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穿越三國之黃梁三國

龍騰世紀 第五十五回 合拒曹兵 文 / 穿越三國之黃梁三國

    馬騰以前與劉焉爭戰梓潼之時,曹操見安定防禦空虛,命令大將曹仁率領弘農、長安勇將十員、精兵八萬侵犯馬騰屬地天水郡,斬殺馬騰大將程銀。安定城危急,虧得韓遂等將拚命護城,等候馬騰援軍到達,方解得安定危機。馬騰因此與曹操結怨甚深,常思報此大仇。

    西涼諸郡連年大熟,無天災**。馬騰兵精糧足,見曹操與袁紹交戰於東線,長安防守薄弱,思起曹仁攻城殺將之仇,率領龐德、馬岱、楊秋、馬玩、王真、張橫、徐質、徐榮、王基、董文等十將起十萬大軍攻打長安。

    此時長安城中只有三萬守軍,長安太守王雙智勇雙全,曹操恃其為西北屏障。王雙見馬騰勢大,使人飛報曹操,與諸將加固工事,全力守城。此時曹仁大兵未歸,馬騰軍攻勢甚猛,守將夏候和、夏候尚等均有怯意,勸王雙棄城奔弘農。王雙止之,道:「城中尚有精兵四萬,糧草可支月餘,曹仁、夏侯淵大軍不出十日可歸,定能退去馬騰之軍。倘使馬騰佔得長安,西涼兵精將勇,長安急切不可復也。此戰乃西北關鍵之戰,吾等齊心協力,必能使長安無虞。等候援兵來到,馬騰有勇無謀之輩,破之甚易。」

    王雙等固守長安七日,曹仁、夏侯淵大兵趕到,王雙遂獻埋伏之計,與眾將合力,大敗馬騰所部,馬騰手下大將張橫、徐質戰死,馬騰率領敗軍退回安定。曹操聞此戰過程,重賞王雙,封王雙為長安侯,節制長安、弘農兩郡兵馬。

    曹操見金旋率領大軍虎踞築陽,擔心金旋擊敗劉備,再得新野、宛城兩郡,其勢更大。馬騰退兵後,命令曹仁、夏侯淵、樂進、李典四將率領十三萬大軍兵分兩路,攻擊新野、宛城。

    劉備聞訊大驚,召集眾人商議,糜芳道:「今曹操勢大,吾軍實非其敵,不如降之可保富貴也。」關羽大怒道:「曹操為奸雄也,主公身為皇叔,安能投降此小人。不若結交金旋,金旋勢力強於曹操多矣,若其出兵相助,曹軍不可懼也。」

    劉備沉吟片刻道:「前番金旋退兵,是懼我軍投降曹操,此時我軍與曹操相爭,恐怕其不能出兵相助。」關羽道:「容我親往築陽,面見金旋,若是金旋不允,再作他議。」

    次日,關羽引從騎三十,奔赴築陽。金旋歎服關羽膽色,又深服其忠義無雙,擺宴為其接風。席間關羽說金旋道:「今中王勢大,吾兄之勢,萬不可及。今曹操大軍來攻,謀士獻策欲降曹操,吾恨曹操為反覆小人,堅持不降。前來請中王相助,請中王慎思。」

    金旋瞅空與6遜計議,6遜道:「今若不納其和,其勢窮必投曹操,劉關張皆時之虎將,若是投降曹操,曹操如虎添翼也。不如從其請,使為中原屏障,阻擋曹操,主公可趁機攻佔西北諸郡。」

    金旋回席,答應關羽請求,挽留關羽飲宴兩日,金旋手下諸將,見關羽忠義英勇,皆敬之甚恭。金旋遣人釋放關平、劉封兩將,派人護送到新野。派遣6遜、太史慈兩將率領三萬精兵往援新野。

    劉備見關羽大功告成,要回關平、劉封兩將之外,又請來金旋援兵三萬,大喜過望。當晚聚集眾位文武宴請6遜、太史慈。太史慈、張飛前時大戰,英雄相惜,相見恨晚,遂結為生死之交。太史慈當夜與關羽、張飛豪飲,夜宿於張飛營中。

    劉備次日命令張飛、6遜、太史慈、關平率領四萬精兵駐守新野。迎戰曹仁所部。自與關羽率五萬兵至宛城。迎戰夏候淵所部。劉備到達宛城不久。夏侯淵大兵趕到。

    兩軍交鋒。夏侯淵部將毛介出戰。關羽拍馬相迎。交戰三合。毛介氣力不支。夏侯淵部將董衡上前夾擊。關羽力敵兩將。戰十餘合。一刀將董衡劈成兩半。肚腸直飛。毛介嚇得魂飛魄散。不及回神。被關羽一刀劈下頭來。

    曹軍驚得目瞪口呆。劉備乘機揮軍殺上。夏侯淵大敗。關羽匹馬逕取夏侯淵。兩將相交三十餘合。夏侯淵不敵。撥馬逃命。關羽緊追不捨。李典、樂進兩將見夏侯淵勢危。兩將合力接戰。救下夏侯淵。夏侯淵大敗一場。退兵十里紮寨。

    曹仁率軍到達新野。見城頭上立著金旋軍大旗。見張飛與6遜、太史慈立於城頭。以為金旋取得新野。張飛投降。辱罵張飛。張飛大怒。欲要出戰。6遜止之。

    將到午時。曹仁兵力已疲。欲要埋鍋做飯。6遜讓張飛、太史慈、關平各率一萬精兵殺出。曹仁不備。大敗。張飛等三將追殺一陣。得勝回城。

    次日。金旋親率魏延、丁奉、張冀三將五萬精兵前來相助。安營城南。金旋思得一計。升帳點將。讓張飛、太史慈、魏延、丁奉、關平、張冀等將依計而行。諸將分頭行事。新野城上皆換上張飛、關平旗幟。城南軍營插上6遜、太史慈旗幟。張飛、太史慈偽作反目相鬥狀。各領部軍彼此相鬥。

    曹仁得報大喜,命探軍繼續打探消息。探軍回報說,城中守兵極少,城中守兵大都赴城南助戰。曹仁命令夏候尚率領一萬士兵駐守大營,與夏侯和等將率領四萬兵馬來到新野城外,突起攻打城池。

    新野守軍均不抵抗,望內城撤去,曹仁大喜,統兵入城。曹仁軍入城逾半,魏延伏兵從城內突而殺出,曹仁前軍大亂,曹仁命令前軍結陣迎戰。

    此時張飛、太史慈各率所部繞城而來,圍住曹仁後軍。曹仁知道中計,率領親兵護住城門,命令前軍撤離,聚得士兵,衝殺出一條血路敗回營寨。

    曹仁回營,見營門大開,卻無兵將,正在疑惑之時,丁奉率軍突起,曹軍大亂,被丁奉所部衝殺一陣。曹仁營寨已失,率領敗軍往弘農退去。魏延、張飛、太史慈率軍從後緊緊追趕,曹仁敗兵退往博望坡。

    博望坡在新野以北三十里,時值春季乾燥之際,坡上雜木叢生。曹仁在此剛剛聚得敗兵,突然四下火起,曹兵大亂。火光中關平、張冀各率一萬精兵殺出,曹仁棄馬雜入軍士之中,逃得性命。

    逃到弘農,曹仁清點敗軍,副將、偏將被擒殺十餘名,謀士賈逵亂軍中被殺,軍士折去大半,五萬大兵逃歸弘農不足二萬,曹仁上表請罪。曹操此時得知金旋與劉備合兵,知道曹仁非金旋之敵,遂寫書慰之,命其於弘農整頓兵馬,下令夏侯淵所部也撤回洛陽。

    時曹操所佔許昌、長安、洛陽、弘農、譙城、濮陽、徐州七郡,皆為繁華之地,人丁眾多。曹操手下勇將、謀士頗眾,後世知名者,武有夏侯淳、曹仁、典韋、樂進、李典、王雙、呂虜、郝昭、曹休、曹純、徐晃、臧霸、於禁、曹洪、夏侯淵、曹彰、曹真、張燕、文欽、司馬懿等上將數十名,文有郭嘉、程昱、荀攸、荀彧、蔣濟、陳群、郭奕、賈詡、滿寵、董昭等,皆謀略之士,精通兵法。擁甲六十萬,兵精將猛,糧草充裕,稱霸中原之地。

    曹操見金旋與劉備合軍後,弘農、洛陽直接感受到威協。馬騰屯兵安定,對長安虎視眈眈,西北諸郡不穩。曹操遂與呂布罷戰。此時呂布勢弱,無法與曹操相爭,恃其勇力,得以不亡。呂布得此喘息良機,休養整兵,元氣漸復。

    曹操命令夏侯淳、程昱率領八萬大軍駐守徐州,曹真、滿寵率領八萬大軍屯於官渡,張燕、荀攸率令五萬兵馬駐守濮陽,曹純、蔣濟率領五萬兵馬駐守譙城,曹仁、郭奕率領六萬大軍駐守洛陽,於禁、董昭率領六萬大軍駐守弘農,司馬懿、郝昭、曹休、荀彧、陳群率領六萬軍留守許昌。自率曹彰、夏侯淵、徐晃、王雙、臧霸、樂進、李典、呂虜、曹洪、文欽、郭嘉、賈詡等人,屯兵十六萬於長安,準備攻取漢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