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北地烽煙

龍騰世紀 第一百零四章 戰備(二 下) 文 / 逆火蜘蛛

    第一百零四章戰備(二下)

    趙炎看著面前坐著的這些人,心裡滿是一陣的欣喜,趙炎將遼國的重臣大將們都召集在了盛京王府南書房商議大事。

    在坐的重臣包括陳浩若、魯平、韓賓、陽裕、趙平、王累、陳征、王浩、張敬等十餘人,大將包括岳布、福全、陸卓遠、段遠山、冉瞻等十餘人在場,趙炎有些頭疼的看著面前的奏折…

    他沒有想到自己只是出征了一次,遼國的問題竟然會這麼多,而且由於制度的不全面,很多的事情沒有趙炎的確認也沒有辦法得到實施,這讓趙炎也是感到十分的沮喪看來有些東西還是需要得到進一步的加強才行。

    所以趙炎才下令眾人齊聚南書房,主題就是『戰備』,而趙炎的以西也很明確,進軍關內是一定的,但是目前的遼國還有很多的事情沒有得到解決,所以,現在就是要解決這些事情,明確眾人的職責和任務也是極為重要的。

    按照趙炎的命令,遼國的政權分為三個部分,一個是內閣,一個是王府南書房,另一個就是軍機處,內閣由魯平、張敬、陽裕三人組成議政處,由魯平擔任總理大臣,張敬、陽裕分任副總理大臣,各部院主官入值,負責執行政令。

    南書房由大學士陳浩若為首,包括協辦大學士、署理大學士、學士均由陳浩若領導,負責商議擬定政令。

    軍機處由軍機副使韓賓為首,都督岳布、副都督段遠山、軍機參謀總長福全、關寧軍大都統陸卓遠等人入值,負責軍隊的事務,與兵部分掌。

    另外為了防止可能的內訌,趙炎特地命令以南書房為首,遼**政要務由陳浩若負總責,在趙炎不在的時候擔任監國,掌控大權,內閣、軍機處事務由南書房總決…

    這樣的一番調整自然是有人歡喜有人憂,趙炎的命令很明白,就是將遼國的大權完全的收歸到高層去,特別是趙炎最信任的陳浩若的手中,內閣的權力受到了恨到的壓制,但是也不是完全的沒有權力,只是權力基本上都在趙炎的死黨內閣總理大臣魯平和張敬的手中了。

    陽裕掌管的禮部和分管的工部、刑部都是沒有多少實權的機構,而且即使是分管的部門也不見得就能夠聽從陽裕的命令,因為內閣部院的主官全部都是趙炎和陳浩若的心腹,甚至都是寧遠時期的故臣。

    像王累、趙平這些更是遼國的開國元勳,王浩深得趙炎的器重,對他有著知遇之恩,這讓陽裕實在是有些鬱悶,不過趙炎倒也沒有虧待他,因為趙炎知道他陽裕的才能,所以在朝鮮半島、在鮮卑、在中原都有著他陽裕的功績。

    而且趙炎在這些方面也是非常的信任他,雖然沒有實權,但是榮寵並不亞於陳浩若、魯平等人,在遼國的政權之中,他陽裕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人才,即使是趙炎也不得不承認,這個人是個好幫手。

    而且趙炎的這些做法也讓陽裕相信,只有跟著趙炎,他陽裕才有發揮才能的可能性,而且事實也確實是這樣,在趙炎的手下,陽裕可以全力的發揮他的才能。只要是好的建議,趙炎和陳浩若都會毫不猶豫的推行。

    這些成果的出現,也讓趙炎和陳浩若對他的建議相當的看重,也才會有著陽裕現在的高位,在陽裕的心中,雖然有著一點小遺憾,但是實際上他還是非常的滿足的,只要能夠建功立業,這些小瑕疵又有著什麼呢?

    在解決了政權的問題之後,趙炎就提出了下面急需解決的幾個事情,一個就是遼國經濟發展目前遇到的問題,第二個是遼國南征需要解決的問題,第三個就是王室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陳浩若也是發現到了,只是不知道該怎麼解決,畢竟讓太僕寺退出經營也是趙炎的意思,不過趙炎也算是聰明,他先是向大家指出了自己政策的錯誤,之後才要求命令太僕寺和戶部聯合組建了遼國工商聯合體。

    主要的任務就是指導各工場和商貿行進行貿易和出口,擴大銷路,按照趙炎的要求,大批囤積的商品立刻向各地銷售,朝鮮半島的三國又陽裕出馬,聯繫政府獲得訂單,主要是軍械等物資。

    蒙古和契丹由福全和岳布寫信,派人送回,主要的銷售物資是食鹽、鐵器和軍械,趙炎的意思很簡單,用產品還黃金白銀,或者以物易物都行,對草原的銷路上主要換取馬匹、牛羊這些東西。

    對朝鮮半島則主要是要糧食和絲綢,另外,趙炎命令玄布立刻和倭國的佛寺人員取得聯繫,用遼東的產品來換取金銀、鐵器或者工匠、奴隸等等東西。

    同時,趙炎命令玄布大和尚親自跑一趟,在中原聯繫故交,將食鹽、糧食、鐵器運到中原出售,換取遼國現在急需的東西。

    當然,趙炎還沒有忘記南方的晉庭,遼國建立也有段時間了,趙炎還沒有正式的派人面見皇帝,所以,乘著這次的機會,趙炎決定派人正式的求見司馬睿。

    為了這件事情,司馬婉兒也是霎費苦心,因為,趙炎說要給母后和皇帝準備一份大禮,司馬婉兒可是知道,趙炎從府庫中調出了一批上好的人參、鹿茸等補品,足足有裝下了二十個小匣子,另外還有一批從高句麗得到的稀世珍寶

    在知道了晉庭的那些高管和皇族的喜好之後,趙炎從朝鮮三國、倭國和契丹部族上貢的數量龐大的禮品中挑選了大批的禮物,共計五十大箱的東西。

    命令張敬擔任使者,集合高句麗王瑜、蒙古科勤、契丹猛按三人乘海船南下,當然,隨行的還有大批的遼國產品,這是趙炎準備打開南方市場而特地準備的,只要反響不錯,趙炎準備要加大物資南下的步驟。

    南方的市場廣大,而且很多的地方還沒有開發,對來自北方的產品當然有著極為好奇的心理,這也是趙炎非常需要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