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編輯手札

龍騰世紀 世界科技發展 中世紀歐洲的科學和技術發展 文 / 編輯手札

    中世紀的歐洲籠罩在基督教會黑暗的統治下。但是,科學的車輪即使在夜裡也是滾滾向前的,雖然它的度可能會放慢。因此,即使是中世紀的「黑暗」,在它的幕布遮掩下,同樣有著非常真實的社會革命,與其密切有關的技術和科學的進步。

    中世紀的技術進步

    如果把在中世紀創造的或第一次實際應用的明都排列起來,這些成果即使談不上燦爛輝煌,卻也非常重要。在展工藝技術、解放勞動力,改進農業生產技術等方面,中世紀所取得的進步確實非常顯著。

    中世紀在農業機具上的一個重要改進是開始在大家畜身上使用類似現代挽具的一整套裝置,這樣馱載和拉拽用的大家畜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騎用的馬有了一整套的馬具,包括挽具、馬鞍和馬蹄鐵;拉車的牛、馬、騾等則有了肩軛、車槓和蹄鐵。到十三世紀時,一種新的重輪犁連同模板和舵投入了實際使用。水力磨房、風力磨房、開礦業、道路建築、排水裝置等等,在十世紀也都得到展。栽培作物的品種也增加了,例如出現了黑麥、燕麥、斯佩耳特小麥以及蛇麻草等。

    中世紀的明還包括機械鋸,帶有落錘的鍛爐,具有固定板和活門的箱,窗用玻璃和玻璃窗,油燈罩,蠟燭和極細的燭蕊,手推車,遠視眼用的眼鏡,運河上的水閘,火藥以及有擺的落地大座鐘等等。機械的明以印刷機和火藥武器的使用達到了頂點。

    在中世紀,水力的應用促進了許多改進,尤其是為煉鐵爐使用的風箱提供了動力,從而可以熔鐵、鑄鐵。航海業也得到了展,艦船造得更大,可以維持更長時間的連續航行。在中世紀,唯一沒有得到展的是起重技術。在失去了成千奴隸的巨大力量以後,工程師和建築者就改用小塊的建築材料來建造當時高大的紀念性建築物。

    及至十二世紀,糧食生產和人口在歐洲都有了顯著的增加。隨著生產率和人口的增長,工業、工匠的技藝、商業貿易以及城市中心都展起來了。中世紀早期的明以及工業技術的改進,改變了歐洲社會的面貌,使它變得有生氣起來。然而人們並沒有認識到這些明的重要意義,那些抄寫久已失傳的亞里士多德著作的人們受到了社會的尊敬,而那些改變了中世紀面貌的技術明家卻名不見經傳。他們可以比作一個巨大的蟻塚的成員,每一個小小的個體只是這個偉大事業的一小部分,但是不能指望他們每個個體都會對這個偉大事業有所理解。

    中世紀的科學展

    十一世紀到十三世紀之間,學術活動的復活使歐洲文化有了生氣。人們可以責備中世紀的學者們沒有給古希臘的傳統中加進多少東西,但是希臘傳統能夠部分地保存下來並得到吸收利用也是非常有意義的,而這卻正是中世紀的學者們所做的工作。歐洲不是直接地得到這份文化遺產的,它是從那些與古代的學術活動有更密切關係的猶太人、阿拉伯人和東方人那裡,通過曲折的道路獲得的。到了十三世紀末,歐洲已在不少學術和科學領域取得了顯著的進步,這些領域包括數學、天文學、煉金術和醫學。

    翻譯古代著作的重要時期從基督教徒十字軍向西班牙穆斯林的西征開始。他們在1o85年佔領了托菜多,並把它變成了一個基督教大主教的教區。西班牙由於有許多懂得兩種語言甚至三種語言的穆斯林、基督教徒和猶太人,因此那裡成了學者們相互影響的重要地區。

    由於雷蒙德大主教在托萊多辦了一所翻譯學校,吸引了全歐洲所學者,從而促進了這些學者相互影響。其中,著名的克雷莫納的格蘭白特翻譯了托勒密的天文學著作,還翻譯了其它八十多種著作。西西里島是另一個懂得拉丁語、希臘語和阿拉伯語的學者們相互影響的重在地方。這個地區曾被穆斯林統治過一段時期,後來在1o91年被基督教的勢力所控制。學術傳統在這裡雖然從未完全被消除,但是斯科特的事業卻代表著歐洲人研究科學的新熱情。斯科特的工作曾受到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南意大利及西西里島的國王弗雷德裡克二世的鼓勵。他是個非常聰明的奇才,他對氣象學、醫學、社會學、心理學、觀相術、占星術和巫術都非常感興趣。教皇曾稱讚他「從小就充滿著熱愛科學的熾熱感情」。雖然他曾把亞里士多德的生物學著作譯成了拉丁語,但他的主要「科學」卻是占星術和占術。在占卜將來的命運時,總是勸告人們要隨大流,並且帶回一些作為預兆的物體。斯科特解釋說星星將會指導他們作出選擇。他事先假設靜脈切開放血術和占星術之間有相互作用,從而把占卜也應用於醫學。斯科特曾警告皇帝,當月亮處於雙子座位時,最好不要放血,否則就會兩次受傷有危險。但是腓特烈聽了他的理師的話,認為在任何時候放血都是合適的。在放血時,理師卻把柳葉刀掉到了皇帝的腳上,結果腳步上起了很痛的一個腫塊。為此,皇帝就相信了斯科特所謂「科學預言」的價值。

    這樣,從斯科特身上,可以很好在看到他那個時代知識分了奇怪的特徵。由於對哲學家都感興趣,他們接受了占星術和煉金術。他說:「所有的科學家來自於哲學。」他還勸告人們,作為一個聰明人,必須具備對問題透徹的理解力,工作的勤勉,廣泛的閱歷和極好的記憶力。然而他所講關於植物、動物的事情卻至少象普林尼所講的一樣神奇。斯科特的動植學認為,鳥的尾巴上有12根羽毛,這些羽毛,是與黃道十二宮相一致的,如果掉了一根,它就不能很好地飛翔。印度的長生鳥能夠用提問者所說的任何一種語言回答他所提的任何一個問題。據說戴勝科鳥是靠吃人糞為生的;豹身上散出的一股蜜氣味可飄至一英里遠。斯科特對農業的評論也同樣富有啟性。為了保護灌木叢免遭暴風雨的襲擊,他建議讀者只要把三隻活的蟹燒成灰就可以了。而在一隻新的泥罐中放一隻紅的青蛙,就可防止暴風雨對莊稼和葡萄園的傷害。如果在葡萄樹中祭獻一隻喜鵲,也同樣可以保護葡萄園。

    在中世紀的十二、十三世紀中,有許多因素有利於造成新的學術風氣,這種風氣刺激了學術和科學活動的展。意大利在地中海東部諸國家和島嶼進行的商業貿易和十字軍的東侵活動,由於幾乎沒有帶來什麼翻譯,因此它們對造成這種風氣沒有直接的影響。新的宗教運動開始動搖著鐵板一塊似的信仰結構,帶來了懷疑與好奇的氣氛。懷疑與好奇的口袋就像知識真空一樣,要用東西來填塞,而古老的希臘哲學看來可以滿足這種需要。

    基督教徒的譯著涉及的範圍很廣泛,但並非無所不包。基督教徒們偏愛於翻譯他們比較熟悉的羅馬人和希臘人的著作。阿拉伯人那些創造性的貢獻卻僅被看作是中間媒介而遭到了忽視。例如,阿拉伯人阿爾·納菲曾現了小循環,但是他的這一現直到本世紀才為世人所知。其他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著作至今仍然沒有得到翻譯。亞里士多德卷帙浩繁的全集被現之後,他就立即被人推崇為「哲學王子」。這種對亞里士多德的興趣,有利於人們用亞里士多德的觀點來取代基督教早期教父派的柏拉圖觀點。而阿奎那通過編輯校訂亞里士多德的著作更長了這種傾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