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我和鄭和下西洋

龍騰世紀 第54章 無心插柳 文 / 半包軟白沙

    第五十四章無心插柳

    馬恩是想將李景隆迎進大廳,不管這位爺是來蹭飯的還是做客的,還是別的啥的,總歸他得迎奉得一個禮數周全,可是李景隆居然站住了腳步,顯然沒有打算和馬恩在大廳裡相對而坐把酒言歡的意思。

    「你養的那些人呢?這麼大莊子,不至於就你身邊這三兩隻小貓小狗吧!」他既然打算籠絡一下這個錦衣衛,少不得看看對方的本錢,若是對方是那種志大才疏之輩,他豈不是白浪費精力,既然對方這麼牛氣無比的說要為朝廷拾漏補缺,他倒是想看看,對方到底有多大本事。

    「眼下大多都在那邊跟著先生們識字讀書呢?」馬恩訕訕笑了笑,貌似很不好意思一樣。

    「識字?」李景隆怪怪的看了他一眼,「還讀書,你確定你養這些人,是錦衣衛的幫閒,而不是養了一群酸臭的讀書人嗎?」

    「公爺說的是,不過,卑職在鎮撫司衙門當差,同僚們大都吃過不識字的苦,這上司的命令公文,都要專門請人看過,辦差才不會出差錯,甚至聽有些老人們說,太祖高皇帝那時候對咱們衙門看重得很,連宣旨的差事,有時候都繞過宮裡,直接讓怎麼衙門的兄弟去辦,宣旨的兄弟不識字,值得生生的將高皇帝的聖諭背來下了,再去宣讀,著實鬧了不少笑話!」

    「所以,你就琢磨著,你的這些人,都粗通文墨,將來就不用受那些讀書人的掣肘了?」李景隆看著馬恩:「這就是你莊子裡,除了養著這些半大小子,還有些幾個讀書人的緣故了?」

    「卑職確實是這個意思,不過,這些人進不進得了鎮撫司衙門,那還是兩說,將來就是到了軍中,總歸使得幾個字,也比普通士卒要強幾分吧!」馬恩見李景隆臉上沒什麼表情,一時不清楚自己的答覆,到底這位爺是認同還是鄙夷,不禁心頭有些惴惴。

    「在哪邊?帶我去看看!」李景隆沒有鄙視馬恩,反而心裡很認同馬恩這種做法,實際上,他雖然出身勳貴,文武風流,但是,在骨子裡,他還是當自己是武人的。武人建功立業,卻始終受那些文人們制約,這簡直就是天下所有武人心中永遠的疼啊。

    錦衣衛內大都是不識字的丘八,他是知道的,就連馬恩說的宣旨之前錦衣衛得背熟了才能放出去的規矩,他也是知道的,若是這天下當兵的,都識得了字,斷得了句,不再倚重那些只會舞文弄墨的酸儒們,那些文人還能有今天的不可一世麼?

    小西莊莊子大致是分成東西兩部分,東邊是那些少年們起居操練的地方,西邊則是莊子裡其他人居住的地方,涇渭分明的很。在馬恩的心裡劃分當中,自然就是東面是軍事區,西面是生活區了。

    既然李景隆要看,馬恩自然沒有推脫的帶著李景隆朝著東邊走去,眼下這個時候,還真是少年們讀書識字的時候,以前馬恩不過是把這讀書識字的時間在晚上安排一個時辰,不過顯然聞人凝在這方面比他的想法更多,也不知道她和鄔元怎麼商量的,這讀書識字的時間,在下午也安排了一個時辰。

    想想也是,聞人凝讓他代為操練的這些人,雖然看中的是他操練士卒的法門,但是,這些人,只怕永遠都不可能成軍的,倒是江湖械鬥的時候多一些,這些被操練的少年,日後的身份,只怕也是掌櫃的夥計的之類的掩飾身份多一些,這識字算數的技藝在身上,怎麼算也不吃虧。

    不過最近聞人凝有些點子背,這莊子裡操練的白蓮教的少年,被她調走了幾十人,而和馬恩談妥了那轉世明王的事情後,她離開莊子的時候,又帶走了一二十人,現在莊子的馬恩的手下倒是和這些白蓮教的少年人數相差不多,加起來也就百來號人。

    不過,原來留在莊子裡沒有隨著馬恩從軍去的少年,可是被鄔元當作教頭來用的,自然不可能和那些學員少年們共處一室讀書識字。軍隊是最講究上下等級的地方,鄔元的正兒八經的軍中出身,這種事情,他做出來就如同吃飯喝水一樣尋常,教頭和學員打成一片,那還成什麼體統了。

    所以,李景隆被馬恩帶到那座大屋子的門前的時候,看到的就是四五十個少年,安安靜靜的坐在哪裡,聽著前面一個留著一撮老鼠鬚的酸儒,正在搖頭晃腦的給他們講著課。

    「天下富貴貧賤俱有個真實受用。閉戶心無所營,何事掃除開門?活水青山,見在繁華,凡得天地之正氣者,俱能悅吾之目,盈吾之耳,適吾之口,克吾之腹。動容周旋,莫不為我開設;隨緣取用,何曾有意收放。異乎人者,視聽言動;同乎人者,眼耳口鼻。其心可富,天下貧者終不患貧;此心可壽,天下夭者終不患夭。只管不出戶庭,功德遍及大千。至若妻子田宅,日前安乎本分,身後聽其自然。」

    老夫子在上面見得口沫橫飛,念完一段,然後又逐字逐句的給少年們解釋這話中的意思,李景隆側耳聽了一陣,有些遲疑的問道:「這講的是《明心寶鑒》?」

    馬恩兩手一攤,有些苦笑的回答:「正是!」

    別看這些少年們,小的不過十三四歲,大的甚至十七的都有,學的這《明心寶鑒》,倒是讓馬恩有些赧然,不過是讀書識字,馬恩當時想到這個的時候,確定的教材就是《三字經》《百家姓》之類的啟蒙讀物,但是,這《三字經》《百家姓》總不能讓人學上一年半載吧,少不得還要另外弄些東西來學。

    這《明心寶鑒》就是這個時代比較流行的啟蒙讀物了,全書由二十篇、六七百段文字組成。內容雜糅儒、釋、道三教學說,薈萃明代之前中國先聖前賢有關個人品德修養、修身養性、安身立命的論述精華,是正兒八經的勸善書、啟蒙書,對於馬恩來說,這書大致就是三字經百家姓的進階版本了,而且,他夠長,先生每天講上那麼幾段,就夠這些學生背誦一天了。

    他倒是想《增廣賢文》之類的玩意呢,可惜的是,這個在後世小地攤到到處可見的東西,在這個時代還沒有出現,馬恩又志不在此,自然不會絞盡腦汁去將自己腦海裡記得的那些片段湊在一起了,自然是就地取材就為簡單。

    「房屋不在高堂,不漏便好。衣服不在綾羅,和暖便好。飲食不在珍饈,一飽便好。娶妻不在顏色,賢德便好。鄰里不在高低,和睦便好。親眷不擇新舊,來往便好。養兒不問男女,孝順便好。兄弟不在多少,和順便好。朋友不在酒食,扶持便好。官吏不在大小,清正便好。」

    台上的老夫子,又念了一段,這一段,顯然是以前學生們學過的,他念一句,學生們跟著念一句,李景隆看著這簡陋的屋子,居然覺得有幾分書香了。

    他退了開來,馬恩急忙跟了過去,待到距離讀書聲小一點,他開口問道:「為何不學書經?」

    「學書經?」馬恩奇怪的看了他一眼:「他們學書經幹什麼,識得了字,通得了文,懂得做人的道理,對我輩來說,難道還不夠麼?我又不要他們去考個狀元回來!」

    「哈哈哈!」李景隆終於大笑了起來,馬恩的這個說法,讓他大為滿意,對,就是一個度的問題,武人學文,當以實用,真要和那幫酸儒一般鑽到書堆裡,那人生還有什麼樂趣可言,馬恩的回答,可以說,簡直說道他心坎上了。

    正因為如此,他看馬恩更加順眼起來,如果說先前是為了籠絡對方,而如今,他看到對方的眼神,就是賞識的成份居多了。

    「你不錯!」他點點頭,能被他稱之為不錯的人,一般都結局不錯,馬恩自然不知道這其中的緣故,只是假模假樣的偽裝憨厚的笑笑。

    「米精這奇珍,不管這方子你有沒有,這東西我要了!」既然賞識對方,以李景隆的強勢,那些轉彎抹角的話,就不必說了:「你不用急著辯解,自然有你的好處,我不會白拿你的東西,當日在酒樓上,只怕你也不算那麼簡單的讓我發現這東西吧,哼,用這種奇珍做進身之階,真不知道說你是聰明還是愚蠢!」

    「那番女和你親近,我要強自要了去,你肯定心存怨尤,這樣吧,我給你一月之期,我不管你用什麼法子,你得給我調教出一個匠師出來,除了這二人製作出的這米精,若是我聽聞有第三人還會這手藝,你這百戶也別當了,我府裡還差一個倒夜香的,倒是適合你!」

    這是要專營啊?馬恩嚥了嚥口水,劇本又開始回到他原來的設定上來了。

    「一月怕是不夠,至少得三月,這人選,是公爺派人,還是卑職挑一個人!」

    「你就三個月吧,人當然是我派人來,不過,這期間,不管你那番女做出了多少,我府裡要一半!」

    「那是公爺看的起,卑職明白的!」

    李景隆很滿意馬恩的反應,鼻子不禁微微哼了一聲:「至於你謀的差事,我回頭給你問問,你有什麼要求沒有?」

    「只要能跟著公爺,做什麼差事都是暢快的,至於要求,只要在京師,別閒著就行了!」

    「好的,我知道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