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初唐逍遙王爺

龍騰世紀 第十章 大唐茶道革命的由來 文 / 初唐逍遙王爺

    《老子》第一章開篇便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理解茶道,便應該從這個纏繞國人數千年的「道」字上作些解讀。

    何為道?可悟不可言。道,普遍存在於宇宙之間;道,也普遍存在於每一個人心裡。這是一種永遠追求至善之美的精神境界。就茶道而言,同樣如此。美食派有位網友曾經做了如下理解,轉錄如下:「古人曾認為,種種事物,揮到至高的地步,都是同樣的一種精神境界,也就是『道』,而武道也好,茶道也好,『武』和『茶』都是一種精神的載體,或者說,對於『道』而言,他們都是殊途同歸的。很多流傳於技藝的東西,都還沒有揮到『道』的高度。其實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技藝會帶給人高尚的審美趣味;進一步,就會帶人達到然的精神境界。在中國談論的多是茶藝吧,多傾向於欣賞,品嚐,似乎那『茶味禪味,味味一味』只是寺院裡高僧們能切實體會的。也確實,高尚的境界並非每個人都能達到,但是只要有一個去感悟的心,就已經是在提升了……」

    茶道自唐宋傳入日本,其後在日本紮下根來,並且得到了極大展。現如今,武士道和茶道已經成為了日本民族精神的兩大基本寫照。

    反觀中國,中國的茶道鼎盛時期在遙遠的唐、宋。太平盛世,茶道因之而興。但是茶聖6羽的遺風並沒有被後世人揚光大,宋朝以後茶道在中國便開始走下坡路,走得很緩,所以覺察到的人不多。直到最近百年茶道已被破壞殆盡才為國人驚覺。現今,捕捉哪怕一絲大唐盛世的茶道光影都是笑談的了。更可笑的是,遍佈大街小巷的茶道館裡一群衣著光鮮的打工妹開始被人稱作茶藝師,更有的大言不慚,開口閉口都是茶道。何謂茶道?呵呵!

    最近,國內不少茶人提出了這樣一個話題:深入學習日本茶道,並以此為切入點,逐步恢復、展中國的茶道。美食派竊以為上述話題非常中肯,改革開放這些年來,中日文化的交流至少使得國內開始出現了茶藝和茶藝館,接下來就是由茶藝入茶道的問題了。

    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休,一生追求茶道至高境界,我們可以體悟出他在精神境界中的一次次自我越。千利休早期的茶風也和現在很多茶社近似,有煩瑣的禮儀和複雜的沖泡方式。後來他卻一變再變,逐漸刪繁就簡,終於開創出了一套流傳至今的草庵茶風。

    「以佛法修行得道,屋以不漏雨,食以不餓肚為足,此為佛之教誨,茶道之本意。」希望茶在我們的唇齒之間,不單單是一種飲品,而是一種藝術,一種哲學。願時間和閱歷幫我提升到那一種境界……

    一般認為:茶藝和茶道相互依存,茶藝的終級目的是茶道,茶道則能通過茶藝來慢慢領悟。還是從茶藝入手來談。茶藝之本在於純美,茶藝之韻在於雅致,茶藝之德在於對大自然的敬崇感激。茶藝並不複雜,茶道並不高深。茶藝傳達的是:純、雅、禮、和的茶道精神理念。讓苟延殘喘於現代文明中的你我,讓為生活壓力所迫的人們得到與自然交融溝通的機會,讓漂泊的心清靜下來,凝聽小宇宙出的祥和之聲,這樣,也就領悟茶道了。

    在日本,飲茶作為一種習俗,完全溶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這些歸到源頭大約是宋朝時一位叫榮西的僧人將茶種帶回了日本,他還撰寫了一本《喫茶養生記》。應該說,這些極大推動了日本茶文化的普及和興起。

    室町時代中期,一休禪師和村田珠光共同創建了「茶之湯」,應該說這就是日本茶道的前身了。

    接下來還有兩位應該提一提:武野紹鷗和千利休。他們的改革最終成就了日本茶道。特別是千利休,他使得「茶之湯」與禪的思想緊密結合,並最終為日本茶道構造了形態、貫注了神髓。他在日本茶道歷史上的地位絕對不亞於中國唐代的茶聖6羽。

    還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千利休的後代世代沿襲著日本正統茶道,直到今天。美食派的各位茶友可以到大書店裡找一本中文版的《茶之心》,這本書專門談日本茶道。作者千玄室先生便是千利休的後人,是茶道「裡千家」第十五代家元。所謂「家元」,這是日本的一種獨特文化制度,類似我們所說的掌門人、教主吧!

    茶道在日本,相當長的歷史時期裡都是以一種原始宗教的形態出現的。這一方面是由於日本茶道源自禪宗;另一方面是因為日本茶道被統治階級賦予了禮儀教化、維護統治的作用。從這個角度來說,千利休最終被逼切腹可以說也是一種必然。

    日本茶道博大精深,內容極為廣泛。涉及建築、書法、繪畫、花道、烹飪、禮儀、點茶文化、手工工藝、風水等社會各個領域。

    先,日本茶道最為重視的可以說是「茶道道場」。茶道道場是茶人修道的場所,除了茶亭等實際道場以外,更講求心中有道場,處處為道場。這一點充滿了禪機,但我們應該不太陌生。

    其次,茶事程序是極為關鍵的。茶事是「和、敬、清、寂」這一日本茶道精神的實踐。一場正規的茶事一般是由「前席」、「席間休息」和「後席」這三部分組成的。每一部分都有約定俗成的內容,每項內容也都有約定俗成的作法。

    最後,日本茶道講究點茶法。入門級的茶人會先學習一些非秘傳(公開)的點茶法,再通過領悟和拜師來學習一些秘傳的點茶法。需要注意的是,日本茶道不僅要求主人刻苦修習點茶法,對客人的要求也相當高(每一個細節,甚至於每一個眼神都需要主客之間配合),這與我們的茶文化大大不同。

    想起後世的這些,一種渾然不力的感覺湧上李泰的心頭,無力啊,面對浩瀚的歷史,我能做些什麼呢?面對國人的不爭氣,即便我改變了茶道在大唐的意義,誰又知道,大唐以後會否有大宋?大宋之後會否有蒙元?即便我滅了蒙元,大清的可能,但,一個蒙古民族滅了,還會有第二個,一個女真消失了,遊牧民族還會出現第二個女真。鐵木真真的厲害嗎?不,答案是未必的,蒙元是很強大,但他是鑽了大宋以文治武的空子,這也就是為什麼,蒙元即便被大明趕出中原,但其卻並為元氣大傷,大明不得不閉關鎖國的原因,有人說,大明戰勝蒙元是盛之不武?那麼蒙元用了整整5o年,半個世紀才滅亡積弱之國大宋,這又是何故?你們就盛之雄武,威武麼?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還是問心無愧呢?要麼提前將近代武器出現在大唐歷史中,要麼就等著重複近代被**的痛苦,大宋,大明借有火藥,還有火炮等,但一樣滅於遊牧民族之手,那麼只有在大唐就朝著近代軍事武器這條道路展了,至少,如果真這麼做了,我華夏或許可以避免「崖山之後再無中國,閻吏之後再無漢人」這一痛人心扉的話語,或許就再也不會有「明亡以後,再也沒有華夏子孫」這一說法了。這樣,我華夏文明或許不會遭受自卑的少數民族的破壞和毀滅,歷經磨難的的中國人或許不會作為整體,開始變得如同魯迅先生筆下形容得那般卑微、猥瑣、沒有氣節。

    所以,我一定要做到,改變自己命運的同時,也改變大唐乃至整個華夏民族的命運,我要改寫歷史,讓茶道只是我華夏的國粹,讓華夏的文化不被異族所竊取,讓華夏子民避過後世近代那場接近於亡國滅種的大災禍,歷史啊,我來了,我投入於你的懷抱,但我更想將這懷抱變的跟加美好,我要逆天命而為之!李泰在心中堅定地點頭道,「但為華夏,此志不渝!」

    小弟新人新書,希望各位大大會喜歡,若是覺的不錯,請幫忙推薦下,謝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