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穿越三國之黃梁三國

龍騰世紀 第五十三回 劉表歸降 文 / 穿越三國之黃梁三國

    周瑜所部與關羽、劉表相持長阪數月,關羽勇猛而且謀略不錯,周瑜屢使妙計,均不能取勝。曹操手下大將曹仁此時起兵,旦夕攻打新野,張飛出戰不利,赴苑城告急,劉備憂慮萬分,無奈之下命令關羽火回返新野,與張飛抗拒曹仁大軍。關羽接到急報,去劉表處說明情況,連夜拔寨而去。劉表心知非周喻敵手,率軍返回襄陽。周瑜軍屯駐長阪,整頓兵馬,欲要攻打襄陽。

    金旋率領大軍攻取江陵,卻為關平所阻,關平為關羽義子,英勇不凡,又有陳矯相助。陳矯富有智謀,屢使巧計阻擊金旋攻勢。金旋猛攻幾次,未有收穫,不由狂怒,調魏延率領所部前來相助,又命令諸葛亮所部出兵攻取上庸,張繡防守吃力,命令所部從江陵急忙返回救援,江陵防務頓時空虛。

    劉表見狀,命令黃祖率所部援救江陵,又為周瑜所部阻住,江陵形勢危急。金旋到城北山丘觀察江陵城防,許褚率領少數親兵護衛,不料陳矯手下窺見。陳矯建言關平率精兵五千,悄然前往襲擊。金旋身旁只有八百虎衛,諸兵現勢危,拚死相戰。許諸阻住關平大戰,不想被關平親兵暗箭擊中,身負重傷。正在金旋危急之時,太史慈、魏延兩將率領重兵前來救援,反將關平所部團團圍住,盡殺其所部士兵,生擒關平。

    許褚回營當晚,箭傷過重不治。許諸跟隨金旋日久,忠心耿耿,此次為救金旋,力戰而亡,金旋心中悲傷,親自為之操辦葬事。謚許諸為節侯,其子孫襲職。

    許褚亡後,金旋任命沙摩訶統領虎衛營。眾將因許褚緣故,欲斬關平、劉封兩將洩憤,金旋思忖半日,未曾答應。次日,金旋帶領眾將全力攻城,然而城防堅固,陳矯熟知諸項城池攻守之策,率領守兵堅守。城中兵將雖少,然而其日夜巡防,率先士卒,士兵為其感動,皆效力相助。金旋重兵連攻十餘日,依然不能下江陵。

    時諸葛亮留文聘、向寵兩將駐守永安城,自率黃忠、朱恆、譚雄、周泰等將共九萬精兵攻打上庸。張繡守軍只有四萬,心知必非諸葛亮之敵,惶恐無計,與鄧芝、楊儀、趙弘等商議計策。鄧芝道:「今天下之地,金旋已取三分之一,能與其抗衡者,僅袁紹、曹操而已。然而袁紹離此太遠,遠水不能解近渴。曹操正與劉備相鬥甚急,無能為力。劉表連敗,幾月內必亡矣。主公若舉城而降,可保太守之位。若與其相戰,必會以失敗告終。」

    楊儀等人紛紛附合,張繡決定率軍投降,諸葛亮將其軍分入手下各將,削弱其勢。張繡失去兵權,不由懊悔不及,與趙弘相商,欲要率領舊部謀反。諸葛亮得楊儀密報,派黃忠統領所部設計擒殺兩人。

    金旋接諸葛亮捷報,任命鄧芝為上庸太守,楊儀為江夏太守。此時各地豪傑陳泰、魯肅、6抗、董襲、笮融、徐盛、張嶷、華歆、6凱、馬忠等人,皆來相投,諸葛亮胞弟諸葛均業已成年。金旋任命馬忠為上庸守備,諸葛均為江夏守備。將上庸郡劃歸西川,將江夏郡劃歸龐統管理。任命6遜擔任西川都督,總領西川政務、防務,轄嚴顏、法正等西川文武。任命魯肅代6遜之職。陳泰、張嶷有大將之才,金旋任命兩將各統兵兩萬,隨軍征戰。把6抗、笮融、徐盛、董襲、華歆、6凱劃歸龐統管理,龐統使6抗、董襲各自率領精軍一萬,駐防江東。餘人暫居江夏,遇缺起用。金旋以江東防務空虛,調上庸降兵四萬至長沙,由龐統收編入所轄諸軍中。

    魯肅在江陵軍營,瞭解江陵戰狀後,獻計道:「江陵城城防堅固,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何不提大軍直取襄陽。劉琦父子天性,必會起兵援救襄陽,江陵必然不保。江陵守兵不出,襄陽剛勢弱,必為我軍攻克。襄陽若下,江陵不攻自破也。」

    金旋聞言大喜,依其言而行。命令諸葛亮率領五萬精兵出上庸,周喻率領五萬精兵出長阪,魏延率領三萬精兵出江陵兵營,十三萬人馬夾擊襄陽。劉表聞訊,大驚失色。劉琦果然中計,命令陳矯率領所部急援襄陽。陳矯離去,江陵防務無能人統領,二日內城池陷落,守軍全軍覆滅,劉琦也被生擒。

    金旋攻下江陵,入城安民。任命6凱為江陵太守,笮融為江陵守備,劃歸西川管理。留全琮、丁奉駐守江陵,自率魯肅、太史慈、沙摩珂、凌統、陳泰等人起兵往攻襄陽。

    陳矯趕赴襄陽途中,為周瑜派遣趙雲、李異兩將率領四萬精兵伏擊,全軍覆沒,陳矯也為趙雲所擒。趙雲押解陳矯至金旋所在軍營處置,金旋因為許諸死節,所以深恨其人,欲要斬之祭祀許褚。建業太守劉瑤與陳矯私交甚篤,聞訊遣使求赦免陳矯死罪,金旋不許。金旋命令沙摩訶押解陳矯到許諸墓前,取其以祭許諸。

    劉表所轄各郡,除襄陽孤城,皆易為金旋之地。如今金旋大軍壓境,劉表惶恐無計,命令謀士程武赴新野求救於劉備。

    其時劉備也正在危急關頭,曹將夏侯淵率領五萬大軍兵出洛陽,袁術率領三萬大軍兵出汝南,兩路大軍合攻宛城。曹操手下大將曹仁率領五萬士兵出弘農,攻打新野。

    劉備命令關羽、張飛、廖化、簡雍率領三萬精兵駐守新野,命令糜芳、范疆帶領一萬精兵駐守築陽,自與孟達、周倉、糜竺、曹豹、胡班、張達、孫乾等人率領五萬大軍駐守宛城。

    劉備自顧不暇,沒有能力赴襄陽救援。程武細觀新野、苑城局勢,見劉備戰事緊張,自顧不暇,照實回報劉表。

    劉表聞報,無計可施,欲要棄城投奔新野,但是金旋三路大軍共一十九萬兵馬,已將襄陽圍得水洩不通。劉表、黃祖率領部下衝突幾次,均被金旋所部擊退。

    劉表見其勢危急,聚集眾人相商。謀士恆范說:「劉備身受曹操、袁術兩路夾攻,自顧不暇。張繡已亡,其軍均為金旋所得。襄陽城中只有四萬兵士,絕對難以與金旋抗衡。諸葛亮所部阻住退路,戰不能勝,走亦不可得。如今之計,唯有投降一途。」劉表道:「我乃皇親,安能如此。」

    眾人聞言沉默不語,再無言之人,劉表惶恐無計,一夜不眠,次日決計投降。劉表捧出印授,率領文武眾人,赴金旋大營請降。

    金旋佔得襄陽,又得劉表降兵四萬,著名大將一員,有名謀士五名。任命黃祖統領襄陽兵二萬,隨軍征戰。任命恆范為襄陽太守,徐盛為襄陽守備。韓嵩、向朗、程武、華歆皆赴長沙龐統處,幫助龐統打理諸事。

    金旋命人奔赴江陵大牢,釋放劉琦,封劉表為安候。全家赴廬陵安置,其子孫不准參與軍政事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