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洪荒之帝巫

龍騰世紀 第五十章 三載諸事,大戰又開幕 文 / 清墟

    上回說到西岐以三年的稅收為代價與紂王談和,讓紂王退兵還朝。但是平靜之下,暗流滾動。西岐一方卻是積極的備戰,準備與殷商大戰。

    轉眼間,三年過去了,西岐自三年前與紂王一戰之後的損傷盡皆恢復,還略有增長,大戰的風波正在醞釀。

    三年內,殷商也不是絲毫沒有變化,原先反叛的蘇全忠與姜文煥二人不知為何突然消失,之後便自解兵權,投降了,讓天下人十分的不解。

    再說闡教雲中子與燃燈在大戰結束之後並沒有回到崑崙上而是留在了西岐,當讓楊戩、雷震子等三代弟子也是留在了西岐。殷商內,梅山七聖官拜將軍,被紂王留在了朝歌,隨時聽用。

    且說那紂王的二子殷效、殷洪二人也是在這三年內下上,本在下山之前在各自師傅面前發了毒誓去助西岐,下山之後又碰到被清虛道德真君救走的楊任,三人頓時相約前去朝歌向紂王討個說法,卻是忘了山上之言。入了朝歌之後,直入皇宮,殷效二人本是皇子,楊任乃是官拜大夫,對皇宮也是熟悉非常,現在又修得法術,卻是很容易的避開了士兵來到紂王面前。

    紂王見到三人也不驚訝,只是淡淡的問道:「何時下山的啊,來我這有何事,怎麼不去助那西岐。」

    三人互看一眼,殷效上前答道:「紂王,我們何時下山,為何來此卻容不得你管。在這我只是想問問你,當日為何要縱容那妲己殺害忠臣,殺害母后,今日若不給個說法,哼哼,莫怪我不認父子情分。」

    紂王大怒道:「逆子,孤之名號可是你可喊得。在那闡教道人處待了幾年,便如此不講禮節,那闡教之人教的好啊!哼!」卻是紂王散發出氣勢壓向了殷效三人,三人皆是一臉驚駭,卻是在紂王氣勢下不能動彈。紂王見三人,滿臉冷汗,便收回氣勢道:「孤的安排,豈是可以告知你等魯莽小子。今日,你與殷洪二人還認我這個父皇,便跪下,孤駕崩之後這皇位還是你們兩兄弟的,如若不然,孤就當做沒有你們這對兒子。楊任,孤念你是個忠臣,准你回到大商。」

    殷效兩兄弟不語,只是退在一旁沉思。楊任卻是一個固執的人,當初被清虛道德真君救走之後,便對殷商死心了,又記掛清虛道德真君的救命之恩,自是對清虛道德真君言聽計從,那真君讓他前去助西岐討伐大商,他本是有所不願意,所以他會與兩位皇子一起前來朝歌,但是此次見紂王如此強勢,不對當初之事有任何悔改。卻是不願再回大商了,便道:「我與殷商之情在那次大王下令挖去我雙眼之時便盡了,此時只有對我師尊清虛道德真君的救命傳業之恩,當日在山上師尊令我前去助西岐,其卻是不敢忘記,昏君我怎麼會歸降你這昏庸的大商。」

    「哼!」紂王冷哼一聲,也不去管楊任,只是看向殷效二人,此時一直在紂王身側的申公豹也是正在對兩位皇子述說著父子之情,江山社稷等等。只見兩人互視一眼,點了點頭拔出佩劍砍向了楊任,楊任猝不及防的就被殺死在紂王面前。可憐這楊任下山寸功未立,就被殺害,最終還是死在皇室手中。殷效、殷洪二人跪下道:「拜見父皇,我等被闡教道人迷惑,還請父皇贖罪。」

    紂王哈哈一笑道:「你們有什麼罪,這皆是闡教知錯。只要我們父子三人聯手,那西岐還懼怕什麼。且看我們統一這天下。」

    申公豹也是在一旁應和道:「大王說的對,如今大王一家團圓,何愁天下不一統。」

    之後紂王得知二人已習得異術,便派他們前去李靖之前訓練大軍之處,說是前去協助李靖。好似紂王並不知道李靖已經反叛。殷效二人修有道法,快速的來到了李靖原本訓練大軍之處,但是李靖早就離開了這裡,二人當然是撲了一個空。二人不見李靖,卻是甚覺詫異,自是在一旁找尋起痕跡。李靖乃是領兵能手,又有渡厄相助,自是沒留下什麼痕跡可尋,但是二人卻是發現一個道人。二人見那道人形跡可疑,又仗著下山時廣成子與赤精子交給他們的法寶,便上前欲抓住那道人。

    今日,李靖突然拜訪燃燈道人,請燃燈前往之前在朝歌訓練兵士之地找一物品,而李靖剛降不久,須是要定下他的心,且在大劫過後李靖也是要拜入燃燈門下。燃燈也是不好拒絕,且之前姜子牙也是拜託燃燈前去朝歌打探消息,故也就應了下來。在朝歌打探好事情之後,便來到了李靖練兵之處,只是沒想到被兩個突然冒出的小輩給偷襲了,更鬱悶的是兩個小輩練得是玉清**,用的是廣成子與赤精子的法寶,這白癡也知道是那二人收的徒弟,卻是不知道為什麼要打他。但是燃燈畢竟是燃燈,就是沒有法寶,對上兩個修道不過十年的小輩也是手到擒來,不一瞬便擒下,也不再管什麼李靖要找的東西,轉頭便回到了西岐。卻是剛才的打鬥雖短,但是法力已經洩露出去,卻是沒時間再找了。

    回到西岐之後,燃燈便把那兩下小輩交給了姜子牙,對李靖說了一聲便回去修煉了,卻是在李靖面前丟臉了,不好意思站在面前了。

    那兩小輩正是我們的皇子,殷效、殷洪二人,二人年幼,在老狐狸姜子牙面前,不到一刻鐘便被套出了所有的事情。

    姜子牙在得到自己想要知道的事之後,便對殷效二人說道:「當日,紂王殺死你們母后,此仇你們怎麼忘了。又遣人追殺,當日他便絕了你們的父子之情。此次遣你們前去李靖之前訓兵之處,你們怎麼可能確定紂王沒有騙你。且說皇位只有一個,紂王保證給你們皇位,如何給你們。」說罷,姜子牙不等二人說什麼便出去了,又遣散了看著二人的士兵。

    半夜,暗中監視殷效二人的士兵向姜子牙報告,殷效二人逃跑,姜子牙卻是微微一笑,也不說什麼,揮退了士兵。卻是姜子牙對殷效二人的出爾反爾也是不放心,故不想收歸他們入西岐,又想利用他們,便有了對殷效二人說的那些話,此時二人便是去刺殺紂王了。

    可紂王乃是那麼好殺的,在來到紂王寢宮之前便被留在朝歌的梅山七聖給殺了。紂王出來之後,見的二人屍體,也不說什麼,只是叫人厚葬了他們。

    二人,在前世淒慘的死在了各自師傅手下,此次卻是痛快的死於梅山七聖手下。

    剛過三年不久,西岐休想生息完好,姜子牙代武王討紂檄文,傳遍天下。檄文上寫道:

    「紂王身為天子,繼天立極,亶聰明,作元後,元後作民父母;今紂王沉湎酒色,弗敬上天,謂宗廟不足祀,社稷不足守,動曰:『我有民,有命。』遠君子,親小人,敗倫喪德,極古今未有之惡。罪之一也。

    皇后為萬國母儀,未聞有失德;紂王乃聽信妲己之讒言,斷恩絕愛,廢元配而妄立妖妃,縱淫敗度,大壞彝倫。罪之二也。

    太子為國之儲君,承祧宗社,乃萬民所仰望者也;因小罪行大刑,生死不明,歸來之後,又是殺死皇子,輕棄國本,不顧嗣胤,忘祖絕宗,得罪宗社。罪之三也。

    黃耇:大臣,乃國之枝幹;紂王乃播棄荼毒之,如杜元銑、梅伯、楊任、膠鬲等人,諸君子不過去君之非,引君於道,而遭此慘毒,廢股肱而暱比罪人,君臣之道絕矣。罪之四也。

    信者人之大本,又為天子號召四方者也,不得以一字增損;今紂王聽妲己之陰謀,宵小之奸計,消減諸侯,將東柏侯姜桓楚、冀州候蘇護,囚禁朝歌,失信於天下諸侯,四維不張。又實行暗殺,使之死於火難。罪之五也。

    天地之生獻身有數,豈得妄用奢靡,窮財之力。擁為己有,竭民之生?今紂王造鹿台廣施土木,積天下之財,窮民物之力,又縱費仲剝削貧民,有錢者三丁免抽,無錢者獨丁赴役,民生日促,偷薄成風,皆紂王貪剝有以倡之。罪之六也。

    廉恥者乃風頑懲鈍之防,況人君為萬民之主者;今紂王信妲己狐媚之言,誆賈氏上摘星樓,君欺臣妻,致貞婦死節,西宮黃貴妃直諫,死於非命,三綱已絕,廉恥全無。罪之七也。

    臣雖能言之,紂王決不肯悔過遷善,肆行荼毒,累軍民於萬死,暴白骨於青天,獨不思臣民生斯世者,竟遭紂王無辜之殺戮耶!

    然武王與紂王締結盟約,大王不忍違背,以德化教之,然天意難違,致使西岐遭災。武王為西岐黎民,甘願食言。今臣尚特奉天之明命,襄周王發恭行天之罰,紂王毋得以臣逆君而少之也。」

    而隨著討伐檄文昭告天下,西岐開始了新一輪的徵兵。值此家園毀掉,流離失所之際,原本很難找到足夠的大軍。但是伴隨討伐檄文傳遍天下的同時,還有一份告示盡在西岐境內張貼。告示昭告西岐黎民,此次大軍所過之處,所有財務為發現的士卒個人所有,不必上繳。說乾脆些,就是縱兵為匪。當然,告示之上也有冠冕堂皇的說法,稱因為武王姬發一時心軟,致使黎民受災,以此作為補償。

    財帛動人心,重賞之下,流離失所,一無所有的黎民百姓,豈會管誰是誰非,紛紛加入西岐軍隊。很快西岐征討大軍就組建起來。而如此之下,不僅召集起足夠大軍,而且將可能產生暴亂的流民約束起來,將鬥爭一致對外。還能解決因上交了三年稅收而來的西岐財政的窘迫情況。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