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賊途

龍騰世紀 第五十七章 楚捕頭病了 文 / 疙瘩

    徵召勞役的告示一張貼出來,立即在封丘掀起了一陣軒然大波,特別是消息傳到鄉里的時候,無數家庭頓時陷入極度恐慌之中,無不惟恐勞役的名額落在自己家中,但隨著裡正們的一紙通知,一個個的家庭的夢想最終開始了破滅,送別家人的哭聲響徹了無數村落的上空。

    當一隊隊的民壯匯聚起來的時候,楚雷鳴突然病倒。

    本來應該主持運送民壯到帝都的楚雷鳴忽然感染了風寒,不停的高燒、寒戰,再也無法到衙門報到,李知縣感到奇怪,一個好好的人怎麼會突染重病,一病不起,而且還是在這個節骨眼上病倒,於是在接到消息後,也趕緊到楚雷鳴家探視,結果看到楚雷鳴面色焦黃,神色憔悴的躺在病榻上。

    「知縣大人,恕屬下有病在身,不能起身遠迎!」楚雷鳴在丫鬟的攙扶下努力掙扎著起身道。

    「躺下躺下,不必多禮,這是怎麼了?不是好好的怎麼就染了風寒了呢?躺下說話!我聽說你染病不起,專程前來探視,沒想到才兩天不見,你居然病成了這樣!」李知縣趕忙按住了要起身的楚雷鳴讓他躺下說話。

    「前兩日沒有休息好,因為天熱,就沖了一個涼水澡,沒想到第二天便覺得頭重腳輕,本以為自己身強體壯,也沒在意,結果……唉!」楚雷鳴喘息著搖頭到。

    「這些日子你也辛苦了,想來應該是涼水激住了,以你練武之身,想來應該很快痊癒的,先休息一下好了!」李知縣趕忙安慰他到。

    這個時候一個郎中被紫煙請到了這裡,在紫煙的陪同下進了楚雷鳴的房間,一見知縣大人也在,郎中急忙施禮,李知縣讓他不必多禮,還是趕緊為楚雷鳴診治,於是郎中開始為楚雷鳴號脈。

    不號還好,結果一號之下,連郎中也皺起了眉頭,連連說奇怪,李知縣急問:「這位神醫,你可看出楚捕頭所瘓何病了嗎?」

    這個郎中被知縣這一個神醫叫的臉上一紅,趕忙連稱不敢當,其實他雖然不算是什麼神醫,但在封丘縣城還是小有名氣的,可偏偏剛才為楚雷鳴把脈的時候,被他散亂的脈象弄的不著頭腦,從脈象上來看,他似乎像是風寒入骨,可偏又時強時弱,又不太像是風寒的跡象,可如果不是風寒的話,他卻渾身通熱,面色焦黃,還不時的打寒戰,這些表象卻又極是風寒的跡象,一時讓他拿不準了主意,現在知縣大人詢問楚雷鳴的病情,他總不能說怎麼沒有看出來楚捕頭具體得的是什麼病吧!那樣的話他這個郎中以後就別在封丘混下去了,於是硬著頭皮說到:「剛才我為楚大官人把脈,以在下的認識來看,楚大官人應該是感染的傷寒,而且他似乎以前就有舊疾,但因為他身體強壯而被壓制住了,現在正直初夏,人本身就燥熱難當,而楚捕頭又以井水沐浴,才引發了舊疾,此次病發,所以才會來勢十分兇猛,我這就為楚大人開一副藥方,抓緊進行調治,想來過段時日應該就可以下床了!」

    一聽楚雷鳴還真的病的不輕,李知縣不覺有些急了,現在正是用人的時候,他心目中最能幹的一個手下卻倒下了,讓他怎麼能不著急呢?於是又問到:「依你所見,楚捕頭要能行動還需多少日子?」

    郎中一合計,這個楚捕頭的病因並不清朗,自己要是報個三五天就能好的話,結果他的病卻沒有見輕的話,那不就把自己的牌子給砸了嗎?要是報的話,索性就報的多一些,想來再厲害的傷寒,只要好好的調治,一個月時間大概也可以了,就算是幾天就好了,也只能算是他妙手回春,手段高明,於是略微思量了一下後答到:「以在下之見,楚捕頭此病來勢甚凶,俗話說的好,病來山倒,病去抽絲,要是想要徹底治好的話,至少要一個多月的時間,否則極難除根!」

    楚雷鳴有氣無力的躺在那裡說到:「大人!實在抱歉呀,在著節骨眼上我卻躺倒了,不能再幫大人做事,實在是與心不安呀!」

    李知縣算是徹底沒轍了,連郎中都說了至少要一個月時間,等到楚雷鳴好了的時候,恐怕早過了上頭要求的期限了,看來這次的事情是指望不上他了,還是另外安排他人算了!打定了主意後,李知縣起身告辭到:「楚老弟還是先安心養病好了,就不必在掛念衙門的事情了,至於勞役之事我自會安排他人去做的,衙門裡面這幾日事情繁多,我也就不打擾你養病了,就此告辭!」

    送走了李知縣等人後,院門被丫鬟關了起來,楚雷鳴一下便從床上蹦了起來,把蓋在身上的被子丟出去老遠,被子裡面滾出幾塊用百布包裹的燒熱的磚頭,嚷嚷到:「我呸!還神醫呢!老子幸虧不是真病了,要不落到你的手裡還不讓你給治的死翹翹呀!媽呀!可把我給熱死了,原來裝病還要受這麼大的罪,快!快!我得趕緊沖個澡去,快要中暑了!」說罷便飛奔出去,可馬上又折了回來,一臉賤笑的對正在笑他的紫煙說到:「老婆大人,這麼熱的天,要不我們一起去沖洗一下如何?我也好為你搓搓背呀!」

    紫煙即便是到現在還是有點受不了他的調笑,俏面一紅啐他到:「誰與你一起去洗,一天倒晚就沒有一點正經的時候,小心我告訴如玉妹妹,讓她也好好整治一下你這個學生,看看你著聖賢書到底是怎麼讀的!」

    楚雷鳴嘿嘿的笑到:「看你想到哪兒了,我跟你學武藝不是很正經嗎?我可是個好學生呀!」說完一溜煙跑去洗澡去了。

    楚雷鳴就這樣一直「病」著,沈老三當仁不讓的接替了他的事情,開始把各鄉各村的民壯召集到一起,帶上了一些差役護送著他們離開了封丘。

    楚雷鳴遠遠的在一個毫不起眼的地方看著離開的隊伍,心裡面充滿了無奈,望著那些哭哭泣泣送別親人的老弱婦孺,內心感到十分蒼涼,紫煙在他的身邊輕輕的挽住了他的一條胳臂,無聲的撫慰著他。

    楚雷鳴把一個裝了銀子的包裹悄悄的交給了黑頭:「你們此行恐怕要一段時間了,我身體有恙不能同行,你一路上就辛苦了,這裡是一點銀子,你帶在路上,你們幾個弟兄路上儘管花好了,切記不要過於苛求這些民夫,只要在規定的時間內趕到臥龍山即可,不必著急趕路,讓那些民壯有個歇息的時間,要是這些銀子不夠的話,派人回來在找我拿就成了,反正我也不在乎這些個銀子!」

    黑頭當然明白他的意思,這些銀子不單是讓他們花用的,否則打死也用不了這麼多銀子,其實楚雷鳴給的這些銀子應該是讓他們路上補貼這些赴徭役的民壯所用的,黑頭感激的不知道說些什麼好了,因為他從前也是窮人出身,深知這些老百姓的苦處的,於是插手對楚雷鳴施禮到:「屬下謹遵您的號令,頭兒就放心好了,咱們不會在路上虧待這些個苦兄弟的!如果沒有其它事情的話,屬下這就上路去了,還望您好好修養身體,等回來的時候,兄弟們還陪您喝酒!」……

    楚雷鳴的心情很不好,為了躲人耳目,防止別人知道他裝病的事情,帶上紫煙暫時躲到了城外的工坊大院裡面,對外稱是他到一個僻靜的地方暫時養病。

    得知他們到來的李春立即在院子裡面清理出一個幽靜的小院,供他們居住,並弄了些酒菜給他們,紫煙陪著楚雷鳴喝了點酒,想著白天服徭役的那些民眾離開時的淒慘景象,興致實在高不起來,於是只顧低頭喝著悶酒,紫煙知他的脾氣,也沒有勸他,只是細心的在一旁為他斟酒,不多時,楚雷鳴已經有了幾分醉意。

    「紫煙!這個捕頭我看不做也罷了,倒不如現在這麼逍遙的好,隔些日子,我們去拜見你的師傅,得到他的同意後,咱們就完婚好嗎?我想你給我生一大堆兒子、女兒,讓他們圍在咱們身邊,豈不快哉?」楚雷鳴拉過了紫煙的小手,在手心裡面磨搓著。

    紫煙心裡面一甜,可一想到身上還背負的事情,不禁又有些黯然,不過她還是馬上露出了笑容:「看你說的,什麼生一大堆兒女呀,你把我當成了什麼了?」

    楚雷鳴的心情好了許多,於是也笑到:「當然是當成老婆了!你不為我生兒子、女兒,哪讓誰為我生呀!哈哈!」

    紫煙忽然有點酸溜溜的感覺:「當然是還有如玉妹妹和柔兒妹妹呀!」即便是再大方的女人,想到有人要跟自己分享自己的愛人的時候,心裡面也不會太好過的!

    「啊?!……那個……那個……你都知道了呀!嘿嘿!其實……其實我……那個唐柔兒……不像你想的那樣地!」楚雷鳴發現自己和唐柔兒的事情果真還是沒有瞞住紫煙的慧眼,酒勁頓時醒了不少,忽然感到自己這麼做對紫煙十分愧疚,支支吾吾的不知道該如何對她解釋了。

    望著神情緊張、滿面愧色的楚雷鳴,紫煙感到心裡好受了一些,幽幽的歎了口氣道:「其實我倒不是有意要呷你和柔兒的醋的,只是……其實接觸這麼長時間來,我覺得唐柔兒也是一個不錯的姑娘,聰慧而且擅長經商,而你又不是個安分的人,有她的話,倒是可以替你分擔一些事情,想來也是個好事,只是前面已經有了如玉妹妹,要是你兩個都想要的話,不知道他們家會不會同意你們的婚事也是個問題,畢竟她們兩個是表姐妹的關係!實在不行的話,我看你還是湊時間去趟武陵的好,見一下喬大掌櫃,把這個事情對他說明也好,能定下來最好,畢竟她們二人年齡也都不小了!」

    楚雷鳴沒想到紫煙居然如此豁達,雖然知道了他和唐柔兒的事情,卻並沒有責怪他的意思,還勞神為他們著想,頓時被感動的是稀里嘩啦、一塌糊塗,拉著紫煙的手感動的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了,心裡面同時還感歎到:「還是這裡好呀!即使是老公偷香,老婆也不著惱,要是換成以前的世界,恐怕自己不被抓上一臉的蘿蔔絲就謝天謝地了,哪裡還會為自己和情敵去考慮這麼多呢?能得此妻,夫欲何求呀!我還真是幸運呀!范老頭!你還真的是做了件好事呀!」他開始真正的感激起那個把他當成小白鼠丟到這裡的老范了。

    「其實我也不清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柔兒怎麼會喜歡上了我,開始的時候你也知道,她見了我就跟見了仇人一般,可後來……怎麼說呢?總之這個事情有點烏龍,我……!」楚雷鳴也不知道該怎麼給紫煙解釋他和唐柔兒的事情了。

    看著平時靈牙利齒的楚雷鳴結結巴巴的解釋不清楚他和唐柔兒的事情,紫煙不禁莞爾,笑到:「還說不知道呢!你先是輕薄人家,接著又當著如玉的面去吟什麼詩,後來又給人家出了碧玉裝這麼好的主意讓喬家一舉擊敗了杜家,再後來又偏要搶去人家的繡鞋,唐柔兒不以身相許還能怎麼辦呢?」

    「啊?是因為這些嗎?我怎麼就不清楚呢?」楚雷鳴再次施展裝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