塵不假思索地答道:「周瑜的母親是既老夫人,諸葛良的母親是何老夫人。」

    那聲音半晌沒有說話,出塵不禁問道:「我可答對了?」

    那聲音似乎是無可奈何地說:「你答對了。但我真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此事隱秘之極,就連五界也沒幾人知道,你又是如何知曉的?」

    出塵回答:「這我也是猜測。在羅貫外的《三國演義》中周瑜臨死前親口說:『既生瑜,何生良!』還連續說了好幾遍,我想他就是不想讓兩位偉大母親的英名泯沒,所以暗示後人,他自己與諸葛良的母親是誰。」

    「哈哈哈,你居然還有如此奇想!不過那羅貫外也是奇人,待我回去就把你說的那個什麼《三國演義》找來讀一讀。也真有你的,從一本說部中都能得出此等信息,你那前世師尊得徒如此,也配得他的一世英名了!」

    「您這已經是第二次提到我的前世師尊了。但除了軒轅子,我真的不知道我在修真界還有什麼別的師尊。您能不能對我透露一二?」

    「不行,時機未到。等機緣一到,你那前世師尊定會現身。說到軒轅子,他還算知進退,只敢做你的記名師父,要不然……」那聲音頓住,沒有說下去。

    「不知前輩又是何人?」

    「哦,小傢伙,不要叫我前輩。你前世師尊的輩分不是我可以高攀的。但他出於無奈,沒法親自前來點化你,只好找到我,讓我下界找你。我這裡弄出這麼大的動靜,又向你靈識傳訊這麼久,就是受了他老人家的囑托。我們兩個平輩論交就可以了。我就是三國時『何老夫人』的兒子諸葛良,字洞明,世人也稱我文侯,其實我原來的封號是文鄉侯。你的前塵後事,你的師尊都告訴我了。你真算是幹得不錯了,進了我的八陣圖,還沒得到傳承,便已經碎丹成嬰,又得到了七」那聲音硬生生地把後面的話嚥了回去,讓出塵好一陣心癢難撓。

    「對了,你放出靈識,跟我來。哦,靈識就是你平時說的意識。」出塵急忙放出靈識,只見一個高大的身影走在前面,他立刻就跟了來。

    文侯把出塵帶到八陣圖中央,接著一轉身,跟出塵面對面站著。出塵感到一股威嚴迎面而來,眼前就好像出現了一幅幻象,好像在漫漫的沙漠中,戰雲密佈,塵土飛揚,數十萬大軍排出戰陣,正等著三軍司命的一聲令下。出塵吃驚地現,文侯的形象跟《三國演義》裡描述的完全不同:他身高大約兩米左右,紅臉膛,黑長鬚,十分魁梧,是威風凜凜的一條大漢。文侯手一揮,兩道金光向東南、西北方向飛去。看到出塵不解的眼神,文侯說:「我為了方便你進陣,這個八陣圖根本沒有布全,現在補乾地的天陣和巽地的風陣。這樣一來,就是神仙進了陣,也得脫一層皮才出得去。那些烏七八糟的小人物就連進都不讓他們進來。哈哈。」文侯邊說邊笑,顯然很得意。

    文侯轉過身來,對著陣中央再一揮手,只見那裡憑空顯出一座雄偉的七級寶塔,金光四射。文侯走在前面進了塔,出塵緊跟著也走了進去。寶塔第一層中央是一個圓形的石頭池塘,圍了一泓清水,水中間有兩條金魚,金魚的身體露出水面,相對支撐,嘴朝天,向噴水。池塘四周是光滑的台階,人可以坐在面。池塘正面有一張桌子,兩張椅子,文侯讓出塵坐下,自己也坐了下來。

    「先我有幾件事情要向你說明。你大概受到神州歷來的史和說部的影響,對我這個人的性格不太清楚。你現在看到的就是我的真實相貌,完全不是什麼羽扇倫巾,面如冠玉什麼的。其實我是一員武將,當丞相我是勉為其難,所以我才樂意伐魏,才有六出祁山一說。而且我這個人願動不願靜,這也是我跟你前世師尊相交很深的一個原因。就說這個八陣圖,也不像史說是我『眉頭一皺,計心來』,靈機一動就想出來的,其實花了我極大心血,多方試驗,而且還採石煉器,充當陣基,這才讓它有這麼大的神威。當然,我成仙之後對此陣又有許多感悟,陣基也多方加強,但基礎理論還是我當年做蜀相時奠定下來的。

    「另外要說的是我跟你前世師尊的關係。他老人家比我高不知道多少輩,乃是天地初生,混沌初開時的天生靈物,有絕大神通。後來他老人家憐我之才,見我受司馬伊昭陷害,不忿出手,把我救到五界,又傳我許多神通。我本想拜他為師,但他說他與我交往,貴在知心,而且我們倆性情相投,因此不肯收我為徒,但我心中一直把他當長輩看,他是我良師益,也是我最為崇敬之人。

    「你前世因緣際會,蒙他老人家收為徒弟,但知道此事者甚少。世人都以為你渡劫未成,灰飛煙滅,但其中另有隱情,恕我現在無法告訴你。你現在要做的就是,花大力氣提高修為,要將自己鍛煉得十分強大。天將降大任於你,而你只有奮圖強,才能練成絕大神通,不辜負你前世師尊對你的厚望。你可聽明白了?」

    出塵恭恭敬敬地回答:「我聽明白了。」

    文侯又繼續說:「我知道他老人家的眼力是不會錯的,你剛才的表現也很讓我刮目相看。現在我就將你前世師尊的道統傳你,你一旦接受,他老人家就是你現在的師尊。你懂嗎?」

    「我懂。」

    「那好。我現在就把事情一樣樣交代給你。」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