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編輯手札

龍騰世紀 古今人物介紹 轉 清朝公主完全揭秘之三 文 / 編輯手札

    仁宗顒琰系

    長女(178o—1783):顒琰長女。其母為顒琰簡嬪關佳氏。乾隆四十五年(178o)四月十一日生。乾隆四十八年(1783)十一月初一

    日卒,年4歲,未封。

    次女(178o一1783):顒琰二女。其母為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乾隆四十五年(178o)四月三十日生。乾隆四十八年(1783)八月初十

    日卒,年4歲,未封。

    三女(1781一1811):莊敬和碩公主。顒琰三女,其母為和裕皇貴妃。乾隆四十六年(1781)十二月十七日生。嘉慶六年(18o1)十一

    月嫁予蒙古科爾沁部博爾濟吉持氏索特納木多布濟。受封為莊敬和碩公主。嘉慶十六年(1811)三月十二日去世,時年31歲。葬於昌陵

    附近王佐村園寢。額駙索特納木多布濟,系科爾沁郡王齊默持多爾濟之孫。乾隆四十八年(1783)襲父爵,封為郡王。嘉慶四年(1799)

    正月命於御前行走。娶公主以後薦授御前大臣。嘉慶二十五年(182o)受顧命。道光五年(1825)七月初十日去世。晉贈親王。無嗣,以

    從子僧格林沁為嗣。

    四女(1784一1811):莊靜固倫公主。顒琰之四女,其母為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乾隆四十九年(1784)九月七日生。嘉慶七年

    (18o2)封為莊靜固倫公主。是年十一月嫁給蒙古族博爾濟吉持氏瑪尼巴達喇。嘉慶十六年(1811)五月初七日去世,時年28歲。葬於昌

    陵附近王佐村園寢。額駙瑪尼巴達喇,嘉慶四年(1799)襲封土默特貝子。歷任前鋒統領,蒙古都統。道光五年(1825)授御前大臣。道

    光八年(1828)加郡王銜。道光十一年(1831)封貝勒。道光十二年(1832)十一月初九日卒。

    五女(1786—1795):慧安和碩公主。顒琰五女,其母為顒琰遜嬪沈佳氏。乾隆五十一年(1786)十一月十一日生。乾隆六十年

    (1795)五月卒,時年1o歲。嘉慶二十三年(1818)三月追封為慧安和碩公主。

    六女(1789—179o):顒琰六女,其母為顒琰華妃侯佳氏。乾隆五十四年(1789)六月十二日生。乾隆五十五年(179o)早殤。未封

    七女(1793—1795):顒琰七女,其母為顒琰孝和睿皇后鈕枯祿氏。乾隆五十八年(1793)六月二十六日生,乾隆六十年(1795)六月

    早殤,時年3歲。未封。

    八女顒琰八女,其母為顒琰恭順皇貴妃鈕枯祿氏。嘉慶十年(18o5)二月八日生,十一月即早殤。未封。

    九女(1811一1815):慧愍固倫公主。顒琰九女,其母為顒琰恭順皇貴妃鈕枯祿氏。嘉慶十六年(1811)一月二十五日生。嘉慶二十

    年(1815)五月殤,時年5歲。嘉慶二十五年(182o)追封為慧愍固倫公主。

    宣宗旻寧系

    端憫固倫公主(1813—1819):旻寧第一女。生於嘉慶十八年(1813)七月初三日,母為繼妃佟佳氏,即孝慎成皇后。嘉慶二十四年

    (1819)十月二十日瘍,時年7歲。追封為郡主,葬許家峪園寢。嘉慶二十五年(182o)九月追封為端憫固倫公主。

    次女:旻寧第二女,生於道光五年(1825)正月十三日,母為祥嬪鈕枯祿氏。七月十四日即殤,未命名,無封。

    端順固倫公主(1825—1835):旻寧第三女。生於道光五年(1825)二月二十日,母為全妃鈕枯祿氏,即孝全成皇后。道光十五年

    (1835)十一月初八日殤,年11歲。追封為端順固倫公主。葬陳家門園寢。

    壽安固倫公主(1826一186o):旻寧第四女。生於道光六年(1826)四月初六日,母為孝全成皇后,當時為全貴妃。道光二十一年

    (1841)16歲,指配德穆楚克札布,不久封為壽安固倫公主。道光十月初三日下嫁。咸豐十年(186o)閏三月初三日卒,年35歲。葬京師

    郊外園寢。同治元年(1862)三月德穆楚克札布請移葬藩部,不許。額附德穆楚克札布(?一1865),奈曼部郡王阿完都瓦第札布之子。

    道光二十三年(1843)三月賜用紫韁。道光二十八年(1848)九月襲封奈曼部札薩克郡王。道光三十年(185o)十一月授御前大臣。咸豐元

    年(1851)三月賜用黃韁,十月授蒙古都統。咸豐十年(186o)賜用親王補服。同治四年(1865)正月乞病歸藩,六月卒。晉贍親王,賜祭

    葬如親王例。

    壽臧和碩公主(1829—1856):旻寧第五女。生於道光九年(1829)十月十九日,母為祥妃鈕祜祿氏。道光二十一年(1841)封為壽臧

    和碩公主。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14歲,指配恩祟,道光十二月初三日下嫁。咸豐六年(1856)七月初九日卒,年28歲。額駙恩崇(?一

    1864),初名思醇。咸豐七年(1857)正月薦授滿洲副都統,尋兼內務府總管。咸豐十一年(1861)避穆宗載淳諱改為恩祟。同治元年

    (1862)四月免去內務府總管職。同治二年(1863)五月署漢軍副都統。同治三年(1864)再兼署內務府總管,不久即卒。無嗣,以從子為

    嗣。

    壽恩固倫公主(183o—1859),旻寧第六女。生於道光十年(183o)十二月初七日,母為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持氏,時為靜妃。同

    治二十四年(1844)二月封為壽恩固倫公主。指配景壽。道光二十五年(1845)四月下嫁。咸豐九年(18e9)四月十三日卒,年3o歲。額射

    景壽(?一1889),富察氏,一等公工部尚書博啟圖之子。道光二十四年(1844)賜頭品頂戴,在上書房讀書。後襲封一等誠嘉毅勇公。

    咸豐五年(1855)七月薦授蒙古都統。咸豐六年(1856)正月授御前大臣,賜用紫韁,尋授領侍衛內大臣。咸豐十年(186o)八月扈駕熱河。咸豐十一年(1861)七月與怡親王載垣等為贊襄政務大臣之一,十月削職,仍留公爵及額駙品級。同治元年(1862)二月任蒙古都統,

    三月授徹前大臣。同治三年(1864)七月仍賜紫韁,十月授領侍衛內大臣。十三年(1874)十二月命管神機營事務。光緒十五年(1889)

    六月去世。謚端勤。

    七女(184o——1844):旻寧第七女。生於道光二十年(184o)七月初二日,母為彤貴妃舒穆嚕氏。道光二十四年(1844)十二月二十

    日殤,時年5歲。未命名。

    壽禧和碩公主(1841—1866):旻寧第八女。生於道光二十一年(1841)十一月二十六日,母為彤貴妃舒穆嚕氏。咸豐五年(1855)十

    一月封為壽禧和碩公主,指配札拉豐阿。同治二年(1863)十月下嫁。同治五年(1866)八月初二日卒,年26歲。額駙扎拉豐阿(?一

    1898),鈕祜祿氏。父熙拉布,官至副都統。扎拉豐阿初名瑞林,指婚後賜改今名,字鶴汀。初充御前侍衛,同治十二年(1873)正月

    授漢軍副都統、薦官至護軍統領。光緒十四年(1888)十一月累遷都統,管神機營事務。光緒十五年(1889)正月賜朝馬,十月賜用紫韁。光緒二十年(1894)正月賜用固倫額駙補服。光緒二十四年(1898)五月卒。

    壽莊固倫公主(1842——1884):旻寧第九女。生於道光二十二年(1842)二月十三日,母為莊順皇貴妃烏雅氏,時為琳妃。咸豐五

    年(1855)十一月封為壽莊和碩公主,指配德徽。同治二年(1863)十一月下嫁。同治四年(1865)正月德徽率。光緒七年(1881)十月晉封

    為壽莊固倫公主。光緒十年(1884)二月十四日去世,年43歲。額駙德徽(?—1865),博羅持氏,父裕恆,世襲誠勇公。德徽曾授散秩

    大臣。卒,無子,以從子為嗣。

    十女(1844—1845):旻寧第十女。生於道光二十四年(1844)三月十七日,母為彤貴妃舒穆嚕氏。次年正月二十日殤,無名無封。

    文宗奕詝系

    榮安固倫公主(1855—1874):文宗奕詝第一女。生於咸豐五年(1855)五月初七日。母為莊靜皇貴妃他他拉氏。同治五年(1866)九

    月指配符珍。同治九年(187o)九月封為榮安固倫公主。同治十二年(1873)八月下嫁。同治十三年(1874)十二月二十九日去世。額駙符

    珍(?一19o9),瓜爾佳氏,初名瑞煜,為清太宗時額駙輝塞之後。襲封一等雄勇公,指配後改名符珍。授散秩大臣。同治十一年

    (1872)二月擢漢軍副都統。光緒六年(188o)九月署護軍統領。光緒十年(1884)十月累遷御前大臣。光緒十六年(189o)二月授都統。光

    緒十八年(1892)閏六月授內大臣。光緒二十年(1894)正月賜用紫韁。光緒二十六年(19oo)八月奉命留京辦理旗務。宣統元年(19o9)十

    二月去世。

    榮壽固倫公主(1854一1911);奕詝養女,奕詝弟恭親王奕訢第一女。生於咸豐四年(1854)二月初二日。母為奕訢福晉瓜爾佳氏。咸豐十一年(1861)十二月特詔封為固倫公主。同治四年(1865)九月奕訢為辭固倫封號,詔改封為榮壽公主。同治五年(1866)九月詔

    依和碩公主例下嫁志端。同治十年(1871)十月志端去世。光緒七年(1881)十月晉封為榮壽固倫公主,賜乘黃轎。光緒二十年(1894)正

    月賜食公主雙俸。宣統三年(1911)去世。額駙志端(?一1871),富察氏,父景壽,為宣宗時額駙,封一等公。志端為一品蔭生,娶公

    主後賜戴雙眼花翎。同治十年(1871)十月十二日去世。無嗣。光緒十五年(1889)詔以從子為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