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我和鄭和下西洋

龍騰世紀 第104章 自募軍余為助力 文 / 半包軟白沙

    林木去找自己跟班的小廝,卻是被人攔住了,說是被人在問話。【查看最新章節請登錄!!1381??.】林木頓時覺得有點訕訕,顯然,自己的那一套矇混舅媽沒問題,矇混林夕這個人精顯然就不可能了,也知道從他們嘴裡得不到實話,這林夕乾脆命令家將們直接從他們的身邊的跟班小廝下手了。

    對付這些下人,林夕估計就沒有這麼客氣了,好歹和林木有個主僕的名分在,他不能做的太過分,但是,對上這些知道主子犯錯而不加勸阻,反而為虎作倀添油加醋的傢伙,他整治起來,一點壓力都沒有。

    不行,我得去問問,是不是我惹的那事情兒!林木心裡有點著慌了。若是這事情讓自己在舅媽面前失分了,那他還有個屁的想頭,想過繼到胡家,繼承胡家的香火和爵位的,可不是他一個,這是一步登天的事情啊。

    他什麼念想都沒有了,直接找他的那幫狐朋狗友去了,不得不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什麼人結交什麼人,他結交的人雖然也都是寫紈褲,但是,這紈褲裡頭,還真有幾個腰桿子紮實的武勳世家出來的。要不然,給錦衣衛那邊遞話使壞,可不僅僅是一點辛苦銀子的事情,人家可是賣了好大的人情。

    不過他心裡真的很奇怪,難道那小小的錦衣衛百戶,知道這事情是自己做出來了的不成,這反應的速度,也太快了吧,再說了,他哪裡有那麼多的人手,就是他那個破百戶加起來,怕也就這麼點人吧,他就不信,砸越國公府裡的買賣,他敢動用官面上的人手。

    這事情還真的是馬恩做出來的,那些所謂的穿著灰袍子的賊人,也不是外人,正是他莊子裡練了這麼久的少年們。經過半年多的軍事化管理,這少年們戰鬥力如何,暫且不說,但是,這紀律性倒是可以保證了,一人一根短木棍,一聲令下,幾十人咋幾個做買賣的鋪子,那的多難的事情,再說了,這樣的架勢,就有有人有心去攔住,也沒那個膽子不是。

    轉戰三個陣地,花費的也不過是一個多時辰的時間,當然,這些少年中,隱隱有幾個拿著鐵尺短刃的傢伙,外人肯定是無法分的出來的,這是寶樹派來給馬恩照拂這些少年的人手,算的上硬爪子。馬恩可不希望自己辛苦練出來的人,在這樣的場合折損幾個。

    對於不顯露自己的力量,而是用馬恩的人手,辦自己的差事,寶樹還是很高興的,當然,一定要他動用自己的人手,他也不會含糊,只是陣勢沒這麼大,威懾力沒這麼強罷了。

    少年們砸完鋪子出城去的時候,城門領都還沒有反應過來,其實就是反應過來的了,也就屁大點事情,連兵刃都沒動,無妨是按街頭潑皮鬥毆處理了,所以,少年們三三兩兩分散了出城,天還沒黑的時候,已經回到了莊子。

    這麼長時間以來的鬱悶,似乎這一通亂砸,都被發洩出去了,少年們一直到莊子裡,都是一個個興奮無比,再看到莊子裡早已經備好了肉湯白饃饃,分明是犒賞的意思,更是覺得自己跟對了主人。

    馬恩人也在莊子裡,不是為了什麼避嫌,而是既然答應了聞人凝,這莊子裡的事情,他得和鄔元面授一下機宜。再一個,這次他出去的話,這些少年們,肯定是要帶走大半的,在他心裡,隱隱也有點輕鬆,這些人操練,絕大多數時間,是鄔元經手的,可以說,鄔元在這些少年人的心中的威望,肯定是很高,若是把鄔元帶在身邊,若是自己和鄔元意見有了相左的地方,很可能會讓少年們為難。

    而這種苗頭,馬恩是一點都希望看到的,且不說他自己對鄔元的信任如何,從警校出來,在社會上臥底那幾年,他就明白一個深刻的道理,任何時候,信任都是有限度的。任何時候,他都不會百分百的相信一個人。

    所以,聞人凝在不經意之間,倒是給他解決了一個心結,讓鄔元留在莊子裡,繼續訓練新來的人手,那麼,在這些被自己帶走的少年人心中,他的影響就會逐漸降低,然後,直到降低到自己定位的教官的程度,那就是最合他的心意的。畢竟,這些人,練出來,是他要用的。

    早有人在馬恩身邊,給他回報了在城裡砸那些鋪子的成績,馬恩臉上微微泛起笑容,「做的不錯!叫孩子們將莊子看牢,派幾個人悄悄順著來路摸回去去看看,莫要被人盯梢了!」

    「鄔元,我留十個人給你,其他的我要帶走,過幾天,還有一些人過來,你繼續按照我說的這些法子操練他們,沒啥問題吧?」

    「少爺,這可不成,你這是去軍中,沒有個熟悉軍中事物的人可不成,我得跟著少爺去!」鄔元顯然不樂意這樣的安排。

    「就這麼定了,你妹妹和外甥都在京師裡呢,好不容易安定下來,你去湊什麼熱鬧!」馬恩不為所動:「我又不是去打仗,不過是去山東晃一晃,應付下差事,出不了差錯,莊子裡還要你坐鎮呢!」

    他擺擺手,示意這事情不用多談了。

    「那今日的事情,少爺還有什麼後手吧?」鄔元也知道這些少年砸的是那家的買賣,微微有些擔心,這國公……距離他還是太遙遠了,乍一聽得此時,他都為馬恩的膽大包天,捏了一把汗。

    「莊子裡的軍械,給發下去吧,長槍短刀棉甲,一個都不能少,千戶那裡,我上午去過了,這些人雖然暫時沒有個身份,但是還是當軍余報了上去,若是有缺,自然是能補個校尉啥的,也算是名正言順!」

    「這……會不會鬧得太大了?」鄔元還真的有點害怕,這是天子腳下啊,這刀兵一動,彈壓的大軍眨眼就到,豈有幸理。

    「無妨,後天這些人就跟我去山東,這軍余子弟,謀不到差事,自己找門路,一刀一槍拚個前程出來,朝廷也是默許的!」馬恩笑了笑,還有一句話沒說出來,要是林木那小子能招攬幾個厲害的傢伙來,面對全副武裝的少年們,只怕也討不到好。

    他不得不防備,畢竟這些武勳世家,就算是再落魄,都是有幾分根底的,家裡養那麼幾十號上過戰場的百戰餘生的家將,絲毫不奇怪。雖然寶樹的人打探的消息,這林木只不過是一個旁系子弟,怕的指使不動越國公府邸上的那些老家將們,但是,小心總沒錯不是。

    馬恩嘴裡反覆說了幾次「軍余」這個詞,說道這裡,就得說說大明的軍戶制度了。

    朱元璋稱帝后,利用軍隊實行衛所屯田。對軍士進行剝削。據《明史·食貨志》載,明政府規定,邊地的軍隊「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內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種」。屯軍要向政府交納賦稅,稱為「屯田籽粒」。洪武年間規定軍屯「畝稅一斗」。軍屯的稅糧是明政府的主要收入之一。

    洪武初年,中央設大都督府,做為全國的最高軍事機關,統領全國各都指揮使司。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分大都督府為中、左、右、前、後五軍都督府。都指揮使司,設都指揮使等官。每個都司所轄衛所無定例,大體上以五千六百人為一衛,設指揮使等官。每衛管轄五個千戶所,以一千一百二十人為一千戶所,設千戶等官。每千戶所管轄十個百戶所,以一百一十二人為一個百戶所,設百戶等官。每百戶所又管轄兩個總旗,設總旗官。每總旗及設五小旗。

    明朝衛所軍士的來源,基本上有四個途徑。據《明史·兵志》載:衛所取兵有從征、有歸附、有謫發。從征軍,即原來的農民起義軍及反元群雄各部的戰士。歸附軍,即投降的元軍部隊。謫發軍,即因犯罪而被罰充軍役的官吏和軍民。謫發軍亦稱為恩軍或長生軍。除上述三種外,第四類是垛集軍,即由全國各地征平民所充之軍,這是衛所軍士的主要來源。平民一被征為軍士,便世世代代為軍籍,不得交易,不得參加科舉考試。明朝的民籍和軍籍有嚴格的區分,軍籍又稱為軍戶。

    全**戶,均由五軍都督府直接管轄,而不受地方行政長官的約束。所有軍戶皆為世襲。每個軍戶的在衛軍士,其主要任務是在固定的衛所充當額軍,被稱為正丁。正丁子弟為次丁或余丁,正丁死亡,要由該軍屍的次丁、余丁依次遞補。若本戶絕嗣,則要由同族人遞補。

    軍戶「承擔的差役負擔沉重,社會地位也相對低下,故明人一般以脫離軍籍為幸。」比如當時嶺南漢人稱民戶,古越族人稱軍戶。

    明朝軍戶身份是世襲的,子子孫孫都要當兵,不允許從事商業、手工業,甚至連科舉考試也不允許參加。這問題就來了,要是一戶人家,生了三個五個兒子,都去當兵,朝廷也養不起那麼多兵啊,按照規定,軍戶家中有一人當兵,這就算盡了義務了。那剩下的那些兒子們,啥都不讓干,他們怎麼辦?

    這便是「軍余」的來歷了,當兵去的那個兒子叫正丁,他們就是余丁,也叫軍余。這些人朝廷不管,又不許從事別的行業,那麼就得自己自謀生路。有田地可耕種的還好,至少有個飯吃,在城市裡的那些軍戶,這可就造孽了啊。這些人無所事事,又年輕氣盛,在地方上,卻是是地方官的一大頭疼之處。

    這個時候,有些心思重的,就會找人依附,一個為了混個嘴巴,另外一個,萬一混了個前程,全家脫籍那就是天大的好事情了。所以,軍余們一旦成為家丁家將,或者是被招募戰兵,他們的戰鬥力和戰鬥意志,比起正兒八經在衛所當兵拿餉的正軍要強得多。

    朝廷對於這種情況,也的知道的,馬恩在劉千戶那裡報備了一下,說是自己招攬了幾十個軍余,想一併去軍中效力,這樣的好事情,別說馬恩銀子開路,就是沒有銀子,劉千戶也不會拒絕的。當然,有了銀子,自然也多了一句,將來有缺的時候,馬恩你酌情將這些人補幾個進來,這已經是很厚道的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