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末日旅團

龍騰世紀 第十三章 大戰前夕(四) 文 / 末日旅團

    愈是靠近庫莫佐夫地區,地面上的埃塔利亞樹就愈加茂密,與先前廣泛分佈於格拉沃爾丘陵地帶的聖像樹和白蠟樹有所不同的是,庫莫佐夫地區由於受到森林女神的庇護而終年恆溫,那裡形成了最適宜動植物生長的溫暖濕潤的季風氣候。自從進入庫莫佐夫的地界,軍隊就像游進一望無際的綠色海洋,那裡隨處可見直聳天際的埃塔利亞巨樹。

    埃塔利亞樹是一類極其高大的常綠喬木,它的主幹比大型塔樓還要粗壯,樹冠頂端可達百餘米;它的葉子常年保持旺盛的活力,很少脫落;其果實碩大而飽滿,汁多而味甘,因此埃塔利亞樹又被精靈們冠以世界之樹的美名,人類則習慣稱呼它們為「天梯」。

    龍族軍團進入由埃塔利亞樹組成的原始森林以後,渺小的行軍梯隊便被世界之樹的偉岸身軀所遮擋,托爾暫時無法再依靠視覺來確認地面部隊的動向,不過他依然可以憑借氣息來判斷戰士們是否在森林中迷失了方位。其實護國主無須擔心,因為賓修斯和米歇爾正混跡於步兵當中,指揮著部隊按照預定路線開往目的地。而天空中的龍騎兵則由雷德率領,充當龍族軍團的開路先鋒。

    隨著大部隊快向南推進,地面上除了幽深陰暗的森林以外,河流的數目也逐漸增多。河道縱橫交錯,水勢平慢低緩,彷彿在大地上澆灌出一個又一個勻稱的方格。

    托爾讓莉可瑟絲坐在自己身前,同時自己伸出兩臂環抱住白精靈的細腰,防止對方從坐騎上不慎摔落,他的雙手則抓穩韁繩確保坐騎的飛行軌跡不偏離方向。精靈遊俠緊緊靠在光芒之翼懷中,這種姿勢看上去十分曖昧,所以當雷德看到托爾與莉可瑟絲呈現此番坐姿的時候,甚至一度誤會了二人的關係。

    實際上護國主絕對沒有圖謀不軌,他邀請莉可瑟絲與自己乘坐同一條飛龍,只是為了能夠方便同對方進行交流,畢竟空中風聲不斷,距離較遠的話很難聽清彼此間的聲音。同時莉可瑟絲也沒有往歪處想,她明白托爾為人正直、品行端正,因此她不但沒有因為兩人的親密接觸而害羞失措,反倒是言談舉止大方得體,突顯白精靈那優雅從容的高貴氣質。

    「我們還有多遠才能飛到?」托爾望著遠方一望無際的大森林,不免有些焦急,他向奧奇立下了二十號以前必定攻克庫莫佐夫的豪言壯志,因此自己絕對不能出爾反爾。

    「不必擔心,今天夜間便可趕到。」莉可瑟絲稍微回側身體,仰起她那白淨無暇的臉龐望著光芒之翼。

    托爾聽後心底稍安,他指著下面的參天古樹問道:「庫莫佐夫周圍真的遍佈這種巨樹嗎?」

    莉可瑟絲輕輕握住托爾緊抓韁繩的拳頭,並且將腦袋順勢倚在對方厚實的胸膛上,她似乎很享受這種待遇:「沒錯,那裡是森林女神誕生的地方,自然得到她的祝福,因而世界之樹才能枝繁葉茂。」

    狂風吹過,掃亂了精靈遊俠的金。她的眼睛明如秋水,光滑的臉頰折射出午後陽光的淺淺的光暈,耳垂上鑲嵌的紫英石耳環也散著隱秘而神聖的光輝。

    此刻托爾完全被莉可瑟絲所吸引,他凝視對方美麗的面孔,像是正在欣賞一件傑出的藝術品。忽然他意識到這種無禮行徑會帶給異性多麼大的困擾,於是急忙把臉扭向一旁,並且惶恐地道歉說:「對不起……」

    「啊?哦……沒關係。」莉可瑟絲彷彿剛才也在走神,當她弄明白托爾因何而道歉的時候,趕緊將目光投向前方。

    回想起剛才龍族少年那張近在咫尺的英俊面孔,尤其是一雙神采奕奕的金色眸子,精靈遊俠不禁心頭狂跳。她不知道應該用什麼詞彙來形容此時的感受,只記得這種微妙的感覺在還是頭一次悄然迴盪於自己心房之間。她再也不敢直視光芒之翼的眼睛,似乎其中綻放的光芒比太陽更加灼人。

    托爾完全誤會了莉可瑟絲的想法,他以為是自己的魯莽行徑惹惱了這位傲慢的女精靈。因此他開始故意講一些有趣的故事,試圖逗對方開心,然而這和預期的效果大相逕庭——莉可瑟絲更加不願開口接話,她甚至極力與托爾保持距離,似乎生怕二人再度生身體接觸。

    護國主對這種突如其來的尷尬而備感困惑,他只好放棄了原先的念頭,轉而集中注意力,觀察周圍情況。正如他所目睹的那樣,天空蔚藍而高遠,大地蒼翠而遼廣,除了耳邊迴響的風聲,再也聽不到任何動靜。

    過了許久,托爾終於忍耐不了無話可說的寂寞,直言快語地問道:「我讓你討厭了嗎?」

    莉可瑟絲別過臉來驚訝地說:「你怎麼會如此認為呢?」

    「是嗎……沒有就好,我特別害怕別人對自己產生反感,就像小時候那樣。」托爾瞇起眼睛望著藍天,他的靈魂似乎穿越了時空,回到千年以前——父親去世以後,母親也隨之遭到秘密逮捕,從此音訊全無。家產遭到查扣,年幼的兄弟二人無以維持生計,只好流落街頭。為了生存,托爾不得不遊蕩於鬧事之中,將人家的殘羹剩飯帶回去給弟弟充飢。實在討要不到任何食物的時候,他才被迫去麵包作坊偷竊一些麵包,雖然這樣做經常會遭到毒打,可是總好過忍饑挨餓。那段艱苦的日子鍛煉出了托爾堅忍頑強的意志,但是面對街上行人們避而遠之的眼神,他那幼小的心靈裡充滿怨憤和孤寂,他誓再也不要遭到人們的厭惡和遺棄,時至今日仍舊如此。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