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穿越三國之黃梁三國

龍騰世紀 第一百七十回 馬上英雄(二) 文 / 穿越三國之黃梁三國

    中**隊神出鬼沒,半年間將北胡王庭以南地區部落幾乎全部劫掠一空,這些部落無奈之下,有的北上投靠其他部落,有的西上投奔西域各國,有的南下投奔中國.西上、南下部落胡民遷移之後,往往通知本部落男丁,因此北胡士兵受此影響,逃歸本部落之人越來越多,北胡兵馬因此兵勢漸弱。

    隨著部分部落北上,未遭劫掠的部落頓時覺得負擔大增,供給大軍的糧草出現危機,徹裡吉無奈之下,只好求助於西域的烏孫與龜茲兩國。

    烏孫、龜茲在西域雖是大國,但是國力畢竟有限,北胡頓時陷入經濟危機。面對著如此窘境,徹裡吉再次召集眾人商議,研究如何度過本次危機。迷當大王率先言,道:「中國侵入我境兵力不過二十餘萬,因為草原幅面廣闊,其分兵攻擊,避實就虛,致使我主力隨於其軍身後,疲於應付,我意應該對其一路兵馬完成戰略包圍,誘使其友軍前來增援,最終與其決戰於草原之上。否則按照此種狀況,倘若中國騎軍襲擾北方諸部落,恐怕大軍將陷入糧草斷絕的境地。」

    柯比龍亦道:「中**隊好像泥鰍一般,可望而不可及,我軍隨於其軍身後,眼睜睜的看著中國士兵劫掠各部落財產,而無能為力,我意出兵中國北部重鎮洛陽,迫使中國與我軍決戰。」

    柯比龍話音剛落,徹裡吉與北也當也隨即附合,只有迷當大王道:「我軍設計與中**隊決戰於草原之上,中**隊沒有城池保護,又沒有其餘部隊支援,我軍取勝機率將會提高,倘若攻擊中國重鎮,以我軍之短攻擊彼軍之長,必然不利。」

    徹裡吉聞言,覺得迷當大王所言也甚有理,正在此時,親兵來報告,道:「中國輕騎兵軍團兵分四路,迅攻擊我國北方各部落,如今進展快,各部落紛紛告急。」

    正是怕什麼來什麼,徹裡吉等聞言互視一眼,知道若不盡快與中**隊決戰,恐怕明年此時,北胡糧草皆絕,不戰而敗。北也當道:「中國四路兵馬侵襲我軍後方,其間必有空隙,空隙之處只有甘寧部八萬兵馬守護要路,倘若我軍對此路兵完成戰略包圍,甘寧部事急必然告急,其餘兵馬前來支援之時,我軍伺機決戰,可獲大勝。」

    徹裡吉等見此言有理,定下方案,北胡主力分為五路,對甘寧部開始實施戰略包圍。徹裡吉重兵分為兩路,切斷甘寧部後路,柯比龍、迷當大王、北也當各領土完整一路兵馬,從北、東、西三個方向往內收縮。

    中**隊向來重視情報工作,徹裡吉大軍剛剛起動,早有細作報往甘寧處,甘寧聞訊,召集段飛虎、段達兩將商議。段飛虎道:「我軍勢弱,陷入重圍後必然寡不敵眾,不若趁北胡尚未合圍之時,突然南下撤到邊郡,與姜維部借助郡城共同防守。」

    甘寧搖頭道:「我軍雖然訓練時日雖短,但是所配馬匹皆為良馬,行軍度並不劣於北胡士兵。我意欲向西撤離,吸引其主力西上,然後通知馬部大軍迅攻打北胡部落和王庭,北胡畜群、糧草若是皆為我所奪,經濟命脈崩潰,將會不戰而敗。西路胡軍為柯比龍部下,馬匹缺少,人員不整,行軍度不如我軍,我軍從西北方向穿過柯比龍與迷當大王兩軍空隙,引誘北胡主力往西北方向移動,若即若離,必然建得奇功。不過此次任務艱巨,若是控制不好,一旦被敵人纏上,我軍有全軍覆滅之危。我意如此,若是兩位將軍擔心危險,可以帶領部下士兵南返邊郡。」段飛虎、段達聞言,神情肅然,道:「陛下於我北苗有大恩,我等不能救得小王子,已是戴罪之人,此次誓死追隨將軍。」

    甘寧得到兩名苗將支持,定下心來,從柯比龍、迷當大王兩部胡軍

    空隙中穿過,一路急行軍趕往西北方向。柯比龍、迷當大王派遣騎兵追擊,甘寧部便急行軍迅擺脫,若是胡兵分散或者懈怠之時,甘寧則指揮重兵以多擊寡,逗得柯比龍、迷當大王暴跳如雷,一個勁的催促部下追擊。

    徹裡吉、北也當以為甘寧部歸路已斷,亦縱兵追了上來,欲要纏住甘寧部,將此軍一網打盡。無奈甘寧部士兵雖然戰鬥力不高,但是一兵擁有幾匹坐騎,行軍度在北胡騎兵之上,如此將北胡兵馬引誘往西北方向,直至西域北部地區。

    馬部四路兵馬趁機行兵,兩個月內將北胡各部落劫掠一空,最終突然襲擊王庭,盡殺守城士兵,將徹裡吉親族男丁上百人族滅,將其女眷劫送往長安。

    徹裡吉在軍營中突聞噩耗,不由哭倒在地,欲要回軍與馬部決戰,北也當聞訊,匹馬疾馳上百里,截住徹裡吉道:「我軍為甘寧部而來,如今甘寧部將要山窮水盡,待將其剿滅以後,然後回軍報仇。不然,我等前功盡棄。」

    徹裡吉雖然怒火中燒,畢竟是北胡領袖,被北也當一席言語說動,頓時靜下心來,料知馬部得此大功,早已回返中原,回軍之後,恐怕連中**隊的影子也不能見到。當下止住兵馬,繼續往西北追擊甘寧部。

    甘寧部此時已得到馬建功消息,在夜間突然轉向,往西南方向進。待到次日清晨,徹裡吉等探聽到甘寧部轉往西南已有百里之遙。徹裡吉心急家仇,與北也當商議:「西南已入西域之境,若是讓烏孫、龜茲兩國派兵阻截,定然會將甘寧部困住。」北也當道:「甘寧部欲退往西涼,我願統領部下兵馬阻住西涼赴西域要路。」

    徹裡吉主意打定,派使者讓烏孫王、龜茲王派兵攔截甘寧部,又使北也當統領部下趕去阻住西涼要路,定欲將甘寧部全部殲滅。烏孫王、龜茲王接到徹裡吉手書,派遣重兵阻住各處要塞,欲要阻住甘寧部去路。

    甘寧統領兵馬趕往西南,原本就是誘兵之計,往西南方向行軍三日後,聞知北也當部分兵南下,又趁夜行軍,調轉方向繼續往西北方向行進。

    徹裡吉突聞甘寧部又調轉方向,通知迷當大王、柯比龍兩路兵馬轉向,自率本部大軍緊隨其後。甘寧部急行軍一天,前方出現大片沙漠,眼前已無可退之路。段達、段飛虎兩將見狀,心中猛得沉了下來,以為此次定然不幸。

    兩將焦慮萬分,急赴甘寧帥帳,不料甘寧沉著大度,絲毫不為所動,道:「以前在軍校學習北方地理,至今方得以真正用上。此片沙漠之內十餘里卻有大片綠洲,正好可以利用擺脫敵軍。」

    徹裡吉熟悉北胡地理,此處卻已非北胡地盤,因此地理熟悉程度遠遠不如甘寧。徹裡吉此時不知甘寧已有脫身之策,興高采烈與諸將慶功,以為此次甘寧部必然全軍覆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