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恩怨情仇劍

龍騰世紀 第十三章 :渡氣之訣7佛緣 文 / 恩怨情仇劍

    一人說道:「各門派弟子先將各位掌門扶入客房內休息.一切之事,皆由明日再談!」卻是默意大師,他先前中了杜三娘的毒昏迷了良久,後服了解藥,才幽幽醒來,此時見八大掌門一齊受傷,各派弟子驚惶無策,便出言相指。

    各門派弟子這才猛的驚醒過來,忙去扶持自己的掌門。

    元境、赤明等人雖然是重傷在身,卻仍然惦記著杜三娘說過的話,元竟當先問道:門,十大高手的事」

    杜三娘得知女兒雖然是受傷,但性命無憂,便放下了心,聽得元境地相詢,便道:「今日大家有傷在身,明日我再得奉告!」

    赤明等人聽她肯說,皆盡大喜,也不乎這一兩日之差,當下便各自回房去療傷。

    郭浪見杜千金被碧蓮與紫菊抱走了,杜三娘被金蘭與李青竹扶走了,余婆婆撐著枴杖,與四轎夫冷笑著走了,其餘幾派的掌門也被門下弟子或扶或抬地接走了,眾弟子們心繫掌門安危,皆盡跟了進去。空地上本來黑壓壓的儘是人,一下子走了個十之六七,剩下那些名宿隱士、傲客豪傑等人也知道再無看頭,互相議論了一陣,也或驚或歎或疑或敬或搖頭地各自走了。空地上只剩下他一人呆呆地站在當地,望著滿地的鐵鍾碎片,茫茫然不知所措。

    過了良久,郭浪才漸漸地回過了神來,眼望四處,天色已暗,人走風涼,殘葉飄蕩,只剩下自己一個人孤單單的甚是淒涼,好在他向來孤單淒涼慣了,當下歎了一口氣,心道:「看來我也得走了!」頹然出了寺門,看了看那沿山而下的台階,心中一陣迷茫:「我下山之後又能去哪裡呢?師你多半沒有來參加這少林大會,那我該到哪裡去找他呢?」想了一會,心中竟沒有一個答案,望了望天際的點點歸鴉,心中又是一陣酸痛:「下山之後,還是繼續去找師你和啞叔吧!只有他們還記得我!」又歎了口氣,便欲舉步下山。

    一個聲音忽道:「小施主請留步!」

    郭浪一聽,便知道是默意大師,心中歡喜:「原來默意大師還記得我?」忙轉過身來向他行禮。

    默意回了一禮,才道:「多日不見,施主的心燈如何了?」他在巨鐘破碎後便認出了郭浪,但直到安頓好了眾人之後,這才出來找他相談。

    郭浪只道他是要盤問自己為何藏身巨鐘之故,卻不料他如此關心自己,第一句話,不問已罪,卻問已心,心中感激,忙道:「晚輩先多謝大師點化之恩,這一個月來,晚輩苦研《論佛經》,雖無亮燈之舉,卻也明白了心燈只能亮,不能滅,更不能不點!」

    默意點了點頭,神情極為讚許,接著又問了他幾個佛門問題,卻隻字不提巨鐘破碎一事。

    郭浪心下愧疚,搶先說道:「大師,晚輩無心之下,損壞了貴寺的寶鍾」

    默意微微一笑:「緣生自有緣滅,鍾鑄自有鍾碎!一切因果皆由天定,皆由緣隨,又何來有心無心?」

    郭浪道:「可是那巨鐘內」

    默意搖了搖手,道:「既由天定,既由緣隨,又豈可在乎得失?豈不聞有得有失,有失有得;半得半失,半失半得;不得不失,不失不得!得失若不去計較,便無得無失!」

    郭浪聞言,似懂非懂,他本想說出「陰陽渡氣訣」之事,但聽得默意大師的一番佛理,心道:「難道默意大師已看出了我學會了陰陽渡氣訣?他說『有得有失,豈可在乎得失』,那便是說我學會了陰陽渡氣訣、擊碎了巨鐘之事他不會怪我了!」

    他心中是這樣想的,便如卸重負,但實際默意大師的意思是:這幾百年巨鐘雖然毀了,但卻能得知十大高手失蹤之詳情,也算得上是得抵於失了。若不是你恰巧藏身於巨鐘內,救了杜三娘的女兒,杜三娘又怎麼肯將秘密示知於人。至於陰陽渡氣訣什麼的,默意又哪裡知道了?雖然不明白他內力何以會如此之強,但出家人也不好追問。

    郭浪心無旁滯,便從懷中取出那本《論佛經》來,指出不解之處,向默意討教。

    默意見他將佛經收藏的甚好,鑽研的甚精,心下也是歡喜,一一為他詳細解說。

    直到夕陽有大半沒入了群山之後,默意這才合上佛經,郭浪聽得這番解說,不禁又是佩服,又是驚歎,於佛法更有不少覺悟。

    默意懂得他的眼神,笑了一笑,指著遠處的夕陽道:「施主,你看,這太陽從東而起,不論開始如何金亮刺眼,如何日駕中天,但終究還是要西落群山,闇然失色!這就是命,亦也是緣!其實芸芸眾生,誰又何嘗不是依命隨緣呢?」

    郭浪盯著那半邊血紅的夕陽,似有所悟,說道:「依命隨緣?是啊,不管一個人年青時武功再怎麼厲害,名聲再怎麼轟動,家財再怎麼萬貫,權勢再怎麼驚人,但到得老死時,皇帝和乞丐也都是一個樣,白骨一堆,封埋塵土而已!」

    默意點了點頭,滿臉讚許之色,道:「施主果然是悟性極高之人!老納為弟子們講經說法了數十次,卻無一人有施主這樣的悟性。昔日在龍泉溪邊,老納只是不想見一塊良質美玉入了邪道,這才為你講解正邪是非,今日一番小談,施主竟然能看透『名利權爭』四字,實乃佛門奇才!即然施主與佛這等有緣,何不入了少林?倘若施主不嫌棄,就由老納收你為俗家弟子如何?」

    當今之世,能拜默意大師為師,實是莫大的福澤。但郭浪只微微一笑,他雖然極其敬佩默意大師但絕無拜師之念,便何況他有師父,雖然現在想起來有些怪,有些邪,但終究是自己的師父,如何能另拜他師當下便道:「大師心意,晚輩心領!只是佛經中道:『佛由心生,心善則有佛』,晚輩雖然不能成為少林弟子,但仍可隨時向佛悟佛!」

    默意笑道:「對,對!老納倒是失言了,施主只要心中有佛,又何必一定要在少林寺內悟呢?施主只要心中有佛,那便是悟佛了!再說這悟佛,一日頓悟遠勝半生覺悟,施主還是自悟得好!」這一番小談,對郭浪竟然有了知遇之感,便道:「今日天色已晚,施主不妨再住上一日,明日再下山如何?」

    郭浪也想聽他再說些佛法,便道:「多謝大師!」

    默意將他安置在一間客房內,然後又去照看方丈的傷勢了。

    郭浪在巨鐘內呆了大半日,又困又乏,正想好好睡上一覺,忽然一個小沙彌送來一本佛經,說是奉了師叔之命。

    郭浪拿過來一看,見是一本《法華經》,忙道:「代我多謝默意大師!」卻見那小沙彌額頭腫得老高,不禁問道:「小師父,你額頭怎麼了?」

    那小沙彌道:「剛才在來的路上,突然莫名其妙的摔了一跤,撞到額頭了,佛經也掉到樓閣下去了,幸好找回來了!」

    郭浪聽得他不關心自己的額頭,卻在意這本佛經,心下甚是感動,他雖聽素梅說過不少捨已為人之舉,但自己留心來看時,卻罕有現,不料今日卻在這小沙彌身上見到了。

    郭浪捧著這本《法華經》,如獲至寶。《論佛經》默意大師已為他講解了個詳細,但這《法華經》卻又是另一番更高佛理,郭浪只看了幾頁,便忍不住大聲驚歎。

    又看了幾頁,眼皮子越來越沉重,郭浪只道自己真的是太累了,長長的打了一個哈欠,便欲休息了,但鼻子一聞之下,已嗅出了氣味不對,他一驚之下,忍不住叫道:「血海飄香!」忙屏住呼吸,伸手想去取茶水解毒,但為時已晚,手臂只動了一下,便即眼前一黑,昏迷了過去。

    那本《法華經》也從他手裡滑落了下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