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初唐逍遙王爺

龍騰世紀 中國制茶史 文 / 初唐逍遙王爺

    中國制茶歷史悠久,自現野生茶樹,從生煮羹飲,到餅茶散茶,從綠茶到多茶類,從手工操作到機械化制茶,期間經歷了複雜的變革。各種茶類的品質特徵形成,除了茶樹品種和鮮葉原料的影響外,加工條件和製造方法是重要的決定因素。本文就制茶歷史做簡單介紹。

    (一)從生煮羹飲到曬乾收藏

    茶之為用,最早從咀嚼茶樹的鮮葉開始,展到生煮羹飲。生煮者,類似現代的煮菜湯。如雲南基諾族至今仍有吃「涼拌茶」習俗,鮮葉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許黃果葉,大蒜,辣椒和鹽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勻;茶作羹飲,有《晉書》記「吳人採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習慣。

    三國時,魏朝已出現了茶葉的簡單加工,採來的葉子先做成餅,曬乾或烘乾,這是制茶工藝的萌芽。

    (二)從蒸青造形到龍團鳳餅

    初步加工的餅茶仍有很濃的青草味,經反覆實踐,明瞭蒸青制茶。即將茶的鮮葉蒸後碎制,餅茶穿孔,貫串烘乾,去其青氣。但仍苦澀味,於是又通過洗滌鮮葉,蒸青壓搾,去汁制餅,使茶葉苦澀味大大降低。

    自唐至宋,貢茶興起,成立了貢茶院,即制茶廠,組織官員研究制茶技術,從而促使茶葉生產不斷改革。

    唐代蒸青作餅已經逐漸完善,6羽《茶經。之造》記述:「晴,采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此時完整的蒸青茶餅製作工序為:蒸茶、解塊、搗茶、裝模、拍壓、出模、列茶晾乾、穿孔、烘焙、成穿、封茶。

    宋代,制茶技術展很快。新品不斷湧現。北宋年間,做成團片狀的龍鳳團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貢茶錄》記述「宋太平興國初,特置龍鳳模,遣使即北苑造團茶,以別庶飲,龍鳳茶蓋始於此」。

    龍鳳團茶的製造工藝,據宋代趙汝勵《北苑別錄》記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搾茶、研茶、造茶、過黃、烘茶。茶芽採回後,先浸泡水中,挑選勻整芽葉進行蒸青,蒸後冷水清洗,然後小搾去水,大搾去茶汁,去汁後置瓦盆內兌水研細,再入龍鳳模壓餅、烘乾。

    龍鳳團茶的工序中,冷水快衝可保持綠色,提高了茶葉質量,而水浸和搾汁的做法,由於奪走真味,使茶香極大損失,且整個製作過程耗時費工,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現。

    (三)從團餅茶到散葉茶

    在蒸青團茶的生產中,為了改善苦味難除、香味不正的缺點,逐漸採取蒸後不揉不壓,直接烘乾的做法,將蒸青團茶改造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時還出現了對散茶的鑒賞方法和品質要求。

    這種改革出現在宋代。《宋史。食貨志》載:「茶有兩類,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餅茶。元代王楨在《農書。卷十。百谷譜》中,對當時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詳細記載「采訖,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攤,乘濕揉之,入焙,勻布火,烘令干,勿使焦」。

    由宋至元,餅茶、龍鳳團茶和散茶同時並存,到了明代,由於明太祖朱元璋於1391年下詔,廢龍團興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為盛行。

    (四)從蒸青到炒青

    相比於餅茶和團茶,茶葉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夠濃郁的缺點。於是出現了利用乾熱揮茶葉優良香氣的炒青技術。

    炒青綠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劉禹錫《西山蘭若試茶歌》中言道:「山僧後簷茶數叢……斯須炒成滿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頃余」之句,說明嫩葉經過炒制而滿室生香,有炒制時間不常,這是至今現的關於炒青綠茶最早的文字記載。

    經唐、宋、元代的進一步展,炒青茶逐漸增多,到了明代,炒青製法日趨完善,在《茶錄》、《茶疏》、《茶解》中均有詳細記載。其製法大體為:高溫殺青、揉捻、復炒、烘焙至干,這種工藝與現代炒青綠茶製法非常相似,參看附錄中綠茶製造工藝。

    (五)從綠茶展至其它茶類

    在制茶的過程中,由於注重確保茶葉香氣和滋味的探討,通過不同加工方法,從不酵、半酵到全酵一系列不同酵程序所引起茶葉內質的變化,探索到了一些規律,從而使茶葉從鮮葉到原料,通過不同的製造工藝,製成各類色、香、味、形品質特徵不同的六大茶類,即綠茶、黃茶、黑茶、白茶、紅茶、青茶。

    (1)黃茶的產生

    綠茶的基本工藝是殺青、揉捻、乾燥,當綠茶炒制工藝掌握不當,如炒青殺青溫度低,蒸青殺青時間長,或殺青後未及時攤涼及時揉捻,或揉捻後未及時烘乾炒干,堆積過久,使葉子變黃,產生黃葉黃湯,類似後來出現的黃茶。因此,黃茶的產生可能是從綠茶製法不當演變而來。明代許次紓《茶疏》(1597年)記載了這種演變歷史。

    (2)黑茶的出現

    綠茶殺青時葉量過多火溫低,使葉色變為近似黑色的深褐綠色,或以綠毛茶堆積後酵,渥成黑色,這是產生黑茶的過程。黑茶的製造始於明代中葉。明御史陳講疏記載了黑茶的生產(1524年):「商茶低仍,悉征黑茶,產地有限……『。

    (3)白茶的由來和演變

    唐、宋時所謂的白茶,是指偶然現的白葉茶樹採摘而成的茶,與後來展起來的不炒不揉而成的白茶不同。而到了明代,出現了類似現在的白茶。田藝蘅《煮泉小品》記載:「茶者以火作者為次,生曬者為上,亦近自然……清翠鮮明,尤為可愛」。

    現代白茶是從宋代綠茶三色細芽、銀絲水芽開始逐漸演變而來的。最初是指干茶表面密佈白色茸毫、色澤銀白的「白毫銀針」,後來經展又產生了白牡丹、貢眉、壽眉等其它花色。

    (4)紅茶的產生和展

    紅茶起源於十六世紀。在茶葉製造展過程中,現日曬代替殺青,揉捻後葉色紅變而產生了紅茶。最早的紅茶生產從福建崇安的小種紅茶開始。清代劉靖《片刻余閒集》中記述「山之第九曲處有星村鎮,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廣信等處所產之茶,黑色紅湯,土名江西烏,皆私售於星村各行」。自星村小種紅茶出現後,逐漸演變產生了工夫紅茶。後2o世紀2o年代,印度展將茶葉切碎加工的紅碎茶,我國於2o世紀5o年代也開始試制紅碎茶。

    (5)青茶的起源

    青茶介於綠茶、紅茶之間,先綠茶製法,再紅茶製法,從而悟出了青茶製法。

    青茶的起源,學術界尚有爭議,有的推論出現在北宋,有的推定於清咸豐年間,但都認為最早在福建創製。清初王草堂《茶說》:「武夷茶…茶采後,以竹筐勻鋪,架於風日中,名曰曬青,俟其青色漸收,然後再加炒焙……烹出之時,半青半紅,青者乃炒色,紅者乃焙色也」。現福建武夷巖茶的製法仍保留了這種傳統工藝的特點。

    (六)從素茶到花香茶

    茶加香料或香花的做法已有很久的歷史。宋代蔡襄《茶錄》提到加香料茶「茶有真香,而入貢者微以龍腦和膏,欲助其香」。南宋已有茉莉花焙茶的記載,施岳《步月。茉莉》詞註:「茉莉嶺表所產……古人用此花焙茶」。

    到了明代,窨花制茶技術日益完善,且可用於制茶的花品種繁多,據《茶譜》記載,有桂花、茉莉、玫瑰、薔薇、蘭蕙、桔花、梔子、木香、梅花九種之多。現代窨制花茶,除了上述花種外,還有白蘭、玳瑁、珠蘭等。

    由於制茶技術不斷改革,各類制茶機械相繼出現,先是小規模手工作業,接著出現各道工序機械化。除了少數名貴茶仍由手工加工外,絕大多數茶葉的加工均採用了機械化生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