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恩怨情仇劍

龍騰世紀 第十二章 :巨鐘之困4鍾外鍾裡 文 / 恩怨情仇劍

    錦繡門眾女見小姐只出了三招,便殺得方申狼狽不堪,皆是大聲歡呼

    方申又驚又怕,卻也不敢冒然進招。

    杜三娘卻是大皺眉頭,剛才這三刀叫做「索命三刀」,刀詭異難防,每一刀都可以致方申於死地,只可惜杜千金用時勁力不足,刀勢不夠快,又加之不會乘勝追擊,否則早已經將方申砍成了數斷。

    杜千金見方申滿臉駭色,又聽得錦繡門眾女的喝采之聲,禁不住一臉都是得意之色。

    方申見杜千金在一旁得意洋洋,卻不乘勝追擊,心裡暗道一聲:「好險!」當下便不再讓她再搶先機,右手匕猛刺,左手施展擒拿手法,想奪她雙刀。他起初還記著李青竹的那句「你若是傷了我們小姐,我們錦繡門定將你千刀萬剮」的話,是以手下還留了些情,但三招一過,自己差點成了杜千金的刀下之鬼,驚怒之下,哪還顧得了許多,招招都向杜千金的要害上招呼。

    杜千金的武功本來就和方申相差甚遠,但仗著這套刀法的詭異莫測,這才攻了方申一個措手不及。這時方申也看出了她是刀法初學,還不精湛,顧慮之心大減,一味搶攻,不再讓杜千金再出詭異刀法,而逼她用一些練的極純熟的刀法來招架,但這些刀法又怎麼招架的住?

    杜千金被逼的險象環生,心下不由大惱,又見方申面帶獰笑,耳邊也沒了眾女的喝采之聲,這面子上如何過的去?當下將牙一咬,柳眉一軒,手上勁頭加猛,刀風呼呼,又使了兩招詭異刀法出來了,竟然又將方申逼退了兩步。

    杜千金大喜,這回可不願失了先機,也是一味搶攻,怪招迭出不絕,又逼的方申連連倒退。

    但這方申也終究是蘇家堡的一位好手,武功也確實了得,只要一見她刀法稍慢,便又搶下來急攻一陣。

    兩人在樓閣下你來我往,彼退此進,竟打了個旗鼓相當。

    錦繡門眾女先前見小姐連連遇險,都不禁大為擔心,現下見她與方申又打回了平局,才鬆了一口氣,又見掌門不住的點頭,似在稱讚小姐的刀法越來越熟了,便都又大聲喝采了起來。

    眾女的喝采聲、匕與短刀的相交之聲,早就吸引了不少人前來圍觀。

    郭浪聽得樓閣下的腳步聲越來越多,心中也是越來越急,這樓閣下空地不大,圍觀者越來越多,必然會有人擠到這巨鐘下來觀看,倘若一抬頭,那自己的行蹤不就立刻暴露了?再者,自己鑽入這巨鐘內已經有一二柱香的時間了,杜千金和方申卻仍然打的正酣,只怕沒有那麼三四柱香時間,兩人是不會停下來的。自己雖然是練武出身,但兩隻腳叉開了這樣撐住巨鐘內壁兩側,又怎麼能再撐到三四柱香之後,只怕再過得一二柱香,自己便會雙腳麻,兩腿抽筋,撐不住而掉下去,那可就不妙了。

    一想到這雙腳麻這四字,兩隻腳好像真的有些酸麻了起來。他忙用手住腳上輕捶,酸麻卻是絲毫不減,想來是自己這樣站的太久了,血液不流暢所至。他忙伸開兩手,撐住巨鐘上壁,慢慢地鬆開了兩腳,使勁踢了兩下,才略覺得酸麻稍減。直到雙手快撐不住身子之時,才又用雙腳撐住,收回了兩手。

    他剛鍘兩腳步麻,雙手按在鍾壁上,也就沒覺察出什麼異樣,但此時酸麻漸消,這兩手一收回之際,但覺察出有些不對勁,那巨鐘內上壁上凹凸不平,似乎是刻的有什麼字畫。

    古代的鍾,按使用範圍可分為樂鐘、朝鍾、寺廟鍾和鐘樓鍾四類,而這少林寺的這個巨鐘則屬於寺廟鐘,而寺廟鍾又有梵鍾和喚鍾之分,這個掛在這裡的巨鐘,就是梵鐘,梵鍾作為警寺悟佛之本,鍾外壁就雕刻有經文畫像等,那也不足為奇,但這巨鐘裡面若是刻上經文之類的,卻又刻給誰看呢?

    郭浪一怔之下,稍稍俯下身,將兩手放在下壁光亮處,見兩手之上都印出了一些字跡來,雖然是反字,卻也隱隱約約看出了左手的有個「氣」字,右手有個「行」字。他愣了一愣,又伸手去摸索,這一摸之下,不由一驚,原來這巨鐘裡面的上半壁竟然都刻滿了小字,那些字摸起來密密麻麻的,也不知道有多少字。只因刻在了鍾上壁那一端,沒有亮光,自己在鍾內呆了這麼久,竟然沒現,直到用手來摸,才察覺出來。

    (這一章提到了巨鐘,有些朋友們就問我,真有那麼大的鍾嗎?現實中我沒見過古鐘,所以在寫這章之前,曾查過資料,現將我查到的一些關於巨鐘的資料現上,也好讓大家對古鐘有個瞭解。&1t;中國古代的鍾,按使用範圍可分為樂鐘、朝鍾、寺廟鍾和鐘樓鍾四類:樂鐘是古代王室宮廷、貴族府邸以及地方官衙用於演奏儀典音樂的鐘。這類鍾因時代及用法、形制昂-同而有各種名稱,但一般都是作為樂器來使用的,多稱為「樂鐘」(即音樂鐘或樂器鍾)。朝鍾是懸於朝廷宮內的巨型大鐘,是皇帝上朝時用的。鐘樓鍾剛是古代用來計算時間的。而寺廟鐘,剛最為普遍,古就有「有鍾即有寺,無鍾必無寺」,鍾也成了古代寺院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寺廟鍾有梵鍾和喚鍾之分,梵鍾又稱法鍾、大鐘、巨鳴等,大至數萬斤,乃多用於號喚寺內僧人用,更有深鳴警鐘之說>,而我書中所寫的這個巨鐘,就是梵鐘,重量嘛,也就數千斤,不算很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