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穿越三國之黃梁三國

龍騰世紀 第七十七回 攻伐曹操(三) 文 / 穿越三國之黃梁三國

    曹昂採納司馬懿之言,慌忙派司馬孚前往天水調動援軍,夏侯淵等接應司馬孚入城,召集城中文武商議.鍾會道:「長安為西北咽喉,若是為姜維攻破,天水、安定、西涼必然不保,關中震動,我等皆為肉魚也,應火兵往援。」夏侯淵親自率領精兵兩萬急急趕赴長安,鍾會總管天水、西涼、安定三郡防務,又留下司馬孚相助。

    蘇飛押解戰俘到達漢中後,急急引軍趕回,諸葛亮所部增為十二萬軍,團團圍住天水,派兵四門攻打。鍾會智謀百出,調兵遣將,井井有條。諸葛亮見天水防禦嚴密,道:「鍾會之才,不亞於6遜、姜維,若是不施奇計,勢難取勝。」

    孔明派遣黃忠率領所部前往襲擊安定,以切斷天水與長安的通道。此時安定城中,只有呂虜、賈詡率領五千士兵駐守。鍾會聞訊,大為憂慮。召集諸將商議,道:「黃忠攻擊安定,為諸葛亮分兵之計。但是安定為聯結長安與天水、西涼兩郡要塞,若是被黃忠所部攻克,天水、西涼兩郡勢危也。」

    蔣幹道:「西北三郡,西涼無兵可調,安定危在旦夕,可以急遣使人多備重禮,往請蠻王徹裡吉前來相助,其部將迷當大王、軻比龍、雅丹皆有萬夫不當之勇,部下多為精銳騎兵,極其精銳。若能得其相助,可以退得孔明大軍。然而安定必然要分軍去救,等待徹裡吉援軍到達,然後伺機反攻。」鍾會聞言,即命蔣干徑住蠻部,請徹裡吉率軍前來援救,又派王睿、夏侯懋率領兩萬士兵救援安定。

    黃忠所部攻打安定數日,安定城危急,幸得賈詡足智多謀,動員郡中壯丁,打開武器器,取出兵甲武器,粗訓成軍,協助防守。賈詡、呂虜日夜巡查,拾缺補漏,呂虜亦為知兵老將,兩人同心協力,保全安定城池不失。

    諸葛亮聞王睿大軍出城,命令黃忠所部暫援攻城,於半途設伏等待援軍,又命令蘇飛所部從後追襲。王睿所部行於半途,遭受黃忠所部埋伏,軍陣潰散,蘇飛所部又從後攻擊,王睿所部四散奔逃,王睿率領七八千敗軍退入安定,有四五千士兵逃回天水。

    諸葛亮聞得勝迅,命令黃忠、蘇飛所部返回大營。入夜後,諸葛亮調兵遣將,諸將皆不知何意。諸葛亮命令黃忠、蘇飛率領所部五萬精兵,見南城門火起,率領所部攻打,入城後放火吶喊。命令朱恆所部埋伏於城北,阻擊敗兵逃往西涼。

    午夜,天水城南門火起,一股曹軍殺開城門,放入黃忠、蘇飛兩部進城。黃忠近前一看,原來是周泰領兵所為。原來諸葛亮見少些敗軍退回天水,暗使周泰率領五百精兵扮作曹軍,隨敗軍趁亂進入城內潛藏。午夜時分,周泰率領五百部下掩至南門,突起不意,奪門放火。

    黃忠等率領大軍擁入天水,天水城中亂成一團,鍾會連忙聚集敗兵巷戰。曹兵漸漸彙集,鍾會與張魯商議,道:「安定距離長安甚近,孔明必以為吾兵敗投安定,必在城東伏有重兵。況且若是敗走安定,西涼孤城難保,必為諸葛亮囊中之物。我等身受長安王知遇之恩,必然設法保其疆土,我意欲退往西涼。」張魯亦做此想,兩人召集諸將,集合兵馬,打開北門逃往西涼。

    諸葛亮早料到鍾會不敢走安定,必會敗投西涼,早命朱恆所部在城北埋伏。鍾會敗軍出天水不遠,朱恆伏兵突起,鍾會對諸將道:「我等勢危,必須戰決,不然追兵趕到,我兵必然損兵折將,我等當要死戰,以脫今日之危。」

    言畢,鍾會奮起勇氣,當先沖先向前,眾將隨於其後,衝擊朱恆軍陣。朱恆所部兵力薄弱,鍾會所部拚死一戰,竟然衝出一條血路,順利逃往西涼。朱恆所部截斷曹兵後軍,盡俘其眾,共有萬餘。諸葛亮入城安民,準備攻打西涼。

    此時,金旋也親率大軍攻擊譙城,金旋命令龐德、楊秋率領五萬大軍駐守汝南,率領馬、馬岱、凌統、沙摩訶、關興、關索、張苞等將,起兵十萬攻打譙城。曹操命令曹真為大將,郭嘉為軍師,率領嚴政、曹洪、夏侯玄等十萬兵馬駐守譙城。

    金旋攻城多日,見譙城防護嚴密。欲施攻打宛城之計,然而火藥數量太少,練制艱難,姑且罷之。又想起其他幾種攻城策略,皆為郭嘉設謀破解。兩軍兵數相若,金旋見郭嘉只守不戰,取勝甚難,率軍返回宛城。

    周瑜、關羽、6遜等軍,也為曹軍阻住,暫時退回原來防地。此時曹仁、文欽、朱靈、張邈、夏侯和、蔣濟等統領六萬大軍,駐守弘農。曹丕率領洛陽軍其餘兵將駐守洛陽。

    關羽因與曹仁等有血海深仇,請命金旋,意欲攻打弘農。金旋命令6遜率領八萬大軍駐守宛城,分軍四萬駐守新野。命令關羽所部出兵新野,北上攻打弘農。

    關羽兵到達弘農城下紮營,關羽與徐庶等商議破城辦法。徐庶道:「攻城之計,以攻心為上,吾軍倍於彼軍,城中之將,皆非公等對手。然而如其固守不出,又有蔣濟等人為謀,一時難以攻克。不若作久攻之計,斷絕城中糧道,以亂軍心,而後徐圖之。」關羽然之,屯兵紮營於弘農南十里處,命令關平、周倉率領四萬精兵斷絕糧道,弘農守兵出城接應,即親率大軍斷其歸路。弘農軍糧屢次被關平、周倉奪去,接應兵馬也損失慘重,弘城城中軍糧將盡。

    曹仁見勢不妙,前往洛陽請求支援,曹丕欲要兵援救,又恐6遜所部來攻。曹丕惶恐無計,派人赴許昌報急,曹操命令皇甫嵩、王渾率領大軍三萬增援,大軍到達洛陽,曹丕命令兩將押解糧草前往弘農,到達弘農後歸曹仁轄管。

    鄧艾在側,勸道:「皇甫嵩、王渾兩人平庸,絕非關羽對手,倘若兩將為關羽所敗,其利用糧草一事設謀,弘農城必然難以保全。不如起洛陽重兵前往,糧草押到弘農城後讓軍隊返回。此為萬全之策。」曹丕道:「洛陽處於重中之重,東臨東王之地鄴城、晉陽,南鄰宛城,倘若有失,西北諸郡皆陷於危地。此事牽扯過重,不敢行使險計,責令皇甫嵩、王渾兩將立下軍令狀,若是糧草有失則斬,兩將用心為事,必能見得大功。」鄧艾苦勸,曹丕只是不聽。

    兩將護送糧草上路,為關羽所部細作探聽清楚,關羽與徐庶商議。徐庶道:「此兩將非上將之才,可以伏兵勝之。」關羽命令徐庶、高順率領精兵三萬守營;張飛、廖化等統領大軍五萬伏於半途,劫取糧草;自率關平、周倉二將阻擋弘農接應部隊。

    皇甫嵩、王渾領兵到達弘農東二十里,正欲派人去弘農城中報訊,請城中起兵接應。張飛、廖化所部伏兵突起,皇甫嵩等因有軍令狀在身,雖然畏懼張飛勇猛,無奈之下與王渾上前迎戰。未及十合,皇甫嵩被張飛一把抓住甲帶,生擒過去。王渾率領部兵前來搶奪,張飛已經回馬過來,未有幾合,復又生擒王渾。曹兵已無主將,四散而逃。

    此時曹仁、朱靈兩人率領城中三萬兵馬前來接應,為關羽所部阻住去路,歸路又被關平、周倉兩部截斷。曹軍遭受夾擊,大敗潰散,朱靈也為關平所擒。曹仁引敗兵突圍,此時張飛又率領部下殺來,曹仁在內左突右撞,不能得出。

    文欽在城頭見曹仁勢危,與夏侯和引兩萬士兵出城相救,尚未救出曹仁,復又陷入重圍之中。曹仁、文欽、夏侯和等將見關羽重兵阻住退路,不敢歸城,引敗兵往側面殺出,繞路逃奔洛陽而去。

    曹仁、文欽所部主力退往洛陽,弘農城中僅餘老弱殘兵萬餘,蔣濟雖有智謀,但因勢力相差懸殊,不到半天工夫,弘家被關羽統兵攻破,蔣濟也被生擒。

    此戰關羽大軍大獲全勝,除了曹仁、文欽、夏侯和三將得以脫逃,余將朱靈、皇甫嵩、王渾、蔣濟皆為生擒,俘虜曹軍兩萬餘眾。

    關羽升帳,命令兵士押解被俘將領上來,說服其歸降。五人俱言家小皆在許都,若是投降則家小無一倖免。關羽秘密派人送五人暫去新野安置,尋找五具屍,與五人形體相若者,毀其面部,對外聲稱五人寧死不屈已被斬。又潛使人攜五人手書,偷出五人家小到汝南。五人見家人平安,皆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