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穿越三國之黃梁三國

龍騰世紀 第八十三回 攻取西涼(一) 文 / 穿越三國之黃梁三國

    諸葛亮新得下弁、天水兩郡之地,整頓兩郡政事,派遣將領巡撫各縣.金旋又派閻圃、潘睿、皇甫嵩、王渾等趕來,孔明交接出兩郡政務、防務。命令細作前往西涼、安定,打探兩郡消息,整頓兵馬,欲要攻取西涼。

    鄧艾兵敗天水後,與諸將在西涼整兵休養,手下共有精兵六萬。此時蔣干借得蠻王徹裡吉五萬騎兵前來,鍾會大喜,宴請蠻將柯比龍、迷當大王。兩軍合兵,鍾會潛有恢復天水之志。

    諸葛亮調遣兵馬,命令朱恆、周泰兩將率領五萬士兵駐守天水,自引諸將起大軍十三萬攻取西涼。諸葛亮大軍行到半途,忽得朱恆急報,鍾會引軍八萬從小路潛到天水城下,攻勢甚急。諸葛亮大吃一驚,大軍不進反退,返回天水,與鍾會所部相持。

    原來鍾會聽說諸葛亮調兵遣將,大軍調動頻繁,知道其有攻取西涼之意,命令張魯、董昭、蔣干三人率領三萬兵馬駐守西涼,與韓遂率領大軍三萬會合蠻兵五萬,從小路潛往下弁方向,欲要進攻防守薄弱的西川諸郡。

    鍾會所部行及半途,細作來報說諸葛亮大軍出兵西涼,天水郡內只有朱恆、周泰率領五萬軍駐守。鍾會因為天水郡處於要路,為西涼聯結安定、長安的要塞,戰略位置極其重要。若是攻下天水,一來與曹昂所部連成一片,遙相呼應,二來切斷諸葛亮大軍歸路,斷絕其糧道,三來攻下天水後,天水南方下弁、梓潼等郡防守空虛,諸葛亮必然手慌腳亂。鍾會立即命令大軍改道而行,避開諸葛亮所部,逕取天水。

    朱恆、周泰皆為勇將,朱恆又富有智計,因為天水戰略位置極為重要,諸葛亮臨行前謂朱恆道:「天水若失,西川震動,若是曹軍重兵來攻,牢守城池,靜候援軍。」

    諸葛亮所部起行後,因為東有安定曹軍,朱恆不敢大意,與周泰兩人小心巡守,因此鍾會大軍剛到城下,城內已接到急報。朱恆因為諸葛亮臨行囑咐,與周泰率領守軍堅守不戰,鍾會無計可施。

    諸葛亮大軍趕回,與鍾會所部交戰。徹裡吉手下蠻兵頗為精銳,人高馬大,精於騎射,兵勢甚為強盛,又有鍾會設謀相助,甚是難敵。

    諸葛亮所部一半為江東人,一半為西川人,俱短小精悍,又以步卒為主,兩軍交戰之時,經不過蠻兵策馬衝擊。諸葛亮一戰不利,收兵入城,召集眾將商討破敵之策,黃忠道:「昔年馬騰父子威震西涼,諸蠻皆不敢背叛。若非韓遂投降,馬得蠻兵相助,曹操未必能夠全勝。」孔明猛然省起,派黃忠率領快騎火奔赴徐州,請金旋調整馬前來相助。

    未有幾日,黃忠到達徐州,求見金旋。金旋與黃忠有師徒之誼,聞訊大喜,大開中門相迎。兩人落座,言起西涼戰事,黃忠一一道來,說到蠻兵難退,欲請馬前往相助一事。金旋隨即命令黃忠統領馬所部軍馬,命令馬即日交接,星夜趕往天水。

    馬來到天水,拜見孔明,孔明大喜,設宴為馬洗塵。席間言起蠻軍一事,馬道:「蠻兵向來畏懼西涼馬軍,年少時隨父征戰,蠻將均非我父子對手。後來蠻軍屢敗,蠻王降服,執禮甚恭。後來蠻王逝世,其子徹裡吉與其兄爭奪王位,被圍甚急,我率領精兵救其一命,助其登上王位。徹裡吉曾與末將有約,馬駐守西涼之日,其兵永不犯界。以前與曹操相戰之時,徹裡吉曾經想兵來助,可惜韓遂投降曹賊,隔斷其路途,致使慘敗。」

    孔明又言及韓遂正在城外曹營,馬氣憤無比,請命欲要領兵出城往戰,孔明止之,道:「今大仇非不報也,尚非其時。若是退得蠻兵,鍾會所部不過六萬,又為我軍數敗,容易勝之。」孔明得知金旋已留下黃忠在徐州,命令馬統領黃忠所部三萬兵馬。

    次日馬率領大軍來到蠻營營前,呼喚蠻將出來答話。蠻兵中有認識馬者,慌忙報於柯比龍、迷當大王兩將。柯比龍與迷當大王都不認識馬,雖然知道馬有恩於大王,但因小勝諸葛亮一場,甚為輕視諸葛亮所部,因此領兵出戰。

    兩軍對圓,馬道:「昔日徹裡吉大王曾經有言,永不與我交兵,今你兩人率兵前來,所為何意?」迷當大王道:「大王曾言及馬將軍,將軍神威,天下莫敵。我二人不識馬將軍尊容,但請將軍放手一搏,證明是否屬實。諸葛孔明多謀,若是被其設計所欺,我等無臉回見大王。」

    馬拍馬出戰,迷當大王挺槍來迎。沒有數合,迷當大王氣力不支,柯比龍揮刀殺上相助,雙戰馬。馬獨戰兩將,約四十餘合,馬奮起神威,手上大刀上撩,擊飛迷當大王手中長槍,隨即又與柯比龍兩馬相交,盪開柯比龍大刀,順手擒住其甲帶,將其擲於馬下。柯比龍、迷當大王見馬如此神威,心中佩服不已,拜服於地。也不與鍾會等說明,逕自率領所部歸去。

    蠻兵不告而別,鍾會聞訊大驚,知道若無蠻兵相助,天水之戰有敗無勝,鍾會召集諸將,道:「蠻兵不告而別,必是因為馬緣故。馬父子在西涼經營多年,蠻兵皆畏如蛇蠍,今其逕自離去,必是馬出面說服。今我大軍不能在此久留,需要從撤軍,若是事遲,恐為諸葛亮算計。蠻兵如今因馬之故,已經非友為敵,西涼現為孤城一座,我等若是退往西涼,諸葛亮只圍不攻,西涼也只能支撐三個月。不若我等撤往安定,然後通知張魯,讓其棄城撤離,我等集兵於安定,與諸葛亮大軍勢力不算懸殊,如此可為長安北翼,協助守護長安。」

    諸將未因鍾會年少資歷亦淺,反因幾次與諸葛亮交鋒,以少量兵馬支持到現在,對其心服口服,聽他如此判斷,都感覺其言有禮,無復多言者。諸將分頭回去,火通知所部準備撤離。鍾會又派人與張魯說明天水情況,讓他設法率領西涼守兵棄城撤離。

    鍾會所部撤軍之時,被馬所部趕殺一陣,鍾會武藝不濟,韓遂更是畏懼馬,兩將不敢接戰,便戰便逃。馬奉孔明將令,趕殺一陣後,隨即收兵入城。孔明任命朱恆為主將,統領周泰、韓當、文聘所部共九萬兵馬連夜行軍,火攻取西涼,自率余軍駐守天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