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洪荒之帝巫

龍騰世紀 第七十章 接引頓悟八部眾,帝虛入陣 文 / 清墟

    第七十章接引頓悟八部眾,帝虛入陣

    帝虛道:「此陣為護道而生,又是演化了吾道,故名之為衍武陣。」

    接引運足法力,打開佛教天眼看向陣中,頓時一切皆明,說道:「衍武,卻是名符其實」神人之眼笨就可以看透世間一切,乃是天道理解,是故非是先天大陣聖人只需一眼便可看出陣法運行,從而破解。雖說先天大陣不可被看破,但是先天之陣也是數量稀少,是故元始天尊一直看不起通天教主門下的陣法之道,也是闡教門下除卻燃燈那是在紫霄宮聽過道以外,雲中子因為煉器略通陣法之外皆是不曉陣法之道,也就是因為如此才會被截教外門弟子打的頭疼非常。

    帝虛聽到接引的讚歎,也是高興的說道:「天乃凌駕於萬物之上,是故掌握萬兵,地乃處於萬物之下,厚德載物,萬物皆在其中,是故掌萬物之形,人最為弱小,但是為天地主角,萬物的中心,天生便有創造之力,萬法皆明,是故當掌萬法。天地人,兵物法,次就是吾道護道大陣之精髓。」知道接引能看破大陣,帝虛也是大方的將大陣之精髓講給了接引聽。

    接引說道:「多謝道友,不過….」接引看了眼正在大戰的誅仙劍陣,說道:「吾們也開始吧,好早日完成大劫,是天下百姓脫離大劫苦難。」

    帝虛也是看向誅仙劍陣,發現裡面大戰正酣,也是覺得早點解決,便說道:「也好,還請道友入陣。」

    接引雙手合十,向帝虛行了一禮便走向大陣,接引一入大陣便一下子察覺不到外界情況,好似靈感全失,只聽虛空中傳來聲音:「都有得罪,還請聖人見諒。」說話的當然是通曉帝皇心術的敖帝,孔宣驕傲,哪吒也是差不多都不會如此,故此話也就敖帝會說,如此就算接引輸在大陣,也無理由招三人麻煩,否則就沒了聖人臉皮。聖人無災無劫,因果不沾,壽命無限,講的就是臉面,涉及到臉面,就算心中恨得要死,也不會破壞,是故有了敖帝此語。

    被敖帝如此激將,換做准提早就隱含怒氣,但是接引就是接引,還是面帶微笑的雙手合十說道:「小道友不必如此,身在大劫身不由己,你我雙方身處敵對,若有損傷也是出於無奈。」

    「額。」帝虛頓時被封了口,說不出話來。卻是照接引之說若是在大陣交戰之時,已方被他所傷,也不是依仗聖人之因,乃是意外,如此也就不涉及聖人臉面,帝虛也不好說理。

    見自己弟子之話被堵,便傳音入陣,道:「大劫緊迫還不快快朝接引道友請教,莫要多語。接引道友,是否如此?」後半句卻是對著接引說的。

    接引眼睛一瞇,說道:「道友說的極是。」短短的一句,接引便不再說話。

    敖帝見被自己師傅解了圍,說道:「接引聖人,請了」

    只見陣中風雲突變,虛空中浮出一道道人影,突然敖帝三人大喝一聲:「出」其中一道人影便投射出來,只見此人全身泛著太陽金焰,手拿黃金之劍,上刻萬妖朝拜大日。

    就在人影現身之時,西岐大營之內陸壓身體一震,眼色迷茫,不禁念道:「父親。」錦繡天,女媧宮內一直閉目神遊太虛的女媧也是睜開眼睛看向界牌關,一時也是迷茫,卻是發覺了帝俊之氣息,但是便可之後便又閉上眼睛繼續神遊太虛。此刻那三界諸人,五莊觀的鎮元子,血海的冥河,火雲洞內的三皇,誅仙劍陣內的四位聖人也是一陣驚異。

    陣前的帝虛也是好似感覺到什麼,看了一眼大陣,無奈的說道:「就知道會如此,希望不被發現吧」

    陣內的接引道人見到金色人影也是驚訝的喊道:「帝俊?」這是接引成聖之後第一次如此失態,但是畢竟一個親眼看見魂飛魄散,真靈不存的人出現在眼前也會如此。

    敖帝的聲音接著傳來:「衍武陣,記錄過去萬法、萬物、萬器,以我等三人為憑依施展,修為更甚原者。」雖是敖帝之聲但是卻是不再從虛空中傳來,而是從那帝俊之影中傳出。

    「果然如此。」接引說道:「此陣正是不可小視,不過小道友你們修為卻是差了些。」也是除卻敖帝乃是從巫妖大戰之後便跟著帝虛以外,其餘二人皆是剛剛收為徒弟,哪吒從出生到現在也就**歲,其中雖是去過那《武典》之內,但是也不足百年,即時天賦異稟也是彌補不了時間的差別,而孔宣卻是在一年之前的金雞嶺才廢去道家功法,轉修武道,雖是資質優良,道心堅固,也是在《武典》之內修習,但是時間也是太短,法力還沒恢復過來。

    只見接引不管襲來的帝俊之影,盤腿坐下,一道金色結界罩住了自己,擋住帝俊之影的攻擊。只見接引手捏法訣,念道:「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帝俊道友,此身已滅,塵歸塵,土歸土,萬象皆空,還不歸去。」最後一句乃是接引吼出,直震的那帝俊之影一陣虛幻,但是還是被敖帝三人強行給凝實,只聽人影大喝道:「帝凌諸生,無物不破。」只見那帝俊之影手中之劍破碎了接引設下的結界,但是人影也是暗淡了許多,是人一眼就看出弱了許多。緊接著人影接著喊道:「帝皇之言,一言九鼎,言出法隨,劍破萬物。」帶著一往無前的氣勢,帝俊之影手中之劍好似被設定了一定命中,破壞諸生一般直射接引。

    接引不慌不忙的喝道:「此時不退更待何時,帝俊還是歸去吧」帝俊之影一震,頓時散開,敖帝三人卻是在也凝不住身形,那劍那時卻是只差一點就命中了接引,被帝俊之影的劍命中就算是聖人也不好受,但是接引還是一臉鎮定,沒有一絲慌亂。便可看出接引不愧為聖人,道心之堅固無人可比。

    陣外的帝虛見此,「哎」歎了口氣道:「佛魔不兩立,一念成佛,一年成魔。」這句無頭無腦的話傳入陣中的敖帝耳中,頓時敖帝朝帝虛拜道:「多謝師父指點,弟子無用,還得師傅指點,卻是慚愧」說罷,朝孔宣與哪吒二人一點頭,表示又要開始了,只聽敖帝喊道:「以殺為道,無物不殺,冥河,阿修羅。」

    虛空中一道人影又是投射出來,這次的人影卻是還存在的,並沒有死亡的,此人影全身血紅,手持兩把寶劍,正是修羅教主冥河老祖。在此影出現之時,地仙界的大神通者皆是感到有兩個冥河,呆在血海的冥河也是覺得好似自己少了些什麼。而此時那諸聖卻是明白了,那衍武陣之厲害,分享一切,存在即合理,只要是衍武陣出現的人皆是存在的,皆是與本體一同等級的,那帝俊如此容易就被接引打散,一是修為不夠,二是帝俊早已死亡,已是分享不到什麼了。

    敖帝三人所化的冥河之影,在出現之後大喝道:「身化萬千,冥河不死。」化出了萬千的冥河之身,卻是冥河的血海**。萬千分身,悍不畏死的衝向了接引。接引身體絲毫不動,卻是念起了般若般羅密多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陀,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而在陣外的帝虛聽著覺得好似少了些什麼,一時卻是想不起來,只好聽著。

    那衝出去的血神子不斷的被接引的法咒給消滅,但是其中一部分卻是被接引的力量染成金色向以前的同伴衝殺過去。接引見到此幕,頓時大悟,大笑三聲道:「多謝三位小道友,助貧道悟得佛教八部眾。」

    帝虛一聽接引之話,也是反應過來,暗思道:「佛教八部眾,分別是天,即指天神,又稱提婆族。

    龍,梵語稱為那迦,是護衛佛法的有功之臣,專司興雲降雨。

    夜叉,梵語稱為「能啖鬼」、「捷疾鬼」、「勇健」、「輕捷」等。佛教中,北方毗沙門天王即率領夜叉八大將,護眾生界。

    乾闥婆,是香神或樂神。

    阿修羅,乃是冥河所創血海阿修羅一眾被佛教渡走形成的,是一種好戰,男極醜女極美,非神、非鬼、非人,又極端醜惡的怪物。

    迦樓羅,在古印度神話中是大神毗濕奴的坐騎,眾鳥之王。其形象為半人半鳥,生有鷹首、利爪和喙,身軀和四肢則與人無異。佛經中稱為金翅鳥,妙翅鳥,頂穎鳥,食吐悲苦聲等。

    緊那羅,也被稱為歌神、歌樂神、音樂天。原為印度神話中的神仙,後被佛教吸收為天龍八部中的歌神。

    摩呼羅迦,大蟒神,人身蛇頭.善於演奏樂器,同時也力大無比。

    阿修羅,阿修羅,對了這般若般羅密多心經中少了那渡去阿修羅的般若般羅密多咒。」

    此時只聽陣內傳來接引之聲:「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聽到這咒聲,帝虛便知必須他出手了,叫來一旁的楊戩說道:「等會吾入陣之後還需你來守。」

    楊戩冷聲說道:「放心,有吾守在這,無人可入。」畢竟是被帝虛脅迫過來,自然不會有好臉色給予帝虛。

    帝虛也不在意,拋出手中的《武典》便瀟灑的走入大陣。

    第七十章接引頓悟八部眾,帝虛入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